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兩個逆子
心說這太子怎麽了?為什麽突然之間變了性格?
要不是他主動認錯,李世民都懷疑可能有人假報訊息於太子了,現在好了,沒想到還真是太子故意不來。
“逆子!你皇爺爺對你寵愛多年,你竟然無視親情,不知孝道,枉為人孫啊!”
李承乾心說怎麽認錯了還要受訓?
“兒臣知錯,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越想越氣。
“哼!就你還學午課?你再學,能學到你兄長李平的孝順嗎?”
說完也不理李承乾,看向李泰問道。
“魏王你呢?”
李泰胸中難受至極,醉意未醒,但還是眯著眼睛回答。
“兒臣……嗝!昨夜……與人吟詩作賦……嗝!喝的多了些……”
李世民嗅著滿殿的酒氣跟李泰吐出汙穢之物的惡臭是更生氣。
“吟詩鬥酒?你再作賦能寫得出你兄長李平的那種詩詞嗎?在這找什麽借口?”
李世民一邊指著李平一邊教訓李泰。
李泰迷迷糊糊的看著李平。
瞬間酒醒了一大半。
“李平!你……你沒死?”
李世民一腳踹了過去。
“混賬!”
長孫皇後心疼的看著李泰跟李承乾,心說這兄弟二人到底是怎麽了?
李平眯起眼睛。
“是啊!五弟!”
李泰一愣,什麽五弟?
這才想起來,自己已經從老四變成老五了,瞬間有些惱怒。
再一仔細看,竟然看到了武士彠。
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愣愣的說。
“武士彠?你也……來看皇爺爺了!”
李世民怒不可遏。
“該來的都來了,唯獨你們兩個逆子不把你皇爺爺當回事,真是氣煞我也,來人,把這兩個逆子推到太上皇門外罰跪!”
“太上皇不開口,就一直跪到死!”
李世民是真被這兩個兒子氣到了。
太上皇生病之時,他們一個醉意熏天,一個無視親情,簡直就是畜生。
而太子跟魏王都恨恨的看了李平一眼。
因為剛才李世民教訓他們的同時都是在跟李平做對比。
於是這二人就被押到了太上皇的寢宮之外罰跪,身邊侍衛看護。
等二人離開,李世民才帶著眾人離開。
武士彠繼續回到應國公府待著,長孫無忌跟柴紹還有李平陪李世民進了宮。
平陽公主帶著武曌回家去找自己假傳口諭的兒子去了,而李淳風與伊珠珠被馬周帶去了太明院。
“平兒,你是怎麽認識李淳風的?”
李平想也沒想的說。
“那日我在幽州城外見此人顛倒黑白的本事出眾,想與他相交,發現他確實有些本事就把他留在身邊了!”
李世民疑惑的問。
“就這麽簡單?他心甘情願!”
李平一笑,指著自己的腦袋。
“因為我這裏有東西吸引他,如果日後我沒有新鮮想法了,他自然就會離我而去!”
李世民點點頭。
“這個李淳風啊!看似平常,但確實有些神奇之處,你好生接觸,會教會你很多道理!”
李平點點頭,能得到李世民的肯定,相信李淳風一定是與眾不同的。
就算沒有李世民的認可,李平也知道李淳風絕非凡人,畢竟自己是帶著先知而降的。
進了宮後,幾人入座,李世民率先詢問。
“遼東的情況怎樣?與朕說說!”
於是李平從懷中掏出了那一紙盟約交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瞬間眼睛一亮。
“我的天,平兒,你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了!”
“不僅救回了兩萬老兵,還收複高句麗心甘情願的進行朝拜,朕記你一大功!”
“想當年前隋出兵百萬之眾都沒拿下高句麗,竟然真的讓你給辦到了!”
長孫無忌跟柴紹也是納悶李平到底跟人怎樣約定了?
李世民也看出二人抓耳撓腮的著急,就把盟約給二人看了看。
這一看,柴紹眼睛都瞪的老大。
“天呐!你是怎麽辦到的?”
李平微微一笑。
“也沒什麽,就是幫榮留王殺了淵蓋蘇文,活捉了淵武真,徹底拔出了淵家,所以才簽訂了這份契約!”
“而且榮留王還答應我,會在高句麗各處為我死去的前朝老兵建立祠堂供奉,可謂是尊重十足!”
長孫無忌也是無比震驚。
“這淵家在高句麗權勢滔天,沒想到就這麽被拔除了!榮留王一定對你感恩戴德了!”
“這條約的其他還好,可是幫他們攻城取地這一方麵,多少有些奇怪!”
李平也不反駁。
“無所謂,這都是小事,我之所以這樣做還是為了那倭國!”
說到這,長孫無忌跟李世民都同時想起了李平很早之前說過的一句話。
……
“對了,東海還有個倭國,以後定成大患,二位大人可以勸聖上出兵解決。到時我大唐大治,百姓安居樂業……”
……
李世民疑惑的問。
“平兒,朕發現你對這個東海彈丸之地很是在意啊!這是為何?”
李平也不知道怎麽去解釋,總不能說他們以後會打的我們找不到北吧!
但每次一想起曆史上那血的教訓李平就意難平。
“父皇,我說了你可能不信,曾經有高人指點過,如果倭國不滅,定會成為我天朝大害,顛覆曆史!”
李世民認真的看著李平。
“不!朕信你!”
李平一愣。
“當真?”
李世民認真的說。
“至少這一年多以來,你做的每一件事看似無章法,但最後證明你都是對的,也確實為我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次更是為我大唐擴大疆土,就這一點,朕就有理由相信你不會平白造謠!”
“隻是不知這高人是不是你的師父!”
李平心說自己這個虛擬師父還挺好用的,都快成李世民心中的神了。
“沒錯,正是家師囑托!”
現在的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東海彈丸小國的使者,已經跨過大海,途經新羅時留下了一部分使者與新羅建交。
剩下的大部分使團又繼續向北而行,想通過高句麗進入大唐領土。
本來他們為了能過關準備了很多,可是沒想到高句麗一聽說倭國是要去大唐朝拜,二話不說就放行。
這讓還以為大唐與高句麗交惡的倭國使團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