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萬歲

第191章 有聲電影大辯論(求月票!)

在這一天的《基督教真理報》上,主編比采爾把整份報紙全部用來做了關於《勇敢的心》的報道,而且用了一個巨大的標題:“好萊塢開始說話!”

約翰 福特、西席 地密爾、萊布斯 彼雷、斯特勞亨、劉別謙、金 維多、威廉 惠勒、霍華德 霍克斯等人紛紛在上麵發表了評論。

比采爾親自撰寫了當天的特別評論:“《勇敢的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是劃亮美國電影夜空的一顆絕無僅有的璀璨的明星!從這一部電影開始,美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將向前大大地邁進一步,聲音的世界到來了!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對於電影藝術的卓越貢獻,是絕無僅有的。 雖然他隻有二十幾歲,但是我們可以無比確定地說,他是一位傑出的電影大師!好萊塢能勝任這個稱號的人不多,大衛 格裏菲斯算是一個。 在苦苦等待了這麽多年之後,我們很高興看到另一個電影大師站了起來!”

比采爾送給我的這個“電影大師”的稱號,實在是讓我誠惶誠恐。 不過這個稱號卻因為他開了頭,短時間內被普遍接受。

約翰 福特的評論,針對有聲電影這一新的電影形式作了詳細深刻的研究:“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在他的《論蒙太奇》中,曾經對聲音的表意做了精彩的論述。 他認為,聲音和畫麵之間可以形成一種巨大的蒙太奇張力,這種張力會比默片更容易讓觀眾產生情感上地共鳴。 柯裏昂先生還認為。 電影從發明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會成為所有藝術中表現力最大、最貼近現實生活的藝術形式。 他把電影的這種特性,稱為真實性,他認為電影可以向我們展現一個真實的世界,這些觀點,無一例外都是真知灼見。 《勇敢的心》這部有聲電影,好萊塢的第一部有聲電影。 無比有力地證明了他地這些想法。 我們可以看到,聲音的加入。 極大地增加了電影地表意能力,擴大了鏡頭內部的各種元素的作用,我們還可以看到,聲音的加入,使得電影更加完善,使得電影變得和世界更加貼近。 我可以激動地做出這樣的結論:《勇敢的心》將成為一部永載史冊的電影,而它地導演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 將作為一代電影大師而被後人深深銘記!”

斯特勞亨的文章,雖然對於有聲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大加讚賞,但是卻把重點放在《勇敢的心》本身的藝術性上。

“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的這部電影,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它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的身份上去了,而忽略了它本身傑出的藝術價值。 這樣地一部電影,即使是撤去了聲音,用字幕代替,也絕對是一部不朽的藝術品!柯裏昂先生對於鏡頭的熟練運用程度。 讓我自歎不如。 長久以來,電影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座聖殿,這個聖殿,是上帝的禁區,隻有很少人才能有機會接近,我花了一輩子幾十年的時間才勉強在它的門外徘徊。 但是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卻早已能熟練地在這個聖殿裏進進出出,他地電影,一如幻影,一如夢幻!柯裏昂先生的這部電影,詩意盎然,把人性和正義的光芒與風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景深鏡頭、各景別鏡頭的組合運用、單個畫麵的構圖、整體節奏的把握、光線的明亮對比、電影中的各種象征鏡頭的喻意等等等等,使得這部電影每一幀都美得像一幅畫,一幅裏麵包含著無數含義和信心的畫。 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是當之無愧地詩意電影大師,他用四部電影,開創了形式主義、心理象征主義、表現主義、現實主義與詩意電影地先河。 而對於我們來說。 如果在其中的任何一個領域做出一定成績地話。 就足以驕傲地在電影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跡,但是柯裏昂先生卻一下子打通了這些電影領域。 其才能,我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電影一定是經過上帝之手成就的,否則,任何的解釋我們都無法接受。 ”

威廉 惠勒和霍華德 霍克斯的文章,從《勇敢的心》對好萊塢電影的啟示上,做了很詳細的歸納:“《勇敢的心》,絕對可以成為以後好萊塢所有電影作品的典範,它應該被當作電影工作者的教學作品而被搬入電影聖殿。 無論是其中的導演藝術、攝影、表演還是燈光等要素的把握,都完美得讓人心醉。 ”

“柯裏昂先生作為這部電影的導演,並沒有像我們很多導演那樣過多地對電影進行幹涉,整部電影像是曆史再現一遍,讓那些故事那些情緒在畫麵中自然流淌自然進行,沒有一絲的粗暴*擾。 而我們的相當多的導演,在片場就是上帝,運用自己的權力在拍攝時不斷地把自己的意誌強加進去,強加給觀眾,這樣的後果就是使得整部電影匠氣十足,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始終認為自己是在看電影,而不是在體驗另外一種人生,更難說得上有什麽強烈的情感共鳴了。 ”

“凡是看過《勇敢的心》的劇本的人,我想一定會對劇本裏那種嚴密而又自由的結構所吸引,鬆弛自如,注重劇本的視覺藝術表達,人物的對白極具個性化。 為了達到心目中的效果,甚至連鏡頭景別以及光線的明亮程度都注明得幾近煩瑣,這樣的嚴謹作風,實在應該為我們的導演們學習。 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導演根本不注重電影劇本,很多電影的拍攝都沒有本子,有的話也隻是草草在一頁兩頁紙上寫就,剩下的不多的算得上劇本的劇本,不是寫成小說就是戲劇台本。 須知,電影和小說、戲劇是根本不同的藝術形式。 電影劇本也要注重其中地視覺元素的表現而不是說故事。 柯裏昂先生的劇本,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

“在表演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隨著聲音的加入,《勇敢的心》中的表演,是原汁原味地現實化表演。 這種表演方式,現在已經成為夢工廠所有影片的一個標簽。 它和其他地好萊塢電影的那種極其誇張的以肢體語言為主的戲劇化表演。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戲劇化表演,雖然有它的優點。 但是在電影已經發明了幾十年後,在電影藝術已經逐漸成熟的時候,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電影藝術地發展了。所以,安式表演風格,必將成為今後表演的趨勢,柯裏昂先生的這一個貢獻,是巨大的!”

所有的評論中。 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讚譽之詞,但是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畢竟有聲電影這種藝術形式,還是有不少人反對的。

萊布斯 彼雷就對《勇敢的心》做了委婉地批評:“如果沒有聲音的話,《勇敢的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但是聲音的加入,使得整部電影的藝術性支離破碎,就像是一個精美地魚缸被迎麵扔來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當啷一聲之後。 剩下的,是一片狼藉。 電影的美,電影的藝術特性,就是在於它的那種收縮性,那種近似含蓄的內斂,無聲電影是電影的最完美的代表。 聲音的加入,是曆史地倒退。 柯裏昂先生作為好萊塢地傑出導演,竟然犯下了這樣的錯誤,實在是讓人感到可惜。 ”

如果說萊布斯 彼雷地評論隻是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的話,那麽卓別林的評論,就徹底撕下了臉來。

在所有人的文章中,他的文章最長,而且裏麵的每句話都充滿了火藥味。

“我承認無聲藝術已經接近尾聲,電影能說上話,是很多人都希望的。 音響能夠使電影從字幕和迂回曲折的表現方法中解放出來。 但是仿照戲劇的形式。 把一個拍成的場景加上台詞的做法,將毀滅電影藝術。 因為這種台詞的增添必然要和主要由各分離的場麵結合在一起而組成的整個劇情,發生抵觸!我們欣賞電影時的心情,全部被裏麵不時傳來的演員的話語粗暴地打斷,他們**了我們的耳朵,把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到了他們的嘴上,而忽略了畫麵!畫麵,電影藝術的生命和本源是畫麵而不是聲音!聲音的加入,是對畫麵的破壞,仿佛當初的野蠻人入侵文明的羅馬,他們會把文明的宮殿和各種設施焚之一炬,隻留下殘垣斷壁!”

“柯裏昂先生是好萊塢所有導演中的投機分子,他明白觀眾需要什麽,明白什麽樣的電影可以賺錢!他的電影部部賺得盆滿缽溢就是例證!他像一個嘩眾取寵的小醜一樣做著各種把戲把觀眾口袋裏的錢裝進自己的腰包裏,他根本沒有把電影當作一門藝術來對待,而是把它當作搖錢樹!”

“眾所周知,柯裏昂先生喜歡東方的一個古老國家,我們可以看到,他引入有聲電影的做法,就像是那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幹過的蠢事:把所有的書籍燒掉,把讀書人成批活埋。 有聲電影的引入,比這樣的行為更加惡劣,它將把偉大的無聲電影粗暴地閹割掉,斷送電影藝術的真正希望!而可悲的是,我們的民眾,包括很多電影人,卻對這種電影拍手稱讚,對於即將來臨的這種危險,渾然不知!作為好萊塢的電影人,作為一個導演,我向所有人發出呼籲,我們要團結在一起,把有聲電影這種怪胎扔到曆史的垃圾堆裏去!電影的真理,屬於而且隻屬於無聲電影!”

卓別林的這些評論,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 其實,曆史上他對待有聲電影也是這個態度。 在好萊塢的所有電影人中,他幾乎是最反對有聲電影的一個人。 當然,他反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說到底,最重要的一個,卻是一個很自私的理由:有聲電影將會使他失業,賺不到錢。

眾所周知,卓別林的表演方式,是幾乎全靠肢體的,這種表演不可能加入大量的對白,而且因為是靠肢體表演。 所以整部電影中絕大多數地鏡頭都必須使用全景,這樣才能把卓別林的表演完全展現出來。 但是這些都與有聲電影形成了尖銳的對立。

雖然在有聲電影中,演員的動作對情節的推動內心世界的展現等等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根本不可能像卓別林的影片中那樣,占居著主導地地位。 聲音的加入,必然要求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要把相當大地精力放在對聲響、對白的把握上,這對於卓別林來說。 是根本不能接受的。 還有,因為聲音的加入。 有聲電影的鏡頭基本上以近景和中景為主,不可能一部電影絕大部分使用全景,而這一點是卓別林最不能接受的。 因為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地表演就要大打折扣,即便他表演得再出色,觀眾也不會對著他的兩條腿或者是一個胳膊感興趣。

我很不喜歡卓別林的一點,就是在這裏。 本來嘛。 人都是有私心的,無聲電影對你不利,你大可以把把真正的理由說出來,或者幹脆選擇沉默就是了。 但是曆史上卓別林卻想方設法找各種理由來為無聲電影辯護(其實是為他自己辯護)。為此,他還不惜對很多傑出的電影人一次次在公開場合進行惡劣的人身攻擊。 這種行為,顯然和他的謙謙君子形象極其不搭調。

卓別林地文章後麵是金 維多的評論。 曆史上,金 維多是反對有聲電影的,但是現在曆史卻跟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在整部文章裏。 金 維多簡直就是維護有聲電影的鬥士,不知道是不是事先聽過卓別林對於有聲電影的評論(我電影開拍地時候卓別林就經常公開炮轟有聲電影,估計金 維多聽過好多次),金 維多的文章,幾乎就是針對著卓別林寫的。

“有聲電影是電影藝術的進步,這一點。 已經不存在任何的疑問了,但是有些人卻宣稱有聲電影是對無聲電影的破壞,是倒退,這是無法饒恕的!把有聲音加入的電影,理解成是將一個場景加上台詞的戲劇,並因此斷定有聲電影葬送了電影的前途,是十分愚昧可笑地。 這樣地說法,不管是出於什麽樣的理由,將會被證明純粹是無稽之談!好萊塢地未來屬於有聲電影,安德烈 柯裏昂先生的這部光輝傑作。 會像巍峨的乞力馬紮羅山一樣屹立不倒!曆史會對此。 做出最好的回答!”

看完了所有的報紙,尤其是細細地讀完了《基督教真理報》。 我一臉微笑地坐在椅子上邊喝茶水邊搖頭。

“老板,現在關於有聲電影的爭論簡直比當初《色戒》引發的爭論還要厲害!卓別林這家夥現在像一條瘋狗一樣到處對我們亂叫。 你看看你看看,這家夥都在上麵寫了些什麽東西!”格裏菲斯拿著那張報紙,憤怒地罵道。

“大衛說得沒錯,連我都氣死了!《勇敢的心》首映的時候,這家夥感動得又是掉淚又是大喊大叫,現在一轉臉就寫出這樣的狗屁文章,簡直是不要臉!”我們正在說話的時候,甘斯從門外批著衣服走了進來,頭發亂糟糟地怎麽看怎麽像雞窩。

“甘斯,你不是昨天晚上才去活動嗎?怎麽今天報紙就出來了這麽多文章?這幫家夥不會半夜爬起來寫評論吧?”我笑道。

甘斯擺了擺手,拍了拍那些報紙對我說道:“老大,這幫家夥哪有這麽勤快。 這些文章呀,他們前幾天就寫好了,這些媒體也拿到了,隻不過我做了工作暫時壓著沒發表而已。 怎麽樣,我做得不錯吧?”

“不錯不錯!”我點了點頭,以示肯定。

“老板,卓別林對我們的電影這麽歪曲謾罵,你就忍得住氣?我們總得出頭回應一下吧?!不罵他個狗血淋頭,也得罵他個滿地找牙吧!”格裏菲斯心情極其不爽,把雪茄抽得吱吱響。

“是呀,我同意!老板,我們可不能放過他。 這家夥現在估計忘了自己是什麽處境了,竟然這麽亂叫!”都納爾對格裏菲斯的意見很是讚同。

其他的人,不管是茂瑙、胖子、黃宗沾還是巴拉、雅塞爾和山立格,都是一臉的附和,群情激昂。

我敲了敲桌子:“都吼什麽吼!甘斯,雅塞爾,這事情就交給你們倆了,我不管你們倆用什麽辦法,把能發動起來的人都給我發動起來,奶奶的,我這次要讓整個好萊塢整個美國都扯進一場大辯論之中!”

“好!”

“老板我支持你!”

一幫家夥,興奮得猶如狼嚎。

“老板,是不是動靜有點大了?”茂瑙謹慎地問道。

我嘿嘿一笑:“大?!我還閑它小呢!動靜越大呀,後來就會有更多的人拍有聲電影,如此一來,我們豈不就是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