步步登高

第118章 萬事俱備

第118章 萬事俱備

張楓點頭道:“不錯,現在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許多地方都非常盲目的一擁而上,做事顧頭不顧腚,比如東河鎮就曾經搞過種桑樹養蠶,栽種的樹苗數字被當成政績,領導升遷了一大批,結果呢,桑樹成活的屈指可數,費錢費力,還毀壞了不少農田。”

於梅聞言卻是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張楓舉的這個例子正巧她知道,那時候她還在周安縣一中教書,父親於博文也還是北原省的省委書記,也就是說,那是在於博文任上時發生的事情,雖然跟於博文未必有絲毫的關係,卻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最低程度,於書記脫離群眾了。

張楓卻沒有想到這個,其實這也難怪,他心思裏麵一直是假裝不知道於梅的家境的,所以也就不會顧忌到這一點,更不會閑聊的時候還要隨時留意,看是不是跟於博文能扯上關係了,不過這樣一來,也讓於梅旋即釋然:“他不知道我們家的事兒。”

不過,於梅還是忍不住說道:“養蠶的選擇是有些輕率了,咱們這裏也不是養蠶的傳統地區,但不是還有很多地方種植蘋果、梨樹、桃樹等經濟林麽?”

張楓聞言嗬嗬一笑,道:“先不說這些果木的周期,從栽種到掛果需要多少時間,也不說成本問題,咱就銷售方麵來看一下,蘋果市麵上才多少錢一斤?一毛還是兩毛?從樹上采摘到運送市場批發再到零售環節,費用是多少?當年一窩蜂上的果林,如今還能剩下多少?”

於梅愣了一下,往常坐在辦公室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統計報表,比如蘋果這一塊吧,報表上能體現出來的就是種植麵積、預計產量、同比增長,甚至會拿出解放前的數據對比,到了收入這一塊卻相當含糊,給出一個很龐大的數據。

今天聽張楓一說,於梅也想到一個問題,報表上的收入是怎麽計算出來?若是按照市價的話,那這個收入就包含了種植成本、運輸、批發環節和零售的所有部分,並非果農的純收入,零售價兩毛錢的蘋果,果農下樹時的收入可能還不足幾分錢,報表顯然是偷換概念了。

還有人均收入這一塊,純粹就是個糊弄人的計算方式,於梅對這個倒是心裏有數。

張楓接道:“類似的事例層出不窮,所以我就在想,東河鎮要種植經濟作物的話,除了技術、氣候等因素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考慮市場因素,畢竟現在我們的經濟也在逐步轉入市場經濟,國家也認識到市場規律的重要性,如果僅靠想象,那是做不好這件事的。”

琢磨了一下,張楓接道:“對於其他方麵,因為受到信息等方麵的製約,我還沒辦法對市場的需求情況作出判斷和預測,而且國人曆來都有模仿的習俗,一旦某樣作物真的能夠獲利,必然會一擁而上,加上一些渴望政績的官員推波助瀾,市場轉眼就會被破壞。”

頓了頓,張楓才道:“所以,我就隻能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領域內琢磨出路,就想到了種植中草藥,為了防止一擁而上,我沒有直接選擇那些用途廣或者珍惜的中草藥作為栽種的對象,而是先建一個製藥廠,然後開發出這味藥方,再與製藥廠簽訂供銷協議。”

於梅笑道:“看來,你對這味藥方非常有信心了。”

張楓點頭道:“那是自然,我已經驗證過很多病例了,對於治療感冒有奇效,不過,一般都是使用湯劑,而且不同的患者,配方的比例也不同,倒是配過一些成藥,但都是依靠我自己手工配製,沒有擴大生產和推廣的可能性,若是能夠開發出適應範圍更大的片劑,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製藥廠的重心卻還是在研發方麵。”

於梅琢磨著道:“你的思路還是挺不錯的,但是一切的前提就是要開發出理想的片劑出來,既然你這麽有信心,又騙了一個海歸的藥物學博士,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研製成功理想療效的片劑了,我呢,便抓緊給你找個廠長吧,先把架子搭起來,然後開始招聘和培訓。”

張楓舒了口氣,道:“那我可就靜候佳音了。”

於梅淺笑了一聲,說道:“我可不敢跟你打包票,隻能是盡力勸說一下。”

張楓笑道:“我對於老師的信心還是很足的,”頓了頓方才話題一轉:“袁大哥什麽時候回來?”他這段時間因為心思都在製藥廠方麵,跟袁紅兵一直都沒有見過麵,周安縣那邊更是三兩天才通一個電話,聽取一下鍾楠的工作匯報,其他事情都沒怎麽能關注。

有關趙廣寧與周曉筠兩方的消息,便是身在局中的葉青,也得不到什麽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張楓便想到跟袁紅兵探聽一下,畢竟這個局是他一手設計的,讓周趙兩家不得不摩擦的同時,卻把省委書記楊柏康突然扯進來,明擺著就是要來一次亂中取利。

盡管對此事的結局有過好幾種的分析,但事實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已經到了那一步,卻不是張楓能預料得到的,他自然更不會知道,因為他的設計,不單省裏,新陽市也已經被攪成了一鍋亂粥,光是班子的重要成員,就被省紀委與省委組織部的聯合工作組請去了好幾個。

於梅道:“還不知道呢,他回京裏一般沒個準信兒,有時停都不停,有時卻會耽誤三五天,這次聽說是因為高速公路的事情,可能會耽誤一段時間吧。”

張楓略有些失望的“哦”了一聲,隨即道:“這幾天忙著藥廠的事情,一直沒顧得回去,家裏還有一大堆的事兒,我就不耽誤了,於老師,我先回了,改天再過來看您。”

於梅微微一笑,道:“好吧,有什麽事兒,等你袁大哥回來了,我讓他打電話給你。”

張楓道:“沒事沒事,您不用麻煩了。”

從省發改委大院出來,張楓駕車出了省城,回返東河鎮。

一個多禮拜沒有回來,車子進鎮政府大院的時候,張楓居然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張楓的辦公室實際上也就是他的臥室,鎮上的辦公樓雖然有三層,但房子卻依然不夠分配,鎮政府麻雀雖小卻五髒俱全,林林總總的辦公室,多到讓你頭暈眼花,隻要上級部門擁有的機構,在鎮政府都能找到對應的辦公室或者部門。

鎮委書記的辦公室無疑是辦公樓裏麵最大最豪華的一間,不過在張楓看來,除了是位於頂樓這一點比較符合心意之外,辦公室莫說是豪華了,連簡樸二字都非常的勉強。

打開燈,可以明顯的看到辦公桌上麵落了一層浮灰,張楓忍不住搖了搖頭,他的辦公室除了自己之外,黨政辦主任那裏也有一把鑰匙,就是隨時做好服務工作用的,誰想他僅僅幾天沒回來,桌麵上的浮灰都能寫字了。

熱水瓶根本不用看,七八成都是空的,要麽就是一壺變了味兒的涼水,暗自歎息了一聲,看來這個黨政辦主任也不是個稱職的人,得趕緊物色一個有眼色的,不知怎的,張楓不期然的想起那個給他臨時充當司機的小王來。

推開套間的門,**還是那天離開時的樣子,鎮政府的財政狀況自不會允許辦公室安裝空調或者暖氣什麽的,寒冷的冬季,晚上住這裏可不是什麽好滋味。

望了一眼辦公桌上的石英表,已經晚上九點多了,在農村,除非晚上打麻將,否則這個時辰基本上都已經入睡了,張楓稍微琢磨了一下,便鎖上門,打算回縣裏去住,反正有車,二十多裏路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加上很久沒去二舅的燒烤攤了,正好今晚瞅瞅去。

剛下樓,迎麵就遇到急匆匆過來的鍾楠和方曉,張楓微微一怔,道:“你們倆這麽晚還沒休息?這是去幹嘛?”

鍾楠笑道:“書記,我倆剛從鄉下回來,正打算去悅賓樓坐坐呢,可巧看到您回來了。”

張楓“哦”了一聲,道:“既然這樣,上車吧,咱們一起去縣裏。”

方曉卻道:“書記,我跟鍾鎮長開警車吧,晚上回來也方便些。”

張楓點點頭,道:“也行,直接去小夜市,地方你知道。”

方曉忙哈著腰應道:“沒問題,我和鍾鎮長馬上過去。”

鎮派出所隻有一輛麵包車充當警車,另外還有幾輛偏三摩托,這個張楓還是知道的。

出了鎮政府,張楓直奔縣城,方曉與鍾楠的麵包車自然沒法跟三菱越野的車速相提並論,隻能在後麵緊趕慢趕,鍾楠與方曉還要商量等會兒怎麽匯報工作,所以更加慢了一些,等趕到縣城的小夜市,張楓已經坐在燒烤攤後麵等著他倆了。

見兩人過來,張楓便對小表妹愛愛道:“讓舅舅多烤幾斤羊肉,再拿兩瓶酒過來。”

孔令軍的燒烤生意越來越好,在小夜市獨樹一幟,因為經常有縣局的公安過來吃燒烤,所以再也沒有人過來找過麻煩,孔令軍也因此認識不少縣局的人,加上愛愛還一直住在縣局的家屬院,因此,這裏幾乎成了公安局那些警察固定的餐飲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