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疑幻疑真境(6)
264.疑幻疑真境(6)虞姬可不是那麽好打發的,空空泛泛的四字“偶然因素”自然不能讓她滿意。
“哪些偶然因素?”出塵可實在說不上來,好在他學識不比常人,隨便謅上幾種還是容易的。“蓋戰爭之勝負因素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明天天降暴雨,烏江水泛濫,我看霸王軍屯高處,韓信大軍卻在低處,洪水一到,霸王不戰自勝矣。”
“說得有理,”虞姬回答。“但今夜天空晴朗,明日降下暴雨的機會微乎其微,隻怕霸王玩不得這一招。先生說了天時,請講地利。”
“說到地利,”出塵繼續謅了下去。“我看霸王屯兵處地勢平坦,空曠、隻有小山而已,而韓信大軍屯兵處則緊靠大山,地勢險要。按常理韓信占了地利,易守難攻。但事實難以預料,豈知明日不會有大地震,那時天地反翻覆,高山崩塌,隻怕韓信大軍難以周全,而反觀霸王這邊,則無大礙。此時霸王引軍而出,掩殺一番,自可破敵。”
“地震之威妾身也曾聽聞,隻是這種事實屬百年不遇,哪有如此湊巧,霸王要地震就有的道理?”虞姬還是不買賬。“還請先生說說人和。”
“古人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人和實為決定勝負之首要因素。霸王連遭敗績,部下士氣低落;劉邦率領諸侯來擊,又責霸王殺義帝之事,因此霸王已失人和。”出塵看了一眼項羽和虞姬失望的表情就又繼續說下去。“但安知明日沒有一個絕世高手,持三尺劍,君臨烏江,逼退韓信,助霸王成功?”
“先生!”哪知道虞姬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這正是妾身要說的。剛才先生奪下妾身寶劍時妾身便已知曉,先生就是絕世高手!”
要知那虞姬也跟了項羽好幾年,眼力是極好的,她自己又本來就是劍法高手,見出塵在不經意間便翩然而至,伸手奪劍時自己毫無反應,要說他不是絕世高手,恐怕說到天上她也不信。那項羽本來也有此眼力,但出塵不是從他手中奪劍,又加上當事者迷,所以當時就沒有反應過來;現在聽虞姬這麽一說,倒好像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般,便驚喜交加地看著出塵。
出塵吃了一驚,不覺對虞姬深感佩服。他當然知道自己是絕世高手,但那是不知哪個朝代,多少年後的事。自己最擅長的是仙術,對付起平常人是沒辦法的,隻怕幫不了項羽什麽忙。正在這麽想的時候就聽到項羽的聲音在說話:“隻怕不行。那韓信是神州有數的仙師,聽說已經到了結丹期,隻怕全天下當得了他迎麵一擊的人也沒幾個。想必虞姬你那天也看到了他移山斷河的威力。小兄弟雖說高明,怕也隻是尋常的人間功夫,對付他恐怕還是沒有勝算。”
出塵一聽反倒大喜。他從小讀過司馬遷的《史記》中不少篇章,一直對於劉邦這樣一個半流氓得了天下有些不忿,覺得項羽不愧為英雄,可惜的是沒有得到與劉邦公平競爭的機會。現在他對項羽和虞姬都有好感,也想過自己出手,但又怕自己武功雖說也挺不錯,但對上對方的武林高手卻不知道有幾分把握。現在一聽說韓信也是修仙者,那不就有辦法了?
“哦?韓信是仙師?”出塵馬上發話了。“霸王能否跟小可說一說他當日顯示了何等神威?”
項羽一見出塵臉上顯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不覺心中有些迷茫。“怎麽的,難道這位小兄弟也是一位仙師?”項羽悄悄地問自己。但反正也沒有什麽別的事,就跟他說說也無妨。
“當日我與虞姬都在。當時在垓下大戰,我率八千江東子弟左衝右突,雖說死傷甚眾,但卻眼看就要突破韓信十麵埋伏的包圍圈。但就在此時韓信來了,”說到這裏虞姬身子一顫,出塵猜想她是想到了當時的情景。
“他一來就對我說,”項羽繼續往下講,“說我是無法突破他的包圍的,原因無它,就在於他是一個仙師,而且在全神州的仙師中都算是頂級的那種結丹期仙師。”
項羽頓了一下,出塵趁機問:“霸王以前聽說過仙師這回事嗎?”
“聽到是聽到過的,但卻從來沒見過,”項羽回答。“據說仙師都是在名山大川中隱居,從來與世無爭,怎麽韓信能成為仙師?所以我自然不信,但他當場施展了一番之後我們卻沒有一個人不信了。”
“他施展了些什麽?”出塵追問。
“他有一口寶劍,抽出來之後就能發出漫天大火,我們這邊的戰馬就全都受了驚,把好多人都甩到地上去了。他念了幾聲咒語,結果地上憑空就出現了許多石柱,足足有十丈高。他還能踩著那口寶劍在天上飛,能口吐白光,那種白光發出就能把一人合抱的大樹打倒。”項羽說起這些來好像還心有餘悸。
“結果,這樣一來我們這邊的將士就都沒有了信心,”虞姬見項羽連連歎著氣說不下去了就接過了話題。“以後的幾場大戰都是我們輸了,結果霸王就被逼到了這樣一種境地。”
“那麽韓信是否曾經親自出手斬殺過什麽人呢?”出塵想把這事搞清楚。如果他可以動手,那就是說,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時候修仙者是可以向普通人使用仙術而不受製裁的。
“沒有,”虞姬回答。“但前線雙方的兵馬都看到他施展了仙法,所以漢軍士氣大振;而楚軍則心膽俱裂,又如何能夠迎敵?”
“哦,是這樣,”出塵心中大定。原來他也不敢動手,出塵心想。如果讓他自己動手殺普通人,哪怕不會受到製裁,出塵也不願意。“那就好,讓我去會一會韓信吧。”
“小兄弟,難道你也是仙師?”項羽又驚又喜。
“聽說你們兩家有鴻溝協議?”出塵沒有回答項羽的問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