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

第302章 大神羅貫中

陸寧選擇低調回京也是有原因的,他有自己的考慮。

這樣一來是能夠更直觀的看到洪武天子治下的大明究竟是什麽樣子,二來也可以在這裏尋找到商機,可以繼續賺一些錢。

因此,他沒有選擇了陸路,而是選擇了水路。

自從前朝世界級大科學家郭守敬完成了京杭大運河最後一段通惠渠的修建以後,從北平到南京,交通已經是非常便利了。

他做了一艘普通的畫舫,打扮成一個秀才模樣,而隨行的李心敏也知道他的行事風格,於是穿著也非常普通。

如果不知道他們的人,都以為這隻是一個秀才和他的娘子在沿河遊曆。

誰能想到,這就是名滿天下的富國公和他的一品誥命夫人。

這天他們正順河南下,突然聽到對麵傳來了一個吟詩的聲音。

說甚風高船險,管他虎困龍眠?梨花輕簡作奇談,揮灑千年興歎。

重訪赤鼻磯下,悄來黃鶴樓邊。英雄萬古化雲煙,蕭瑟蘆花一片。

這人的唱詞相當的清奇,還有就是他的樂器也非常的奇特,並不是古人唱歌用的琵琶,而是鼓詞藝人常用的八角鼓。

陸寧就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叫人停船,他來到了船頭,很是客氣的問道。

“敢問船上文士尊姓大名,聽閣下詞句清奇,心生敬仰,能不能過船來,共飲幾杯?”

不一會兒,從船艙裏走出了一個彬彬有禮的中年文士,他在身邊還跟隨著一個背著酒葫蘆的小書童。

就見那個人對著陸寧悄然的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在下乃山西太原人士,姓羅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多謝公子賞識。”

聽到這個中年文士的名字,陸寧突然大驚失色。

“原來閣下就是大名鼎鼎的羅貫中?失敬失敬,快請過船一敘,來人,快點準備酒菜,我要和羅老先生痛飲!”

這下子倒把羅貫中弄愣了,馬上就客氣回答說。

“在下乃不得誌的一介寒儒,如何敢承公子這樣厚愛?實在是不敢當。”

這可是震古爍今的一位偉大的小說家,也是小說的鼻祖,羅貫中本人不知,陸寧卻是深知如此厲害的人物,他豈敢不尊敬?

當即恭恭敬敬的邀請羅貫中過來飲酒,見他待人接物非常真誠,羅貫中意外之餘也大受感動。

於是也就不再矯情,兩個船之間搭好了跳板,羅貫中來到了陸寧的船上。

然後吩咐自己那艘船的船家,隨著這個大船行動。

一會兒酒菜擺下,陸寧則和羅貫中分賓主落座,一起斟酒閑談。

而他的夫人李心敏則躲在了內艙,無聊之下做起了針線活。

看到眼前這位公子比自己富裕的多,但卻對自己這麽一個窮書生如此厚待,羅貫中有些坐立不安。

一再詢問對方,為什麽要這麽對待自己?

陸寧恭恭敬敬的說道。

“羅老的大名我早就知道,也曾經看過你的雜劇《趙匡胤龍虎風雲會》,最令我心儀的還是你的大作《三國演義》。”

聽到對方說出了自己兩部得意之作,羅貫中登時兩眼放光,有一種海內存知己的感覺,出於禮貌,他連連的謙遜。

陸寧笑了笑,最讓我佩服的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誰知道一首詞念罷,羅貫中的眼睛睜的大大的。

“公子說這首臨江仙是在下做的?”

陸寧堅定不移的回答道。

“就是呀,這首詞不是寫在三國演義第一回前麵嗎?後來人演三國戲,就用它做開場的曲子。”

聽到陸寧說到這裏,羅貫中簡直不知道該怎麽說話了,等他說完,沉吟片刻才說。

“雖然在下也承認,這首《臨江仙》寫得的確是好,用作三國演義開頭也再恰當不過,但遺憾的是,的確不是在下寫的。”

這下子倒把陸寧鬧懵了,三國演義自己看了不下十遍,這怎能記錯?

誰知道羅貫中從懷裏取出了一卷書,正遞到陸寧手裏。

“公子請看。”

陸寧拿過這部手抄本的書一看,隻見題目上寫的是《三國誌通俗演義》。

後麵還標注一行小字:晉平陽武侯陳壽史傳演義,不才羅貫中編次。

陸寧點了點頭,翻開了這個書的目錄,卻發現他的回目都是單個的,足有二百四十回,並非是自己看到流行的那個一百二十回本。

然後打開這個書的第一回,卻發現回目下麵第一行字就是。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上麵果然沒有那首著名的臨江仙,他就開始納悶了:這首傳唱已久的詩既然不是羅貫中寫的又是誰的作品呢?

正在他發愣,突然發現羅貫中拿起了毛筆,恭恭敬敬的對陸寧說。

“公子那首臨江仙寫的很好,在下要把它記下來,在以後的三國演義裏流傳下去。”

這一刻,陸寧徹底無語,但是又不能拂了羅貫中的麵子。

於是非常耐心的把那首詞又吟誦一遍,對方用蠅頭小楷題在了三國演義第一回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