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脈

第一百三十七章 徐淖要做那守海人

聞聽此言,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他們沒想到徐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總不能一直就在這裏待著吧?要是那些海域人已經被打怕了,永遠不會再露麵了呢?”風天星很想勸阻徐淖。

其他人也有這種意思,覺得徐淖沒有留在這裏地必要。

蘇揚沒有說話,因為這是徐淖自己地決定,他既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必然已經想清楚了,無謂地勸阻隻會讓他平添壓力。

“我也並非就一直待在這裏,我總要先祭奠去世地家人和那些亡魂,守夠百日。如果這裏風平浪靜,我自然也會抽出時間到洛陽城找你們地。”徐淖默默說道。

徐淖有很多話要跟家人說起,那是自五歲開始便積壓在他心裏的話,他需要訴說,也需要平靜下來,繼而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

蘇揚明白他的意思,守海人不一定要一直守著海,但他的心始終會在這裏,不論日後他去到什麽地方,他終歸能有一個家可回。

大家也都不再說什麽,繼續閑聊了一會兒,便各自散開了。

蘇揚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眉頭緊緊蹙著。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每個人的故事,故事裏可以有其他人的存在,也可以因為其他人而影響到故事的走向。

但最終的歸屬,還是在他們各自的心裏,這是旁人無法改變的。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又何必糾結短暫的分離?

有分離自會有重聚。

若是無緣重聚,在各自心裏所書寫的那段故事,依舊是無比深刻的記在心裏,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隻需要記住這一點,便已經足夠了。

在蘇揚心思沉重之際,一隻冰涼的小手撫平了他緊鎖的眉頭。

他轉頭望去,一把握住陸嫣然的手,驚道:“你的手怎麽會這麽涼?”

陸嫣然輕輕搖頭,微笑著說道:“現在下著雨呢,而且海風很重,自然會有些涼意。”

蘇揚看了看天色,雨下得很小,但海風刮來確實刺骨。

“我們換個地方吧。”蘇揚把陸嫣然扶起來,後者順勢便趴在了他的背上。

蘇揚笑了笑,也徑直將她背起,尋找可以避雨的地方。

雖然這雨小的根本不需要避,但他亦不想讓陸嫣然處在雨下。

可是要在這平原上找到一處避雨地,無疑是很難的。

就在距離不遠,因為山石崩塌,倒是形成了一處洞天,勉強可以避雨。

蘇揚來到此地,小心的把陸嫣然放下,將手伸在外麵探了探,確定不會有雨吹進來,這才放心。

他準備脫下外衫給陸嫣然披上,但脫了一半,他突然聽到了一些動靜。

不動聲色的將衣服蓋在陸嫣然身上,又向她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

蘇揚緩緩閉上眼睛,將感知放出去,極為的小心,唯恐被察覺到。

感知覆蓋之處,距離此處不遠,同樣的一個凹洞裏,正盤膝坐著一道身影,卻是那白眉劍宗。

蘇揚未曾與白眉劍宗打過交道,隻是隱約知道有這麽一個人。

但這並不是他此刻需要在意的。

因為他的所有視線都被放在白眉劍宗腿上的東西吸引了。

那是一麵鏡子。

並非普通的鏡子,模樣也不同。

那是不管相隔多遠也能溝通聯絡的空鏡傳書。

這取決於使用者的靈息濃度,若是修為不夠,自然最多隻能相隔幾十裏,乃至幾百裏便到極限了。

而但凡修為達到天武境者,便可相隔千裏傳書。

半步問神乃至問神境界的強者使用起來,自然可以相隔更遠。

白眉劍宗貌似傷勢很嚴重,完全沒有察覺到有外力感知,他的注意力也都在那空鏡傳書上。

他似乎用空鏡傳書發出了什麽消息,現在正在等著回信。

不消片刻,鏡麵上便浮現了一行小字。

蘇揚的意念不敢距離太近,隻能盡量的去探知那鏡麵上的內容。

但隻是簡單掃了一眼,便讓他麵色大變。

。。。。。。

雨一直在下,淅淅瀝瀝,不勝其煩。

每個人都不曾理會,各自忙碌著,他們不能讓兄弟姐妹們暴屍荒野,迎著風、淋著雨,他們一聲不吭,專心的做著手中事。

一條清澈的小溪自海域越過平原,在蘇揚眼前盤旋了一圈後徑直往著山林裏流去。

那是慘烈大戰所造成的坑洞,引得海域裏的水浸入,已經形成了一條可見的小溪。

相信隨著時間流轉,這條小溪會完全成型,此地也會成為不同的風景。

山林裏受到戰鬥的波及並不大,綠樹掩映,薄霧彌漫在山林之間,空氣極其清新,讓蘇揚有身心曠怡之感。

天還未亮,天地一片靜寂。

看著溪水,蘇揚不經意間從緩慢流淌的水麵依稀看到了自己現在的樣子。

頗有些狼狽,黑袍髒亂不堪,大大小小的破洞不少,連頭發都是沾染了汙泥,活像一個乞丐。

當然,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這副模樣。

沒有人關注山林這邊,蘇揚深吸了一口氣,便徑直沿著小溪步入林間。

往前沒有走多遠,他便止步,因為在前方一塊巨石上,正盤坐著一道身影。

白眉劍宗!

蘇揚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出手。

先前他透過感知,看見白眉劍宗用空鏡傳書給人傳消息,而對方回複的消息,則是很簡單的一句話。

“萬事俱備,東風已來。”

“麻煩劍宗伯伯盡量拖延大軍回返的時間。”

前一句是白眉劍宗發出的,蘇揚隱約瞧見,一閃而逝,後一句則是回複的消息。

幾乎不用想,蘇揚便明白,白眉劍宗必定有什麽陰謀。

而在接收空鏡傳書消息的人,肯定就在洛陽。

拖延大軍回返的時間,自然是打算在中堅力量未歸之前,完成某件事情。

不假思索,蘇揚腦海裏便出現了元娣公主的名字。

或許是一種預感,或許也隻能是她。

元娣公主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機出手,當然是有原因的。

百萬大軍乃至整個大魏頂尖的修行者都在邊境,這股力量太過龐大,縱然他們不會全軍覆沒,抵禦海潮也定會心力交瘁,死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