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374章 你不行,朝堂上挑戰

李世民當著朝臣的麵求蘇玉入朝為官,蘇玉還不屑一顧。

這搞得朝臣們很不爽。

終於有一個武將走了出來。

“皇上,臣等出生入死才博取了功名。”

“駙馬雖尚公主長樂,可得恩蔭之職,以示皇恩浩**。”

“但駙馬爺如此兒戲,在朝堂之上吊兒郎當,還敢拒絕聖旨,臣等不服。”

武將說得非常生氣。

其他大臣也議論紛紛,覺得李世民對蘇玉太嬌縱了。

豈有皇帝求人當官的道理。

說話的這位是劉蘭,字文鬱。

此人熟讀經史,善言成敗,原來跟著李密混,後來投降了大唐,此時的封爵為:平原郡公。

劉蘭雖說是李密手下,但是不在瓦崗寨,他是在李密占據洛口時歸附的。

所以程咬金和秦瓊跟他關係一般般。

“皇上,平原郡公所言有理,朝堂之上不可如此。”

“臣等以為駙馬太過隨意,不重朝綱。”

“駙馬入朝居然不拜皇上,這是欺君之罪。”

大臣們不停地數落蘇玉大不敬。

房玄齡三個人卻閉嘴,一個字不說。

房玄齡心中暗道:這些人都是不知死的,他們不曉得蘇玉的厲害。

竟敢當朝指責蘇玉,怕不過活夠了。

李世民被這些大臣說得沒辦法。

沒想到把蘇玉叫過來,居然引起了這麽爭議。

“駙馬,你覺得如何?”

李世民問道。

蘇玉一臉冷漠地看著群臣,說道:“我本來就不想做官,今日早朝我也不想來,皇後非要把我拖過來。”

“你們繼續吧,我走了,耽誤我睡覺了。”

蘇玉起身往外走,完全無視這些大臣。

劉蘭氣不過,怒道:“豈有此理,給我站住,朝堂豈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

房玄齡三個人驚恐地看著劉蘭。

杜如晦連忙勸道:“平原郡公,駙馬爺要回去便回去,何必如此動怒。”

心中卻罵道:這個劉文鬱,你敢吼蘇玉,找死啊你。

魏征也勸道:“不至於如此,平原郡公息怒。”

“駙馬爺,您請回吧,現在回去還可以睡個回籠覺。”

朝中的三位重臣對蘇玉百依百順。

這讓劉蘭更加不爽。

“鄭國公,你號稱諍臣,為何對蘇玉如此縱容。”

劉蘭指著魏征訓斥。

魏征心裏MMP,大罵劉蘭不懂事:老子救你全家性命,你還敢說我縱容。

“皇上說駙馬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微臣也頗讀經書,世人也說微臣能通古今,知興衰成敗。”

“微臣就在朝堂之上與駙馬對決,看到底是不是徒有虛名。”

劉蘭當朝挑戰蘇玉。

朝臣們隻聽李世民說蘇玉指揮了每一場大戰,能事先知道敵將的生死存亡。

說實在的,他們不相信。

哪有這麽厲害的人。

大軍未動,蘇玉已知生死成敗,這不是跟神一般。

他們心中有疑惑,但是又不敢質問李世民。

哪個臣子敢問皇上的不是,也隻有劉蘭這樣頭鐵的人,敢當朝挑戰蘇玉。

其他人紛紛吃瓜看熱鬧。

“平原郡公對於他人成敗預料也很準的。”

“當年李密之敗,他就看出來了,所以歸附了我朝。”

“平原郡公挑戰駙馬,沒毛病。”

“駙馬是否真有本事,今日能見分曉。”

朝臣們議論紛紛。

這樣的當麵挑戰,蘇玉沒有不接招的道理。

蘇玉回頭問李世民:“老...父皇,要不要理他呀?”

李世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他們不服氣,那就讓蘇玉露一手,震懾住他們。

“駙馬,平原郡公與你切磋,你就應戰吧。”

李世民微微笑道。

他不擔心蘇玉會輸。

當朝比試最好,堵住大臣們的嘴巴,到時候蘇玉做什麽事情都方便。

最主要的,還是想讓蘇玉當官。

劉蘭冷笑道:“駙馬爺不會是膽怯不敢應戰了吧。”

這個樣子很囂張。

蘇玉看著劉蘭,微微笑道:“你是平原郡公?”

劉蘭冷笑道:“正是在下。”

蘇玉撓頭想了想,說道:“隋末時期,你在北海與盜賊連結,攻破本鄉城邑,劫掠鄉鄰,多殺無辜,算不得好人。”(事見《舊唐書.列傳十九》)

這話一出,朝臣震驚。

雖說隋末時期,和盜匪廝混劫掠不是新鮮事情。

可是和盜匪勾結攻破本鄉的城池,屠戮自己的鄉親,這就過分了。

劉蘭聽得頭皮發麻。

這是他的黑曆史,蘇玉如何會知道。

都過去了這麽多年,知情人應該都死了才對。

劉蘭為了遮掩過去的事情,這些年殺了不少知情人。

本以為事情過去了,沒想到蘇玉居然舊事重提。

他是怎麽知道的?

魏征一聽就怒了,質問劉蘭:“劉文鬱,你居然攻破本鄉,劫殺鄉鄰,豈有此理!”

“皇上,臣奏劉蘭凶狡,不宜在朝堂之列。”

李世民也很驚訝,所謂虎毒不食子,這個劉蘭居然對自己人下手。

真是太過分了。

劉蘭不傻,蘇玉雖然說對了,但是空口無憑。

“皇上,蘇玉信口雌黃,微臣當年乃是攻破城池,殺了隋朝官員,開倉賑濟災民,並未有劫殺之事。”

劉蘭馬上否認。

房玄齡說道:“不對吧,北海當時未遭兵禍,乃是巨富之地,何來災民?”

房玄齡修著史書,看過北海的地方誌,知道當時的情況。

劉蘭狡辯說道:“那是外來的災民。”

這個說法不可查證,劉蘭非要抵賴,房玄齡也沒辦法。

其他大臣開始反駁。

“皇上,當年之事相隔甚遠,倉促間無法查證,不可聽信駙馬一麵之詞。”

“平原郡公有歸附之義,功不可沒。”

“當年平原郡公用反間計離間頡利君臣,這是大功一件。”

朝臣開始替劉蘭說話。

這廝感覺自己乃是人心所向,朝臣們站在他一邊,又滿血複活了。

“微臣的功勞件件屬實,眾人皆知。”

“駙馬說有滅突厥高昌之功,卻是空口無憑。”

“你若是能知成敗,那就請說說高句麗何時滅亡,我大唐軍隊何時能攻破高句麗?”

“那蓋蘇文何時死去,如何個死法?你且說與我們聽聽。”

劉蘭說得很囂張。

大臣們覺得有道理,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高句麗進犯遼東,幽州地界時時受到騷擾。

若是蘇玉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就該說說現在的事情。

李世民聽了大喜過望。

劉蘭這廝給朕幫了一個大忙。

今日他這般激怒蘇玉,日後朕就有說辭哄騙蘇玉幫朕滅高句麗。

不錯不錯...

劉蘭咄咄逼人,朝臣有驚詫的,有得意的,有吃瓜的。

還有房玄齡三個人覺得劉蘭死期到了的。

“這廝活到頭了。”

“好言難勸該死的人。”

“夏蟲不可語冰啊。”

房玄齡三個人私下嘀咕,覺得劉蘭這家夥死定了。

蘇玉微微一笑,說道:“高句麗何時覆滅,我自然知曉。”

“不過,本駙馬先來說說你。”

李世民看蘇玉笑了,頓時感覺不妙。

蘇玉一笑,生死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