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婚
還有八味、布匹蠶絲。
兩對雞。
大魚、十二斤米、三斤二兩四色糖。
裝有鏈子、百合、紅繩、飾品等物品的貼盒等等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孫有田幫李平準備的。
李平可不會自己準備這些東西。
也不知道裏麵都是什麽含義。
但是有一樣李平是知道的。
聘金。
簡單來說就是錢。
給多少看誠意。
而李平這些時日收獲還可以。
本就不差錢,聘金盒裏裝的都是黃金珠寶。
李平也投其所好裝了很多唐酒、化妝品等物品給自己的老丈人跟丈母娘。
看著這麽大一車聘禮。
琳琅滿目的禮書。
就連武士彠都有點不淡定了。
李平所下的聘禮。
光是黃金就足有千兩。
這可是萬貫錢財啊!(一兩黃金差不多等於十貫錢)
還沒算那其他的東西。
武士彠心中震驚。
他沒想到李平竟然富到這個程度。
就是他武士彠這麽足的底蘊。
當初兩個兒子娶親時也才黃金六百兩。
這還沒算那鬥酒萬錢的唐酒。
不僅武士彠。
楊氏跟武家兄弟都是暗道。
自己家的女婿可太厲害了。
官位一品還如此有錢。
真是好女婿,好妹夫啊!
而武士彠這次準備的陪嫁也不簡單。
畢竟李平的身份在那擺著呢。
在古代大戶人家的陪嫁一定要與聘禮相當的同時再加一些。
所以可見,古人是真嫁女兒。
而不是賣女兒。
所以女兒在古代也叫“賠錢貨”。
武士彠給的陪嫁同樣黃金千兩。
加上一些必需品。
除此之外還多出來珠寶首飾兩箱。
還有房契兩張、丫鬟二十名、金具二十件、各種鍋碗瓢盆什麽的也要。
總之是比李平的還多。
可見武士彠的底蘊到底有多麽強。
走完這個流程。
就等著迎親就行了。
這些天李平也遵照禮法,不與武曌見麵。
以上這些都是迎娶正妻才走的環節。
要是妾室就簡單了。
連基本的迎親都不需要。
並且女人在這個年代是可以買賣的。
小妾可以明碼論人談價,錢財到位成交。
但不算是明媒正娶的結發妻子。
說回李平。
這日之後。
李平徹底清閑了下來。
就連李英心都不來了。
她日日去武曌那裏幫著忙活。
這邊是孫有田在忙活。
反而我們的新郎官成了最閑的那個人。
每日約上三兩個好友談天說地,醉生夢死。
清醒時就研究自己的各種發明。
轉眼來到了大婚當天。
一大早李平就被府中下人拉著沐浴更衣。
到了時辰就去迎親。
迎親前還要跟四周的街坊鄰居進行亮轎。
簡直給李平急死了。
迎親的隊伍是他的好友。
柴哲威、秦懷玉、薛仁貴、房遺直這些人。
都是長安鼎鼎大名的二世祖。
除了這些人還有李平的一些親信。
偌大的隊伍一邊敲鑼打鼓,一邊緩緩而行就朝著應國公府而去。
長安城百姓自發組成隊伍站在大路兩旁跟著他們的李平公子一起迎親。
而武曌這邊也吃了丸子湯,梳妝打扮完畢。
李英心等一些姐妹(伴娘團)早已經為武曌撐好了紅傘。
同時撒米向天,寓意開枝散葉。
等李平來到時。
這些人就到門口進行阻攔。
其實就是象征性的。
代表考驗。
李平二話不說直接一人一袋錢。
這操作。
瞬間就讓他進了門。
就連李英心都傻了。
這麽輕鬆?
李平送上迎親書。
之後武曌也從屋內走出。
以扇遮麵。
李平一愣。
心說原來不用蓋頭啊!
李平恭請娘子上轎。
但不能去拉武曌。
更不能拿開武曌的扇子。
這給李平鬱悶的。
上了嬌,眾人就又敲鑼打鼓的返回。
一般路程短的時候還要多繞一段。
轎夫把轎子抬的顛簸無比。
寓意苦盡甘來、婚姻幸福。
李平幾次想製止,都被轎中的武曌給駁回。
就這樣在已經到了下午時終於回到了太明院。
而太明院外。
人山人海。
卻有秩序的給迎親隊伍讓出了一條大道。
這些人都是李平邀請的人。
房玄齡、杜如晦、王珪、魏徵。
長孫無忌、秦瓊、程咬金、李靖。
尉遲恭、李世勣、平陽公主、柴紹、紅拂女……
等等等等。
當然。
更多的人是周邊的百姓。
長安酒吧的常客。
香水吧的會員。
特別的這些會員。
她們可不管家中的老爺是不是李平的敵人。
全都主動的接受邀請,強行來參加李平的大婚。
有的甚至把家裏的老爺都拽了過來。
不來?
你想引起家庭矛盾?
這裏麵竟然還有一些當初說什麽也不參加李平大婚的大臣。
對此李平隻想說“嗬嗬”。
你們以為自己能做的了主?
當然大部分士族大臣是沒來的。
但是並不影響熱鬧。
最讓李平意外的是這裏麵竟然有太子、魏王、跟戴胄?
這?
李平想不明白。
武曌緩緩下轎。
手中依然以扇遮麵。
這個扇子不到完事是不能拿掉的。
更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容貌。
下轎之後踩著紅布,鞋子不能接觸真正的地麵。
李平挽弓射出三箭。
這是向天祈福。
李平的箭射的很遠。
直接一箭射到了起碼三百步開外。
給圍觀的人看的一驚。
生怕箭射到哪個倒黴蛋。
但其實那個地方早已經被李平提前清空。
這一箭,超過了唐朝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新郎官。
寓意天長地久。
之後武曌開始過火盆,跨馬鞍。
寓意紅紅火火平平安安。
終於來到了堂中。
進行最經典的拜堂成親儀式。
武曌的雙親已經到了這裏。
而李平便宜老爹死的早。
老媽更是沒見過。
所以由長孫無忌來充當李平的長輩。
本來李世民跟長孫皇後是想親自完成的。
被長孫無忌攔了下來。
所以此刻的長孫皇後隻能在一旁默默的看著。
不過心中依然為兒子開心。
李平這就算成家立業了。
聽著司儀的聲音。
二人先拜了天地。
之後拜了長孫無忌跟武士彠夫婦。
最後進行的夫妻對拜。
一切順利。
寓意同心同德。
然後武曌就被丫鬟攙著送入洞房了。
李平留下陪親朋好友。
此時該來參加婚禮的都來了。
就連太上皇跟李世民都來了。
也都奉上了自己的賀禮。
其他人還好。
李世民跟太上皇的賀禮就不可謂不大。
特別是李世民。
黃金千兩,琉璃百件,親筆書畫兩卷,美酒千壇,綢緞千匹,瓷器千件……
要不是太明院夠大,這些東西都沒地方擺。
李世民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親筆書畫作禮送人。
太上皇也不遑多讓,跟李世民相當。
不過這麽大的禮。
自然是不能現場裝來。
他們一大早就差人送了過來。
為此禮部官員還有好多人站出來反對。
這簡直比公主出嫁還誇張。
就算是皇子娶親也不過如此。
特別是在這種國庫緊張的時刻。
誰也沒想到一向節儉的李世民這次出竟然拿出這麽大的禮。
要不是李平就要走了。
這又是一個事。
就算這樣,李世民的案前還是堆滿了不少反對的奏折。
不過他看了兩個就都扔了。
他做的這些。
就是想彌補一下多年來對李平的虧欠。
而且他知道自己的大兒子喜歡錢銀。
就送了很多高價值的物品。
再說了,李平彩禮是自己出的。
那當爹的肯定得給補上啊。
當然。
現場也不是誰都願意祝福李平的。
比如李承乾。
比如戴胄。
他們恨不得李平今晚精盡人亡。
魏王李泰也悶悶不樂。
李世民給李平的賀禮太大了。
大到他都懷疑自己結婚之時有沒有這種待遇。
開宴之後,大家開始舉杯祝福。
此時已經到了申時(下午三點)
李平象征性的敬酒。
心說我也不願意演,作者也不願意寫,讀者也不願意看。
還是快點入洞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