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謝恩
街頭巷尾的傳說不去管它,不過現在的代王府中,代王的寢宮確實不是誰都能進去的。
王妃來過之後,世子成煉也前來過幾次,不過,還是被李大用用同一個理由給搪塞過去。
他們雖然心有疑惑,可都知道代王的脾性,喜怒無常的代王,不是誰都有勇氣去親近的,哪怕是親兒子也不行。
就這樣,大同外的謠言越來越離譜,說代王被鬼魂附體、鬼魂索命的是最常見的。
還有妖怪說,天神下凡懲治惡人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代王傷勢的描述也越來越嚴重,斷胳膊斷腳已經不能算是新鮮了。
就算是那天的殺豬漢的說法也隻是中規中矩,最新版是說代王的腦袋被砍掉之後,被代王自己撿了起來,然後一聲桀桀的怪笑之後,有被他安了回去。
之所以他現在還沒有出來害人,是因為有得道高人路過王府,將他鎮壓了下來。
不過也因為那個妖魔功力太高,致使高人不能直接鏟除掉,而是要將代王困在宮裏,再刻下大陣,用七七四十九天時間才能煉化!
到了這時,代王本人的處境卻沒有外麵傳聞的那樣艱難,他的寢宮門口再也沒有看守的內官,而是由王妃的侍女擔任。
而那代王,也已經無法在站起身子,身上的那處刀傷已經痊愈,隻是躺在**口不能言,耳不能聞,就如一個活死人一般。
“王太醫!您是從宮裏來的,醫術在大明無人能及,您給本宮一句準話,王爺可還有救嗎?”王妃焦急的跟著太醫來到了寢宮之外。
王太醫麵容愁苦,隻是搖頭不語,實則心裏在想:代王這樣就是皇上讓我幹的啊,這你問我除了死還能有什麽結果?
“難道真的沒有機會了嗎?王爺他!他才不到八十啊,怎麽就要這麽去了呢!”王妃掩麵哭泣。
“哎!實在是那天晚上受驚過度,傷了心神,實非藥石可醫啊!”王太醫搖頭說道。
不提外麵瞎傳的,就連現在的王府內都有幾個版本,於啟奉命進王府開戰之前都是一樣。
開戰之後,代王殺了兩個人就突然抱頭痛呼起來,然後嘴裏就開始大喊什麽別過來。
然後一陣亂砍,就連王府大管家馮來也是在這時候被代王給誤傷了。
後來更是自己砍了自己一刀,再之後就是嗚呼哀哉一聲,仰麵栽倒。
另外一個版本則是於啟帶人將代王砍了,然後給他施了巫術,這才造成了王爺現在的昏迷。
不管是哪個代王妃都不相信,又不是三歲小孩子了,這世界上哪來的妖魔鬼怪,就算有也不敵人心難測。
這麽想著,晴空萬裏突然一道閃電劃過,隨後轟隆隆巨響從天空襲來,就像是天上神仙的怒吼。
代王妃愣了片刻,然後雙手合十對天空拜了又拜,離得近了才能聽見,王妃說的是:“都是王爺幹的,別找我……”
正統十五年十月,代王朱仕壥病逝與封地大同,那日全城素縞,家家戶戶關起門來思念代王的離去,一時間城內酒都賣脫銷了。
那一聲聲悲切的呼喚,最終匯成了兩個字:哈哈!
朱祁鎮待在皇宮中,每天都有元敬的奏疏傳來,這些個市井傳聞讓朱祁鎮大開眼界,感歎人民群眾強大的創造力。
“你們錦衣衛的人想不到還是個寫話本的好手,編的這些個故事各個都精彩。”朱祁鎮對郭懋說道。
郭懋靦腆一笑,“說錦衣衛的想法多精妙,不如說百姓們的想象力豐富,隻要給他們一個線頭,他們就能順著織出一件五彩斑斕的毛衣,臣聽了也都拍案叫絕的!”
“百姓的醜化,無非是對這些人無奈的調侃,與其說是醜話,不如說是對這些迫害他們的權貴的無能控訴,這是在表達對朝廷的不滿,對朕的不滿啊!”朱祁鎮歎道。
郭懋抬頭怔怔無言。
“好了代王已死,就將後麵的尾巴都收拾幹淨,別到最後傳出什麽難聽的出來。”朱祁鎮交代一句。
“是,尾巴已經處理幹淨,請皇上放心!於啟等人並未前往大漠,他們得知皇上正在大力推廣航海,便湊了些銀子,準備前往西洋諸國經商貿易!”郭懋稟告道。
“也好,天下哪裏不能養活人,有誌氣的就應該不拘泥於這一片天地中。”朱祁鎮頗為認可的點點頭。
“皇上!不好了!”
就在這時,金英突然從外麵跑來。
朱祁鎮目光中帶著詢問的意思,金英猛喘了兩口氣之後說:“皇上,黔國公沐斌半月前前病逝……”
朱祁鎮猛地從龍椅上坐起,沐斌剛立大功就死了,實在是朝廷的一大損失,這雲南土司恐怕又要有人不安生了。
“快傳於謙他們議事!”
時間不長,內閣六人已經來到乾清宮內,朱祁鎮麵色凝重的坐在龍椅上,等到眾人站好,不等行禮便問:“事出突然,各位卿家可有什麽良策?”
“啟奏皇上,這沐斌之弟沐瓚頗有賢明,又屢次跟隨沐斌出征,可暫代黔國公鎮守雲南!”於謙回稟道。
“那就快擬詔書吧!千萬不能讓那思祿借機生事,再也不能有第四次麓川之戰了!”
朱祁鎮斬釘截鐵的道,“將第二軍派往雲南,等到雲南局勢穩定再回還。”朱祁鎮覺得不踏實又加了一道保險。
雖然他也知道這兩萬人,光是從京師到雲南路上所需糧草就是個天文數字。
但為防麓川思家再生事端,挑起大戰,也隻能如此,要知道土木之變為什麽朝廷會輸。
除了指揮失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麓川當時正在進行最後的決戰。
瓦剌也是看準了大明無暇他顧的時機而來,這才有了一戰功成擊潰了大明京軍的輝煌戰績。
實則若是沒有三次麓川大戰大明的國力,瓦剌是絕對不敢如此猖狂的。
朝臣們也都知道事情的緊迫性,雖然覺得這樣花費太大,可花小錢省大錢的道理,眾位閣老們都是明白的。
隻是片刻間眾人便齊齊答應一聲,擬聖旨的擬聖旨,領令調兵的調兵,中樞沒有因為代王的死而起一絲漣漪,卻因沐斌的病逝而忙碌起來。
隨著任命沐瓚為黔國公代鎮雲南的聖旨到了雲南府(昆明),原有些微妙的氣氛瞬間煙消雲散,雲南府知府第一個來到了沐家恭賀。
“黔國公是我大明的功臣,威名遠播外番,隻可惜天妒英才,早早就仙逝了,幸而將軍臨危受命代鎮雲南,我們才算是免遭戰火,下官要替雲南千萬的百姓拜謝將軍!國公!”雲南知府見麵就開始商業吹捧。
沐瓚跟他哥感情很好,實則整個沐家幾乎都是兄終弟及,然後在侄子長大之後還政於後輩。
雖說有朝廷的命令在,可始終都算是和平交接。
相比一些個王府的醃臢事,這沐家簡直算是大族的清流了,這或許就是家風的重要性吧。
“若是這國公不做,我大哥能活著,縱使一輩子做一個平民百姓又如何?隻是人死如燈滅現在我隻能追隨先祖的腳步,守好雲南這片國土,報答皇上世代厚賜!”沐瓚說著恭恭敬敬朝著京城方向施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