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被迫上朝
就在這時。
士族學子開始行動了。
集體抵抗來年科舉。
說朝廷重用妖人,殘害大臣。
說的妖人自然是李平。
殘害的自然是李綱跟蕭瑀。
這裏麵的內容當然是戴胄指示的。
他昨日下朝後也終於意識到。
再不製止李平,這士族權力就真的要被他李平一人給撬動了。
他也終於理解了太子為什麽一直對李平忌憚。
這種妖人,誰人不懼?
就這樣他找到了太子,表明心中所想。
二人一拍即合,同流合汙。
太子不是不怕李平了。
相反他更怕了。
但就因為怕。
他才把李平當成了死敵。
不是你死就是你死的那種。
但是又不能暴露這次是自己動手的。
所以太子連麵都沒出。
全權交給戴胄來辦。
戴胄自然也不會出麵。
隻是傳了幾個關鍵信息出去。
李綱大人死的冤。
蕭瑀大人死的疑。
士族不聯手,李平均毀矣。
就這幾個消息。
導致士族開始沆瀣一氣的給朝廷施壓。
上次他們就表示不懲戒李平就罷考明年科舉。
後來是百姓群諫才放下此事。
這次更是放出話,李平不死,集體終身不入朝堂。
到時候沒有學子,看誰給你李唐江山做事。
指望那些武夫?
別開玩笑了。
士族最看不起的就是武夫。
一群隻知道舞槍弄棒的低智商人類。
就這樣。
又過一日。
舉國追悼蕭瑀大人的時候。
朝堂也圍繞著士族學子不參科舉的事繼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中心思想,罷免李平。
士族多陣營。
這次卻因李平同仇敵愾。
當然。
這裏麵不包括關隴集團的核心人物長孫無忌。
不包括唐初四大名相。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
也不包括那些沒回來的武將。
也不包括在京武將,雖然其中有人也是士族出身,但是他們對李平是敬佩多過討厭。
也不包括武士彠跟裴寂。
不過這些人畢竟隻占朝堂的少數。
但是地位卻很重要。
大多數的士族,都是一致對李平。
而李平得到這個消息心說你們可真是一群小可愛。
一刻也不讓小爺消停。
我是強占了你們女兒還是搶走了你們媳婦了?
再說了。
小爺剛弄出活字印刷術你們就來這一招。
以為陛下還會怕你們麽?
異想天開。
嗬嗬!
……
這一日李世民過的。
到他睡覺時,滿腦子還都在響起那些朝臣的嗡嗡聲。
一日都沒吵出什麽結果。
又過一日。
李平也終於跟著上了早朝。
李平發現他每次上朝都算是被迫的。
這次也一樣。
昨日長孫無忌就與他說了這兩日的關鍵。
就這樣李平來到了大殿。
早朝開始。
一個士族大臣則率先發難。
繼續前兩日的話題而說。
殿中又吵了起來。
李平一看無非三個陣營。
那些士族大臣一個陣營。
自然是反對李平的陣營。
長孫無忌為首的擁戴李平的陣營。
後麵是四大名相跟武士彠、裴寂、秦瓊等人。
還夾雜著一些李平不認識的武將。
還有一部分人處於兩不相幫的陣營。
朝臣勢力,立馬分了出來。
昨日李平不在,那些跟李平有接觸的人也隻是不怎麽發言。
今日魏征等人都是引經據典,據理力爭。
就連最雷厲風行的杜如晦都是口舌淩厲的幫李平爭論。
秦瓊氣極之時更是出口成髒。
這可給戴胄跟那些士族看的心中大驚。
他們發現這商賈不知不覺已經在朝中有了如此雄厚的背景力量。
再加上陛下的寵愛。
怪不得能如此囂張。
到底是什麽時候開始,李平積累了這麽多力量呢?
而且這些人每一個在朝堂都舉足輕重。
四大名相加上裴寂跟長孫無忌一共六個宰相。
武士彠一個工部尚書,名義上也算是宰相。
而秦瓊是國公大將,地位不言而喻。
就這七個人,就可以在朝堂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且能量很大。
這李平的背後可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李世民聽著眾人爭吵,也是有些煩躁了。
“李平啊!既然這些大人都是彈劾你的,你就說說你的看法吧!”
李平站了出來。
“陛下!我本來也不想當官,隻是如果因為這些小人的彈劾而隱官,那臣自然不幹!”
“說白了,這士族學子抗議無非是各位大人暗中操作的結果!”
“既然他們士族學子不願意參加科舉,那陛下索性就不讓他們參加唄!能怎樣?”
那些士族大臣聽完之後瞬間群情激奮。
“李平!你竟然敢構陷我們?學子自發而動,根本沒人背後操作!”
“是啊!李平將軍此言荒謬至極,再說,如果放棄學子參考,日後這天下隻靠你們這些武夫而治嗎?”
“老夫同意罷免李平,這樣既可以讓學子息怒,又可以為我大唐除去這不穩定之禍患!”
“老臣附議!”
……
李平聽著這些士族大臣各種附議。
心說小爺是真的搶了你們媳婦嗎?
“哈哈!這位大人,你說我是武夫,那你可敢與我比一比文道?輸了當場撞死在這大殿如何?”
那個士族大臣一愣。
誰不知道李平才滿京華?
誰敢跟他比?
輸了還得撞死?
他沒想到李平竟然下這種賭注。
當場也是氣的說不出來話,更不敢與李平比鬥。
這個時候戴胄站了出來。
看了眼一言不發的太子歎了口氣。
“李平將軍,那你說這天下無學子參考,誰來治理一國?”
這話也是說給李世民聽的。
得罪士族,連幫你治國的人都沒有。
李平連忙解釋。
“我隻說士族學子不用參考,沒說天下學子哦!”
戴胄一愣。
“學子多士族,寒門少學識,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你是要讓那些寒門學子參考?那老夫就要說了,簡直可笑!”
李平大喝。
“戴胄大人,何為恒古不變的道理?就算真是如此,古人就一定是對的嗎?這次,我就要改變改變這曆史!你待如何?”
李平此言,何等放肆。
就在眾人準備口誅筆伐之時。
李平跪拜。
“陛下!臣的早報可是又好幾日沒東西寫了,臣請陛下賜臣權力,臣要在一個月之內讓消息傳遍全國!”
“明年開始,天下學子人人可參科舉,並且請陛下準許大量印發書籍,以每卷三十文之價售往全國,日後人人可讀書,人人有學識。”
“相信不出數年,我大唐人人可舞文弄墨,徹底革新我大唐教育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