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374章 石化基地

“熱烈歡迎國家英雄凱旋!”

紅底白字的大標語讓姚遠膽戰心驚。

在此之前,他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省府秘書長在電話裏跟他說的僅僅是抵達省城後到省府來和省長見一麵。

國家英雄,這個評價太高太高了。

未必是好事,尤其對深諳現代經商生存之道的姚遠來說,在見到了某雲某柳之流的人,自詡為民族企業民族企業家的這些人最終的下場之後,姚遠對動不動就自稱這英雄那英雄就非常的反感,且害怕。

乘務長奉命與姚遠協調下飛機的細節,但是姚遠壓根不搭理,艙門一開,踩著旋梯往下走恨不得跑起來。

下麵有紅地毯,一看就是知道級別不低的官員們站成一派,跟電視新聞上領導人迎接國外領導人的場景一模一樣。

剩下最後三節台階的時候,姚遠膝蓋一軟,整個人滾了下來。

站在第一位的赫然是常務副省長,他大吃一驚,連忙上前攙扶,沒想到姚遠的動作更快,自己爬了起來,像鄉下小夥子一樣拍了拍屁股,朝常務副省長露出憨厚而惶恐的笑容。

這一幕被電視台的攝影師完完整整地拍了下來。

放眼望去,有幾個熟悉的人,南港常務副市長周梁、南港計委常務副主任楊勝是姚遠最熟悉的。

周梁充當了介紹人,笑著說,“姚總,歡迎回國,這位是張副省長。”

“省長好省長好,我姚遠何德何能。”姚遠慚愧地說。

張副省長哈哈一笑,握著姚遠的手熱情搖晃著,“你太謙虛了。南方實業是我省的著名企業,不但拿下了國外的大油田,還成了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這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榜樣啊!揚眉吐氣!你當得起!”

“慚愧慚愧,實在是慚愧。”姚遠忙不迭地說。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由不得姚遠了。

接受小學生敬送的鮮花,按照流程分別握手,然後和張副省長在現場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會談,讓電視台的記者拍足了素材,然後一行人浩浩****的往省府去,警車開道。

以至於趕過來迎接的肖家炳等人不得不跟在後麵,暫時沒有機會和老板說話。最熱切要和姚遠說話的自然是林書婷。所謂小別勝新婚,熱戀中的二人已經分開了將近兩個月,又逢暑假,林書婷的心情可想而知。

冗長的形式會議足足持續了兩個小時才結束,中午是歡迎午餐,此時還沒有八項規定,不得不大喝一頓,然後省長大人把姚遠請到辦公室,除了他們二人外,就隻有省府秘書長和省計委主任。

這個時候才是談正事的時候。

姚遠人還在國外時,消息已經傳了回來。

阿塞拜疆過於遙遠了,巴庫油田的戰略意義也還沒有被國人重視,畢竟此時此刻沒有幾個人認為華夏的經濟能夠持續以每年8%的增速飆車,並且持續三十年。

對於石油能源,張副省長都沒有很深的概念,現在是供大於求的局麵。

但是與15億美元的海外投資,張副省長太有概念了。

南方實業在海外的投資,張副省長管不了,但是南方實業在國內的投資,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的。

張副省長開門見山的說,“姚總,錢主任在京開會的時候得知,南方實業計劃在廈門投資建設一個石化基地,聽說投資高達100億?”

自然是華夏幣。

這個消息是姚遠委托李岩放出去的,而且是正式的申請,直接遞交到國家計委,省裏起初對南方實業的這個操作是有意見的,認為你應該先和省裏溝通,由省裏來統籌協調。

但是,南方實業拿下海外大油田並且成為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第二大股東的消息傳回來之後,省裏什麽意見都沒有了。

得罪不起呀!

姚遠笑著點頭,“計劃建成後形成100萬噸乙烯的生產能力,所以全部投資是要達到100億的,領導,這不是一次性投資,而是分期分批投入,持續多年,第一期投入的資金估計也就10個億左右。”

也就……

張副省長覺得有些牙疼,在自己眼裏幾乎等於全省年度招商引資總額的資金,在人家眼裏“也就10個億”。

錢主任在計委接觸的大項目比較多,對南方實業的情況也做過深入的了解,反倒是表現最自然的一位。

他對姚遠所說的百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提出了疑問,“去年10月份,揚子乙烯通過了國家驗收,年產是三十萬噸,前後投資了70億華夏幣。姚總,我沒別的意思,且不說我們有沒有能力建成年產百萬噸的乙烯工程,就說投資,100億恐怕不夠吧?”

姚遠微笑著說,“第一期建成三十萬噸,第二期規劃是五十萬噸,這兩個工程計劃在三年之內完成,總預算是100億華夏幣。第三期工程規劃是年產八十萬噸,計劃投資10億美元。”

“其實南方實業向國家計委提交的規劃書裏明確地表明,東方石化基地的總投資是100億美元,我不知道100億華夏幣這個數字是從哪裏來的。乙烯生產基地隻是東方石化基地的一個組成部分。”

張副省長傻眼了,以為掌握了全部信息的錢主任傻眼了,負責記錄的秘書長也傻眼了。

去年國家外匯儲備不到30億美元。

姚遠說,“整個東方石化基地計劃用十年的時間全部建成,以南方實業目前的資金以及未來十年的盈利能力,支撐東方石化基地沒有問題。”

到底是省長,張副省長控製著激動的情緒,迅速冷靜下來,問道,“南方實業和東方石化是什麽關係?”

“沒有橫向關係也沒有縱向關係,都是我個人百分百控股的企業集團。東方石化是東方石油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未來的石化基地是東方石化的資產,當然,這些都還隻存在於我的規劃書裏,石化基地還隻是圖紙,所以公司還沒有注冊。”姚遠解釋道。

張副省長當機立斷,道,“姚總,你是南港人,我們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咱們省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你何必舍近求遠跑去廈門建石化基地。我做主,隻要你把石化基地放在粵省,省府無條件支持,你想在哪裏建都沒問題,深市怎麽樣,有國家政策傾斜,優惠條件多多。”

像極了二十年後賣保險的,但正是這一代官員的努力,華夏才有二十年後的輝煌。

深市是不適合的,但姚遠沒法解釋。

惠州倒是個選擇,但依然沒有南港的條件好。

所謂條件,指的是地理位置和環境,石化基地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對環境的要求是特殊的。

但是,這些都不是姚遠將廈門作為第一選擇的真正原因。

就在今年年底,內地將會爆出一個重磅消息——台塑集團將投資70億美元在海滄建設石化基地,建成後年產乙烯70萬噸、煉油1000萬噸。

實際上,早在三年前,台塑集團已經開始和大陸談海滄計劃了,拖拖拉拉談了兩年多,大陸表現出來了最大的誠意,光是土地就撥了一萬公頃,並且承諾追加,同時在其他方麵給予了難以想象的優惠政策。

但是結果呢,台塑集團突然要求將100%外銷改為100%內銷,這等於讓國家花費了數百億資金建成的三家30萬噸乙烯廠活活餓死。緊接著,對岸當局出台了限製令,龐大的海滄計劃夭折。

旁人惋惜不已,然而在姚遠看來,台塑集團提出的海滄計劃,根本目的是向對岸當局施壓,以求實現島內的六輕計劃實施,王老頭子根本無意在大陸投資!

姚遠把地點選在了廈門的目的,就在於引起主管部門的注意,讓他們將南方實業的石化基地計劃與台塑集團的海滄計劃進行對比。事實上,姚遠和林威在閑聊的時候已經確定了石化基地的位置,就在南港東南方向的東岸島。

此時海滄計劃還處於絕密狀態,除了台塑集團最核心的幾個人外,就隻有大陸這邊的主管部門一把手知道。

當然,張副省長他們也是不知道的。事實上,在曆史上,連海滄所在的閩南省府和下麵市府都對海滄計劃一無所知。

進場施工的是新興集團,原工程兵部隊,李岩是第一負責人。姚遠也是從李岩這裏知道,新興集團正在海滄施工平整場地,才想起海滄計劃的。

試想一下,場地已經開始平整了,可是台塑集團遲遲下不了決心,他們的真正目的到底何在,昭然若揭了。

姚遠想了想,說,“領導,如果條件更好,作為家鄉人,我是非常願意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出一份力的。石化基地是一個龐大的項目,放在全世界範圍也是世紀性的大工程,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更優惠的政策支持,難度非常大。”

張副省長一揮手,仿佛看到了100億在向他招手,哦,按照姚遠的說法,應該是100億美元。

他豪氣萬丈地說,“你開條件,我全力去爭取,省裏給不了的我去北京要,不惜一切代價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