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傳

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

劉備聚集起汝南袁術舊部和黃巾賊寇,轉眼之間便拿下了幾處城池,但這都是在李通並無防備的情況之下。

劉備還是高估了手下這些兵馬的實力,也低估了李通的能力。

雖然劉備現在握有萬餘兵馬,但是除了開始拿下幾座城池,便再沒有辦法更進一步。

因為李通立即收縮兵馬部屬,在劉備與許都之間建立起了一條防線。這條防線西起西平,往東沿定潁、征羌、汝陽、南頓一直到項城。

六座城池呈口袋型排布在劉備麵前,劉備根本就沒有辦法再進一步。

與此同時,梁國騎都尉呂虔也得到曹操命令,立即引兵五千相助汝南太守李通,如此,則劉備情勢越加危險。

現在是劉備占據了汝南南部,而李通坐守汝南北部,隻等呂虔兵馬一到,便要揮軍南下,剿滅劉備。

劉備得到軍情報告,坐立不安。

張飛倒是不怵,對劉備拍著胸脯說道:“大哥給我五千兵馬,看我不殺到許都!”

豪言壯語誰人不會,有人是裝出來的,但是這張飛還真是有這個膽量!但是劉備當然不會準許。

自起兵之後,劉備麾下還真是頗有些氣象。

武將有關羽、張飛為首,其次關平、孟達、陳到,然後便是袁術舊部五人,黃巾舊部五人。

而文謀則有陳宮、法正、簡雍、伊籍、劉琰等數人。

“如今我等進軍受阻,李通又在征調各郡兵馬,諸位以為我等當如何應對?”劉備憂慮的問道。

法正這時候出來說道:“江東孫氏,或可為援!”

眾人一聽,都看著法正,劉備於是問道:“先生請細言之!”

法正於是說道:“正曾在荊州住過一段日子,也聽了許多劉表與江東的故事,將軍曾在荊州多年,想必也是知曉!”

這一點劉備自然是清楚,劉表跟江東已經是世仇,堪稱死結。

見劉備點了點頭,法正於是說道:“汝南南接江夏,如果將軍南進江夏,或許可以得到孫權的援助!”

“南進江夏?這豈不是又與劉景升結仇?一個曹操我且招架不住,如何再惹荊州?”劉備頗為不解的問道。

“渾水摸魚!孝直妙招!隻要取得江東孫氏援助,我等或許可有生路!”陳宮恍然大悟,並對法正讚同道。

如果一個強大的敵人對付不了,那就讓強大的敵人們打起來!

“請二位詳解!”劉備見陳宮也讚同,於是便恭敬的求教道。

法正見劉備如此恭敬,心中感動,於是說道:“江東素與劉表仇怨,也曾數次攻打江夏,皆無功而返,蓋因江夏地勢險阻,且荊州水師不亞於江東。如若孫權出兵西進,而將軍揮軍南下,則江夏兩麵受敵,首尾不顧!將軍可暫居孫權羽翼之下,以待時變!”

從江東進攻荊州,基本上隻有一條道可行,便是長江。

實際上江夏東邊是個隘口地形,北麵是大別山,南邊是天嶽山,兩個山脈形成一個夾口,剛好處在江夏與柴桑之間。這也是江東數次西進而不得的主要原因,畢竟荊州兵強馬壯,還占據地利。

但是現在如果劉備與孫權攜手,那麽江夏的這種優勢便將被打破。

不過劉備現在糾結的是自己又得依靠別人,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呢?

起初靠公孫瓚,然後是朱儁,接著是漢王,後來又是劉表,劉表不容,卻又隻能投曹操,現在還要再投孫權!

劉備的“履曆”可是足夠豐富了!但是這些履曆在劉備心頭卻是一個個恥辱的印記。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嗎?”劉備一臉不甘的問道。

眾人皆陷入了沉默,法正與陳宮相視一眼,然後說道:“此法是否可行尚未可知。”

看來確實是沒有其他辦法了!死馬當活馬醫,那孫權是否會接受自己還不一定呢!

“既然如此,諸位誰願意去往江東?”劉備有些茫然的看著眾人問道。

眾人都將目光聚焦在伊籍身上,這裏伊籍肯定是最合適的!因為隻有伊籍去過江東,見過孫權。

不過那次去江東伊籍代表的可是曹操,而這一次卻又代表的是劉備,著實尷尬!

“在下去吧!但願吳侯能夠答應!”伊籍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於是劉備便遣伊籍為使,去往了柴桑,商議與孫權聯手,共破江夏事宜。

江東孫權,地位日益穩固,有周瑜在後麵撐腰,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對其有所質疑了!

周瑜向孫權推薦了魯肅,孫權也一以兄事之。與魯肅相談,孫權可謂是受益良多,不過數月之間,才二十歲的孫權,已有三分王氣!

江東群臣看見孫權的變化,盡皆感歎不已。當初以為孫權是個文弱小子,難以繼承孫堅、孫策的基業,但是現在看來卻並不是如此。張昭、張紘等一幹文臣自此也都對孫權心服口服。

自此,孫權的班底開始逐漸明朗了起來。謀士心腹主要以周瑜、魯肅、諸葛瑾、闞澤等人為主,這些人成為了孫權實際的核心智囊團。魯肅被周瑜提拔為參軍,諸葛瑾被提拔為中司馬,這都是掛了軍職,其意也在於不受張昭等人挾製。

治政肱骨方麵則是以二張、顧雍、步騭等人為主。

手下將軍有程普、黃蓋、韓當、孫靜、蔣欽、周泰等,還有如太史慈、甘寧、淩操、董襲、陳武等一幹校尉。

總的來說,現在的江東可謂是人才濟濟,兵將不缺,氣勢比孫策在時更加宏盛!

其實孫權已經有了想要用兵江夏之意了!

即便是劉備不派伊籍來,用不了多久,孫權也會對劉表用兵。

不過由於消息不通,當聽到伊籍來到柴桑的時候,孫權還真是迷糊了!

自己已經拒絕了曹操,這曹操又派伊籍來到江東,莫非是要責怪自己?

然而當聽到伊籍是代表劉備前來的時候,孫權更是不解了!這伊籍如何又代表了劉備?

汝南事發太快,消息還沒有傳到江東,因此孫權實際上並不知道劉備已經起兵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