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244章 姚遠的騷操作

有這種可能嗎?

三菱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的財團之一,能夠製造包括船舶和飛機在內的大型機械產品,旗下的三菱汽車這幾年發展如日中天。

那麽龐大的財團,會和一家僅有幾千萬華夏幣資產的小公司合作?

哪怕三菱汽車給寶馬機械投資了一千萬美元,可是一千萬美元在三菱汽車眼裏,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投資罷了。

所以,武寧又認為不符合常理,因此才決定開門見山地問一問姚遠。

現在,姚遠反過來問他到底要說什麽,他犯難了,因為他要說的話,是建立在判斷準確的基礎上的。

喝了口茶,武寧隻得無奈地說道,“姚總,這麽說吧,如果其中一條生產線是你買下來的,那麽我的一些話才有說出來的意義。反之,說不說都一樣。”

姚遠嗬嗬一笑,看了看時間,“等會吧,三目次太郎一會兒就過來。”

“三目次太郎?”武寧眉頭猛跳,“三菱株式會社的人?”

姚遠說,“三菱汽車。”

他端起茶杯專心喝茶了。

武寧的腦子就轉了起來,越想越覺得這件事的真相和自己的判斷很接近。

沒兩分鍾,三目次太郎過來了,他不是空手來的,而是拎了一個裝滿文件的箱子過來。

他認識林小虎,但是不認識武寧,看到有生麵孔,馬上停下腳步,道,“姚先生,您有客人,那我明天再過來。”

“三目,來,給你介紹一下。”姚遠招了招手。

三目次太郎隻能走過去,警惕地看著武寧,武寧慢慢站起來,笑著點了點頭。

姚遠說,“武寧先生,我駐英國大使館二等秘書,也就是說,他可以代表我們的官方。”

武寧要解釋,但是姚遠輕輕的瞪了一眼過來,說,“武秘書,這位是三菱汽車亞洲區副總裁兼華夏區總經理。”

借著處理刹車缺陷危機的成績,三目次太郎升官了。三菱汽車組建華夏區分公司,他原地升級,至於所謂亞洲區副總裁,隻是一個虛職。

“武先生您好。”三目次太郎連忙伸出手,明白姚遠的態度了。

武寧握著三目次太郎的手,驚訝說,“三目先生的華夏語說得真好。”

“我在華夏待了十年,算半個華夏人。”三目次太郎笑著說。

姚遠請他們坐下,說,“武秘書,方向機械和三菱汽車之間有一個交易,正好你在,為我們做個見證,入關的時候我這邊也少一些麻煩,當然了,如果你願意在上麵簽字蓋章是最好不過了。”

其實三目次太郎也沒想到姚遠會來這麽一出,武寧代表官方做見證的話,那這項交易就不太可能存在意外了,意義已經上到政治高度了,哪怕三菱的高層想反悔,也得掂量一下國際上的影響。

真是個狡猾的人啊,三目次太郎暗暗想。

武寧就更懵了,我是來找你了解情況的啊,怎麽就變成見證人了,還要給你簽字用印背書,這不是拉壯丁嗎?

但是,眼前的情況由不得他不同意,也不敢不同意!

因為同樣要考慮到在國際上的影響。

武寧忽然想到,難道姚遠早就安排好了,就算自己今晚不主動過來,也會找各種理由把他請過來。

真要是這樣的話,這個年輕的姚總,城府得有多深啊……

姚遠有能力拿出三千萬美元專門用於收購國外先進機械設備,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國有企業,屈指可數。

這便是大使館派武寧隨同的原因,哪怕是從這方麵來考慮,武寧也不得不捏著鼻子為方向機械與三菱汽車的交易做見證。

不過姚遠的考慮比較周到,用的是方向機械來作為交易一方,而不是此前一直用的香港遠海貿易。這會兒香港還沒回歸呢。

所以,武寧也沒有什麽好為難的了。

三目次太郎不扭捏了,畢竟他和姚遠算是一條船上的人,姚遠的南港遠海貿易公司和他暗中控製的日本聯合貿易公司合作良好,定製款白砂糖在日本賣脫銷,他是日賺鬥金。

要不是家族的關係,他早就辭掉三菱汽車的職務專門做貿易了,來錢太快了。

“按照我們三菱汽車和方向機械之間的協議,我方向方向機械轉讓比爾森重型機械生產線一條,以及太拖拉重卡生產線一條,到岸交割。作為交換,方向機械則承諾未來五年代理銷售三菱汽車旗下帕傑羅越野車十萬輛,得利卡七座車三萬輛。”

三目次太郎把一份份合同協議擺出來,武寧不敢貿然上手,隻能看著姚遠挨個仔細地看。

“如果方向機械無法在五年內完成承諾的代理銷售任務,兩條生產線作價1億美元,方向機械必須在三個月內向三菱汽車支付1億美元的貨款。如果方向機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代理銷售任務,方向機械支付1美元給三菱汽車,最終完成兩條生產線的所有權變更。”

三目次太郎說到這裏,向武寧解釋了一句,“在此之前方向機械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包括運費也是我們承擔。”

武寧沒太明白,但是他明白了一點——兩條生產線歸姚遠了。

真的和自己的判斷差不離!武寧不免激動起來,以至於沒有仔細思考這麽做,對方向機械來說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

協議的細則,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等等等等,早在姚遠到捷克之前就已經和三菱方麵談妥了。三目次太郎出現在這裏,姚遠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在塵埃落定之前,他必須裝作沒事人。

落槌的那一刻,姚遠是真的激動了,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個計劃竟然成功了。

重型機械生產線即大型機床生產線,有很大的擴展潛力,能生產十多種大型機床,最關鍵的是,附帶了比爾森機械廠主流產品的技術……

太拖拉重卡生產線更不用說,同樣附帶了重卡技術,基本上可以說,隻要方向機械解決了工人和零部件供應問題,便具備了直接生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重卡的能力……

當時設計這個計劃的時候,林威問他,“阿遠,何必都這麽大圈子,為什麽不自己拿錢買?這麽搞,要是咱們賣不掉那些車,把你所有的廠子賣掉也湊不出一個億美元來。”

姚遠很耐心地解釋道,“第一,我們的資金不夠,兩條生產線不是簡單的兩條工作線,而是附帶了生產技術、產品技術等等,西方的大企業是明確提出了要求的,比爾森機械廠如果不願意,沒人買,也沒人敢買,誰買就是和西方的大企業聯盟做對。這樣一來,這兩條生產線就不是中小企業敢想的了,我估計就算到不了一個億美元也差不了多少。”

“第二,還是實力的問題,包括我們的身份。如果競爭對手知道我們的實力不濟,肯定會直接往死裏競價,因為他們知道我們拚不過他們。讓三菱株式會社出麵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他們都知道三菱株式會社的實力,一旦發現三菱株式會社誌在必得,他們就會衡量是否還有繼續拚下去的價值,衡量得失。你想啊,和一個彈藥用不盡的對手對射,你有信心堅持到最後嗎,明知道打到最後自己會彈盡糧絕但是對手極有可能還要子彈,你還會繼續打嗎?”

林威不相信地問,“三菱有這麽多錢嗎?”

“三菱汽車就值幾十個億美元,更別說控股企業三菱株式會社了。”姚遠說,“不過這個計劃還得看三菱株式會社那幫管理層敢不敢賭了。”

直到姚遠到了比爾森機械廠參加拍賣會看到三目次太郎,並且魯森去帶回來了三目次太郎的暗語,姚遠那顆心才放下一半來。

這便是他沒有在拍賣會上買下任何一件競品的原因,因為最重要的兩條生產線及其相關技術,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

90年代初的小日本依然是闊氣的代表,美國人、歐洲人,都被他們搞怕了,否則也不會弄出個廣場協議來淩遲小日本的經濟。

“武先生,我們三菱汽車已經簽字用章了,姚先生代表方向機械簽字用章之後,需要你們附署用章,我們的外交部門附署用章之後,合同生效。”三目次太郎一絲不苟地說道。

武寧猶豫了一下,說,“姚總,這事太大了,我得請示大使館。”

“好,我等你。”姚遠指了指角幾上的電話。

三目次太郎說,“武先生,因為涉及生產線屬於精密機械設備,我的意思是越快越好,以免夜長夢多。”

武寧當然清楚這裏麵可能存在的障礙,一點也不敢怠慢,走到書房裏麵去打外線電話,用家鄉話和大使館進行溝通。

三菱汽車會搞掂小日本的外交部門,那麽武寧就要幫姚遠搞掂自己這邊的手續。這涉及國家工業現代化建設,沒什麽比這個更大的事了。

半個小時後,武寧回來,向姚遠點了點頭,道,“我明天回倫敦,蓋好章後馬上過來。”

姚遠已經簽完了名字蓋完了章,他說道,“武秘書,你先附署簽字用個人章吧。”

“好。”

武寧沒有猶豫了,迅速回房間取來個人章,認真的在需要附署蓋章的地方簽字用章。

這些都做完,一定程度上來說,合同生效了,但是效力自然沒有雙方外交部門用章那麽硬。

姚遠擔心後麵出問題,所以先上一個保底再說。

因為隻有合同生效了,三目次太郎這邊才能依照合同條款,把兩條生產線運往南港,而不是發回日本。

隻要到了南港,姚遠才不管他們認不認合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