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少帝

第二十四章若如初見

談及河北大地,必提邯城,而說到郜城時,又不得不談及郜城甄家。這就是郜城甄家的地位,它足足堪比翼州刺史弗馥的名聲還要大。不論是商賈還是士伸官奴,說起話來,辦起事都是追隨著甄家的腳步。

這個姓氏代表著天下財富。

談及最富足的地方莫過於甄、糜、任、魯、龐五家。而曆史上,袁紹依靠甄家獨霸河北,劉備借助糜家最終盤踞荊襄、西蜀,而曹操起兵之初就是受到任峻任家的支撐才可以橫掃中原。孫策為父報仇橫掃江東魯肅一族也走出了不少物力。蜀川劉焉、劉璋父子能盤跪西蜀那麽多年,自然離不開蜀川本地大戶龐家的支持。說起來天下財富大部分都掌握在這些士族門閥的手裏。其他諸如關中大戶、荊襄士族、江東四姓、河北門閥,等等可以說每一個勢力之後都有著很多門閥支撐,他們支撐的不隻是人力,錢財之上的物力也是重中之重。而向那些崛起於邊塞的諸侯憑借的也不過是手中的驕兵悍將而已,比如董卓,亦如公孫瓚,等等。他們最終的結局是走向失敗。這是這個社會下的必然產物。

劉辨既是不想依靠門閥成長。可是也擺脫不了現在無錢無糧的困境。

所幸,他還有最後一點的大漢威儀。

抬眼看了看,劉辨攥了攥手中信箋,心中一歎,看來自己當真是要賭一把,搶劫麵前這今天下第一商賈。當然。劉辨更希望,自己能搶他們的人,男人女人通吃。

“公子,可走進去?”劉曄回身看了看劉辨,追尋著劉辨的建議。

“進去,怎麽不進去。”劉辨深吸一口氣。拿著手中的信箋,遞到一旁的劉曄手中,讓劉曄去拜門。甄家在邯城手大通天。竟然在劉辨剛剛安頓了下來時,就派人前來請劉辨過府一敘。當然劉辨還在思考著怎麽能讓張世平、蘇雙二人同甄家去遼東做買賣,總得給蘇雙二人一個像樣的身份不是。劉辨目的當然不是那麽簡單,他想要的其實很多,比如勾引甄氏五姐妹一同前往遼東。順便聯姻,拐帶上甄家這個戰車,到那時,就是袁紹霸占翼、青、充三州。劉辨自信隻要自己拿下整個遼東。憑借甄家的財力,在收攏天下流民,不出三五年,便可輕而易舉的穩定河北。袁紹,不顧是自己足下一小螻蟻。

沒有上次在荊襄的麻煩,劉辨幾人很順利的走了進去。

管家在前邊領著路。

劉辨欣賞著甄府上下的景色,雖然入冬,可是這個院子之內,卻彷如春日一般。威嚴而又龐大的花園。上題“常春”二字。放眼望去大的無際無邊的。粗壯的蒼鬆翠拍和難得一見的奇峰怪石使得前麵顯得古樸而又莊重,轉過一個亭閣,這景色就又變了個樣,清秀的竹林邊是繁茂的花草,也不知道是什麽花草,入冬時節竟然能在這天寒地北之地,長得欣欣向榮。幾隻小鹿與開屏的孔雀在竹林之中悠閑大的散著步,開滿荷花的池塘上有雪白的天鵝和五彩的鴛鴦在戲水,兩隻仙鶴正在埋頭在水中尋覓著魚兒放眼望去正是亭台閣樓林立,整個國內如同仙境一般。即便是劉辨這個穿越過來的人都有些目不暇接,那真是眼花繚亂。

一旁的劉曄搖了搖叉,見過奢侈。卻沒有見過這麽奢侈的人家。當今漢末,人們連飯都吃不上了。這裏卻金碧輝煌。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身後的典韋、許褚二人也是木訥的看著,出身草莽的他們,不知道心理是什麽滋味。

劉辨收回眼光,仔細留心著這甄府上下。仔細盤算著,為什麽甄家會請自己上府赴宴?

前頭領路的管家,本是一臉的笑意,向著身後的幾個客人介紹道。無意中卻見,劉辨並沒有因為見到甄府的富麗堂皇,而有什麽動容之色。當下也對劉辨幾人高看了幾眼。笑話,劉辨再怎麽無知,也是見過無數皇宮的人,怎麽會那麽沒有眼界。

“嗬嗬。聽說哥哥今天在前廳宴請客人哦!”一個稚嫩的聲音穿過花叢,飄過劉辨耳中。

“那有什好奇怪的,哪一日府上不是都有客來見。”聽聲音年紀似乎大一點的女子,不以為然的說道。

“可是…”似乎那個女子尚不好同自己的姐妹們爭辯著什麽。嘟嘟嘴,似乎還有好些話未說。

知%,萬

穿過假山的空隙,劉辨把眼看向縫隙之後,正在那裏嬉戲的幾個女子。高低不同,燕瘦環肥,鶯鶯燕燕,色彩斑瀾,在假山的對岸,似乎就是春天。一山之隔。竟然會顯得差別這麽大。

聽著鶯鶯燕燕的笑聲,劉辨突然間愣住了。劉辨不是沒有見過美女。地府中看慣後世無數個做過整容手術的美女,還有某些選秀成功的三甲。無一不是濃妝豔抹。即便化妝不是很重的美女,也是臉上輕擦粉飾。可是麵前這個五個女子卻一點裝飾都沒有裝束,儼然一副天然雕飾一般。隻可惜,她們五個人中還有一個小蘿莉,雖然看樣子也是一個美左坯子,不過,劉辨對妾的控沒有什麽心思,眼中全是那些成熟風韻的禦姐。當然麵前的幾個女子看起來應該還是處子,不過,她們”

“哦!這是甄府內的五位小姐。”管家彎了彎身子,看到劉辨因為對岸五個小姐而止住腳步,笑笑,這種事情似乎自己也見得多了。解釋道。

“哦!”劉辨收回目光,隨著老者的手勢踱步而去。卻想到自己是不是有點冒昧。當然不冒昧,這個漢朝,對女子的管束還沒有後世那麽嚴厲,壓迫。

一行五人腳步匆匆轉向廳堂。

而在花園之中鶯鶯燕燕的五個甄府姐妹,似乎並沒有現來自方才那垂涎、驚豔的目光。隻有嘴小的甄宏,輕咬著下嘴唇,盯著假山的縫陳,似乎那裏才才好像有誰?

人生之若如初見,最美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