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511章 改名字,大唐新羅國

白江口之戰,是東亞地區最早的國際海戰。

按照曆史記載,大唐聯合新羅滅掉百濟後,百濟遺臣鬼室福信及僧侶道琛等人力守周留城,迎扶餘豐歸國為王。

同時聯合東瀛海軍,在白江村登陸,圖謀複國。

大唐悍將劉仁軌率軍於白江口大敗東瀛和百濟之聯軍,扶餘豐被俘。

白江口之戰很少在曆史提及,但是此戰極其重要。

因為這一戰,把東瀛打得服服貼貼,從此徹底向大唐學習,無論是文化、官製、建築,甚至包括自己的國都也模仿大唐長安城。

東瀛此後千年不敢覬覦大陸。

東瀛的本性就是,你把他腦袋砍下來,他才會下跪喊爺爺。

.......

善德女王確認屯兵白江口是蘇玉的意思,這才放心。

“東瀛和百濟國眉來眼去,以前經常派兵加入百濟,和我們新羅打仗。”

“後來,聽說大唐去了一個和尚,叫做辯機的,成了東瀛的國師。”

“自那以後,東瀛才漸漸不摻和。”

“不過,我聽說東瀛國內也有不少人反對辯機和尚。”

善德女王說道。

東瀛島國一直想脫離在大洋中漂泊的日子,妄圖占據高麗半島,然後向大陸進軍。

新羅依附大唐,不正眼看東瀛。

而百濟對抗大唐,和東瀛眉來眼去。

女王提起辯機和尚,蘇玉笑道:“你不說我倒差點忘了,到了這裏,離東瀛很近了。”

“不知道這廝如今過得如何。”

沒想到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辯機和尚去東瀛也有些時日了。

女王驚訝道:“駙馬認識辯機和尚?”

蘇玉笑道:“豈止認識,這廝東渡還是我的主意。”

女王和金勝曼震驚。

辯機和尚的威名,百濟和新羅都知道。

他在東瀛的地位隻在天黃之下,總領東瀛佛事和政務,稱為東瀛佛祖。

就是做事有點風流....

“辯機東渡據說是大唐皇帝派他去的,原來是駙馬大人的主意?”

金勝曼有點不相信。

蘇玉把當時的事情說了,二人爆笑不止。

“難怪那個辯機和尚如此不正經,原來是駙馬大人的主意。”

“我聽說辯機和尚在東瀛的江戶建立了歡喜廟,專門傳授四十八手的技藝。”

“駙馬大人太不正經了。”

善德和金勝曼二人調笑道。

蘇玉笑道:“你們說我不正經,那我便不正經給你們兩個看看。”

金淑在門外聽到兩個的聲音忽高忽低...

善德女王第二天才出來。

挑選的大臣都確定了,特別是六位重臣,分別鎮守百濟國六大別都,每個別都駐軍五千。

剛開始攻占的地方不得不防。

確定了六大別都的官員,善德女王每日跟蘇玉廝混。

這是她最後的快樂時光了,估計白江口海戰結束,蘇玉就會跟老陳一起離開新羅,回大唐。

這一別,估計不會再見了。

半個月後,捷報從白江村送到了金城王宮。

和蘇玉說的一樣,百濟王子扶餘豐勾結東瀛國內的勢力,妄圖在白江口登陸複國。

東瀛國內對辯機和尚不滿的人,想在百濟立穩腳跟,吞並新羅後,再反攻東瀛,把辯機和尚搞下來。

沒想到白江口那裏早有伏兵,東瀛水兵全軍覆沒,扶餘豐被活捉。

善德女王拿著捷報,大呼蘇玉神了。

“難怪說駙馬大人能未卜先知。”

“半個月後的事情,他居然算得明明白白。”

善德女王覺得可惜,為何新羅沒有這樣的人才。

第二天早朝。

金武成帶兵回城,軍隊駐紮在五裏外的大營。

善德女王坐在王座上,文武大臣分列兩邊。

宮女大喊一聲:“宣金武成將軍覲見。”

金武成沒有穿鎧甲這一次,也沒有帶刀。

快步進了朝堂,金武成拜道:“末將金武成拜見王上。”

“白江口海戰,我軍大獲全勝,東瀛水軍覆滅,活捉扶餘豐。”

“現將兵符歸還王上。”

金武成雙手捧著兵符。

善德女王點頭,宮女接了兵符,奉還給善德女王。

收了兵符,善德女王終於放心了。

“將軍平身。”

女王微微笑道。

金武成起身。

“說說吧,白江口海戰如何?”

女王笑道。

金武成拜道:“白江口之戰,完全按照駙馬大人的預計進行。”

“半個月前,駙馬大人就說扶餘豐會勾結東瀛人進攻白江村,讓末將設伏。”

“果然,前日扶餘豐帶著東瀛水軍悄悄到達白江村口。”

“按照駙馬大人的吩咐,我們讓開一個口子,讓東瀛水軍進入。”

“然後將他們圍困,等退潮後,東瀛水軍擱淺,我們再火攻。”

“東瀛船隻被燒得片帆不剩。”

金武成說得眉飛色舞。

新羅大臣聽得議論紛紛,不敢相信。

葛文王問道:“金將軍,半個月前,駙馬大人就知道東贏國要出兵白江口?”

金武成點頭道:“正是,半個月前,剛破熊津城時,駙馬大人就說白江口還有一戰。”

“我分兵掠地之後,在白江村集結設伏,果然等到了東瀛人。”

葛文王大為震驚。

“傳說是真的!”

“駙馬大人真的可以未卜先知。”

“哎呀呀,太厲害了。”

“本以為駙馬大人隻是武藝高強,沒想到居然能未卜先知。”

朝中大臣覺得震撼無比。

蘇玉到新羅國,一戰殺沙勿盡,二戰殺真賢,三戰破熊津城。

可這三次戰鬥,隻是說明蘇玉戰鬥力強橫。

至於傳說中的未卜先知,他們沒見到。

這一次白江口海戰,他們看到了。

半個月前就知道了東瀛人要進攻,還製定了作戰方略。

最恐怖的是,白江口海戰,真的和蘇玉說的一模一樣,分毫無差。

善德女王說道:“駙馬大人神機妙算,不是我等能理解的。”

“扶餘豐何在?”

金武成拜道:“在門外等候發落。”

善德女王說道:“帶扶餘豐。”

門外兩個士兵押著扶餘豐進來,他穿著打扮跟東瀛人一樣,不像百濟人。

“我不服,你們使詐。”

扶餘豐一進來就開始嚷嚷。

善德女王冷笑道:“別不服,你不是敗給我們,你敗給了大唐。”

聽到這裏,扶餘豐不說話了。

輸給大唐,好像不是那麽丟人。

“你想怎麽樣?”

扶餘豐問道。

善德女王笑道:“你是百濟國的王子,如何處置,由駙馬說了算。”

“把他押下去,等候駙馬大人發落。”

士兵將扶餘豐押下去。

善德女王說道:“白江口海戰結束,百濟國盡入我手。”

“這是駙馬大人的天威使然,我們不可忘記。”

“本王宣布,今日新羅改名為:大唐新羅國。”

“我們要生生世世記住,我們新羅的一切是大唐給的,是駙馬大人給的。”

眾臣山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