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廢我太子之位,又跪求我登基

第410章 想要麵聖

蕭宇走出禦史台,官員正押送王家罪人,往後門送。

他坐上馬車,回到了宇王府,等著蕭紹文召見。

這時,陪同的莊石在外麵問道:“殿下,那些王家人怎麽辦?”

蕭宇詫異道:“那麽多人,不是王家人嗎?”

莊石解釋道:“還有卑職在大將軍府,抓的王家人員,多是女人和孩子!”

“他們沒有被關在囚車裏麵,隻是當俘虜一樣,拉手銬、腳鏈拴著的!”

蕭宇道:“你回去之後,安排人到禦史台,讓禦史台一並處理了!”

大梁的法律,就是罪及家人!

但凡大一點的罪,都會絕後!

更不要說,王震江犯下滔天大罪,且罪行累累!

此刻皇宮裏,蕭紹文也是收到了消息。

他看到王家如此罪行,氣憤得摔杯牌桌,大喊道:“孽障!”

“虧他王家鎮守邊疆百年,功績斐然,竟然做出此等事情來!”

“自廢前程啊!”

“當初,朕還真以為他王子營被敵軍圍困了!”

一旁的太監,見皇帝如此動怒,出言諫言道:“陛下息怒,當心龍體!”

“再說,這王震江和王家罪臣,都已經被宇王殿下抓住了!”

“此等叛賊已伏法,足以安慰十萬將士英魂!”

不提蕭宇還好,一提,蕭紹文心口都是一陣痛!

他心中氣急,王震江簡直是罪該萬死!

哪怕死在戰場也好!

偏偏要被蕭宇抓住!

三方聯軍是宇字營擊退,人也在蕭宇手裏,接下來,不知道蕭宇要提出什麽條件喲!

這時,太監稟告道:“啟稟陛下,禦史中丞求見!”

禦史大夫祝長學,親自在抓案子,自然是沒空前來稟告蕭紹文,就派了禦史中丞來。

蕭紹文收拾了一下情緒和衣服,又正襟危坐的回到龍椅上,散發出皇帝的威嚴,說道:“宣!”

一旁的太監附和道:“宣禦史中丞覲見!”

禦史中丞進入大殿,跪地施禮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紹文道:“愛卿,平身!”

禦史中丞起身匯報道:“啟稟陛下,方才,宇王殿下將罪臣王震江,以及王家罪人,押送至禦史台!”

“禦史大夫祝大人,正在清查他們身上所犯罪行!”

蕭紹文心中還有些許欣慰,蕭宇能把人送至禦史台,說明眼裏還是有朝廷,還是有自己這個父皇!

不對!

有朝廷是真的,有沒有他這個父皇,就說不定了!

此刻,他對禦史中丞說道:“此事,好好的查,萬不能有所遺漏!”

“顯你們三日之內,查清所有事情!”

禦史中丞就是稟告此事,說了就沒事了,告辭道:“臣知曉!”

“臣告退!”

待禦史中丞離開後,大殿就安靜了下來。

蕭紹文愣了好一會之後,對身旁的太監說道:“宣宇王入宮議事!”

他雖然不知道隴右道詳細的事情,但是王震江都被抓捕了,想必王字營也殘了。

偌大的邊境線,總歸需要人去防禦!

所以,必須與蕭宇,盡快商議一下。

宇王府,蕭宇接到了口諭,不慌不忙的開始沐浴更衣。

這期間,禦史台已經收到了宇王府送來的證據,忙得是不可開交。

禦史大夫祝長學給大家分配好任務,每人都負責幾個人的案子。

他自己,則來審問王震江!

王震江作為曾經的鎮軍大將軍,特殊優待還是有的,到了禦史台的牢房,也是單獨關押。

祝長學一一述說王震江罪證,並每說一樣,就拿出證據佐證。

“啊~呼~”

王震江不耐煩的打了個哈欠,對祝長學說道:“不用這麽麻煩!”

“隻要你答應我,讓我見一下陛下!”

“所有罪,我都認!”

“反之,不滿足我這唯一一個要求,你別想我認罪!”

祝長學怒道:“鐵證如山,由不得你狡辯!”

王震江得意的笑道:“反正,我的條件就是如此,辦不辦,就看禦史大夫你的了!”

祝長學下令道:“來人,上刑!”

很快,牢房裏,就傳出了陣陣哀嚎!

王家人平日裏養尊處優,哪裏受得了這等酷刑,許多人在一開始就招了。

如果在軍營裏待過,還能多堅持一會。

不過,結果也是一樣!

下班之前,除了王震江,其餘王家人,都對罪行供認不諱,簽下了認罪的文書!

祝長學看著已經奄奄一息的王震江,上前問道:“還不認罪嗎?”

王震江已經十分的虛弱,用極其微弱的聲音道:“不認。”

祝長學退後數步道:“繼續用刑!”

獄卒得令,隻能繼續給王震江用刑。

沒一會時間,王震江就暈死了過去!

祝長學心中焦急,下令道:“傳醫生過來,趕快給他治療,別讓他死了!”

他想要盡快讓王震江認罪,好在蕭宇麵前表現一下自己!

此事,已經有了足夠的證據,就隻差王震江一紙認罪書。

做好了,體現不出能力!

但是,做不好,可就說明能力太差了!

……

幾個時辰前,蕭宇沐浴更衣完,進入了皇宮。

兩父子相見,免不了簡單的禮節和寒暄。

蕭紹文陡然話題一轉,對蕭宇問道:“宇王,隴右道的戰事,為何宇字營沒有呈報兵部啊?”

蕭宇回答道:“其實,兒臣也是今日才收到消息!”

“宇字營的將領初覺王字營叛變時,還不敢確定,畢竟茲事體大,不可能有半點錯差!”

“直至最後小心應對,並把王字營主將王震江緝拿歸案!”

“且王震江對所犯之事供認不諱,才將人和文件信息一起送至皇城!”

“兒臣第一時間,就把罪人送去禦史台,然後就回家整理事情前因後果!”

“畢竟,宇字營送來的東西太亂,必須整理才可呈報!”

說罷,他拿出早些時日,就準備好的呈報,交給太監道:“這,便是兒臣整理好的呈報!”

蕭紹文點頭,算是勉強接受了蕭宇的說法。

他從太監的手裏,接過呈報。

內容十分的簡潔,隨意編造了一個原因,說是遇到了一個百姓,說王字營根本沒有和敵軍發生戰鬥,宇字營才發生了端倪,從而提防著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