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登高

第291章 大項目

第291章

大項目

張楓如果不是因為李觀魚的原因,中藥種植這個項目是不會交給藥材公司負責的。

縣藥材公司雖然屬於醫藥衛生行業,但分管領導卻不是由分管醫藥衛生教育等等的副縣長劉寶興負責,而是由劉光輝分管,屬於劉光輝的權責之一。

張楓跟劉光輝之間已經有過好幾次不愉快,對這個副縣長有著說不出的厭憎,但卻並未明顯的表達出來,畢竟兩人不是同一個層次的對手,雖然從級別上來說,都是副處級,但權力等級卻是差了好幾條街去,張楓是縣委排名第三的副書記,而劉光輝卻連常委都不是。

所以,張楓下意識的就不想跟劉光輝這樣的人打交道,雖然如今在縣裏的地位已經非常的強勢了,但張楓卻明白,自己終究不是一把手,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到隨心所欲,也沒必要去跟一個不是常委的副縣長較勁,那樣的話給人的印象就差了,也有些掉價。

不過,醫藥公司如今已經成了承包製,被雪雁承包,雖然掛著縣裏的牌子,但實質上卻跟個體沒啥區別,加上李觀魚的原因,張楓最終還是將這個項目交給了藥材公司,除了給雪雁一個發財的機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雪雁值得信任,可以把扶貧款的窟窿填了。

大家其實也都沒有吃虧,真正的先期投入,實際上由張楓的製藥廠底墊了,但是卻通過藥材公司,在回收成品的時候進行了衝抵,等於是種植戶自己掏了投入的錢,隻不過是在最後賣出成品的時候才被扣除罷了,一來一去,徐元挪用的扶貧款就平了賬。

羅村鎮如果不通過藥材公司,自己組織的話,除了可以在回收藥材的時候剝一層皮之外,顯然也與北河鄉韓丹的做法一樣,盯上了扶貧款,要麽就是看穿了藥材公司使用扶貧款的玄機,要麽是衝著扶貧資金去的,要麽就是衝著徐元去的。

張楓幾乎在一瞬間就想到了其中的幾樣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種,對他來說都無所謂,但對徐元就是大麻煩,雖然暫時還猜不透其中奧妙,卻還是神色不動的問道:“你聽誰說的?”

劉芍道:“昨天回羅村的時候聽人說的,好多人都知道呢。”

張楓苦笑道:“看來我是有些脫離群眾啦,今天要不是聽你說起,還不知道有這麽回子事兒呢,鎮上已經發通知了麽?”

劉芍道:“那是當然的了,雖然沒有正式的書麵通知,但各村的書記村長卻已經口頭傳達了,本來不少人都已經去藥材公司報名,聽說還要參加培訓,簽訂協議什麽的,結果村裏一通知,就沒人白費力了,聽說鎮上還打算把種植中藥的地都集中到一塊兒呢。”

劉天民“哼”了一聲,道:“還不是韓丹的那一套?形式主義!”

張楓卻是暗自搖頭,今天要不是來劉芍家裏吃這頓飯,還真不知道下麵鄉鎮搞的這些名堂呢,看來,下麵鄉鎮裏麵的名堂也多得很,不是自己這個初出茅廬的官場新嫩能盡數明白的,還是下午到鎮上去,跟鍾楠、霍明他們聊聊,說不定會有較大的收獲。

從劉芍家出來之後,張楓也沒有在覃麗家裏多停,直接帶著人就去了東河鎮上,他已經在中丹村呆了好幾天,采石場和磚廠的事情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至於藥材公司的回收工作,基本上都邁入了正軌,相信經過東河鎮的這次回收之後,接下來的中藥回收將會很順利。

張楓實際上就是把雪雁的藥材公司當成製藥廠以後的原材料供應商來培養的,這對製藥廠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張楓雖然說對製藥廠的經營不插手,但作為重生者,很多事情卻是不由自主的會去想上一想,忍不住拿出一些主張出來。

到達鎮上之後,鍾楠和霍明都已經在等著了,幾個人寒暄了一番之後,便打算到小會議室去交流一下,張楓心裏還真有不少的事情想跟兩人請教請教,尤其是霍明,那可是周安縣鄉鎮這一級的老油條了,不但關係精熟,而且各種官場八卦知道的極多,對於此時的張楓來說,幫助卻是極大的,最近張楓就經常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麵的缺失。

還沒走到會議室呢,張楓的傳呼機就響了起來,從手包裏麵掏出來一看,卻是柳大秘書的號碼,張楓不好怠慢,連忙找了個電話回了過去,卻是柳青陪著葉大少從省城過來了,打聽張楓這會兒在什麽地方,張楓聞言有些愕然,不過還是說了地方。

從房間裏麵出來,張楓苦笑道:“有件事兒,本來不想麻煩兩位的,現在卻是不開口不行咯,東玉河口那幾座石頭山的事情,鎮裏是個啥心思?”

既然葉清追到周安縣來了,張楓就打算給他安排點兒活,不能讓這位大少爺惹事生非,雖然兩人不曾有過交往,但張楓還在北京當兵的時候,就對這幾個公子哥有過詳細的了解,唯恐這廝在北原省這邊悶的久了,異想天開的瞎折騰,自己可沒功夫給他擦屁股。

若是不知道於梅跟袁紅兵之間的隱秘,張楓是不會有這種擔心的,但正因為知道了於梅跟袁紅兵兩人其實是有名無實的假夫妻,而且袁紅兵始終都有些別樣的心思,所以張楓不得不擔上心事,畢竟葉清是因為他的原因才從北京過來的。

葉大少是不可能知道於梅的**的,光是看他來北原後的做派,幾乎都是柳青在抽空陪著他出入,就知道這廝八成是找袁紅兵了,而袁紅兵哪有功夫整天陪著他吃喝玩樂?而且還得隨時擔著心事,所以就直接把柳青給支應出來了。

所以,張楓左思右想,索性把礦業公司的架子早點兒搭起來,有了事情做,就不怕葉大少胡作非為,而且具體的經營工作並不需要葉清負責,他隻需要把外部的關係處理好就行,當然了,這個外部並非是指北原省,而是更上層的關係,因為礦業公司實際上掛靠在地質礦產部下麵,用的是國企的牌子,隻要北京那邊沒人搗亂,北原省這邊自然會安然無恙。

因此,隻要把架子搭起來之後,稍微處理一下在北原省這邊的手續,葉清就可以打道回府了,以後常駐北京,永遠不來周安縣都沒事兒,張楓需要做的,就是讓葉清在這段時間甭惹出什麽是非來就行,因為陳慧珊的事情,他現在實在是沒精力來應付葉清。

本來還打算讓方嵐自己去慢慢辦理手續,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能積攢相應的經驗和人脈關係,不必事事都依靠他這個縣委副書記,也為以後自己萬一離開了周安縣打好基礎,讓方嵐可以擁有更多的生存能力,但現在卻因為葉清的緣故,隻能快刀斬亂麻,把地皮拿到手。

鍾楠和霍明相顧苦笑,其實張楓即便不開口,他們也知道方嵐其實是在給張楓幹事兒,絲毫沒有要打絆子的心思,還千方百計的給出主意,拉關係,霍明就陪著方嵐跑過好幾趟縣經委,但經委的那幫人不鬆口,他們倆也沒法子,總不能把張楓的旗號打出來,真要那樣的話,張楓也靠不住會讓方嵐出麵來辦這個手續。

張楓見霍明打算解釋,便擺擺手道:“走,咱們邊走邊說,有個朋友要從省城過來,已經快到了,咱們去橋頭等著吧,他們怕是自個兒找不到地方,”頓了頓又把李觀魚叫了過來,吩咐他去悅賓樓安排一桌酒宴,按最好的標準,然後讓其餘的人都回縣裏去,算調研結束。

鍾楠是在陳靜遠身邊呆過一段時間的人,見識自然不同,這心思也轉動的快,一聽張楓吩咐李觀魚的話,就知道省城來的肯定不是普通人,便道:“書記,要不我去悅賓樓安排一下吧,李秘書在這邊可不大熟。”

張楓聞言點頭道:“行,那就麻煩鍾大哥啦,嗯,來的是北京的客人,陪客是省委楊書記的秘書柳青,鍾大哥多費點兒心,最好是弄點兒咱們東河鎮有特色的玩意兒。”這麽說自然是為了鍾楠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準備,若是李觀魚,張楓就沒必要說得這麽細。

鍾楠聞言,臉色中微微閃過一抹激動之色,道:“放心吧,一定讓客人滿意。”

霍明也是麵色有些激動,不過很快就平複下來,緊跟著張楓身後,一邊朝橋頭走一邊匯報著方才張楓問的那件事兒,道:“書記,縣經委那邊我已經跑過好幾次,但他們一直沒有鬆口,說是要縣規劃局的批準,環保局、土地局、地質礦產局等等,推來推去的互相扯皮。”

張楓“嗯”了一聲,霍明說的這個情況他倒是明白,知道那幫人扯皮的水平有多高,而且理由也都非常的充分,本來這些事兒很多部門都能管的上,所以你少一道手續都不行,任何一個公章都不是那麽容易拿到手的,況且,很多清水衙門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卡一下,要是不拿捏拿捏,也體現不出來他們的存在。

霍明雖然說的隱晦,張楓卻能理解其中的難處,相互扯皮的這些行局,偏偏還不屬於一個係統,分管領導也不一樣,關係各不相同,互相還要進行攀比,有的人就要等別人簽字蓋章之後他才進行審批,這裏麵的門道極多,稍不留意,事兒便卡住走不動了。

而且,規劃局就是常委副縣長溫春明的地盤,方嵐與張楓的關係自然瞞不過溫春明,采石場也是張楓在東河鎮的時候搞起來的,大家心裏都有數,方嵐的手續要能順順利利的辦下來,反倒還顯得不正常了。

笑了笑,張楓道:“情況我已經了解了,這樣啊,今天來的客人呢,是隸屬於地質礦產部下麵的一家國企的負責人,打算在咱們縣投資建廠,地址就選在了東河鎮,也就是東玉河口的位置,把那幾座石頭山搬掉,就是為了建廠,等會兒給你們介紹一下。”

霍明聞言就是一陣激動,這可是天大的功績啊,真要拿下來,自己這個鎮長可就不是一般的風光,明擺著這是張書記送政績給自己和鍾楠了,當下麵色潮紅的道:“我聽書記的。”

張楓唇角微翹,對霍明的心思自然一清二楚,道:“今天把接待工作先搞好了,等拿到投資意向書之後,縣裏會全力支持你們的,該給的優惠政策自然不會少,當然了,那片地皮手續的事情,鎮上打個報告,送到縣裏來,縣裏盡量特事特辦,盡力為投資商創造好的環境。”

兩人到橋頭的時候,柳青與葉大少的車還沒有來,張楓便趁機問起了北河鄉的萬畝葡萄園示範基地的事情,霍明曾經跟韓丹共事很長時間,對於韓丹的了解自然不是其他人能比的,張楓問到霍明跟前,算是真正問對了人。

霍明聞言笑道:“還不是老一套?先斬後奏唄,這是打算先既成事實,然後讓縣裏不得不同意,不然的話,那麽大損失誰來承擔?他個人肯定是不可能的,最終還是要政府來買單,若是縣裏不同意,老百姓可不管是非如何,肯定是要鬧騰一下的。”

張楓聞言微微一怔,道:“韓丹就敢這麽胡來?”

霍明道:“為什麽不敢?又不是第一次了,”頓了頓方才道:“東河鎮當年搞的養蠶基地的事兒您還記得吧?萬畝葡萄園示範基地,其實就是那件事兒的翻版,縣裏最終還不是認了?也沒把韓丹怎麽樣啊,還不是照樣升官發財。”

張楓唇角忍不住抽了抽,霍明說的還是前兩年的事情,那時候周曉筠剛到周安縣擔任縣委書記,東河鎮好多農民跑到縣委縣政府去上訪,去鬧事,就是因為縣裏否決了東河鎮養蠶基地的事情,張楓那時候剛從部隊複員回來,初次見到這種事兒,對那些農民還非常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