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放我一馬
一場席卷了大半個大明的風波結束了,朱祁鎮回去的時候不再隱藏行跡,為的是顯示自己這位天子的存在。
雖然自己在寧王府中說寧王一家畏罪自殺,可悠悠之口總是難堵住。
那麽多人都看到了寧王一家是何等的父慈子孝,最後更是被亂軍踩死,這個消息是捂不住的。
“希望他們會惜福吧,這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朱祁鎮坐在馬車中幽幽歎息。
他已經從江西大張旗鼓的回到了歸德府,此前追殺寧王急切,太醫還在柳心居內,那柳永福也還活著,總要將這次的囤積居奇發國難財的事有一個了結。
皇室的名譽已經遭受很大的損傷了,這個罪名他不想讓寧王抗。
隻是沿途所見所聞,讓這位依舊還算年輕的皇帝恨不能將這些事如實登報。
但凡是寧王軍隊所過之處,甚至他們自己的大本營,都是一片蕭索景象。
百姓田地被燒被碾壓者數不勝數,剛剛結束的天災都沒有這些人能禍害人。
至於其餘幾個造反的地方,廣西是因土司改成流官,當地土司趁機作亂,對百姓最是仇恨。
不光是對糧食下手,還對百姓下手,消息傳來慘狀令人發指。
廣東則是那些沒有襲職的武將之家所為,不過目的也是拚一個富貴,倒是對百姓的騷擾輕一些。
福建不同的是,他們是當地大戶鼓動族人做下的惡事,主要便在於一個搶字,隻是這樣一輸,恐怕還不如苟活。
代王是被李大用策反的,而且他的對抗心理本就不強,是被王龑蠱惑一時迷了心竅,這才坐下了錯事,當地百姓受損最小。
倒是伊王一脈,自恃原來坐擁洛陽,對那些分了他們田地的百姓暴行高壓讓人聞之都要膽寒,甚於土司之禍。
朱祁鎮揉揉眉心,一股深深的無力感襲來,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在做了。
可要改變現狀就要得罪人,那些人造反就反過來報複百姓,報複自己,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我是不是應該學學以前的自己?金齊?不行不行,他這個性子幹不了這些事,哎對了!
吳瑾!曹吉祥,這人還活著沒?”朱祁鎮突然想起了什麽,一嗓子叫來了吳瑾。
吳瑾一臉懵的看著朱祁鎮,這宮裏的內官可不是我該管的,皇上這是什麽意思?
“皇上,臣、臣可不敢跟內官有什麽往來!”吳瑾緊張的解釋。
朱祁鎮一看這樣就知道平時沒少往金英幾個人手裏送錢,不過現在也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朕就是問你知不知道。”
吳瑾這才鬆了一口氣,思索片刻答道:“皇上,這人好像被發配到了尚膳監做雜役,具體是不是這麽個情況臣也不確定。”
還說你跟內官沒有來往?這問一個人馬上都能說出來這人的所在,還是一個受了冷落的。
“倒是沒有想到吳大將軍對內宮也這麽熟悉,倒是讓朕刮目相看了。”朱祁鎮不鹹不淡說了這麽一句也不聽吳瑾的狡辯。
吳瑾本要解釋,可見朱祁鎮的樣子,張張嘴也就自己咽了回去,一行人浩浩****的朝京城趕去。
正巧戶部轉運救災糧草,朱祁鎮就下旨協調國內糧食價格,不能讓受了戰火侵襲的地方再遭受糧荒。
皇帝所見從荒蕪逐漸生機勃**來,春種已經種下,發了芽的秧苗、麥苗讓人看了都覺得心中歡喜。
此時已經過了新年,來到了正統二十年的新春,大明剛剛遭受了戰火,頗給人一股百廢待興之感。
回道宮中,朱祁鎮沒有著急往後宮鑽,而是借著想嚐一口新鮮烤鴨的說法來到了尚膳監。
進了尚膳監之後,宮人自覺站在兩邊低頭,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朱祁鎮眼睛斜了兩圈,有些不經意的提起來:“曹吉祥是不是在這?怎麽沒見他人?”
掌印太監王堯慌忙答道:“曹吉祥告了病假,奴婢這就叫人去尋他。”
朱祁鎮點點頭,自顧自的朝夥房內走去,還沒進門就有一股子煙火氣撲麵而來。
金英跟在後麵,心裏咯噔咯噔的跳,早就聽說皇上回來的路上一直在問曹吉祥,也不知道這人修了哪輩子的福氣,被皇上不喜還能再啟用,難道之前皇上是故意冷落他的?
心裏這麽想著,金英就有些走神,砰的不知道撞上了什麽東西,驚怒交加的抬頭卻見朱祁鎮詫異的看著自己,一顆心唰的就涼了。
“皇上!奴婢有罪,奴婢沒長眼睛,請皇上責罰!”金英連扇了自己幾個大嘴巴子,讓尚膳監的小太監都看傻了。
朱祁鎮略一思量明白了金英的想法,有些好笑的說:“怎麽是在想女人了?”
“撲哧!”也不知道是哪個人聽了這話一不小心笑了出來,給金英嗆的臉一陣青一陣白的。
這時候曹吉祥到了,金英這尷尬的境地終於結束。
“奴婢叩見萬歲爺!”
聞聲朱祁鎮轉頭看去,隻見一個身強力壯的宮人跪在那裏,長的不像是個沒了寶貝的太監,反而跟軍中行伍有些相似。
隻是臉上有些新鮮或者不新鮮的疤痕,一看就是沒少受人欺負。
一個司設監的太監,成了這副模樣,一個是受王振的連累,另一個就是自己覺得他會跟石亨叛亂,此前授意所致。
“起來吧,以後你去司禮監照顧朕的起居吧。”朱祁鎮也沒說別的,放下話之後轉頭就走,讓人明白自己的來意。
曹吉祥聽了,眼裏淚水止不住的留,等到朱祁鎮消失之後,那些個小太監一個個全圍了上來。
就連尚膳監掌印王堯都有些惶恐的站在一邊,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良久曹吉祥擦幹了眼淚,站起身子的同時,身邊的人自覺給他騰出一個寬敞的位置,一個雜役瞬間有了大太監的氣勢。
“曹公公,此前多有得罪,這是小人的一點心意,您千萬不要嫌棄!”王堯從懷裏掏出一遝厚厚的銀票,都是皇明錢莊所出,是大明現在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