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太子叒受罰
說完這句話李世民拍案而起俯視李平。
李世民的反應驚得眾人都不敢說話,唯有李平一動不動的與皇帝對視。
長孫無忌不明白,陛下明明沒有怪罪李平的意思。
李平為何還要與之對峙?
甚至說出這樣忤逆的話,這不明顯著告訴陛下,別說是太子了,就算是皇帝犯了法一樣該受懲罰。
“陛下認為臣說的是對還是錯啊!”
李平心中的想法也簡單,明著試你李世民的態度,你究竟是選擇護子還是選擇正義。
李世民見到李平的態度也是心驚自己兒子的魄力。
他不知道自己是皇子,竟然還敢當麵質問自己,還說出如此驚天動地的一句話。
不愧是他李世民的兒子。
“朕認為汝之言對亦錯!”
李平心說你們古人就不能說大白話嗎?
“還請陛下示意!”
李世民再次坐下,收起了怒意,轉而一副柔和之態,變臉速度堪比川劇。
“朕年輕時也有你這樣的心氣,現在卻不會了,今夕何夕?朕已揣測良久,隻能說不同年紀不同感受!”
“想你醉翁之意不在酒,那朕也與你說實話吧!”
“如果刺殺凶手被你查出,即使你做了什麽過分之事朕依然不會怪罪於你,那是他咎由自取!”
“隻是做事之前要三思而行,切莫因衝動讓親者痛,還引來禍端!”
“殺人償命本無錯,但付多鮮血為不值!朕希望你凡事講三分情!”
李世民說的也算中肯了,再深探討李平也知道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能得到這個答案已經是李平的意外收獲了。
李世民話的核心含義還算簡單。
報仇可以,想想自己身邊的人,想想引來的後果。
特別是這個親者痛,既包括關心李平的人,也包括關心凶手的人。
想必李世民是已經猜到這次刺殺是太子李承乾的手筆了。
“陛下,臣今早受襲,這次損失我兄弟大虎!他是為了救曌兒而犧牲的!”
“他馬上就要成婚了,孩子才出生不久,留下孤兒寡母好生可憐,叫我如何沉默?”
“之前在幽州臣受脅,來人也是長安,那次差點讓曌兒死於幽州城外!”
“加上那次抓走武曌李英心二女去雲中城,這三番五次都是太子殿下的手段!”
“他都欺負到我頭上,拿著一把利劍無時無刻都在想著置我於死地!”
“我李平難道要引頸待宰嗎?”
李平這話說的,既訴了苦,又表示自己不會坐以待斃。
李世民聽到了李平的話也是意識到他的處境確實到了不得不反擊的時刻了。
長孫皇後也是皺著眉苦著心,對太子李承乾的做法是無比痛心與無奈。
長孫無忌倒是時刻關注著他們之間的動靜,特別是上次幽州城的挾持,讓他早就注意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就是今天的事,也是他最先發現問題的,不然這會他怕是早以為李平已經手持鳳翅鎦金镋立於東宮了。
李世民端起桌上的一個酒杯一飲而盡。
他心裏苦啊!什麽時候開始自己的兩個兒子已經到了這樣難以共存的局勢了?
“啪!”的一聲摔碎了自己的酒杯。
“哼!這個太子,真是氣煞我也!”
“來人,傳旨,撤出東宮所有人,將太子遷出東宮,明日開始每日在皇宮讀書侍奉,年前未經允許不許任何人接觸,一經發現,禁軍可立刻斬殺,先斬後奏,即使皇親國戚也不例外!”
這個處罰,比讓太子死還要難受。
幾個月的看押啊!足以讓太子失去大半的勢力。
這裏麵可太關鍵了,而且太子會難受,特別難受。
比殺了他還難受,還可以防止太子再有動作,李平心說太好了。
扳倒你之前還能讓你受受罪,想到這他差點笑出聲。
“陛下聖明!”
……
東宮。
“啪”的一聲。
稱心被李承乾一巴掌扇倒在地。
冷冷的看著稱心。
“這就是你說的兩個絕頂手段的人出的主意?本宮看他們根本就是沽名釣譽,胸無點墨也想稱雄?哼!”
稱心連忙用他的玉手撐起自己的上半身,爬到李承乾的腳下抱住他的腿。
“殿下!是稱心的錯,殿下如果想打就多打幾下吧!哪怕稱心被殿下打死也無所謂的,隻要殿下能出心中惡氣。”
“怪稱心沒與他們說清楚這李平的秉性,才讓他們誤判了雙方的結果,以為憑借李平滅掉佐護兄弟的計劃萬無一失!”
“隻是二位道長剛剛傳信說,這次計劃的失敗更多的原因是佐護兄弟心生警覺耍的心機!”
“他們應該從一開始就不是死心跟著太子的,還提醒太子當心二人!”
李承乾心中一驚,心說還真有這樣的可能。
但嘴硬的說:“那還用他們說?前人之奴,豈能一心為我所用?”
稱心點點頭。
“道長讓殿下不要著急,他們另行計策,既能幫殿下除掉佐護兄弟,又能幫殿下除掉李平!”
李承乾心情終於好了一些。
“嗯!如果能這樣就太好了!”
說著就扶起了稱心,抱住他,輕輕的撫摸著他的臉頰。
“疼嗎?”
稱心露出嬌羞的模樣點了點頭。
“疼,臉上疼心裏更疼,為殿下心疼!”
李承乾被稱心搞的意亂情迷。
“是本宮不好!剛才被憤怒衝昏了頭!”
稱心也不怪李承乾,這種時候適可而止最好。
“對了殿下,道長說了,佐護兄弟如果真有問題的話,殿下很可能受懲罰,一個大懲罰!因為他們定然會把殿下的罪證放出去!”
李承乾點點頭。
“我知道了,我會做好心理準備的!”
就在這時,下人匆匆來報。
“殿下殿下!高琦來傳……”
下人愣住了,他看到了什麽?
他看到了太子抱著稱心?
李承乾二人立馬分開,李承乾憤怒的問。
“為何不先敲門?”
那下人連忙低下頭跪在地上,心中無比的驚懼。
“小人錯了,是因為宮中來旨了,小人一時著急犯了忌諱,殿下恕罪!殿下恕罪!小人什麽也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