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萬歲

第205 大轉機出現!(求月票!)

茂瑙在我的鼓勵下,侃侃而談:“第一,這部電影是歌舞片,老板你也說了,歌舞片和以前的電影差別很大,故事雖然也是有的,但是歌舞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我們能不能找到這樣的演員呢?據我所知,我們公司的演員在這一塊可都是不太擅長的。 ”茂瑙一邊說著,一邊看了看我和詹姆斯。

他的話,一點都不錯。 這電影,我和詹姆斯根本就演不來,我們都是屬於四肢不太靈活的那種演員,而且都五音不全,我平時根本就沒怎麽聽過詹姆斯唱過歌,惟一的一次還是在拍攝《色戒》的時候。 他的那音調,實在是不敢恭維。 我呢,雖然能哼哼兩句,比詹姆斯強點,但是要說拍歌舞片,那絕對上不了台麵。 夢工廠其他的演員,像瓦倫特、霍華德他們也都是一個個聲如破鑼。 女演員嘛,茱麗的身體條件不錯,而且嗓音很好,嘉寶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稍加訓練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更何況我還有兩個秘密王牌。

想到這裏,我信心滿滿地說道:“這個你們就不要擔心了,我已經確定好演員的人選了。 上一段時間我不是新簽了兩個演員嗎?加裏 格蘭特和亨弗萊 鮑嘉,這兩個家夥可都是在百老匯裏泡大的,我也看過他們的演出,他們歌唱得好,舞跳得也很不錯,讓格蘭特出演布拉德鮑嘉出演歐文,絕對沒有問題。 ”

“那電影中的女主角和女配角呢?”都納爾在一旁問道。

“嘉寶和茱麗呀。 ”我喝了一口茶。

“她們倆,能行嗎?”甘斯有點懷疑。

“她們身體條件不錯。 嗓音很好,這個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所以隻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地專業訓練,應該沒有問題。 ”我解釋道。

茱麗和嘉寶的情況,都納爾等人很是熟悉,所以仔細思考了一下之後,他們也都點頭表示同意。

“茂瑙。 你接著說還有哪些問題?”我笑道。

茂瑙繼續說道:“老板,剩下的問題。 我覺得可能是大問題。 你也說了,茱麗和嘉寶需要接受一段時間的專業訓練,可是找什麽人訓練呢?還有,歌舞片歌舞片,光有舞蹈是不夠的,歌也要好聽,可是我們公司根本就沒有作曲的人。 而且這樣的電影對於作曲地要求很高,一般的作曲者根本不行,必須要找到那些在這方麵很有造詣地人,否則這部電影會功虧一簣呀。 ”

茂瑙的話不僅讓都納爾等人心有戚戚,也讓我大為讚賞。 能把事情考慮得如此周到,是很不容易的。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會妥善處理的。 ”我笑著看了看茂瑙。 他說的這些問題,我早在寫劇本的時候就想到了。

“弗拉哈迪。 你也說說你的想法。 ”我把目光轉移到了弗拉哈迪地身上。

弗拉哈迪皺了一下眉頭說道:“我擔心的事情茂瑙剛才基本上都說了,但是有一點我不明白,老板,好萊塢的情況以及電影的發展情況你是清楚的,剛開始的時候,我說的是電影剛發明的時候。 梅裏愛地那種把攝影機放在劇院舞台下的手法後來很受人批評。 我擔心的是,這部電影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把電影和戲劇區分開來,認為電影就是電影,是一門和戲劇截然不同的藝術,它有著自己特有的規律,這一點,在老板你地《蒙太奇論》中也有相關的論述。 如果這部電影出現這樣的問題,那豈不是倒退?如此一來,肯定在電影界的口碑不好呀。 ”

如果說剛才茂瑙是從實際操作中提出問題的話,弗拉哈迪則是從理論的高度提出了一個極其尖銳的甚至說具有遠見卓識的一個問題!他說得一點都沒錯。 事實上。 曆史上的眾多歌舞片除了極個別的優秀之作之外。 很多都遭到了後世電影理論界地批評,也讓很多電影人反感不已。 其中最重要地一點就是弗拉哈迪說的這個:讓電影戲劇化了。 這裏說地戲劇化,是廣義上的戲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表演太誇張了,歌舞片和現實生活的距離拉得太大了,大到虛無縹緲的程度了。

我看著弗拉哈迪,不停地點頭,這家夥,不愧是“紀錄片之父”呀,想問題,就是深刻。

“弗拉哈迪,這個問題你提得非常好。 別說你,連我也很擔心這個,其實這種電影形式和一般的敘事電影有很大的區別,很多對於敘事電影的要求放在歌舞片上是沒有用的,不過我們會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努力把握好這個問題的,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這部電影最後一定能獲得成功。 ”

我的話,讓辦公室裏響起了一陣掌聲。

“老板,那就幹吧!”都納爾叫道。

“我也想趕緊就幹呀,可是現在我們手頭的事情太多了,一件接著一件,最重要的,首先要把演員的訓練完成,然後還要找到合適的作曲家,隻有這兩個任務完成了電影才能正式開拍,而這兩家事情,沒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是不可能的。 ”我笑了笑。

“吉米,去把格蘭特和鮑嘉叫來,對了,還有嘉寶和茱麗。 ”我對吉米努了努嘴,這家夥跑了下去,時候不大就把人領來了。

加裏 格蘭特和鮑嘉進來看到夢工廠的頭頭們站滿了一屋,緊張得不得了,趕緊一個個問好。

“你們倆也別這麽緊張了。 嘉寶,茱麗,你們也過來,我們有新的電影劇本了。 ”我把劇本遞給了鮑嘉。

“真的?!什麽電影呀?”嘉寶和茱麗齊齊叫了起來。

我指了指格鮑嘉手裏地劇本:“你們自己看。 ”

四個人看完了劇本,表情各異。

加裏 格蘭特和鮑嘉一臉的興奮。 鮑嘉都快把手給搓著火了,加裏 格蘭特更是兩眼發綠,躍躍欲試。 而嘉寶和茱麗則捧著劇本有點擔心。 兩個人看著我,不知道說什麽好。

“老板,這劇本太好了!太好了!”加裏 格蘭特笑著說道。

“好什麽呀。 老板,這裏麵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我和嘉寶可幹不來呀!”茱麗立馬反對。

我哈哈大笑:“放心吧。 我會叫人教你們的。 鮑嘉,格蘭特。 你們兩個現在就給我們跳幾段,讓我們看看。 ”

我之所以讓鮑嘉和加裏 格蘭特現場跳上一段,一方麵是為了給都納爾等人安心,二來我也想看看他們倆現在的情況。

鮑嘉和加裏 格蘭特聽了我的話後,馬上脫掉了外套在辦公室裏跳了起來。

兩個人先是很慢,然後動作越來越快,時而如河堤隨著水波舞動的水草一樣輕盈。 時而像滿天簇然而下地大雪一樣紛亂。 到了後來,我們完全被他們的動作吸引住了,那種靈活,那種自如,連我也很難相信人地身體可以如此的不可思議。

兩個人跳了十幾分鍾,在一片掌聲中停了下來,大家紛紛點頭稱讚。

“怎麽樣,沒有問題吧?”看著鮑嘉和加裏 格蘭特。 我小聲對旁邊的都納爾道。

“沒問題,絕對沒有問題!老板,剩下的,就看你怎麽解決那嘉寶和茱麗了。 ”都納爾哈哈大笑,笑得意味深長。

就這樣,《好萊塢故事》的拍攝計劃正式被定了下來。 對於我來說,雖然心裏還有些沒有把握,但是總體上說,還是極為高興的,因為我知道,這可是好萊塢曆史上第一部歌舞片,如果我成功的話,那是絕對又會在電影史上留下光輝地一筆的!

散會之後,我把甘斯叫到跟前,塞給了他一個小紙條和一個信封。

“弗雷德 阿斯泰爾。 科爾 波特。 老大,這兩個人是誰呀?!我怎麽都沒有聽說過?演員?”甘斯拿著我給他的那個小紙條。 看著上麵的兩個名字,很是納悶。

“你問這麽多幹嗎,隻要把這兩個人給我找到就行了。 ”我沒好氣地訓道。

甘斯嘴張得撂個桌子進去估計都可以:“老大,你給我兩個名字就讓我給你找人去,美國這麽大,叫這樣名字的何止幾萬,我上哪給你找去!?”

“我不是給你一個信封了嘛,裏麵有他們倆的詳細資料,你馬上就趕到紐約去。不過要是實在找不到,我也不會怪你的。 ”我聳了聳肩膀。

“老大,你說實話,這兩個人是不是對我們公司很重要呀?”甘斯低聲說道。

“不重要我能讓你去找嗎?!”我白了甘斯一眼。

“那他們是幹什麽的?我怎麽就沒有聽過他們?你怎麽知道地?”甘斯像機關槍一樣發起問來。

我被他問得頭疼:“你哪這麽多問題,我怎麽知道的,你整天嘻嘻哈哈的當然不知道了,別問這麽多了,趕緊辦事去!”

“老大,我這段時間可能走不開呀。 ”甘斯有點為難道。

“那你就讓胖子去,他這段時間沒什麽事情,另外叫加裏 格蘭特也跟著胖子一起吧,格蘭特對紐約百老匯很熟悉,他們兩個人一起辦事,我也放心。 ”我搖頭道。

甘斯連連點頭,舔了舔嘴,拿著信封悻悻地出了門。

看著甘斯的背影,我咧嘴笑了笑。

這兩個人,估計現在除了我,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倆以後會是多麽名滿天下的人。

弗雷德 阿斯泰爾,舞蹈家,實際上用舞蹈家這個詞語形容他,多少有點低估他的價值,實際上,更多地人願意用“好萊塢歌舞之王”、“世界上最偉大的舞蹈家”來形容他。 實際上,好萊塢歌舞片之所以在三十年代發揚光大成為一種電影類型。 和這位偉大的舞蹈演員有著直接地關係,可以說,是這個瘦瘦的個子笑起來純真可愛的男人,頂起了歌舞片的大梁。 1899年出生,四歲就會跳舞,其後與姐姐阿代爾上了同一所舞蹈學校,畢業後便在倫敦和紐約巡演。 以其魔鬼般的舞步讓挑剔的百老匯人如癡如醉。 1933年拍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飛往裏約熱內盧》,與裘琴 羅傑斯合作。 從1934年地《柳暗花明》開始,兩個人在三十年代一共出演了十餘部歌舞片,他地電影在三十年代風靡整個美國,可以說,因為他,歌舞片才真正發展起來,而以後地很多歌舞片地演員。 很多都受他的影響。 由於弗雷德 阿斯泰爾卓越的舞蹈藝術技巧和他對歌舞片的貢獻,1949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他特別獎,1950年,他以《三個小單詞》一片獲得歌舞喜劇片最佳男主角金球獎,1960年,又獲得好萊塢外國新聞記者協會授予的西席 地密爾獎,受到了一代又一代電影人的尊敬。

這個時候阿斯泰爾遠遠沒有後世那樣出名,如果我沒有猜錯地話。 他可能在百老匯的某家劇團裏擔任台柱呢,如果能請他過來指導訓練嘉寶等人,那我就可以完全放心了,本來我曾想過直接把這個家夥招入旗下,但是阿斯泰爾此時對好萊塢可能還沒有多大的興趣。 再說,如果我能把加裏 格蘭特和亨弗萊 鮑嘉這兩個新人捧起來。 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科爾 波特,這個名字後世很多人都忘記了,隻有那些對於歌舞片很熟悉的人或者對百老匯音樂劇很熟悉的人,才會想起他。

實際上,科爾 波特不僅是百老匯音樂創作獨一無二的巨星,也是好萊塢歌舞片的作曲大師,1891年出生的他,從少年開始便展露出罕見地音樂創作天才,他在旋律方麵可能不及同時代的大師柏林和羅傑斯,但是他對於音樂的感覺對於音樂技巧的把握。 在同時代的人當中絕對算是無以倫比的。 如果用四次奧斯卡提名和一次格萊美獎來概括科爾 波特地電影曆程的話,那太簡單了。 實際上,他的著作作品,成為好萊塢歌舞片不可缺少的元素,除此之外,他的幾十部作品,也成為了百老匯日後搬演的經典。

如果能請到他擔任《好萊塢故事》的作曲,我想這部電影的成功是絕對毫無疑問的。 我之所以選擇他,而不是他同時代的柏林和羅傑斯,就是因為他地音樂,拋棄了諸多地清規戒律,充滿了創作力和想像力,他的作品,溫暖而又富有感情,可以把情感地微妙變化和場景中的環境有機地聯合起來,緊緊抓住觀眾的心,而這,正是我想要的。

不過我惟一擔心的是,科爾 波特這個時候會不會在紐約,因為曆史上,他是經常居住在巴黎的,如果找不到他的話,那我也隻能從柏林和羅傑斯這兩個人當中另選了。

8月9號,雅塞爾給我送來了一條可喜的消息,這個消息與當天成為《好萊塢時報》和《紐約時報》的頭條:《勇敢的心》一周之內票房狂掃200萬美元,突破了由《吸血鬼德古拉》保持的首映一周票房的曆史記錄。

這一條消息,已經公布,立刻在好萊塢引起了軒然大*。 很多人驚訝的並不是一周兩百萬的票房神話(當然,這個數字也著實讓人感到驚訝),他們驚訝的是這麽大的票房竟然隻是從200家影院中產生的,僅僅兩百家電影院單周之內便賺了200萬,如果是換成米高梅、派拉蒙那樣旗下動輒就擁有6000家影院的大公司,稍有頭腦的人也會知道會有什麽樣的結果。

媒體震驚了,民眾震驚了,好萊塢震驚了,最後,各大電影公司的老板和董事會成員們震驚了!

一夜之間,很多原先對於有聲電影感到懷疑的人,變成了啞巴,在如此大的成功麵前,他們的話語無論是多麽嚴絲合縫也變得異常蒼白。

與此同時,我辦公室裏的電話,開始頻繁地響了起來,而且是從早想到晚。

這些電影,百分之九十都是各電影公司的老板打過來的,他們打來的借口很有多,有請我吃飯的,有問候我身體的,還有想給我介紹對象的,但是最後的落腳點確實大同小異:購買有聲電影放映設備。

在接下了華納兄弟3000萬訂單之後,我又接下了哥倫比亞1000萬的訂單,比沃格拉夫800萬的訂單,互助電影公司1000萬的訂單。 而我知道,之後,還會有大訂單不斷湧來。

捏著一共1500萬的訂金,先前心中的種種陰霾一掃而空,這個時候,我的心裏,陽光一片!

霍桑和巴拉負責的五廠都快忙瘋了,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夠用,我撥款300萬給他們,讓他們迅速擴建廠房召集工人添置設備,而二哥的運輸公司雖然開足了馬力但是還是遠遠無法滿足五廠需要的原料,最後二哥不得不聯合其他幾個運輸公司組成一個大聯盟,不間斷地運送各種原料設備,才基本滿足五廠的需求。

而就在我為此事高興的時候,10號,另一個高興的消息傳來:斯登堡帶著劇組回來了。

########

有月票的兄弟,別忘了砸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