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

劉征將眾人集於大堂,要商議下一步方略,司馬懿赫然列於賈詡座側,這就表明劉征要用司馬懿了。

“今日將大家齊集於此,是要聽聽大家下一步的想法。各位有什麽建議就都提出來吧!”劉征說道。

“末將以為,當趁袁紹與曹操大戰,進取並州!有匈奴劉豹相助,高幹必定難以招架,拿下並州指日可待!”張繡首先出來說道。

劉征聽了張繡的話,不置可否。

“其他人呢?也說說你們的想法!”劉征繼續問道。

“我以為應該首先攻下函穀關,然後進取洛陽!”張遼則如此說道。

“公明!說說你的想法!”劉征問徐晃道。

徐晃臉上浮現出怒意,恨恨的說道:“漢王之今日,都是由於那劉備無義!現今劉備屯軍在南陽,可惜有伏牛山險阻,否則自當領軍直下南陽!先破劉備!”

劉備自長安兵敗之後,便帶著兵馬寄居在荊州,荊州劉表本不欲接納劉備,不過荊州別駕劉先等卻建議劉表劃給劉備西鄂、博望二縣,以劉備替荊州抵抗北方勢力,說白了就是想把劉備當成雇傭軍。

張繡、張遼、徐晃,三個人三種想法,其實也都可以理解。張繡本就一直在河東、並州一帶,想要打回並州去,也很正常。張遼見識了曹操對漢王的不義行徑,加之曹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自然是恨之入骨。而徐晃跟隨劉征在無憂穀下數年,無時不刻想著找劉備報仇。

這三人的問題在於,終究是受了個人的好惡影響,而劉征所要考慮的卻遠不止於此。

“仲達!三位將軍都說了自己意見,你也說說看?”劉征問道。

聽到漢王問話,司馬懿先對漢王行了一禮,又拱手對座中諸位行禮,極盡謙恭姿態。

“懿才疏學淺,初來乍到,有諸位將軍、先生在此,不敢班門弄斧!”

荀彧見司馬懿還有些畏畏縮縮,於是出來說道:“今日是漢王聚眾議事,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仲達豈可袖手旁觀?”

“文若說的不錯!我既然請你為座上之客,你便不須拘束,且說便是!”劉征說道。

司馬懿看了看座中諸位,又看了看劉征,這才拱手問道:“敢問漢王,自以為能敵袁紹、曹操否?”

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想,劉征直接回答道:“眼下自然不能!”

司馬懿接著問道:“河東、弘農二郡可敵任何一方進攻?”

劉征正是借住袁曹大戰,這才得以從河東起兵,如若二人轉兵西向,平河東、弘農二郡的地理位置,肯定是抵擋不住。

“也不能!”劉征如實回答道。

司馬懿問了劉征兩個問題,得到了兩個否定的回答,於是說道:“懿聞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當今天下,中原二雄最為勢大!今袁曹二人之戰,無論誰勝,都將一家獨大!漢王若久居中原之地,必然為其所威。故而河東、弘農遲早都是要丟掉的!”

這個問題劉征當然想到了!

聽到司馬懿說這二郡遲早要丟掉,幾位將軍們盡皆嘩然。賈詡、荀彧等人心裏卻如明鏡,因為這都是可預見之事。

“那我該怎麽辦呢?”劉征問道。

司馬懿說到了興頭上,見漢王繼續相問,於是回答說道:“以我之見,袁曹之戰後,天下隻會更亂,漢王此時應該尋得一處安穩所在,先謀求立穩腳跟,然後才能有所圖。”

劉征心領神會的笑了笑說道:“你想說的是漢中吧?”

司馬懿見漢王主動說出了答案,於是回答道:“正是漢中!漢中王當然應該在漢中!漢中之地,易守難攻,早年得漢王賢政,加之後來的長安之亂,漢中可謂是民戶豐足!聽聞張魯據有漢中之後,多奉行了當初漢王留下來的良策,想來漢中最是適合!”

劉征當年在漢中奉行的開田納民等政策,基本上都被張魯保留了下來。

劉征何嚐不想回到漢中重頭來過?可現在的問題是,想要去往漢中困難重重!且不說張魯盤踞漢中數年,兵力強盛,又據守關要,四處兵馬根本難以攻進,單就說要領兵去往漢中,首先便必須跨過關中或者南陽。此而出都是劉征目前力所不及之處!

劉征聽了司馬懿的話,不禁搖了搖頭說道:“孤也想歸國!奈何千山阻隔,我軍又沒有長翅膀,如何就能進的了漢中?”

司馬懿自然也了解劉征的苦衷,不過聽了劉征的無奈,司馬懿卻依舊是顯得信心十足!

“司馬懿既然能得漢王重任,自當為漢王排憂解難!待我為漢王先劃二策!”司馬懿信心十足的說道。

眾人聽了司馬懿這話,倒是都來了興致。

劉征也不知道司馬懿會有什麽辦法,於是追問道:“你且說來!”

司馬懿起身來到軍圖旁邊,指著軍圖上對劉征及眾人說道:“弘農向東是洛陽,向西是長安,此乃要道,自古如是。但若要從弘農去往荊湘,卻須繞道洛陽從伊闕關南下,又或者繞道關中經商洛過武關,是也不是?”

劉征為難的正是如此,似乎無論如何都繞不過關中或者曹操,弘農郡南麵皆是山,熊耳山、伏牛山、枯樅山綿延數百裏,就像是三道閘門阻絕了弘農與荊湘的聯係。

劉征聽著司馬懿的話,麵露疑色的問道:“莫非你還有第三條道?”

“正是!懿求學弘農數年,曾數次遊覽弘農諸山!從盧氏往南,伏牛山西尾處,有一山中小道,可做奇兵行軍之用!自盧氏越過此道南下丹、析不過一二百裏!行軍數日可至!”司馬懿說道。

這個情況可不在劉征的掌握之中,而且一般行軍都不會選擇這樣的山中小道,畢竟輜重難行,一旦行軍過去之後,戰而不勝,那勢必會對己方構成致命威脅。

劉征想了想又問道:“看來仲達不隻是準備了這一密道,荊州那邊,你也已經有了相應對策了吧!”

縱然從弘農可以偷渡南下荊湘,可如果南陽有荊州重兵把守,則此舉無異於自投羅網,司馬懿斷然不會如此行事,因此劉征知道司馬懿一定準備了應對荊州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