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吐蕃的應對之策
七八個將軍,坐在達頌讚麵前,卻一言不發。
沒辦法!
原本他們對大梁軍隊的印象,不是一支強大的隊伍。
甚至,隻是仗著兵器之鋒,以及多變的戰法,能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與吐蕃的大軍旗鼓相當。
可是,達頌讚親征,折損了三十萬大軍的事實又擺在那裏。
眾人又不得不信此事!
兩者一結合,就叫這些將軍們摸不到頭腦了!
最終,還是達頌讚先開口說道:“想必,你對本王親征那一戰,有所疑惑吧?”
眾將軍點頭,無不對此疑惑,想知道這一戰怎麽打的!
在他們眼裏,自家君王不是無用之輩,指揮的將軍,也是才能不錯,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
這一仗,卻是一敗塗地!
晉升的一些人回到王城後,達頌讚下達了封口令,誰也不能把那一戰的情況說出來。
達頌讚有自己的考慮,原本是怕下麵的人,知道大梁軍隊的強大武器後,讓軍心動搖。
而且,那時候看,大梁軍隊還未主動攻入過吐蕃。
現在,已經不得不講了!
如果沒有一點準備,直接麵對大梁強大的武器,可怕會傷亡慘重!
達頌讚對仆人招招手,說道:“去把親軍統領叫來。”
“好的”,仆人應下,立刻去傳喚親軍統領。
親軍統領很快就趕來,對達頌讚施禮道:“參加吾王。”
達頌讚說道:“把那一夜戰鬥中,大梁人用的武器,說一下吧!”
“好!”
親軍統領應下,然後麵相一眾將軍,說道:“那晚,大梁軍隊用了兩種,我們沒見過的兵器。”
“一種,隻有手臂長的木棍,上麵鐵皮,能發射威力極大傷害,直接擊穿我們的甲胄。”
“另一種,我們沒有見到相貌,隻知道它能製造大量火焰!”
“一瞬間,就灼燒幾十人,而且火焰久久不滅!”
“還需要特別注意,大梁軍隊的甲胄極其堅硬,我們的刀刃很難破開!”
“他們的刀刃非常鋒利,可以輕鬆破開我們的甲胄!”
“嘶~”
眾將軍聽後,倒吸一口涼氣。
有將軍不相信,說道:“我也長年和大梁軍隊發生戰鬥,如此的武器,為何我從未見過!”
大多數人,還是保持懷疑態度!
達頌讚開口道:“不要懷疑!”
“這些武器,皆是孤親眼所見!”
“依照這樣的裝備配置,你們來製定應對之策吧!”
一個將軍,率先發言道:“如果,把敵人的戰力,定在很高的位置。”
“哪怕我們人數占據優勢,也應該采取更穩妥的戰鬥方式!”
“我建議,打伏擊!”
“依目前的情報看,這支五萬人的隊伍,沿途沒有攻占一城一池,定是衝著王城而來!”
“所以,我們隻需必經之路,設下埋伏就好了!”
達頌讚問道:“以大梁軍隊的行軍速度,最多兩日,就能抵達王城,設伏來得及嗎?”
那將軍回答道:“佳王山可以作為伏擊地點,後麵有拓哥河阻隔,大梁軍隊一旦登陸,再被我們圍困的話,立馬就進退兩難了!”
在場的,都是吐蕃的將軍,對吐蕃的地形非常了解。
聽到佳王山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適合伏擊的地點!
達頌讚見眾人都同意,然後開始相信的部署,說道:“大梁軍隊火攻厲害,我們就不能建營帳,隊伍也不能靠的太近。”
“你們就不要像平常那樣排兵布陣,讓士兵化為一把把尖刀,排成細又長的陣型!”
“這樣一來,盡量減少火攻帶來的損傷!”
這是他回來後,思考許久之後的應對之策。
他確信,此法可以降低傷亡。
將領們點頭應道:“好的,吾王!”
達頌讚起身道:“出發吧!”
“這一戰,本王依舊親征!”
“與眾將士,共存亡!”
現在,王城集結了吐蕃所有兵力,足有五十多萬!
如果,這一戰都敗了,吐蕃就是名存實亡了!
他這個君王,也沒有意義了!
將士聽到達頌讚要親征,立刻氣勢大振!
將領紛紛離開,去指揮部下開拔。
親軍統領沒有離開,待無人之後,對達頌讚勸阻道:“吾王,此戰沒有必要親自督戰!”
“而且,大梁軍隊的武器射程未知,萬一有個閃失!”
“屬下不敢想象!”
他覺得,這事有一定概率發生。
畢竟,他們沒有人知道,大梁軍隊的武器,到底能打多遠!
達頌讚歎道:“隻要此戰能贏,吐蕃還是吐蕃!”
“如果輸了,吐蕃就不複存在了!”
“孤這個君王,也沒有意義了!”
他一意孤行,外人根本勸不住。
吐蕃五十餘萬大軍,當晚就來到了佳王山,開始進行部署。
吐蕃的晝夜溫差極大!
因為達頌讚下令不能搭營帳,所以晚上休息的時候,大家隻能多穿一些,靠在一起取暖。
饒是如此,第二天早醒來,依舊不少人被凍死了。
吐蕃的將領沒有半分心疼,直接把凍死的士兵就地埋了。
在吐蕃,沒有什麽軍民情,甚至絕大多數士兵是奴隸身份,不能被稱之為人!
也就是今天,宇字營比預計的時間,早了半天,來到了拓哥河附近。
斥候先行大軍一步,發現拓哥河後,立刻返回匯報。
一個斥候,把消息匯報給了張俊炎道:“將軍,前方一裏地就是河流,應該就是拓哥河了!”
張俊炎道:“你們先在河邊休息,等大部隊抵達之後,你們再過河探查!”
“喏”,斥候應下,立刻回去傳令。
哪怕知道一路沒有阻攔,可是張俊炎依舊采用正常的行軍,讓斥候在前探查。
斥候與大部隊的距離,保持在一公裏以上。
這樣的話,就算遇上埋伏,也有反應的時間,不會被打得措手不及。
沒過一會,大部隊抵達了拓哥河,斥候們開始越過河流,前去探查。
吐蕃大軍,在拓哥河後麵的佳王山,埋伏了五十餘萬大軍!
吐蕃的樹木本來就少,隻能依靠山體隱藏。
宇字營的斥候,一旦翻過了山,就看到了數之不盡的吐蕃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