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717章 三兄弟,各自的算盤

不管眾人如何嘲諷老黑,他都不介意。

人老了,就不在乎這些言語上的嘲諷。

說來說去,並不會少一塊肉,沒什麽大不了的。

如今最要緊的是如何對付蘇玉。

就算整個大唐的軍隊殺過來都不怕,可是蘇玉出征,那就不一樣了。

得罪了蘇玉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老黑到現在還很奇怪,為什麽六詔要對大唐動手。

這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他在長安城那麽長的時間,深知大唐的富庶不是六詔能比的。

不說整個大唐,單單一個長安城,就比整個六詔的人口還要多。

當時國王施望欠說要巴蛇吞象,老黑覺得太可笑了。

巴蛇是龐然大物,可施浪詔人口不過十幾萬,就想吞下幾千萬人口的大唐,這是癡人說夢。

一個長安城就有百萬人口,頂得上十個施浪詔了。

後來聽說是蠱教聖女三妹兒的主意,她和西突厥之間做了什麽秘密交易。

三妹兒告訴六詔的國王,她一個人去長安城。

等她殺了李世民,六詔同時發兵攻占巴蜀之地,然後北上漢中,東臨荊州,西南就是六詔和蠱教的天下。

事情都算得挺好,可她沒想到蘇玉那麽厲害,自己死在了長安城,聽說蠱教聖物也丟失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蠱教元氣大傷。

沒有了蠱教聖物冰蠶蠱王,六詔國王對蠱教不是很服從了。

“我回去稟報國王。”

金鑼說道。

他做事算是這裏最老成的,其他人不靠譜。

老黑點頭說道:“你去吧,要把你看到的說明白。”

老黑特意囑咐金鑼。

在益州城看到的情況要如實稟報國王施望欠,最好不打仗,向大唐投降認錯。

若是真的打起來,施浪詔根本不是對手。

金鑼點頭,馬上出門,連夜回王城。

蠱教在六詔,有很多分舵一樣的。

六詔每個王城都有。

蠱教的總壇在施浪詔的都城具和城。

金鑼往具和城送信。

......

益州大都督府。

李承乾白天到了大都督府洗澡,發現伺候自己隻有一些衙役,居然沒有美女。

在東宮的時候,雖然李世民和皇後管得嚴,但是他東宮的美女從來沒少過。

到了這裏,居然一個都沒有。

李承乾的氣憤可想而知。

杜行敏是蘇玉的人,蘇玉和李承乾的關係很一般,所以李承乾覺得這是杜行敏看不起自己。

所以他氣呼呼地找杜行敏。

從浴室裏出來,問杜行敏在哪裏。

官差說在行宮門外。

李承乾和李泰先一步進城,不知道李世民到了。

所以他吵吵嚷嚷到了行宮外麵大呼為何不給自己美女。

誰知道和李世民撞個滿懷,被臭罵了一頓。

回到大都督府,李承乾進了自己的院子,心中忐忑不安。

這一趟益州之行,他原本不想來的。

是李泰那個攪屎棍胡攪蠻纏一通,最後連帶把他拖到了這裏。

“到了這裏,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李承乾自言自語道。

他說的人自然是侯君集。

臨行前,他讓人找過侯君集。

得到的回信說,侯君集讓他在益州城不犯錯就行。

李泰和李恪想奪取太子之位,那就必須立下功勞才行。

而李承乾自己本來就是太子,隻要不犯錯,就不會被廢掉。

但是現在好了,剛到益州城就被罵了一頓。

想來想去沒用,李承乾感覺渾身黏糊糊的,還是洗澡去。

好在他自己帶了幾個東宮的太監,可以伺候自己。

“走,洗澡去。”

李承乾說道。

太監跟著李承乾進了浴室。

吳王李恪住下後,他的人也到了。

李恪自己跟著蘇玉坐熱氣球飛過來,他手下吳王府的人跟著李靖出發的。

就算李恪不受李世民待見,他也是皇子,他要把人混進軍隊裏出發,李靖不會說什麽。

至於李世民會不會知道,那就不關李靖的事了。

“吳王殿下,剛才太子被皇上訓斥了。”

帶來的太監同福說道。

同福算是李恪的心腹太監,以前從長安城帶到了安州,回長安城的時候又帶回來。

這次到益州,李恪覺得事情非常關鍵,必須帶上可靠的人辦事。

於是把同福帶來了,因為他在益州當大都督的時候,同福也在。

“為何訓斥?”

李恪笑問道。

李承乾經常被罵,他也不感到奇怪。

“方才太子要沐浴,大都督沒有給他安排美女。”

“太子很生氣,找大都督說道,沒成想遇到了皇上。”

同福低聲笑道。

李恪搖頭譏誚道:“這個太子,不知道父皇到了,還以為自己是益州身份最高的人,可以為所欲為。”

“剛到益州城就來了這麽一出,太子算是輸了一局。”

李恪心中很高興。

李世民讓他們三個同到益州城,說起來,李恪當做大都督,過來幫忙。

李承乾和李泰是因為鬥毆受罰,但事實上,李恪猜測,這也是李世民的考驗。

李世民想看看,他們三個人裏到底誰適合當太子。

這裏奇怪的就是,為何不讓李治過來。

現在爭奪太子之位的人有三個,卻隻讓他們兩個過來。

難道是李治哪裏失寵了?

還是說,上次去遼東的時候,李治立功太多,所以不讓他來,怕他功勞太多?

李恪胡思亂想,有點迷糊。

聖心難測,恐怕隻有蘇玉能猜透父皇的心思。

“不管他了,我們自己準備下。”

“你按照名單,去把以前的官員都走一遍,聯絡聯絡感情。”

“告訴他們,本王在益州城的時候,讓他們多多支持。”

“這次益州之行若是好了,以後天大的富貴等著他們。”

李恪吩咐道。

李恪這個人喜歡拉攏人心,當年在益州時候,提拔了不少人。

即便回了長安城,還時時有書信往來照顧。

如今他到了益州城,自然要去聯絡聯絡。

同福拿著名單,拜道:“奴才領命。”

出了大都督府,同福悄悄地在益州城走動。

同在大都督府的李泰剛洗完澡出來,也得到了李承乾被訓斥的消息。

李泰幸災樂禍地說道:“哼,李承乾這個人不學無術,整日想著花天酒地。”

“那日我去東宮找他的時候,他宮裏太監攔著,估計就是在裏麵飲酒作樂,怕被我撞破。”

“狗改不了吃屎,到了益州城還這樣,活該被父皇責罵。”

李泰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多,比李承乾強,更適合做太子。

君王就應該垂拱而治,指揮別人做事。

蘇玉那樣的人是完美的臣子,等他上位當皇帝,一定逼著蘇玉出山。

李泰就是這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