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七:嬌嬌辣妻馴痞夫

第四十四章 賣茶葉蛋也能賺錢

這些話在何苗聽來是認真的,可是在王秀蘭看來就是小兩口之間的打情罵俏。

“行了,信兒送到我就回去了,孩子還在家等著我那。”

王秀蘭幫了這麽大的忙,何苗豈能讓她空手回去,趕緊從廚房裏拿出一盆剛炸好的小魚幹讓她帶回去。

“姐,這些帶著給孩子解解饞,家裏也沒啥好的,回頭去縣城再給孩子買好吃的

送走王秀蘭之後,何苗開心的圍著顧振國跳了起來。

“太好了,太好了,以後要給食堂送茶葉蛋,這樣到月底我就能賺錢了。”

顧振國不想打擊她,但還是說出了實際情況。

“一天送兩百個,你在村子收一天兩天還行,可是連續一個月,兩個月,咱們村子可是就滿足不了了吧。”

顧振國這麽一說,何苗的表情頓時僵住了,仔細想了想也是,現在不允許自己家裏養家畜,有的地方即便是養雞,養鴨,也隻是養一兩隻。

一隻雞一天一個雞蛋,整個村子也沒有兩百隻,要想長期的供應茶雞蛋,就需要去其他地方收了,而且路途遠,又都是土路,來回的損耗也得算上。

何苗頓時沒了主意:“咋辦?要不然我白天收雞蛋,到了晚上再做,醃製一晚上,早上四五點就能保證送到秀蘭姐的食堂裏了。”

顧振國心疼媳婦兒,輕輕刮了一下她的小翹鼻,出主意道:“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走,帶你去找村長去。”

何苗終究是聰明的,找村長,頓時她也有主意:“我明白了,讓村長告訴大家,每天拿雞蛋來我這裏賣,這樣,我就不用到處跑去收了,隻需要在家等著就行。”

天已經黑了,顧振國帶著何苗去找村長,還沒出門,就被吳翠蓮給喊住了。

“等等,這一盤炸小魚兒,和這一碗豆腐魚湯給你四爺送過去。”

家裏有好吃的,串門怎麽能不帶,農村人質樸又熱情,何苗和顧振國一人端一個,一起出門。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顧四爺就在村裏的大喇叭裏說了此事,說何苗要給縣裏的食堂供應雞蛋,每天二百個,要村子裏的人想要賣錢的都給她拿過去,一斤按照八分錢的價格收。

大喇叭一響,村子裏的人都躁動起來。

這個時候不讓投機倒把,家裏養雞的人,不讓賣雞蛋,有時候就吃了,但這個時期的人都仔細慣了,喜歡把雞蛋攢著換點啥。

村長這一吆喝,聽說能拿雞蛋換錢,大家都動了起來,拿著雞蛋紛紛跑到顧振國家裏來賣。

但是,現實的問題又出來了。

食堂裏是一個月一結款,但是鄉親們要是一個月一結,何苗怕他們不信任她。

但是自己兜裏也沒有那麽多錢,每天二百個雞蛋,一個月下來也不少錢,全部自己墊也不現實。

若是在將來,何苗肯定要想辦法尋找資金周轉的。

令何苗感動的一幕來了,當她跟鄉親們說不可能每天都現結的時候,鄉親們竟然都表示不著急。

“嗐,你每天都給咱們記個賬,到了月底給咱就行。”

何苗一想,這也是個辦法,第一天,何苗很快就收上來二百個雞蛋,先去山上采點茶葉,把茶葉給炒了,再煮茶葉蛋,煮熟之後,浸泡一晚上。

淩晨三點多的時候,何苗就起來了,把煮熟的雞蛋放到鍋裏,鍋裏再泡點水,就打算送過去。

顧振國聽到動靜也起來了,穿戴整齊,推著自行車,等著何苗。

黎明前正是整個夜最黑暗的時候,顧振國還在車把上綁了一個手電筒,騎著車子帶著媳婦兒,顧振國想起第一次見何苗,她也是賣的茶葉蛋。

“每天我送你去縣城,是不是輕巧多了,也不知道從前你一個人的時候,是怎麽往縣城去的,這麽重的東西背一路,不累嗎?”

何苗不以為然:“累啊,但是想到自己能賺錢,就有使不完的勁兒了。”

媳婦兒喜歡賺錢,顧振國也慣著,不到六點他們就到了王秀蘭的食堂,找到他們廠長,交付了雞蛋,更驚喜的還在後頭。

廠長從兜裏掏出三十塊錢,塞給何苗。

“這位就是送茶雞蛋的何苗同誌吧,哎呀,實在對不住,我也沒考慮到你們是農村人,手裏沒有錢,竟然還讓會計一個月一結賬,這樣,今天我先把錢給你,從明天開始,你就直接去會計那結賬吧,一天一結。”

何苗整個人都驚呆了,這個時代的人都這麽淳樸嗎?

不克扣錢,也不壓錢,就這麽給結了,簡直不要太好。

“謝謝廠長,謝謝廠長,你放心,以後茶葉蛋一定按時按點的供應,並且保證每一個都是新鮮的。”

廠長笑了,拿出一個吃了,一邊吃一邊感歎:“好吃好吃,把小小的雞蛋做的這麽好吃,你的手真巧。”

倆人從縣城回來,還不到八點,根本不耽誤上工掙工分,廠長既然結了賬,何苗趕緊把昨天收的雞蛋錢給鄉親們發了。

有了開頭,再往後收雞蛋就更簡單了,為了不耽誤上工,何苗都趁早上和中午收雞蛋,若是她不在,收雞蛋的任務就落到了吳翠蓮的頭上。

這邊何苗和顧振國剛從縣城回來,顧振國就被顧爺爺給喊過去了。

“今天就是好日子,來,東西都給你準備好了,去何家下聘吧。”

雖然何苗和顧振國的結婚證都領了,但結婚的儀式都還沒有走,鄉下人就講究這個儀式感,越熱鬧越好,顧振國看了看顧爺爺給準備的東西,笑嗬嗬道:“成,我吃點飯,換身衣裳,這就走。”

下聘是男人的事,雖然何苗是當事人,她也沒跟著顧振國回去。

去的人是顧振國和他的父親顧長擊。

兩人帶的東西可真不少,半袋麥子半袋米,三斤豬肉,兩隻雞,這些都不算,還有竹籃子裏提的聘禮。

何爺爺正在家裏熬糖人,遠遠的就聽到大兒子何擁軍的喊聲。

“爹,爹呀,顧家來人了,你快回來吧。”

何爺爺熬糖人的時候不在家裏,而是在他家地頭的草棚裏,地頭有條河,洗東西也方便,一個灶頭,一口鍋,從家裏背一斤糖,熬半個多小時,熬成汁後,在木板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圖形。

一般來說他每天都做四十個,插在草棍子上,前麵二十個,後麵二十個,做完之後,挑起扁擔,走街串巷,也不吆喝,隻需要轉動他的撥浪鼓。

聽到的孩子們就知道是賣糖人的來了,一個糖人也不貴,一毛也有,兩毛也有,都願意給孩子們買來解解饞。

從前何爺爺養活何苗的時候,每天都跑兩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如今何苗也嫁人了,他也不用那麽辛苦了,一天一趟,賣完回來休息。

聽何擁軍說顧家的人來了,何爺爺心裏‘咯噔’一聲,顧爺爺的孫子知道自己被結婚,專門從部隊跑回來的事,他也是知道的。

這個時候來他家,該不是來退親的吧。

何爺爺擦擦手,把火給滅了,雙手背在身後,輕輕的歎口氣,佝僂著身子慢慢的往家裏走。

這條路他希望走的久一點,永遠不到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