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草率了,原來我是絕世高人

第459章以退為進

這就是身在帝王計策的無奈。

即使李承乾沒有那些心思,隻要他在太子這個位置上,就要忍受應該有的風暴。

包括父皇,如果自己不是清風觀的弟子,如果自己沒有能力,他會毫不猶豫的廢了自己,然後另立新的太子。

最是無情帝王家,比起整個天下,一兩個人兒子死了也就死了,如果不是為了這至高無上的權利,就不會有玄武門之變。

進入清風觀以後,在師父先進思想的洗禮之下,李承乾的想法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如果以前,他結交大臣,不斷的在大臣麵前表現自己,是為了鞏固自己太子的地位,現在這個李承乾根本不會去做。

一切都順其自然,就當自己是清風觀弟子,父皇的兒子,師父說什麽他做什麽,父皇說什麽他做什麽,然後將自己隱藏起來,不在父皇麵前表現自己。

越是這樣,父皇越是放心,他才不會有什麽危險,如果一直衝在前麵,即便剛開始父皇非常的滿意,可是到最後各種話多了,父皇會慢慢的聽進去,隻會增加無端的猜忌,這樣一來,他遲早會出事。

所以,以退為進才是最好的辦法,什麽都不做,什麽也都做了,這樣才能夠獲得父皇的支持,眾大臣的支持。

“太子殿下,漢王最近可不安穩,不管是宮中還是朝堂,都非常的活躍。”

清風觀兩位小弟子走了以後,袁天罡見李承乾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頗為滿意的說道。

不管是脾氣性格,還是能力,李承乾作為大唐未來的儲君可以說是非常的優秀,能文能武,處理事情張弛有度,不愧是二弟親自**出來的。

“師伯想說什麽乾兒都明白,不過我們是兄弟,既然父皇都不管我又有什麽好管的,再說了,皇弟作為益州大司馬,身處要地,我這個當太子的怎麽能夠妄動,一切交給父皇就行了。”

李承乾說道,不管李恪怎麽做,他的方法就是不管不問,假裝不知道,一切全部都由父皇定奪,父皇想要怎麽樣就怎麽樣。

“好一個以退為進,真不知道師弟是怎麽**你們的,弟子一個比一個變態。”

聽到李承乾的回答,袁天罡頓時明白了他的計劃,帝王最忌憚的就是皇子拉攏人才,結黨營私。

李恪在宮裏朝廷不停地拉攏各個大臣,就連這次的武舉都想要插一腳,早就已經讓陛下不滿了。

而這位師侄,什麽也不管,什麽也不問,一切全部都順其自然,師弟和陛下給他安排了什麽活他做了就行了,其他的什麽也不多問。

這樣的辦事方法才是陛下最喜歡的,也隻有這樣做,陛下才能夠放心。

最終的是,師侄背靠清風觀,所有清風觀弟子對於他都絕對的支持,就連同為皇子的李治和李簡也對這位大哥非常的信服。

表麵上,師侄看起來不爭,其實陛下和大臣心中都有一杆秤,全部都傾斜在了師侄這邊。

“師伯,你的弟子也不錯,程伯父雖然魯莽,卻也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一定青史留名成為一段佳話。”

程咬金乃是袁天罡的記名弟子,這在大唐已經不是什麽秘密,閑暇之餘,程咬金都會來到清風觀,請自己的師父傳授天罡三十六斧。

雖然程咬金天賦差,可袁天罡畢竟就這麽一個弟子,所以毫不吝嗇的教導他。

“要是他能夠有師侄一半聰明,我也就放心了。”

一提到程咬金,袁天罡就咬牙切齒。

天罡三十六斧,自己已經不知道交了程咬金多少遍,甚至後來將一招拆解成了很多的動靜。

即便是這樣,程咬金也隻會前麵的三板斧,後麵的怎麽也學不會了。

當初鐵牛,隻是看了一遍天罡三十六斧就已經舞的比自己都好了,同樣是父子,差距怎麽就這麽大。

到最後,袁天罡直接放棄了,不管他怎麽教就是教不會,再教下去還有什麽意思。

索性直接傳授了比天罡斧低一級的地煞斧,對於地煞七十二斧,程咬金學的倒是挺快的,沒有幾個月就已經掌握了地煞七十二斧的全部精髓。

到後麵,袁天罡也想明白了,天罡三十六斧雖然隻有三十六式,可一招一式裏麵就有三百六十中變化,三十六斧總共上千中變化,沒有一點天賦的人根本學不會。

程咬金能夠領悟前麵的三招,並且能夠融會貫通已經非常的不錯了。

至於七十二斧,並沒有什麽變化,所以他才學的非常的快,沒有幾個月就學會了。

武舉的前一個夜晚,注定有很多人不眠。

可以說,這次的武舉關係大唐的未來,能夠成功的話,曆史將會被改寫。

比起大唐的歡喜,四大家族卻不好受,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突出他們平明百姓窮苦出身的樣子,隻能夠蝸居在長安城的一個角落,等待科舉的開始。

“你說族長也真是的,一個大唐的武狀元而已,居然讓我們過來,在各自的家族之中,一流巔峰這方麵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

“誰說不是了,如今大唐的絕頂基本上都在遍為官,根本就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一旦明天開始,我一定要讓大唐的那些武者付出代價。”

“哎呀,真冷呀,小爺我什麽時候受過這樣的苦,這次武舉結束以後,李世民一定會讓武狀元出征的,到時候在西域戰場上,我讓李世民知道什麽叫做絕望。”

長安城角落,四個人一邊凍得瑟瑟發抖,一邊說道,為了不讓李世民懷疑,他們身上就隻帶了幾分錢,寒門武者的樣子表露無遺。

越是這樣,李世民越是放心,等他們奪魁以後,才能夠安排重要的軍中位置,到時候和西域大軍裏應外合,大唐的軍隊還不人仰馬翻。

同樣的,在長安城的各個角落客棧,不同的武者都在期盼明日快點到來,習武多年,他們的一身本領終於能夠派上用場了。

每個人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大唐貞觀第一武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