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寸步不讓
說白了你就是想空手套白狼,這特麽的,太狠了。
最近很多大臣都開始跟李平交好,這一刻突然又變得奇怪起來,紛紛離李平遠了一些,很多人嗤之以鼻,嘴裏還發出“哼”聲。
李平心說這才哪到哪啊!有你們受苦的時候。
就連長孫無忌都開始緊皺起了眉頭。
客觀來說,李平的計策確實可行,但是自己也是士族啊!還是關隴集團的第一人,李平是想連自己也打壓了?
當然,如果李平真的那麽幹了,長孫無忌一定會接受,因為這樣確實可以讓李世民的地位更加鞏固。
可是自己的子孫後代怎麽辦?他們的權力豈不是要一點點被蠶食殆盡?
一旦弱小到一定程度,還如何保全自身?
不行!得找個機會跟長孫衝說說。
一定要交代好以後的路,這天恐怕真的要大變了。
當然,長孫無忌本身是不怕的,因為他已經決定支持李平了。
既然做出了這個選擇,他就不會後悔,隻要李平上位,至少在他的有生之年,長孫家不會有什麽問題。
再說了,這不是還有自己的妹妹呢嗎?
但是李平這招可真是狠辣啊!
士族幾千年,曾經有多少人試圖挑戰過這千古的名流,可是他們的結果是什麽?
不是有句話是這麽說的嗎?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士族。
沒有士族支持,連天下你都坐不穩。
但是今非昔比了。
現在士族在政治上麵的權力已經大大不如前了,這其中李平的出現占了很大的原因。
是他提出重用寒門,人人可讀書,人人能參考。
科舉是隋朝開始,但絕對是李平推上高度的。
畢竟以前能讀得起書的人也絕大多數出自大家,能冒頭的百姓還是鳳毛麟角。
但自從李平的活字印刷橫空出世,人人有書讀的時代直接代替了人工抄書。
就這兩次的科舉,參舉的百姓就已經比之前多了不知道多少,甚至人數已經隱隱蓋過士族學子了。
“天下學子出士族”這句話已經成為過去時了。
這些人都奉李平為師,因為是李平讓他們有了今天的。
別看他們現在不是什麽高位,很多人考取功名在地方當個小官,但不妨礙他們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旦爬上來可能大多數都會站在李平的陣營。
這還不算,現在科舉參舉的百姓還不算多,再過幾年你看看。
那些寒窗苦讀數年的學子橫空出世,整個大唐的文化分層會徹底革新。
甚至不光從政,還可以從商,現在李平的商業王國也建立的讓人大開眼界。
都能支撐百萬雄師過大漠了,這得多少錢糧啊!哪怕是舉國之力都不一定能做到如此。
厲害!
長孫無忌是這樣想的,其他的士族大臣可不一定。
很多人還在想著自家那點蠅頭小利,根本沒有考慮這麽長遠,他們隻是單純的不想被李平打壓,更不想出錢出糧還出人。
有的人已經準備彈劾李平了。
但不管別人怎麽想,李世民是真的被李平的話給點醒了。
李平似乎是真的準備對士族下手了,這個撥弄天下的流派。
士族比什麽道教佛教都要讓人厭惡,他們不講原則,吸你的血還不許你抱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士族才是惡魔,比屠人的惡魔還要可惡。
李世民早都想解決士族的問題,他從來不相信什麽鐵打的士族。
前人解決不了不代表我李世民也無可奈何,想讓自己妥協?
不試試怎麽知道自己不行?
曆史上很多事,總要有第一個成功的人。
如果士族解決了,那自己可真的要名存千古萬世敬仰了。
李世民的眼睛亮了起來,就算一夜沒睡他也絲毫不覺得疲倦,反倒更加精神奕奕。
“燕王不愧是燕王,一針見血,好!”
“朕就準許你的提議,高琦擬旨,以工代賑,並且讓中書省草擬以工代賑法,推廣全國,這樣不管是哪裏再有災情,都能得到快速解決,不求百姓富貴康樂,隻求百姓都有活路,這才是朕當下最希望看到的!”
李世民是個很務實的人,他知道現階段想達到百姓安居樂業是不現實的,或許以後可以,可是現在不行。
所以現在他的想法就是百姓可以正常存活即可。
李平還真是出了一個一舉多得的好主意。
以工代賑相信會成為後世很多年一個重要的政治手段,解決百姓的同時也能解決一些其他的問題。
當然,士族不會一直被剝削,等到他們的實力徹底變的薄弱,就放寬打壓力度,他們就會更聽朝廷的話了。
到時候不聽也不行了啊!隨便一個念頭,就可以把你連根拔起,一網打盡。
李世民看著李平,心中的喜歡不言於表。
現在之所以敢這麽幹,說到底還是他李世民跟李平父子這兩年共同努力的結果。
你增強實力,為父剝削士族,慢慢就達到了今天的狀態。
如果齊州水災出現在兩年前,打死李世民也不敢這麽幹啊!
有個厲害的兒子就是有底氣。
李世民的話一出來,所有人大驚。
剛剛還有想勸諫的人此刻都有些傻了。
陛下竟然真的敢這麽做?
現在士族確實權力大不如前了,可是不代表可以隨便揉捏吧!
陛下的膽量太大了,可是這樣自己怎麽辦?
當朝的大臣,還是以士族為主,寒門子弟現在基本還沒開始進入這個朝堂。
但相信不出幾年,那些寒門就會慢慢爬進來。
他們爬進來的同時也意味著會有人被擠出去。
擠出去的自然就是士族了,至於他們是以什麽姿勢離開這天下政治的殿堂就不得而知了。
帝王是仁慈的,也可以是狠辣的,或者可以是讓人害怕的。
但是麵對權力,他們的選擇都是一樣的。
寸步不讓。
高琦也是驚歎李平殿下的能力跟陛下的魄力,這對父子怕是要開啟曆史的新篇章了。
這次如果成功,那曆史絕對要翻天覆地的。
“陛下!不可!李平殿下此乃誤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