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龍禦劍

第二章 羅浮山奇緣(5)

第二章 羅浮山奇緣(5)(本章免費)

情緒安定下來,兩位堂主聽完馬天佑說了今天的遭遇後,又驚又喜,再細看馬天佑,臉上微微泛紅,雙目神光流轉。心知必定是遇上高人。兩人走到馬蓋龍的靈牌前跪下,說道:“我等不才,無能輔助天佑,今教主顯靈,讓他遭此奇緣,日後必能練成神功,為教主報仇。”

兩人跪罷,和馬天佑一道趁著月色把“浮雲”埋葬在紫竹林裏。

第二天天剛亮,馬天佑就辭別兩位叔叔,徑奔白雲洞找軒轅仙人學習武功。兩位堂主因馬天佑有如此奇遇,也不加阻攔,隻是叮囑再三,一直把他送到紫竹林外方才轉身回去。

進到洞裏,“霧龍”已在洞口迎接。其時軒轅仙人正在洞裏打坐,見馬天佑到來,嗬嗬兩聲後,帶著馬天佑走出洞外,拿著劍把“浮雲劍法”又揮舞了一遍,然後把劍扔給馬天佑,讓其去練。在軒轅仙人的指點下,馬天佑很快就熟悉了整套劍法。

到了中午,軒轅仙人拿出從山中采來的水果,除了香蕉橙子外,還有剛是季節的荔枝和楊梅,這些嶺南佳果,讓馬天佑吃得不亦樂乎。吃罷,軒轅仙人把馬天佑帶到洞裏的一塊石板前,隻見上麵刻著一些古怪的文字,還有一些人形的圖案。軒轅仙人指著石板說道:“這上麵刻的是‘軒轅心經’,此乃一種內功心法,我現在把它傳授給你,以後你隻要勤加鍛煉,內功會越來越強。學武之人,最重要的修煉就是內功,隻有內功達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武林高手。”

馬天佑問道:“這是爺爺寫的嗎?”

軒轅仙人搖搖頭,嗬嗬一笑道:“爺爺沒那麽厲害,這是三千多年前軒轅少女刻在上麵的。”

接著,軒轅仙人向馬天佑講出了一段故事。

在三千多年前,軒轅少女在浙州的仙華山上修煉,自創了一套“軒轅劍法”和“軒轅心經”。劍法和心經配合起來可謂天衣無縫,當時很多人去找少女比試武功,都輸在她手下。少女武功越來越高,天上地下幾乎已經找不到對手,卻感覺欠缺一點東西。最後找來當時最有名的鑄劍師,要他為自己鑄造一把天下無雙的寶劍。

鑄劍師挖空心思,花了三年時間鑄成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獻給少女。少女接過劍隻看了一眼就還給鑄劍師,說劍雖然不錯,但缺少靈氣。鑄劍師二話不說,拿著劍回家溶掉,重新再鑄一把。他抓來一百隻惡鬼和一百隻靈獸,每天各投一隻進爐裏鑄劍,一百天後,劍剛好鑄成。鑄劍師拿起劍,隻見寒光四射,劍的四周寒氣繚繞,此時鑄劍的爐火突然熄滅,到處充滿靈異之氣。天地變成一片慘淡,轟隆之聲不絕於耳,太陽也躲了起來。

鑄劍師想把劍放進劍鞘,劍卻不受控製。鑄劍師感到越來越難受,一種絕望的恐怖充滿心頭,他突然用劍砍下左手,讓劍吸血。傾刻之間,劍上的寒光減退,太陽又重放光芒,天地回複平靜。鑄劍師把劍入鞘,再度去獻給少女。軒轅少女拔劍一看,連呼“好劍”,隨即揮舞起來。但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山上到處飛沙走石。少女興之所至,忘乎所以,一套“軒轅劍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整整舞了三天三夜。

當她停下來時,發現四周一片寂靜,山上的飛禽走獸及花草樹木全部死光,剩下光禿禿的一座山。鑄劍師因為承受不了劍氣的侵襲,也早已死去。少女大吃一驚,趕緊把劍收起。此事驚動了天上的神仙,派出使者前去追究,要毀滅其寶劍。少女不舍,向上天求情,並修煉出一顆紅寶石鑲在劍身之上,鎮住劍上的靈邪之氣。上天念其是黃帝之女,也不再追究。從此軒轅少女一心修道,把劍放在一個山洞之內,取名為“軒轅劍”,請來兩條靈蛇看守,輕易不敢使用。

後來軒轅少女得道成仙,因軒轅劍本身帶有邪氣,不便帶到上界,又恐落到壞人之手成為凶器,乃把劍上紅寶石取下,交由其中一蛇保管,寶劍則由另一蛇看守,而沒有寶石的寶劍再也沒人能夠拔出。軒轅少女念動咒語,把山一分為二,一座留下,後人稱之為少女峰,一座飄浮落到嶺南的羅山旁,後人將其合起來稱為羅浮山。兩條靈蛇也隨著兩座山分開,一條留在少女峰看守寶劍與“軒轅劍譜”,另一條來到羅浮山看守紅寶石與“軒轅心經”。當初舞劍時山上花草樹木皆遭受破壞,少女不忍,在山上撒下了種子,後來少女峰和羅浮山上長出各種奇異的藥草,可以治百病解百毒。

若幹年後有人在少女峰偶然進入山洞,製服靈蛇,看到寶劍與刻在石壁上的“軒轅劍譜”,想把寶劍拔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未能如願,知道此乃靈物,隻好作罷,仍放回原處。看完“軒轅劍譜”後,大呼其妙,立即練習。練了一段時間,劍法之精妙幾乎無人能敵。為紀念少女,乃於山上建立“軒轅派”,派中所收皆為女弟子。

而羅浮山上的靈蛇一直看守著紅寶石與“軒轅心經”,幾千年來不曾有人能夠闖入。在唐朝年間有修道者於山上采藥,見洞裏有靈氣,進入並製服靈蛇,看見刻在一塊石板上的“軒轅心經”,也是大呼其妙,留在洞中修煉,並因心經而自號“軒轅先生”,羅浮山附近之人則尊稱其為“軒轅仙人”。

說到此,軒轅仙人停了下來,似乎故事已經結束。馬天佑忍不住問道:“那紅寶石放在什麽地方?爺爺見過軒轅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