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中國電影的風光滿麵 第357章 會見希區柯克(求月票!)
“我願意!”大廳裏除了寥落的幾個收過小山秀誌錢的人留在了日本區之外,幾乎所有人都高喊著口號走到了中國區的銀幕之下。
兩部電影同時放映,一邊人頭攢動,一邊門可羅雀。
張石川看著對麵垂頭喪氣的日本人,對著我笑道:“柯裏昂先生,今天太解氣了!這幫東洋狗,平時我是見過他們囂張跋扈的樣子,但是這幅熊樣,我還真沒有欣賞過。 ”
神情淡定的鄭正秋接道:“石川兄,倘若我們能捧走金羽獎,那他們的樣子就更好看了。 ”
一行人紛紛點頭稱是。
經過了山立格的三廠重新包裝過的《空穀蘭》,雖然內容還是原來的內容,但是在形式上完全緊跟了好萊塢的時尚,一開頭的廠標就是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的巍峨長城,而且還手工上了色,加上新配的英文字幕,大大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而相比之下,日本的《瘋狂的一頁》就相形見絀的多,片頭是暗淡的鬆竹映畫的廠標,廠標後麵為了凸現他們的日本文化,還加了個灰不溜秋的富士山,實在是不倫不類,字幕他們雖然做成了英文的,但是確是好萊塢早就舍棄不用的斜體字母,所以一開始就落了下風。
說實話,衣笠貞之助是很有水平的,《瘋狂的一頁》也是一部不錯的好電影,但是張石川的《空穀蘭》也不是吃素地,質量和《瘋狂的一頁》旗鼓相當。 兩部電影反映的又都是東方文化,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造勢當然就變得至關重要。 觀眾喜歡紮堆,本來就有從眾心理,加上我出來造勢,《空穀蘭》包裝得又如此契合好萊塢人的審美觀點,所以在放映的效果上一下子就壓倒了日本人。
放映的過程中。 外麵不斷有人專程前來捧場,約翰.福特等五大協會地知名好萊塢人陸續親臨現場送來了祝福。 而萊默爾、貝西.勒夫、馬爾斯科洛夫、阿道夫.楚克、山姆.華納等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大老板們地到來,則讓張石川受寵若驚。
剛放映了半個小時,日本人就被中國區這邊的熱鬧聲勢刺激得受不了了,小山秀誌急得像頭發*的公豬一樣在銀幕下走來走去,他麵前,雖然坐著十幾個收過他錢的記者,但是這批記者的眼光早已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了。 根本就不瞄他們的電影反而轉臉盯著我們的銀幕看得津津有味。
一個小時後,《空穀蘭》地上半集放完,觀眾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很多原先對中國電影不以為然的人現在態度變得極為鄭重,他們不禁為電影裏麵獨特的中國文化所吸引,也為電影本身的卓越的藝術性所傾倒。
而在對麵,《瘋狂的一頁》已經快要放映完畢了,聽到中國區裏麵的熱烈掌聲。 衣笠貞之助沒有讓電影放完,而是吩咐手下倉促收工。
小山秀誌感到了極度了屈辱,出身顯赫家族從小受到武士道精神灌輸地他,帶著身邊的兩個人高馬大的手下一臉怒氣地來到正在換膠片的張石川的跟前,要求決鬥。
“東洋狗!來就來,怕你不成!”身高馬大體型健壯的張石川脫下了外套。 走到了場外。
“老大,事情鬧大了,還真發生決鬥了。 要不要阻止?”甘斯一邊勾著頭看得目不轉睛一邊問我道。
“阻止個屁!讓他們打,反正是日本人挑起來地,你給那些記者打個招呼,就說日本人在派對上鬧事!”我壞笑道。
小山秀誌雖然60歲,但是一看就知道有些身手,不過他今天身上沒有帶刀,所以他和張石川也隻能赤手空拳放手一搏了。
“正秋兄,石川兄不會有問題吧?”看到小山秀誌一臉得意地站在張石川的對麵。 我心裏不免得有些打鼓。
鄭正秋笑道:“他能有什麽問題。 十年前在上海當小夥計的時候就在南京路打出了名堂,雖然談不上是個功夫高手。 但是架還是打得來的。 ”
鄭正秋這麽一說,我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
張石川和小山秀誌兩個人擺好了架勢之後,僵持了一段時間,最後還是張石川忍不住了,大吼一聲先撲了上去,小山秀誌麵色沉重,但是一招一式穩而不亂。
這兩個人打架,張石川力大拳猛,小山秀誌則招式刁鑽,所以兩個人打了十幾分鍾仍不分勝負,拖得時間越長,形勢就對張石川越發不力,他滿頭大汗,小山秀誌卻是沉穩平靜。
“你的這個中國朋友有點不妙。 ”霍爾金娜看著打鬥中的兩個人,低聲對我哼道。
她的話音未落,就聽見張石川一聲慘叫被小山秀誌瞅到了破綻一拳擊中麵部仰麵朝天躺倒在地上。
“幺西!”小山秀誌身後的那兩個手下大為得意。
張石川這一拳挨得不輕,從地上爬起來,右眼已經完全睜不了開了,這家夥吸溜了一口氣,把領帶扯開扔了,大罵道:“狗日的小日本,看來不來點真格的,你就不知道誰是你爺爺!”
張石川一聲高吼,也不管什麽招式不招式地,像頭惡狼一般向小山秀誌撲了過去。
看來他是準備拚命了,小山秀誌打來地拳頭他躲都不躲,一心就要逮住他。
眼前的一幕,讓我想起當初霍爾金娜在帝國酒店裏和那個帕微尼.阿卡多地那個保鏢打架時的場景。
小山秀誌沒有料到張石川會使出這種不要命的無賴打發,不由得方寸大亂。 不一會兒就被張石川逼到了牆根處,張石川低著頭頂著小山秀誌的拳頭就是不放鬆,然後瞅準時機終於讓他扯到了小山秀誌地那根腰帶。
嗤啦一聲,小山秀誌的那根腰帶瞬間被張石川扯了下來,大廳裏爆發出了一陣哄堂大笑。
和服本來就寬鬆,這根腰帶是惟一的束縛之處,腰帶一被扯掉。 小山秀誌頓時*光大露,張石川一不做二不休。 三下五除二又把小山秀誌的和服給拔了下來小山秀誌光著膀子被擠在牆角裏,那就一個狼狽。
人群中的華人開始歡呼了。 小山秀誌打了一輩子的架估計像今天這樣的境遇還是第一次遇到,被擠在牆角裏,又急又氣。
張石川卻不給他脫身地餘地,扒光了他的和服,一把抓住小山秀誌地褲帶把他提了起來,然後一聲怒喝。 雙臂用力把小山秀誌結結實實地摔了出去。
大廳裏的地板都是磨光大理石的,啪的一聲,小山秀誌重重砸到地上滑出了好遠當場背過氣去。
“八嘎!”小山秀誌的那兩個惡狠狠的手下不樂意了,張牙舞爪地撲了過去。
“親愛的,張石川不是人家地對手,這兩個人交給你了。 ”我對霍爾金娜放了一下電。
霍爾金娜看見別人打架本來就急不可耐了,又被我這麽一電,頓時紅光滿麵像打了雞血一樣衝了上去。
那兩個日本人。 見霍爾金娜一個女人走了上來,頗不在意,看著霍爾金娜一臉的陰笑,其中的一個大模大樣地走過來就想抓霍爾金娜的雙肩卻被霍爾金娜一個轉身拎了起來甩在了一邊,另外的一個這才明白霍爾金娜有點功夫,便嗷嗷直叫地撲了上來。 與霍爾金娜相比。 日本人在個頭上不占優勢,他們占優勢的,隻不過是招式的怪異而已,但是霍爾金娜也不是吃幹飯的,對於日本人地功夫倒還有一點了解,所以麵對麵和日本人硬碰起來,不到五分鍾,小山秀誌的那剩下的一個手下也都被甩了出去,摔了個橫七豎八。
整個放映派對,便在這場決鬥中被推向了**。
《空穀蘭》的放映取得了很大的轟動。 不論是普通人還是電影公司的老板都對這部電影讚不絕口。 馬爾斯科洛夫甚至提出了向讓空穀蘭在米高梅旗下地3000家電影院裏試著放映兩天的想法。 讓張石川樂得差點趴下。
而萬氏兄弟的《大鬧畫室》讓美國人大呼奇跡,他們對於這種真人和虛擬動畫角色合作的新形式極為讚賞。 在十分鍾的放映過程中,掌聲不斷響起
美國人先前對動畫片很不以為然,以為這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但是自從迪斯尼的那部《幸運兔子》奧斯華》放映之後,他們便對動畫片有了重新的認識,認為這種藝術樣式是電影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不單單適合於孩子,也可以闡發一些道理來。
因為這個原因,美國人似乎更樂意見到在內容上在技術上有所創新地動畫電影出來,而《大鬧畫室》在他們看來,就是屬於他們渴望看到地那一類,因此在放映的過程中,雖然隻有十分鍾左右地時間,但是很多人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在甘斯的運作之下,第二天,洛杉磯的各大媒體在首要的位置都花了大量筆墨來介紹中國電影,他們稱張石川的《空穀蘭》是中國的《求救的人們》,給予了這部電影很高的評價,而萬氏兄弟的動畫片也被大寫特寫。
洛杉磯第一大報《洛杉磯時報》在專欄的開頭寫道:“在現在的美國人當中,百分之就九十的人對中國這個國家一無所知,而這兩部中國電影,讓我們對這個擁有者五千年文明的古國產生了巨大的好奇,我們看到,他們的文化和我們美國的文化是有這根本的區別的,但是這種文化的包容力這種文化的親和力,是美國文化所不能比擬的,如果不能好好了解這個大國那將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
《洛杉磯時報》除了向民眾推薦這兩部電影之外,還花了很多版麵介紹中國的曆史文化和電影地發展情況。
相對於中國電影,日本電影也出現在報紙上。 不過他們出現的方式和中國電影的光輝形象截然相反。 《洛杉磯時報》隻用了一個版麵來介紹衣笠貞之助的那部《瘋狂的一頁》,放在文章中的照片是渾身赤luo的小山秀誌被摔在地上地豬頭形象,而題目更是別出心裁:日本人好萊塢撒野,受挫後脫衣服示威。
寫這篇文章的記者,用一種極為諷刺地筆法寫道:“日本,這個目前亞洲的頭號強國,是個非常奇怪的國家。 而這個身材矮小的民族。 骨子裏擁有著截然相反的兩個靈魂。 一方麵,他們彬彬有禮。 謙遜平和,但是另一方麵他們可以馬上即會變成凶狠的魔鬼。 在昨天的亞洲電影放映派對上,他們地表現實在是讓人無語。 ”接著這個記者把晚上發生在大廳裏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說日本人怎麽樣對美國人低頭哈腰卻對平和謙遜的中國人吼叫撕咬然後被中國人打得抱頭鼠竄,一下子把小山秀誌描述成了一個沒有禮貌沒有修養欺軟怕硬的暴徒,而對於《瘋狂的一頁》則寫了很少的文字,稱這部電影雖然表現了日本的文化。 但是與之相比,小山秀誌地表現更能代表日本精神。
其他報紙基本上都和《洛杉磯時報》大同小異,花了很大的篇幅高調地讚揚了中國電影之後千篇一律地采用了小山秀誌赤luo著身體的照片。
看著這些報紙,我幾乎都能看到小山秀誌麵對著這些自己的光輝圖片時,會有什麽樣的表情。
洛杉磯的六家廣播電台也在夢工廠地運作之下,開始連篇累牘地集中宣傳《空穀蘭》和《大鬧畫室》,同時也連帶地介紹中國的曆史文化,介紹中國電影的發展。 甚至是名勝古跡,在洛杉磯民眾中掀起了一陣“中國熱”。
但是真正讓廣大民眾決定一定要親眼看看這兩部電影的,是緊跟著出版的第三期《電影手冊》雜誌。
洛杉磯的各大媒體雖然對這兩部電影做了相關的報道,但是他們畢竟不是專業媒體,對中國曆史文化和中國電影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寫不出都少深度來。 但是第三期的《電影手冊》就很不一樣了。 在我的授意之下,比采爾可是準備了很長時間,查閱了大量地資料,做足了功課。
在這一期雜誌裏,中國電影地相關報道所占的版麵,幾乎比洛杉磯所有報紙報道中國電影地版麵的總和還要多,所有的版麵分為可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的文化傳統,從曆史、地理、文學、民族等等各個方麵高調地向美國人介紹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個部分梳理了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之後。 一直到1926年這二十年中中國電影的發展情況。 把一些重要的電影拎了出來一一專門介紹配上了相關的劇照,同時。 一些中國優秀的電影人,比如張石川、鄭正秋、包笑天以及一些電影明星都一一露臉,中國有點名氣的電影公司則單獨組成了一個專欄,裏麵除了介紹他們的經營情況之外,還把他們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比較了一番,第三部分則是專門介紹張石川的明星影戲公司以及他的《空穀蘭》和萬氏兄弟的《大鬧畫室》,從他們的拍攝前後到這部電影在中國取得的光輝成績,到這部電影的具體內容以及反映出來的優良的文化傳統,再到他們這次在洛杉磯放映時贏得觀眾的任何程度等各個方麵進行了宣傳,最後一個部分,則是比采爾邀請的眾多好萊塢電影人對這兩部電影的評論。
約翰.福特、金.維多、格裏菲斯、斯登堡、斯蒂勒、亞當.伯恩斯坦等人紛紛撰寫了稱讚的文章。
但是讓所有讀者興奮的是,針對這部電影,我也寫了評論文章。
我的文章題目是:《劃時代的中國現實主義》。 在這片文章裏,我詳盡地分析了《空穀蘭》的精彩之處:“眾所周知,現實主義是電影的兩大道路之一,這個傳統從盧米埃爾兄弟開始,目前在三個國家得到了良好的繼承和發揮!其一在電影地發源地法國,但是法國人如今已經把這個傳統丟棄的差不多了。 第二在美國好萊塢,標誌就是以《求救的人們》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影的出現,第三個地方,就是遙遠的中國。 ”
“與法國和美國相比,中國人對現實主義的體會和運用,有過之無不及,張石川先生地這部《空穀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典型代表。 它突出體現了現實主義地真是原則,對現實的問題。 他們看到了,毅然用鏡頭記錄下來,他們記錄的,是一個真是的社會,整部電影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為基礎,對人和社會的關係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電影所反映出地問題。 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最典型的最突出的人格原則、道德良心和人道主義精神!這樣的現實主義,是中國特有的,必將對世界電影產生重大的影響。 ”
“我很高興地看到,這部電影完美地體現了我在《長鏡頭論》中敘述最多的整體審美原則,完美地闡釋了‘影像本體論’,裏麵無論是蒙太奇鏡頭地剪輯,還是長鏡頭內部的那種張力,即便是放在好萊塢也隻有很少人才能夠完成。 整部電影充滿了人與現實緊張衝突所引發的張力,留給人的是長時間麵對現實後的深長的思考!”
“我很高興地看到,這部中國式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獻身好萊塢,獻身在第一屆哈維獎的最佳外國語影片將的競賽單元,我十分肯定地認為,以這部電影本身的價值。 完全可以捧回金羽獎,如果好萊塢漠視這部電影,那將是我們的莫大損失!”
隨後,《電影手冊》宣布夢工廠將聯合米高梅、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隨後的兩天裏在8000多家電影院向公眾集中放映《空穀蘭》,而票價將是一般票價的二分之一。
中國電影,這下,算得上是風光滿麵了。
之後的兩天裏,《空穀蘭》在8000家電影院裏集中放映,萬氏兄弟的《大鬧畫室》在作為附送地電影和空穀蘭捆綁在一起免費讓觀眾欣賞。 因為媒體地大肆宣傳。 加上票價便宜,立刻在民眾中掀起了觀影**。 很多觀眾興高采烈地走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出來之後對電影大加讚賞,而更多的民眾則在被人地影響下也急不可耐地排隊買票。
《空穀蘭》在中國放映的時候就深受觀眾的喜愛,票房飄紅,在美國,雖然兩國人民的文化有差異,但是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程度絲毫不亞於中國人,他們也為電影中的那對情人的遭遇大抹淚水,對裏麵反映的悲慘的社會現實報以了深切的同情,很多觀眾到了最後稱呼這部電影的時候,不叫它《空穀蘭》而是喜歡叫它“中國的《求救的人們》”。
相比於《空穀蘭》的一帆風順,衣笠貞之助的《瘋狂的一頁》可就暗淡得多。 小山秀誌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和第一國家影片公司達成了協議,查爾斯.雷伊讓這部電影在第一國家影片公司下屬的1000家影院上映一天,所得了利潤將全部由第一國家影片公司獲得。
為了宣傳這部電影,小山秀誌算得上是絞盡腦汁,幾乎把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 他們甚至製作了一份極其露骨的海報,在這張海報上,一個穿著和服的日本女人占居了大半部分,和服大開,日本女人**半路,眼神**,兩條赤luo的大腿麵對著觀眾分開,電影的名字就在她的兩腿中間,還把“瘋狂的”這個單詞設置成了鮮豔的紅色來**觀眾的眼球。
這一招,的確吸引了一些好色的美國男人,但是無意中也把衣笠貞之助的這部原本在藝術上很不錯的電影給敗壞了,以至於提起這部電影,觀眾會嗤之以鼻地稱它為“ji女一般的日本電影”、“日本人用身體拍出來的電影”。
12月8號到9號,第一屆哈維獎評審委員會在市政府鄭重地舉行了最佳外國語影片獎第一輪的投票入圍篩選,二十多個國家送選的二十多部電影在這兩天的時間裏集體亮相,為數眾多的群眾評委對這二十多部電影逐一欣賞,然後在9號下午開始了入圍投票。 最後的結果是,原先地二十多部電影中,有六部電影入圍,而這六部電影和格蘭特曾經給我的那個便簽裏的劃紅線的電影名單完全一致。
代表中國參賽的張石川的《空穀蘭》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殺入決賽,讓我鬆了一口氣。
排在《空穀蘭》後麵地,是代表法國的讓.雷諾阿地《娜娜》,美國人對法國電影有種天生的好感和尊敬。 而讓.雷諾阿的這部電影,完美地闡釋了這位電影大師的卓越的藝術成就。 放映的時候剛開場就征服了很多挑剔的群眾評委,應該是張石川地《空穀蘭》的最大的競爭對手。
代表英國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山鷹》,名列第三,這部電影展現了希區柯克天才般的對於觀眾心理的掌控能力,整部電影故事節節相扣引人入勝,希區柯克善於講故事,善於展現電影的讓人窒息地緊張氣氛。 麵對他的電影,觀眾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被俘虜。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部電影著重探索了人的內心世界,這個題材在好萊塢還是比較稀少的,而美國觀眾對於電影所要批判的物欲社會之下地人的精神墮落有切身體會,所以對這部電影很有好感。
排在第四位的是代表蘇聯的普多甫金的《母親》。 這部電影放映的時候,開場引起了群眾評委的很大**。 在電影的開始時。 這部電影打出了超粗的字幕:“謹以此片獻給偉大的安德烈.柯裏昂先生,他地蒙太奇理論,是所有蘇聯電影工作者地《聖經》!”隨後,有十幾分鍾的時間,放映地是和電影完全無關的東西,愛森斯坦、庫裏肖夫、杜甫仁科三個人麵對著鏡頭兩眼放光地代表蘇聯工作者向我問好。
“偉大的安德烈.柯裏昂先生。 因為各方麵的原因,我們不能前往美國同你會麵,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最悲哀的消息,但是我們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可以通過電影向你轉達我們的問候。 你是我們所有蘇聯電影工作者的精神導師,現在是,將來也是!你對於蒙太奇理論的天才般的論述,讓電影最終真正意義上成為藝術!無論何時,我們都會堅定不移地按照你設定的路線走下去,無論何時。 你永遠都是我們背後的一麵旗幟!偉大的安德烈.柯裏昂先生。 我們代表全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把這部電影獻給你!”
當我看到這段十幾分鍾的短片時。 那份鎮靜是無法用語言說出來的。 不過可以做個極為相似的比喻,就像是你崇拜張學友,突然有一天張學友對你說你是他的導師,是他的偶像,他把他的歌獻給你一樣。
我本來和很多導演以觀摩的身份出席,坐在那些群眾評委的身後打算好好看一下電影,突然看到這樣的短片,當場目瞪口呆。
而觀眾評委的驚訝程度絲毫不亞於我,不過他們很快恢複了常態,紛紛站起身來麵對著我鼓掌。
雖然美國觀眾對於蘇聯的印像不是很好,但是普多甫金的這部電影怎麽著也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一,藝術性無可挑剔,而且加上有這麽個片頭一下子就獲得了很多觀眾評委的好感,從而順利入選。
衣笠貞之助的《瘋狂的一頁》排在了第五,在這部電影放映之前,在場的很多群眾評委因為先前這部電影給他們留下了拙劣的印像,所以噓聲一片,弄得衣笠貞之助很是尷尬。 不過電影開場一段時間之後,觀眾就變得平和了一些。 衣笠貞之助得感謝放映《瘋狂的一頁》那個上午觀眾評委看得都是爛片,突然見到他的這部電影,很多人都覺得眼前一亮,雖然先前對這部電影有成見,但是一路看下來還覺得不錯,比起那些爛片倒還很有水平,所也就投了這部電影一票。
排在第六名的,則是德國導演阿諾德.福蘭克的《聖山》,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入圍,阿諾德.福蘭克得感謝三個人,一個是攝影師,這部電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裏麵的神秘的光線和場景氣氛的渲染,如果沒有攝影師的貢獻,這部帶有典型的德國神秘主義氣息的電影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地成功。 阿諾德.福蘭克要感謝的第二個人是編劇,一部神秘主義鬼怪電影的選題本來就容易抓住樂於尋求精神刺激的美國觀眾的心靈。 而這個編輯把整個故事編輯得波瀾起伏宏大壯麗,實在是編劇中的高手。 而阿諾德.福蘭克最要感謝的人,則是這部電影地女主角萊尼.理芬斯塔爾了,這個後來成為希特勒納粹黨的禦用電影人拍出經典宣傳片《意誌地勝利》的女人,在電影裏的美貌讓所有觀眾為之心碎,那種美,是德國女人特有的美。 健康,堅定。 純粹,像是一道絢爛的陽光鋪灑在觀眾的眼前。
至於被格蘭特看重的西班牙導演貝托尼.佩羅霍地那部《男仆》,則在這幾部電影麵前落選,觀眾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錯,但是絕大多數人抱怨這部電影有點冗長,而且裏麵的角色表演太過誇張,帶有明顯的西班牙風格。 主題單一,除了笑笑之外,沒有深刻的藝術性。
對於《空穀蘭》以第一名入圍,我自然是很高興,隨後就讓甘斯陪同著張石川、鄭正秋以及萬氏兄弟出席各種酒會努力宣傳他們的電影、宣傳中國的電影。 至於我自己,則抓緊時間剪輯《好萊塢故事》,除此之外,則指導都納爾和海蒂等人剪輯《末路狂花》。
聖誕檔期已經拉開戰幕。 所有人都是一個狀態:忙。
不過作為夢工廠的老板,我比都納爾等人多了一些其他的額外工作,那就是會見客人。
從八號到九號,在我地那個不大的辦公室裏,客人絡繹不絕,而且其中還不乏重要人士。
“老板。 有個胖子找你。 ”我正和斯登堡在剪輯室裏剪輯的時候,吉米推門走了進來。
“吉米,伯格的綽號是你能叫的?!要是讓他聽到,非把你的皮拔下來不可!”我對吉米做了個鬼臉,然後對他揮手道:“你告訴胖子,他要是有什麽事情等我忙完了再說。 ”
吉米被我說得都快要哭了:“老板,不是伯格先生找你,是另外一個胖子。 ”
“另外一個胖子?誰呀?”我停下了手裏地工作,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咕嚕咕嚕地灌了一肚子茶水。
吉米學著我的習慣動作聳了聳肩膀:“這個胖子我之前沒有見過,他說他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這次來是專門拜訪你。 ”
“希區柯克?!”我嘴裏念叨了一句這個名字。 呆了一下,然後對斯登堡招了招手:“斯登堡。 別剪了,趕緊跟我出去,我們有客人來了。 ”
斯登堡對我的話充耳不聞,手裏的活一點都沒有停下,道:“我知道這個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就是那個拍攝《山鷹》的英國小導演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要去你去,我還得忙著呢。 ”
我走過去抬腿就給了斯登堡一腳:“你這狗*養的這麽就這麽囉嗦呢!叫你過去你就過去!”
斯登堡被我踹得齜牙咧嘴,脫下了身上的工作服,和我一起走出了剪輯室。
辦公室裏,沙發上坐一個胖子,就是伯格和他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穿著寬大的黑色西裝,碩大地腦袋上頭發雜亂無章,一條細小地藍色領帶胡亂地係在胸前,顯得很滑稽,皮鞋倒擦得鋥亮,但是在顏色上和西裝根本不太搭配,這至少說明他不是一個太在意自己衣著的人。 不太在意自己衣著地人,往往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生活習慣邋遢的人,另外一種就是工作狂,而這兩種人,希區柯克都是。
見到我和斯登堡從剪輯室裏出來,原本翹著二郎腿坐在沙發上打量我的辦公室的希區柯克彈簧一般站了起來。
“柯裏昂先生,你好!”他噔噔噔地走過來,激動地抓住了我的手。
“希區柯克先生,歡迎來到好萊塢,恭喜你的電影代表英國參加哈維獎最佳外國語影片獎的角逐呀,拍得很不錯。 ”我友好地衝他笑了笑。
希區柯克眼睛中光芒閃鑠,不太好意思地說道:“柯裏昂先生實在是高誇我了,在你跟前。 我們這些人的電影根本拿不出手。 ”
希區柯克地話,說得發自肺腑,讓我嗬嗬大笑。
雙方分賓主落座,吉米泡來了上好的西湖龍井,希區柯克喝了一口,皺了一下眉,然後一口氣把杯子裏的茶水全部喝完。 抹著嘴對我說道:“好茶,好茶。 ”
這家夥。 倒是很會恭維人。
“希區柯克先生,怎麽樣,在英國你的工作還順利吧?”我不動聲色地問道。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被後世稱為心理電影大師的希區柯克的能耐,也知道他是一定會到好萊塢發展的,因此從見到他地第一麵,我就下定了要把他收到夢工廠的決心。
希區柯克笑了一下,小眼睛迷成了一條線。 恭恭敬敬地對我說道:“柯裏昂先生,你叫我阿爾弗雷德就行了。 我現在在英國挺好地。 原來我在拉斯基電影公司裏做繪畫工作,再後來開始給公司的電影設計字幕,1925年我加入了現在的弗雷德曼電影公司,不過剛開始的工作很不如意,我都快要崩潰了,在決定要辭職的那天晚上,我看到了你的電影。 備受鼓舞,所以才提筆給你寫了一封信。 我從來沒有想過,你竟然能給我回信,而且那麽鼓勵我。 從那以後,我就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努力工作。 幾個月後我就在弗雷德曼公司拍攝了我地第一部電影《樂園》,沒想到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老板也提拔我做了第一導演,今年拍攝的這部《山鷹》,觀眾反映非常好,公司老板聽說第一屆哈維獎有最佳外國語獎競賽單元,所以就和電影管理局聯係了一下派我過來了,不過這部電影能不能獲獎不是我關心的事,對於我來說,能和你見一麵。 是我最渴望的事情。 柯裏昂先生。 你是我的老師,如果沒有你。 我絕對不會有今天,所以,請你接受我的謝意!”
希區柯克再次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我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趕緊把他扶起來,開玩笑道:“阿爾弗雷德,你之所以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是你自己努力地結果,我可不敢邀功。 ”
斯登堡在旁邊也哈哈大笑起來。
希區柯克沒有笑,而是嚴肅地對我說道:“柯裏昂先生,我說的都是真心話,如果不是你的那封回信,我現在在就不在電影公司裏幹活了,如果不是看了你寫的《蒙太奇論》和《長鏡頭論》這樣傑出的理論著作,我也不會學到讓我終身受用的本領,自然也就不會有現在拍出來地電影,所以柯裏昂先生,你是我最感激的人!”
我哈哈大笑,拍著希區柯克厚實的肩膀道:“行行行,我相信你,坐下坐下,我們說點別的。 ”
希區柯克被我摁在了沙發裏,看著我,嘿嘿笑了起來。
“阿爾弗雷德,弗雷德曼電影公司現在發展得如何?”我漫不經心地問道。
希區柯克徐徐說道:“弗雷德曼電影公司在規模上自然比不上夢工廠,如果按照好萊塢的評判標準,它頂多也就算個第四檔次的電影公司,不過在英國,還算不錯,關鍵是現在老板很看重我,給我相當的拍片自由。 ”
提到弗雷德曼公司希區柯克雖然說了一些好話,但是眼神明顯暗淡了下來。 他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對於這樣的小公司自然是不太滿意。
“這次來好萊塢,有沒有參觀一些電影公司和好萊塢的電影同行見麵呀?”我笑著問道。
希區柯克頓時來了精神,激動道:“我來地第一天就在市政府碰到了很多地電影人,也到幾個電影公司裏參觀了一下,好萊塢給我的印像非常好,導演在這裏能學到很多別處學不到地東西,最關鍵的是,這裏才是世界電影的天堂,如果能在這裏工作,那對於一個電影人來說將是最幸福的事情!”
希區柯克說起好萊塢的模樣,就像是饑渴的色狼提到**一般,口水直流。
我微微一笑,拋出了我那句準備已久的話:“那麽阿爾弗雷德,你想不想留在好萊塢工作呢?”
##########################################################################
月票,有月票的大大們,投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