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生存記

第一百三十章 天冷

許攸又回到了渤海郡,回來這一路,他對在河東感受到的活力更加深刻。

關東的百姓經過黃巾軍起義後越發艱難,許多人成為佃戶、奴婢,臉上也越發愁苦。

許攸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屋子裏,關好門窗,把床榻上的木板拿開,他一眼就能看出是否有人在他不在時動過這裏。

一切完好,沒有損失,他又把一盒從河東得到的金銀裝飾品放入裏麵,然後把床榻恢複原樣。

隨後他出來讓奴仆卸下來一車的琉璃與三車的酒。然後帶著一車琉璃與一車的酒去見袁紹。

袁紹見到許攸後流露出關心的形態說道:“子遠此去甚久,讓我日夜牽掛。憂愁子遠會出現意外,甚至有些後悔派子遠去河東。”

許攸也流露出激動說道:“許子遠未能速回,讓主公擔憂了。此次河東之行不負主公所托,我獲得了不少的消息。”

“河東太守同意派兵支持我了?”袁紹喜道。

“主公有所不知,這河東太守李錄乃是並州牧霍東的人。霍東當北屈令時,李錄為北屈縣丞。霍東為河東太守,李錄為北屈令。後來霍東為並州牧,這李錄又成為河東的太守。”許攸把霍東與李錄的關係說了一遍。

袁紹有些吃驚的說道:“想不到竟然是如此情況,我說之前沒有聽聞李錄這人,原來是霍東讓他成為河東太守的。”

“沒錯。可以說李錄的態度就是霍東要表達的態度。”許攸說道。

“這霍東是否支持我?”袁紹問道。

“剛開始他們還念及董卓提攜之恩,後來我勸說他們豈能因私恩而忘了對國家的忠義,最後轉而支持主公。但並州內有白波軍、匈奴人、羌人,外有鮮卑威脅邊郡,缺兵缺人,朝廷不提供幫助,隻能靠他們自己抵抗,實在是無法出兵相助主公。但是可以發出聲明討伐董卓,並且支持主公為盟主。”許攸回答道。

“這麽說,他們沒法出兵了,就相當於他們保持中立了。”袁紹知道並州是貧瘠之地,其地缺少人口,而且是內憂外患,所以對其沒有派兵支持他沒有吃驚。

“他們說要是明年並州情況要是能有所改善,就會派兵相助主公,還派人送來一車琉璃與一車好酒送與主公,這酒在關東都難以買到。”許攸說道。

“酒有何出奇之處?”袁紹知道許攸是好酒之人,他說是好酒,那麽此酒定然有不同凡響之處。

許攸讓人取來一樽的酒,然後接了過來,親手給袁紹的酒盞倒滿。

“主公請享用。”許攸把酒盞放到袁紹身前說道。

袁紹聞了一下,的確醇香辛辣是其他酒沒有的,他嚐了一口,一股熱氣從他的腹中升起,然後漫延全身。

“的確是好酒。”袁紹誇讚說道。

“子遠是好酒之人,這一車酒就賜予你吧。”袁紹也不吝嗇。

“這是送給主公的,子遠豈能受之,這車酒就留給主公冬日飲之,天寒之時喝上一口,能讓熱氣傳遍全身,說是酒,其效用比羹藥還好。”

許攸推辭說道,他已經留下了三車的酒,饒是他也不好意思把所有的酒都留下。

“如此這酒我就收了,另賞子遠一百金。”

袁紹更在乎袁術與他爭奪盟主之位,所以他才在許攸說服袁術時賞賜其二百金。

對於河東就沒有那麽重視了,所以賞賜一百金,但別小看這一百金,這一金就相當於一萬錢。

許攸聽到又收獲了一百金非常高興,這次他沒有推托,連忙對袁紹施禮說道:“謝主公賞賜。”

袁紹又與許攸探討了一些明年討伐董卓的相關事宜。

進入了十二月,天氣越發寒冷,十二萬流民已經分配到各郡,太原郡雖然流民最多,但相對容易,許多流民暫時安排在廢棄的農村屋子裏。

上郡的韓當安置流民最困難,在膚施城裏十多個人擠在一個屋子裏,不過這些人也沒抱怨,這比他們住的棚子好多了,而且還有熱粥可喝。

韓當在膚施城城內來回巡視施粥點,看是否有克扣的。

“大哥,不如殺一批羊吧,這些流民在夜間都沒有東西可蓋。”嶽雲跟在韓當後邊說道。

“先殺一千隻吧,把羊皮處理好,再把我們從羌胡人哪裏繳獲的皮子拿出一部分,把羊皮先分給女人與孩子。”韓當說道。

“有些人還是不肯在屋子裏燒煤,說燒這東西會召來厄運。”嶽雲把他探查到的情況說給韓當。

“跟他們說這是經過處理的,與那些黑煤不同,已經把厄運消除了,沒看那些用了的沒事嗎?必須都得用,不用的沒飯吃。不然早晚都得凍死。”

韓當也是服了這些人,有些他們時候死都不怕,居然怕煤。

“大哥我怎麽感覺今年冬天比去年更冷了呢。”一陣冷風吹來,讓嶽雲忍不住哆嗦一下。

“我們越來越往北了,當然冷了。”韓當理所當然的說道。

“那為什麽越往北越冷呢?”嶽雲又問道。

“我踏馬怎麽知道?你小子哪來這麽多問題。”韓當回頭就給嶽雲了一腳。

嶽雲趕緊閃開說道:“大哥我是想說,我曾經是圜陽人,跟膚施差不多,我沒逃到北屈時,村裏的老人就說一年比一年冷了,冬天更長了,那更北邊的鮮卑是不是更冷了。”

“你到底想說什麽?”韓當皺著眉頭說道,他感覺抓住了一絲,但又沒完全理解嶽雲的意思。

“我們這裏一年比一年冷,而且冷的時間越來越長,那鮮卑也肯定是呀,那他們不得被凍受不了,然後往南邊跑呀,就會和我們對上了。”嶽雲解釋道。

韓當也明白了,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越靠近北麵越冷。但他們這裏冷,那麽北麵草原牧民會更冷。他是遼西郡令支縣人,經嶽雲這麽一提醒,當初在遼西郡時的確是冬天一年比一年冷了,冬天也好像越來越長了。

“行啊小子,進步不小,這個消息我會報給主公的,沒準你小子立了一功。”韓當誇獎道。

“我的親人都是被那些羌胡殺死的,我這輩子目標就是要為他們報仇,功不功的無所謂,當要不是主公收留我,我早就餓死了。”嶽雲收起以往的不羈而嚴肅的說道。

“放心吧,你肯定會報仇的,我與徐晃主力都是騎兵,主公把我二人都調北邊,絕對不是隻為了防守,明年必定與羌胡還會有大戰。”韓當把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那就好了,我肯定要好好訓練手下那些兔崽子。明年讓那些羌胡血債血償。”

“明年有你一展身手的時候,現在讓那些流民給我把煤用上,要是凍死了人,我拿你是問。”韓當給嶽雲下了死命令。

“大哥你放心,實在不行,哪個屋子裏不燒煤,我就派個兵士與他們一起住,然後讓兵士燒煤。”嶽雲也沒含糊就把韓當的要求答應了下來。

霍東還在西河郡離石縣守著,這裏可以隨時去上郡、河東郡與太原郡。哪裏要是有了問題,他可以快速到達。

霍東正與徐晃正看人捕魚呢,正常在漢朝捕魚要交稅的,霍東沒那麽多講究,誰捕上來就是誰的,這魚要是沒有油,吃起來的味道不是很好,但流民哪關心這個,你把魚給他,骨頭他都能嚼了。

趁著河水還沒有冰凍上,趕緊多捕些魚,能給流民們補一補身子,還能節省些糧食。

霍東翻轉著魚,等魚差不多熟了,拿出匕首把烤焦的魚皮刮下去,都省的剝魚鱗。

拿起一塊熟的魚肉,滋味是真不怎麽樣,他又撒上一點鹽,才好上一點點。

徐晃就沒那麽多事,吃得挺香。

有時少知道一些美食也是一種幸福,霍東就是因為知道太多好吃的而不可得,他才吃得如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