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尾聲
歲月沒有在姚遠臉上留下太深的痕跡,林小虎看上去也不像是五十多歲的人,就連年輕的時候顯老的林威看上去和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差不多。
自然是得益於舒心的生活,心態好,人越活越年輕。
可是他們的穿著就很一般了。
早已經過了需要靠衣著標榜的階段了,三人穿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衣裳,倒像是在工廠裏上班的油膩老男人。
“既然來了,都轉轉吧。”姚遠抬眼看到了德國巴戈利亞汽車的4S店,指了指說。
他把“寶馬”注冊了,德國巴戈利亞汽車隻能用“巴戈利亞”這個名字。
林威笑道,“巴戈利亞汽車是德國能和奔馳相媲美的豪車品牌,他們的車賣得不錯。”
方向汽車是做高端轎車和SUV的,銷量在國內是第一,在歐洲也是主流豪車品牌,而且方向汽車是第一家推出量產型電動汽車的車企,高端電動轎車的純電續航裏程達到了驚人的700公裏。
春風研究院的電池技術獨步天下。
三人步入巴戈利亞汽車的4S店,這是一家規模挺大的門店,裏麵的客人不少,銷售人員也不少,有好幾些個外國人麵孔。
南港地區的國際化程度從在此工作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可以看出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南港地區紮根經營,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外國麵孔,尤其是歐洲人。
歐洲人大多喜歡奔馳和巴戈利亞,二線豪華品牌的話他們會選擇比較小眾一些的捷豹和沃爾沃。
巴戈利亞汽車畢竟是老牌豪華車品牌,是在全球享有很高知名度的,營銷又搞得不錯,華夏市場逐漸成為了他們的第一重要市場。
步入店裏,各種車型琳琅滿目,從A級轎車到D級轎車,從緊湊型SUV到全尺寸SUV,巴戈利亞汽車的產品隊列是非常完整的,覆蓋各個檔次,針對性非常強。
他們站在門口的位置好一陣子都沒有銷售上前招待。
姚遠也沒在意,背著手往裏走自顧看了起來。
巴戈利亞汽車的精髓在轎車上,姚遠直接就看D級轎車,起步價近百萬的車型。
三人對著放在展台上的一輛7係評頭論足,姚遠對巴戈利亞轎車套娃般的外觀不感冒,倒是對這台7係搭載的V8發動機產生了興趣。
他下意識地抬腳上去,準備拉開駕駛座門打開發動機蓋看看,那邊早有銷售人員注意到他的舉動,一看到他拉開了駕駛座門,連忙跑過來阻止。
“先生,您,您不能站到展台上來。”銷售話術標準,但是臉上的鄙夷和不耐煩是藏不住的。
姚遠三人都皺起了眉頭。
姚遠打量著銷售,銷售繼續說,“先生,請您下去,展台是不允許上來的。“
這時,一名銷售熱情地引著一名外國麵孔的客戶走上展台,滿臉笑容地介紹著展車,主動打開車門請外國客戶坐上去體驗。
姚遠指了指,看向銷售,“這是為什麽呢?”
銷售滿臉的假客氣,強硬地說,“先生,請您下去,抱歉。”
林威嗬嗬笑了笑,道,“外國人看得,華夏人就看不得,小姑娘,你也是華夏人吧?”
“抱歉,我們有規定。”年輕的銷售笑容都欠奉了。
姚遠有活久見的感覺了,活了半輩子,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況且,已經2023年了,國內居然還存在區別對外華夏人和外國人的現象。
這就是世界名牌巴戈利亞汽車?
“先生,請配合我們的工作。”年輕的銷售看見姚遠站著不動,語氣冰冷了許多。
姚遠露出了笑容,這讓林威和林小虎心裏一凜,知道心態已經非常平和的姚遠生氣了。
“小姑娘,你們公司規定,這個車隻賣給外國人?”姚遠問。
年輕銷售說,“我們沒有區分客戶的,您當然也可以買的。”
“既然沒有區分,為何要求我走下展台?”姚遠又問。
年輕銷售說,“您可以站在下麵看,其他車型也可以看,但是這台車是我們巴戈利亞最好的轎車,您不能站在展台上。”
“我聽懂了,我站在展台上會讓你們最好的轎車跌份,但是外國人上來展台看,是會增加你們這台車的附加值是吧?”姚遠笑著眯起了眼睛。
年輕銷售直接不笑了,很不客氣地指著展台下,“先生,請你下去。”
姚遠笑著點了點頭,走下展台與林威、林小虎二人走了。
年輕銷售撇了撇嘴,低聲自語,“讓你多看一眼都算是玷汙了我們巴戈利亞汽車。”
走出了巴戈利亞汽車門店,林威看了眼姚遠,也不問,拿出手機就打電話,笑道,“老俞,我記得你手裏有巴戈利亞汽車的股份吧,多少來著?”
俞永安早就定居南港了,年紀越大越好找樂子,不明就裏問,“百分之二三十吧,具體記不清了,怎麽了,你要?”
“是這麽個事。”林威把事情說了一遍。
俞永安頓時來精神了,忙問,“我馬上過來,好啊,天天無聊透頂,早就想找點事做了。”
姚遠聽到他們的話,無奈地搖頭說,“你們是唯恐天下不亂。”
掛了電話,林威問,“你想怎麽辦?”
“看事情的本質,這件事情充分說明崇洋媚外的思想在社會上依然是存在的,而外資品牌骨子裏透著對華夏人的歧視也是沒有完全消除的。”
姚遠沉聲說,“這個事要往大了搞。”
三人低聲交談一番,很快就敲定了方案,然後俞永安過來了,聽了方案之後,精神抖擻地說,“交給我,你們就等著看戲。”
“巴戈利亞汽車的股價會暴跌。”林威提醒道。
俞永安毫不在意地揮手說,“我提前看空巴戈利亞汽車。”
“奸商,瘋起來自己都打。”姚遠笑罵道。
“哈哈哈!”俞永安大笑。
他們上不了巴戈利亞汽車門店前麵不遠處的一輛商務車,饒有興趣地盯著那邊看。
不多時,來了幾個華夏人,穿得跟工人似的,然後又來了幾個攜帶隱蔽拍攝器材的年輕人,好戲開場。
沒多大會,兩撥人出來了。
姚遠等人默契地拿出手機打開短視頻軟件刷起來,很快就看到了想看的內容。
一條反映巴戈利亞汽車涉嫌歧視華夏人的短視頻出現。
稍後一個小時裏,這條短視頻衝上了熱搜,引爆了輿論,巴戈利亞汽車的股價應聲下跌了5%,呈現出持續下跌的狀態。
四個半老頭找著事做了,也沒誰再提跑網約車的事了,就看著巴戈利亞汽車在輿論場被鞭撻,不管他們怎樣公關都沒能讓熱度下來,短短一周,巴戈利亞汽車在歐洲的市值蒸發了數十億美元。
巴戈利亞汽車的高層怎樣都想不明白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直到在華銷量大幅下降,合作夥伴紛紛退約,他們才意識到此事反映出來的是關係到企業存亡的大事。
他們被迫全麵反省既有的政策。
而在華夏境內,這件事情引發的影響席卷全國,因為背後有專家學者組織起來撰寫文章評論,最終的結論驚人的一致——絕對不允許外國人賺華夏人的錢回過頭來還要遭歧視這種事情發生。
姚遠卻清楚地看到一些現象,極少數人跪著的時間太長了,已經站不起來了,對這些人,除了與他們進行鬥爭,沒有更好的辦法。
綜合國力上來了,大家口袋裏有錢了,但是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體係的建設卻沒有同步跟上,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體係還處於混亂狀態。
姚遠知道自己下半輩子要幹什麽了,相較於做生意賺錢,下半輩子要幹的事情難度更大,更具有挑戰性……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