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291章 太先進了

換個人,恐怕大家早就當場開火了。

看看詹成貴的樣子,看看尤裏的樣子,一個個蓬頭垢麵的,一個個眼窩深陷的,一個個麵容憔悴,就連負責後勤的陳明亮,短短個把月也瘦了十多斤。

姚遠不是脫離一線的老板,他能看得出來,他們為了把新技術搞出來付出了多少心血。許多時候不是有錢就能把新技術砸出來的,還需要科研人員拚命付出。

這一點,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詹成貴身上。

而在他的帶動下,尤裏團隊也是如此。

兩個團隊鉚足了勁往前狂奔,日以繼日,這才有了功能還顯簡單的電噴技術的出現,才有了壽命高達12000小時的150CC發動機的誕生。

姚遠十分理解,因此,他必須要讓大家心服口服地接受暫不將電噴技術運用於量產的決定。

他掃視了一眼,問道,“方向機械要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是什麽?陳明亮,你回答。”

陳明亮連忙說,“是三輪載貨摩托車,後三輪。我們的150CC發動機就是為方向機械首款產品研製的,是他們的核心配套。”

“嗯。”

姚遠微微點頭,笑著問詹成貴,“詹工,在山城的時候,我和你談過,方向機械首先要搞三輪載貨摩托車,當時我是怎麽說的,為什麽要選擇生產三輪載貨摩托車,針對的又是哪個群體?”

詹成貴的記性非常好,能記下上千組數據的腦袋,

他回憶著說,“你說要研製一種適合複雜道路的、可載人可載貨的單軸正三輪摩托車。你當時提出,要推出兩種排量的,一種是125CC發動機的使用鏈條傳動係統的,另一種是使用150CC發動機的使用固定軸傳動係統的。”

皺了皺眉,他說,“主要針對城鄉道路,主要針對個體戶和中小企業,甚至針對農民,功能這塊要實現多用途,改進潛力要大,並且價格方麵……要親民……”

詹成貴似乎想明白姚遠為什麽要摒棄新技術了,若有所思。

但是,其他人還是沒想明白。

姚遠指了指發動機,說,“第一,發動機性能過剩,我給你們的指標是8.2千瓦和9.5牛米,這個指標不是隨口說的,而是經過了詳細的市場調查和反複測試得出來的結論。”

“達到了這個指標,方向機械要推出的正三輪載貨摩托車才能滿足本身大部分地區道路情況的使用條件。”

實際上這個指標就在姚遠的記憶裏,少於這個參數,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多於這個參數,動力富餘,8.2和9.5這個性能參數是反複權衡了所有因素之後得出的最佳性能參數。

“第二,使用電噴技術後,發動機對油品要求過高。我剛才問你們,汽油是不是做了二次提純,你們回答是。請問,老百姓把車買回去,他上哪購買經過二次提純的汽油呢?他們有同樣的維保條件嗎?”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難道方向機械還要推出經過特別提純的專用汽油嗎,且不說能不能實現,就算能實現,價錢也不便宜,顯然違背了姚遠對這款產品的定位——物美價廉能幹能操。

“第三,這台發動機的成本多少?我看不便宜吧?我們麵對的消費者消費不起,我們也不能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這麽昂貴的產品。市場需要擁有很先進技術的產品嗎,不需要,至少未來幾年不需要,因為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有無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使用電噴技術後燃油利用率會提高,可以為用戶節省下不少油錢,誰算過這裏麵的比例?當真是節省下來的油錢比多付出的購車錢多嗎?”

沒有人回答,因為沒有人算過這筆賬。

姚遠說,“我算過,我要考慮的是,一款產品以什麽樣的價格推出市場才能精準的抓到大部分消費者的能力範圍,最小的範圍。當然,我是個有家國情懷的,在自己不虧本的情況下,願意為國人提供更便宜且質量更好的產品。因此,我對方向機械第一款產品,也就是正三輪摩托車的售價是有一個明確的指標的。”

他沒有說出價格,這個東西在產品上市之前屬於絕對保密的信息。

他繼續說道,“好,接下來說第三點,即便前麵說的兩點都不用考慮,那麽請問,售後保養呢?老百姓買這樣一台車肯定是為了勞動致富的,使用頻率肯定會很高,這一點你們可能已經考慮到了,但是有沒有考慮到出了故障後的維修成本?”

“使用電噴技術的發動機性能穩定與否,你們心裏比我清楚,如果出了問題,用戶需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維修好呢?這個維修服務由誰來提供呢?電噴發動機是個新東西,我想,除了我們,外麵是沒有人有維修能力的。如此一來,既增加了我們的維修成本,也大大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話說到這裏,大家徹底明白了。

歸根結底,搞研發的考慮問題的角度和做市場的不一樣,而具體到這件事情上,實際上還沒有人真真正正的去了解現在的人們需要什麽、能承擔起什麽樣的一款三輪摩托車。

為什麽要買摩托車,而且為什麽要買三輪摩托車?

其他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姚遠深思熟慮過,是結合兩輩子的記憶經過了反複思考做出的決定。

不是開了掛就可以閉著眼睛瞎搞。

“歸根結底一句話,我要的是一款結實耐用、簡單可靠的150CC摩托車發動機,在此基礎上還要廉價。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不用這麽高等級的材料,你們看看,全都是國外進口的高等級鋼材,如果量產,成本多高?”

“太先進了,不適合市場。”

這便是定論了,大家反反複複琢磨姚遠的話,心服口服。

“方向機械需要的是最合適的發動機,而不是最先進的發動機。”何雪莉及時地接過話,道,“姚先生現在已經很少看底下企業的日常報表了,但是春風科學院的每周報表,姚先生都會認認真真地看,他非常非常關心大家,很重視大家的工作。”

言外之意大家也聽出來了,千萬不要以為姚先生對你們的成績不重視,恰恰相反是很重視,隻是站在實際情況的角度來考慮一款產品的時候,姚先生是站在綜合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

姚遠笑著說,“最多三五年,電噴技術一定會用在汽車發動機上麵,包括其他新技術,隻要你們有本事在方向機械首款量產轎車出來之前搞出一台能媲美外國同樣產品的,一定能用在量產車上。”

他給了研發人員們一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