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640章 審李佑,杜行敏封官

長安城外朱雀大街東邊。

齊州兵曹杜行敏披甲,帶著手下士兵,拉著幾十輛囚車,押解著許多造反的士兵往皇城方向走去。

街上的百姓圍在道路兩邊看熱鬧。

“這是齊王李佑,造反被抓了。”

“誒?皇上不是沒有發兵嗎?怎麽造反就被平定了?”

“長安城沒有發兵,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發兵。”

“對,可能是外地的兵馬。”

“齊州北邊的幽州、遼東還有幾十萬兵馬鎮守呢。”

長安城的百姓以為李世民從幽州那邊調集了兵馬平定李佑的叛亂。

百姓七嘴八舌議論,囚車緩緩走過朱雀大街,到了朱雀門前,杜行敏停下來。

李靖帶兵在門口守著,旁邊還有尉遲恭。

兩個人奉旨在朱雀門等著。

朱雀門往裏就是禁內,所以兩個人在此等候。

“杜兵曹,我等奉旨在此迎接你。”

李靖和尉遲恭拜道。

他們兩個是開國功臣,位高權重,居然親自迎接。

杜行敏不是不識抬舉的人,即刻翻身下馬,回禮拜道:“下官不過一兵曹而已,豈敢受此大禮。”

品級差距太大,杜行敏惶恐。

李靖說道:“杜兵曹立此大功,何愁不富貴。”

這是大實話。

不費朝廷一兵一卒,杜行敏一個人平定了叛亂,憑這功勞足夠封侯。

“職責所在,何敢言功。”

杜行敏謙虛道。

李靖和尉遲恭點頭,感歎蘇玉挑的人果然不一樣。

換做其他人,早就鼻子朝天了。

“奉皇上聖旨,隻讓庶人李佑、陰弘智、引弘亮三個進去,其他人打入死牢。”

李靖說道。

杜行敏拜道:“到了長安,一切聽憑兩位將軍處置。”

杜行敏從身上拿出齊王的印信和兵符交給李靖,自己什麽都不拿。

尉遲恭心中暗道:這個杜行敏是聰明人。

李靖收了印信,讓身邊的太監拿著,不過自己的手。

“杜兵曹隨我來。”

李靖和尉遲恭領著杜行敏,李佑三個被千牛衛押解進去。

進了太極殿,李世民高高坐在上麵。

文武百官分兩邊,老陳在右邊站著,對杜行敏微微點頭。

“微臣杜行敏,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杜行敏拜道。

剛才在太極殿門口,他把鎧甲和刀卸下了。

臣子不許披甲持刀進殿,除非是曹賊那樣的權臣才能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李世民在台上微微頷首,說道:“平身。”

杜行敏起身拜道:“謝皇上。”

李佑三個人被繩子綁著,像粽子一般站在堂下。

“齊州兵曹杜行敏,才能出眾、忠於朝廷,以一己之力平定叛亂,功勞甚大。”

“朕封你為...”

李世民想該封杜行敏為什麽爵位官職。

按理說,杜行敏是蘇玉挑出來的,他日後有什麽成就,蘇玉應該算出來了。

李世民轉頭看老陳...

朝中大臣和杜行敏等著李世民發話分封,說到一半啞火了。

大臣們莫名其妙,不知道李世民為何半路掉鏈子。

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知道情況,也轉頭看老陳。

這就尷尬了,老陳記得蘇玉說過要封杜行敏什麽官爵。

當時蘇玉說,杜行敏日後是一方諸侯,不必客氣。

但是大臣們都在,他不好跑上去告訴李世民。

杜行敏眼巴巴等著李世民分封...

氣氛十分尷尬...

李世民敲了敲龍椅,給老陳一個暗示。

然後老陳的手指比劃幾下,李世民看著手勢,臉上浮現一絲神秘的微笑。

李世民幹咳幾聲,說道:“朕封你為南陽郡公,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杜行敏一下從七品小官封為從三品的大都督府長史,還有南陽郡公的爵位。

可謂是一步登天了。

杜行敏大喜,跪下磕頭拜道:“微臣謝皇上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中大臣羨慕不已。

杜行敏不過才三十多歲而已,好年輕啊。

他們這些大臣雖然品級官職都有了,但是歲數一大把。

他們非常羨慕杜行敏被蘇玉看中。

果然,靠著蘇玉這棵大樹好乘涼。

房玄齡和杜如晦沒有羨慕杜行敏,他們已經位極人臣了。

他們奇怪的是李世民和老陳是如何溝通的,就幾個手勢?

“他那個手勢,你懂嗎?”

房玄齡低聲問杜如晦。

“不懂,沒看懂。”

杜如晦搖頭說道。

突然間,他們感覺自己成了外人。

李世民和老陳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他們心裏是嫉妒的。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平身吧。”

杜行敏起身拜道:“謝皇上。”

旁邊的大臣拱手稱賀:

“恭喜杜大人封爵。”

“恭喜恭喜,年少有為。”

“以後就是同朝為官了。”

杜行敏在朝堂上,除了狄仁傑之外,算是最年輕的了。

老陳笑道:“小杜,好好幹,皇上不會虧待你的。”

杜行敏再見到老陳,十分感激。

“都是公子的提攜,若非公子吩咐,哪有今日的富貴。”

朝堂上不好多說,杜行敏拱手謝過,往旁邊站好。

封賞過後,輪到李佑了。

李世民看著站在中間的李佑三個,怒喝道:“逆子,朕將齊州給你,你卻謀反。”

“說,朕哪裏虧待了你。”

李佑撲通跪在地上,以頭搶地,哭訴道:“父皇,都是舅舅從中挑撥,說父皇子嗣眾多,如果手裏沒有兵馬,難保不被殺掉。”

“所以兒臣才招兵買馬自保,我隻是為了自保而已。”

李佑把所有髒水潑到陰弘智的身上。

他當時謀反確實有陰弘智兩個挑唆的緣故,但是他自己也有想法。

突厥人告訴他,李世民和長孫無垢會死在中元節,長安城大亂。

這個時候起兵造反,就能得到皇位。

李佑心動了,就在齊州發兵。

但是後來的情況完全和他想的不一樣。

他以為五州兵馬會響應自己,誰知道沒人理他。

而且,杜行敏將齊州的官軍死死抓在手裏。

李佑招收的都是些無賴潑皮,根本沒有戰鬥力。

現在想起來,李佑覺得自己失敗完全是蘇玉搞的鬼。

如果不是蘇玉把杜行敏安插在齊州,他不至於輸得這麽慘。

一場仗都沒有打,就輸了。

聽了李佑的狡辯,李世民冷笑道:“你倒是推得幹淨。”

“朕問你,權萬紀是不是你殺的?”

齊州長史權萬紀,李世民欽點的人,被李佑亂箭射死。

“這是他們兩個幹的,跟兒臣沒有關係。”

李佑推脫。

李世民冷哼道:“推得倒是幹淨。”

“你知道朕為何要在朝堂審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