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讀書的意義
他們看顧依依一臉肯定的模樣,忍不住哼笑起來。
“沈夫人,不是我說,即便你是打出你的名頭,那也是沒人收女娃娃的。”
“高門貴胄的姑娘,頂多也在家塾中讀書,像咱們的尋常百姓,哪有那麽好的條件去創辦家塾?外麵的學堂,沒有哪一家收姑娘的。”
顧依依懶得和他掰扯,既然他們不收,她自然有辦法。
隻見她敲了敲桌麵,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看一看。若是有人收,我的兩個閨女能進學堂讀書,那麽夫子你索性給我一些你們學堂的教學書本,如何?”
夫子一笑,摸著胡須道:“別說教學書本,把一整個學堂給你都成!沈夫人,我奉勸你還是別想這些事了,你家姑娘若聰慧,你在自己家中教導教導便可。
女子無才便是德,讀那麽多書又有何用,遲早會嫁人,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子進了夫家,再大的才能也沒什麽用咯。”
真是好一番迂腐之論,顧依依嗤笑:“夫子能在此教書育人,還真是祖上積德。”
那夫子臉色微變,似是聽出顧依依在嘲諷一般,麵如菜色:“夫人你此話怎講?為何如此說!”
顧依依冷笑:“既然夫子不收那就罷了,等有人收了我家姑娘,我再和夫子來要你們的學堂書本,到時候夫子可別舍不得給。”
說完這話,便帶著孩子們離開了此地。
襲娘子連忙在後麵跟上來,勸說道:“沈夫人,你這又何必呢!夫子方才不是都說了麽,姑娘不收,可你家兒子可收啊。
你說你這麽一鬧,你家大寶三寶都入不了學堂了。”
不等顧依依開口,大寶卻先開口:“女子也是人,為何我們可學的她們就不可學?娘親說得對,那夫子格局淺顯,說的話也不似那真正有學問的人,他也教不了我們什麽東西。”
他們好歹也是沈長風親自教導的人,明辨是非,獨立自主的能力還是心中有數的。
襲娘子卻哼哧道:“大寶,你平日穩重,今日怎的還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夫子豈是你能評判的?”
顧依依護著自家寶貝,果斷道:“我家大寶說得有理有據,襲娘子若是以夫子的話為天,那你讓你們家大牛跟著他好好讀書便可。
我們家與夫子價值觀不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教育亦是如此。”
說完便從襲娘子身邊繞了過去。
襲娘子張大嘴巴,簡直不敢想象這番話是從顧依依口中說出的。
什麽時候,那個癡癡傻傻的惡女,變得如此伶牙俐齒,而且還身懷醫術。
仿佛就像變了一個人,若不是那張一模一樣的臉,襲娘子真要懷疑顧依依已經被人調包了。
可那也和她沒關係,隻覺得這女人才是目光短淺,自以為是,既然要和夫子對著幹,那行啊,她倒是也想看看,有沒有人會收姑娘上學堂。
襲娘子雙手環胸,嗤笑了起來。
回去路過柳氏宅院,還特意敲了屋門,和柳氏說起顧依依要讓姑娘上學堂的話來。
眼底的諷笑盡數明顯。
“你們家這妹子啊,越來越沒規矩了,自古以來,哪裏有尋常的姑娘上學堂的?還真把自己當成皇親國戚了?
人家長公主也不過如此,她家那孩子,難道和長公主一般金貴嗎?笑死個人!”
“你是不知道啊,我好心帶他們去學堂,她還擺上了架子。”
柳氏臉色慍怒,至今都還在為使女和家裏田地一事記恨顧依依。
不由得吐了一口唾沫:“讓她鬧騰去吧!她不是喜歡鬧騰呢!左右都是她自家孩子,誰知道她心裏打的什麽鬼主意。到時候自會有老天爺懲罰她!”
這麽長的時間,顧依依想必也得意很久了,這人啊,越往高處走,就越不勝寒。
襲娘子連連附和:“你說得對,她和我們一樣都是尋常百姓,走到那高處,她有那本事嗎?山豬吃不了細糠,等著看她笑話便是,不然還真以為自己是有多厲害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嘮起家常來,殊不知此時的顧依依帶著孩子們回到宅院。
她真心問道:“大寶三寶,你們不會怪娘親讓你們上不了學堂吧?”
大寶連忙搖頭:“怎麽會呢娘親,你說的也是我認同的,這種學堂讓我去我也會好生考慮。”
三寶也是狠狠點頭,他不如大寶明白得多,隻覺得那夫子和娘親不對付,他就是站在娘親這一邊的人,果斷開口。
“娘親說的肯定是對的,三寶也不稀罕去呢!”
顧依依笑了笑,糾正他:“你這孩子,娘親又不是聖人,說得也不一定都對,你還是要有自己主觀的判斷意識。”
三寶哦了一聲,而此時顧依依看到二寶不言不語,臉色看起來並不好。
她便拉過二寶的手,將她牽到跟前來:“二寶,怎麽了?因為姑娘上不了學心情失落嗎?”
二寶紅了眼睛,但卻是搖頭:“不是的娘親,二寶能不能上學都無所謂,二寶隻是覺得是我讓兄長和三寶上不了學了,心裏很愧疚。”
沒想到二寶會這麽想,那些愧疚的心理,直戳她心。
顧依依連忙安撫道:“二寶這不是你的錯,你怎麽會覺得是愧疚呢?
聽好了,姑娘不能上學,這都是一些人迂腐的思想,咱們女子同樣可以上學,讀書,教書寫字。所以娘親覺得,他們那麽迂腐,不上這個學堂也罷。”
“可是娘親是,如果不上學堂的話,我們還是以前一樣由爹爹來教嗎?如果不去學堂,就沒辦法參加縣試,兄長他們就不能參加科舉了,那讀書那麽多年,豈不是……”
“我們讀書不僅僅是因為參加科舉考試,我們讀書,更重要的是去認識我們不知道的,培養我們自己的判斷與認知。
讀書的意義並不是考試,它是永遠能影響我們的,塑造我們人格,教會我們明辨是非,知道嗎?”
她娓娓道來,孩子們聽得認真,也都放到了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