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摘星樓,李治的驚喜
李治不理解為什麽李世民突然這樣做。
自從遼東之戰後,李世民對他一直青睞有加,如何突然又讓李泰去蘇家莊。
允許皇子去蘇家莊,就是默認跟蘇玉拉關係。
這對李治很不利。
換了一件軍大衣,戴上帽子,李治獨自出門。
他沒有帶人,而是自己一個人往永陽坊走去。
街上的積雪被掃幹淨了,並不難走。
到了永陽坊,這裏仍舊熱鬧。
特別是火鍋店的生意爆滿,熱氣騰騰的火鍋在雪天再合適不過。
李治直接到了摘星樓前,侍衛認得李治,放他上去。
進了頂樓的玻璃房,這裏是老陳的地方。
李治沒有敲門,他跟老陳很熟了。
推門進去,見到老陳和狄仁傑在吃火鍋。
一個鴛鴦鍋,一大盤牛肉和羊肉,還有酒。
見李治進來,老陳嗬嗬笑道:“晉王,你怎麽來了。”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坐吧。”
他們不跟李治客氣。
李治摘下帽子,把軍大衣掛在架子上。
“我這人就是有口福,算準了你們有好吃的。”
李治笑著坐下來,自己拿了碗筷吃起來。
夾了一片牛肉涮一涮,蘸醬後吃進嘴裏,格外美味。
“晉王今日怎麽有空來這裏吃火鍋?”
狄仁傑笑問道。
平時李治都在府裏讀書練武,沒事一般不出門。
他擔心太子的人找他的小辮子。
李治笑道:“狄大人這樣的工作狂都可以過來吃火鍋,我如何不能來。”
狄仁傑的敬業在朝廷上出名的。
狄仁傑笑道:“案子都判完了,難得清閑一下,就來這裏吃火鍋了。”
老陳笑道:“晉王不會是代表皇上來微服私訪,找我們查崗吧。”
李治笑道:“沒錯,正是父皇讓我過來查崗的。”
“待我回宮,我須細細稟報你們是如何擅離職守的。”
三個人哈哈大笑。
老陳說道:“我人在永陽坊,不算擅離職守,他算。”
老陳指著狄仁傑說道。
狄仁傑笑道:“老陳,你這就不仗義了。”
拿起杯子,三個人幹了一杯。
老陳看著白茫茫一片的長安城,想起了十幾年前的事情。
“當時也是這麽大的雪,皇後娘娘當時和大雲一起進了蘇家莊,被我們當做賊抓了。”
“然後就有了現在的許多事情。”
老陳笑著回憶道。
李治說道:“我聽過傳聞,說當時抓母後的人是你。”
蘇玉抓長孫皇後的故事,在長安城有好多版本。
老陳笑道:“沒錯,不過不能說抓,是請。”
當時老陳確實是恭恭敬敬請她進去的。
皇後器宇不凡,有貴相,所以老陳並沒有動粗。
李治喝了一杯,歎道:“大唐的百姓要感謝你啊,如果不是你請母後進了蘇家莊,見到了皇姐夫,如今的大唐怎麽會有這般強盛。”
李治將大唐的興盛歸功於蘇玉。
而老陳如果不抓皇後,恐怕蘇玉現在還是潛龍狀態,沒有人知道。
畢竟蘇玉是一條鹹魚,如果沒有人把他撈出來晾一晾,恐怕會永遠沉在水下。
老陳笑道:“都是公子的功勞,與我無關。”
老陳很有自知之明,他自己沾了蘇玉的光才有今日。
狄仁傑見李治心不在焉,問道:“晉王有心事?”
李治勉強笑了笑,說道:“都說你觀察細致入微,果然逃不過你的眼睛。”
“不瞞你們二人,今日過來是有事情請教。”
老陳見李治突然嚴肅起來,問道:“怎麽了?”
李治說道:“方才聽說父皇答應讓魏王去蘇家莊跟姐夫學醫。”
“你們知道的,跟姐夫靠近,那就是...有希望當太子。”
李治說出了這句話,這是因為他對老陳和狄仁傑絕對信任。
否則,這樣的話絕對不能說出來。
“我想不明白父皇為什麽這樣做,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麽?”
李治問道。
他看著狄仁傑,想要個答案。
除了蘇玉,大唐最聰明的腦瓜子就是這個了。
狄仁傑喝了一口啤酒,徐徐說道:“你仔細說說。”
李治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
老陳聽完,也感覺很奇怪。
“魏王和公子向來沒什麽交集,而且他也不像是皇上中意的人選,為何突然這樣決定?”
“小英,你說呢。”
老陳說道。
狄仁傑想了想,笑道:“晉王多慮了,此事不打緊。”
“作為帝王,最重要的是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裏。”
“晉王和公子走得太近,朝中大臣都覺得你會繼任太子之位,所以很多大臣依附你。”
“皇上不想大臣拉幫結派,所以才讓魏王去蘇家莊,以此讓大臣迷惑,不知道聖心所向。”
“這隻是帝王術的一種,並不是聖心有變。”
“你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即可,無需考慮這些事情。”
狄仁傑非常聰明,馬上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李治聽了,覺得有道理。
從遼東回來後,李治經常在永陽坊見蘇玉,兩個人走得很近,朝中大臣都傳蘇玉支持李治。
他們紛紛向李治表示願意支持。
李世民身為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情。
這樣做算是抑製下李治,安撫下李承乾和其他皇子。
“還是你聰明,一語道破了。”
李治佩服道。
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李治感覺心中的石頭沒有了。
“來,我敬你們一杯。”
李治拿起酒杯,三個人喝了一杯。
老陳笑道:“你不要想太多了,公子跟我說過,你日後是皇帝,不會錯的。”
蘇玉聊天的時候說李治日後是唐高宗,老陳記得。
狄仁傑聽老陳把老底說了,心中大呼不妙。
這個事情,蘇玉沒有公開說,老陳怎麽就說漏了。
狄仁傑的腳從下麵踩了老陳一下。
老陳馬上閉嘴不說。
李治卻聽得明白,驚問道:“姐夫真是這樣說?你不要騙我。”
老陳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那時候...我和公子喝酒,記不得太清了。”
老陳知道自己說快了,不該這樣說的。
狄仁傑喝酒吃火鍋不說話。
李治知道不便這樣說,也就不再問。
心中知道就行了。
“來,我們今日不醉不歸。”
李治心情大好,親自給老陳和狄仁傑倒酒。
今冬的雪,李治覺得格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