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盜

第六章 哎辛苦下吧

第五卷第六章 哎辛苦下吧[1/1頁]趙匡胤無奈的歎了口氣,隻得順應天數,一眾大軍立即班師回朝。

大軍半夜之時終於到了京城,隻見那京城大門大開,一群官兵早就等候他們多時了,眾將領護送趙匡胤朝皇宮而去,等到了皇宮門前,那皇宮大門也是大開著,而一眾禁軍也是等候多時了。

皇宮中的一切早在趙匡胤離開之時就開始變換,如今皇宮中柴家一切都被換了,趙匡胤直接住進皇宮就那麽當上了皇帝,半夜之時趙匡胤上朝,一眾文武官員紛紛朝拜新皇。

第二日早朝,後周皇帝自動退位讓賢,將皇位傳給了趙匡胤,並向全國通告,而在陳橋發生的事情也被當做神話般傳遍全國,而且這事還在其餘各國流傳。

趙匡胤登基後,改國號為宋,又立下許多新的政策法製。

趙匡胤是真命天子的事情在四大部洲流傳,那些百姓自然會認為宋國才是真命所在,當真是人心所向。

趙匡胤登基後,那些跟隨的將領自然升官發財,而申公豹更是當上國師一職。

由於趙匡胤的手下都是何明安排好的人,趙匡胤也不能杯酒釋兵權了。

三個月的時間,宋朝安定了,趙匡胤派兵征討東方,這一路上東征當真是順利無比,把東方大多小國統一,隻是那東方之地還有一個後漢,這後漢可不是小國,在東勝神州後漢之地占了一半,宋朝在東征已經到了極限,若是想一統東勝神州,那後漢必然反抗,到時候兩國交鋒必然不少,而西方的後蜀,南方的南唐。

若是與後漢開戰,最後的結局定然是遭受三麵交戰。

就在宋國東征之時,後蜀與南唐也在擴張,等到宋國東征完後。

四國都平息下來,暫時的和平到來了,趙匡胤站在東京城牆上,看著南方之地,道:“國師,朕欲先製南。

而後征東。”

申公豹道:“皇上,南唐不可征啊。”

趙匡胤道:“國師此言何解?”申公豹道:“南唐之地,乃米糧之倉,那裏國富民強,若是南征,隻怕難以成就大事。”

趙匡胤楞道:“哦。

那以國師之見。

應該如何?”申公豹道:“北俱蘆洲之地大多是蠻荒之地。

那裏少有人居住。

不過遼國之地卻靠近北俱蘆洲。

皇上可先討伐遼國。

再西征後蜀。

東征後漢。

最後南征南唐。”

趙匡胤道:“國師。

那遼國之地地屬蠻荒。

即便打下來也是無用之地。

為何要先打遼國?”申公豹道:“皇上。

北方之地。

雖說靠近蠻荒。

可是也有一方勢力。

若是任其發展。

日後必定是一麻煩。

唯有一統北方才是大計。

而且少了一方騷擾。

也可以全力對付其餘三國。”

趙匡胤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又為何要先征後蜀?”申公豹皺眉想了想道:“皇上。

您也知曉貧道是修士。

三國中。

這後蜀之地背後地勢力最是薄弱。

而且先打後蜀也可招來仙人相助。

所以後蜀之地才會先選。”

趙匡胤也明白三界修士神仙到處都是,他們平常不會出現。

可是有些時候卻要入紅塵,就像如今局麵,趙匡胤自然不會多問,既然國師來幫助自己,定然不會隨意亂言,其中自會有道理可言的。

趙匡胤道:“既然如此,一切都交給國師了。

國師聽旨,朕封你為兵馬大元帥,全權主持北征之事。”

申公豹拜謝道:“臣遵旨。”

申公豹帶著大軍一路北上。

北征而去。

先前那後蜀之地擴張不久由於四國平衡停下東征。

可是在宋國北征不久,後蜀立即出兵攻打宋國。

國事緊急,趙匡胤立即派遣趙光義領兵抵抗後蜀。

趙光義領軍抵抗後蜀大軍,隻可惜那後蜀有修士幫忙,而宋國根本沒有修士相助,趙光義帶領的大軍根本擋不住後蜀攻擊,接二連三的敗退,讓後蜀殺進宋國國境百裏。

趙匡胤接到戰報連忙親自出宮來到逍遙居求見何明。

如今趙匡胤當上了皇帝,何明也不再大擺排場,直接讓進府中,請到書房。

趙匡胤道:“少,如今軍情緊急,還請少相助。”

說著將軍機文件拿出來。

何明擺擺手道:“那東西不需要了,昨日我已經知道戰敗之事了。”

趙匡胤一驚,忽然想起何明手段通天,能提前知道此事也不為過。

趙匡胤道:“少,如今該如何是好?”何明慢悠悠的坐在書桌旁,端起一杯清茶自顧品嚐起來,趙匡胤見此,也知道自己太衝動了。

連忙穩定心神,讓心平靜下來,道:“少,那後蜀中有修士相助,我軍根本抵擋不住,還請少出手。”

何明喝了口茶,微微一笑道:“皇上也無需著急,既然後蜀中出現修士參戰,那自然會有修士來幫助皇上,隻是國師如今去了北方,隻怕那些修士得等到國師回來才會出麵。”

趙匡胤道:“若是等到國師回來,隻怕我大宋已經完了。”

何明冷笑道:“你是天命所歸地帝王,誰敢讓你滅國,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就是宋國隻留北方之地,你又何必擔憂。”

趙匡胤驚道:“北方之地!莫非我們隻能被逼到那蠻荒之地,不成?”何明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隻要借刀殺人,這次的麻煩自然能化解。”

趙匡胤道:“少,這刀如今又在何方?”何明笑了笑,指向東方,道:“東西不和便是刀,道不同便是利,隻要你能找到南唐幫忙,這後蜀麻煩自然能化解。

不過,去南唐求助卻有些麻煩,而且成功的幾率很低。”

趙匡胤點點頭道:“不錯,南唐與我大宋雖說鄰裏之間,可後蜀之地卻與南唐相隔,想要求他們幫助有些麻煩。

少能否再想別的辦法?”何明沉思片刻道:“也罷,我便去走一遭吧。”

趙匡胤道:“多謝少,此事勞煩少了。”

何明道:“我走後,你不必擔憂戰事,隻管穩住一切,即便失敗了,日後總有翻身之時。”

趙匡胤留給何明一道聖旨,從逍遙居回去後立即著手安排一切,讓趙光義拖住後蜀大軍。

何明帶著白晶晶一同來到那北方之地,此刻申公豹正在率軍對抗遼軍,兩軍交戰的場景當真震撼人心,隻是那遼軍中竟然也有高人坐鎮,申公豹率軍對抗遼軍,卻隻能打個平手。

兩軍停戰後,何明來到軍中,申公豹連忙命人紮起廬棚,申公豹將何明請到廬棚中落座,問道:“道友前來,所謂何事?”何明將趙匡胤地聖旨交給申公豹,道:“國師被困在這北方之地,可知大宋西方如今已經亂了申公豹看了聖旨後思量片刻道:“後蜀出兵了,看來佛門已經看準了時機,這遼國中的修士,隻怕也是佛門的人。”

何明道:“國師既然被遼軍困在北方,此番便由我去解除遼國麻煩,也好讓國師早日班師回朝,抵抗後蜀大軍。”

申公豹笑道:“多謝道友相助,隻是這遼國一日不除,隻怕我難以離開啊。”

何明想了片刻道:“也罷,我便代替國師討伐遼國,也好讓國師能及早脫身,隻是那後蜀之地能人無數,國師還需去請些幫手才行。”

申公豹道:“道友說的是,如今軍情緊急,此地全靠道友了。”

申公豹將何明和白晶晶介紹給軍中將軍,隨後吩咐何明為統帥,主持全軍,等到一切完畢方才離開軍營朝宋西趕去。

申公豹離開不久,半路上遇到一道人,心下大喜,申公豹連忙上前道:“軒宇道友止步。”

軒宇道人見得申公豹道:“申道友有何事?”申公豹道:“軒宇道友,如今大劫降至,封神再起,道友若是躲避劫數,隻怕難逃上榜,倒不如下界去曆劫,待得度過大劫後,豈不是逍遙自在,快活一生。”

軒宇道人,想了片刻道:“隻是師門中另有交代,我卻不能違抗啊。”

申公豹道:“道友這就錯了,道門與佛門是和關係?”軒宇道人道:“自然石道不同不相為謀。”

申公豹道:“既然如此,道友下界相助大宋,乃是順天而行,而且大宋如今沒有任何修士,貧道又隻是封神之人,若是截教能幫助大宋,日後說不得就會成為國教,倒時即便聖人也不能怪罪,道友以為如何?”軒宇道人想了想,最後下定決心道:“申道友,貧道便下山助道友一臂之力。”

申公豹笑道:“有道友相助,貧道感激不盡,正好貧道也要去前方看看軍情,你我同去。”

二人駕雲朝宋朝西方趕去,不久就見到被逼退到黃龍關的宋軍,二人連忙落下雲頭來到軍營,一眾將官見此連忙將二人請進營帳,趙光義此刻正在為軍事煩憂。

見得申公豹前來,連忙上前道:“國師不在北方征討遼國,怎麽到黃龍關來了?”申公豹道:“王爺,貧道在征遼之時遇到一位道友,那位道友讓貧道前來此地幫助王爺對抗後蜀,而征遼大軍如今正是那位道友主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