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276章 賞賜芙蓉園

“疆土乃大國根本,立萬世不滅之強,今天朝拓土在遼西,特任薛仁貴為遼西大都督,執掌遼西三郡四城十一縣所有軍政要事!另加封薛仁貴為平東大將軍,享食邑八百戶,欽望薛仁貴不驕不傲,繼前開後,保遼地安矣!”

念完這一道,高琦拿起了第二道聖旨。

“尚書戴胄,老成謀國,今為我大唐身入敵國交涉,功在社稷亦在千秋安定,特加增食邑五百戶,加封撫東使,享遼西良田千畝!”

第一道聖旨出來,很多人都不是很滿意,畢竟薛仁貴是李平的人。

可遼西是人家打下來的,不封賞也不是那回事。

可這第二道,很多人就開心了起來,畢竟是戴胄受賞。

而且戴胄能從李平這個魔頭手中逃脫,也真是個本事,太給士族長臉了。

高琦又拿起第三道聖旨。

“……封莒國公唐儉為遼西刺史,年後上任!”

唐儉一臉懵逼。

“陛下!為何啊?老臣的家小……”

長孫無忌今天距離唐儉比較近,一把拉過來唐儉。

“老東西,還不謝恩?”

唐儉的臉糾結成了苦瓜,還是被迫接了旨。

“謝陛下天恩!”

李世民看了唐儉一眼,心中竊喜。

這個懶惰的家夥,也該出去幹點活了。

李平卻是心中疑惑,昨天明明說了想讓馬周去遼西上任,怎麽今早就變成唐儉了?

看了一眼七個不服八個不願,已經年過五十的唐儉,李平心說就這家夥能當好一地刺史嗎?

第四道聖旨是賞賜這次遼西戰事重臣與將領的,王玄策跟程處默雙雙獲得了征西左右將軍的名頭,增加食邑三百,其他將軍也各有封賞。

而身在長安的馬周都被封了個朝議大夫,從五品散文官,不小了,這是對李平的尊重。

第五道聖旨是封張蘊古為大理寺丞的。

第六道旨意直接變成了責罰。

“國無主難行,無民亦難進,今薛國公長孫順德欺上瞞下罔顧律法構陷應國公武士彠,種種錯劣朕意難平,但天有好生德,念其曾功,免其欺君之罪,貶為庶人,削其食邑,每月按額領糧,準其養老!”

這一道旨意,所有人都是一驚。

長孫順德,皇後族叔,士族大家,陛下竟然不顧親情二次將其貶官,真是太讓人意外了,李世民的魄力,當真無二。

但長孫順德平日不受人待見,即使是魏王陣營,一樣被人排擠,所以此時還真沒人替他出頭。

而且他也確實犯了欺君之罪,沒通過皇上就敢斬國公,確實該死。

看著高琦拿起第七道聖旨,所有人都呼了口氣。

小太監手中再無聖旨,終於結束了。

這應該是李世民登基以來宣旨最多的一天了。

“國之重器天策李平,此次遼西開土果斷迅捷,完成盟約居首功,特賞城東南芙蓉園一座!”

“皇子興國之兆,前因遼西之事耽誤認祖,定三日後於宗廟認祖,五品上官員全部參與,百姓同樂,大赦天下!”

什麽?還要賞李平?

認祖就算了,這已經是公開的事實了,可這芙蓉園。

“陛下,不可!”

侯君集率先站出來反對,這給所有朝臣都弄的一愣。

誰也沒想到今天先站出來反對的竟然不是戴胄而是侯君集?

“這芙蓉園乃前隋離宮,實可理解為天子行宮,意義重大,不可作為封賞!”

張公瑾想了一下也站出來。

“陛下!臣也認為不可把芙蓉園作為封賞,特別是作為皇子的封賞!”

這芙蓉園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皇帝的私人別院,隻有天子才有權利讓人進去住幾天,但要直接賞給別人,他們是萬難接受的。

李平坐在柴紹身邊,疑惑的問。

“芙蓉園很厲害嗎?”

柴紹心說我的孩子啊!那豈止是厲害啊!昨天陛下說要賞賜給你的時候差點把我給驚死過去。

但嘴上卻說。

“就是一個特別好的大院子,這是陛下對你的寵愛!”

李平嗤之以鼻。

心想不就是個5A景區嗎?真當小爺沒聽過啊?

雖然沒見過,但也知道啊!

這時,那些士族大臣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請陛下收回旨意。

李平看了看侯君集,看了看張公瑾,心說你們不想讓我收,小爺還偏偏就要了。

於是站起身來到大殿。

“兒臣!謝父皇天恩!”

所有人都是一愣。

“李平!你好大的膽子!敢收芙蓉園?”

李平指著默默不語的戴胄。

“知道這家夥今天為什麽不說話嗎?雖然現在看的溜光水滑的,但這一路上可沒少被我教育,你們要不要啊?”

戴胄被李平一句話說的麵紅耳赤,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老夫……老夫隻是身體不適,不然……”

李平立馬瞪起了眼睛,戴胄立馬渾身一激靈。

“不然……也會勸陛下……慎重!”

這一句話,差點讓侯君集吐血。

“老匹夫,上次我幫你你不領情就算了,還要置我於死地,這次又是,我先宰了你!”

還沒等他動彈,李世民一拍龍案。

“大膽!殿前叫囂,還辱罵當朝宰相,該當何罪?”

侯君集愣愣的看著李世民,他想不通自己這麽大一個功臣,為什麽總被針對,這次還被李世民針對?

“陛下,我……臣知罪!”

侯君集是武將,他雖然有些虎,但還是知道害怕的。

比起戴胄那些動不動就要尋死覓活的人,他可不會那麽做。

而此時,張公瑾也是皺著眉頭,侯君集跟戴胄都不牽頭了,隻剩下他來牽頭。

於是他隻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

“陛下!臣以為,可以賞賜李平殿下其他的院子,這芙蓉園,確實不妥!”

李世民眯著眼睛看著張公瑾。

這一幕是多麽熟悉啊!

曾幾何時,他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魏王的這個爪牙現在已經開始暴露出來嶄露頭角。

自己的這些兒子也都長大了,開始知道爭鬥了。

這一幕與昨天何其相像?

當年他還是秦王的時候,也是這樣跟大哥李建成,還有自己的弟弟是這樣爭鬥的。

他登基以後還想過,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兒子也走自己的老路。

結果天道好輪回,昨天的情景今天再現,簡直就是他當年爭鬥的複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