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荒傳說·第十五冊 卷四十三 第一章 覆舟之戰
黎明前的暗黑裏,在強烈的東北風吹拂下,劉裕、燕飛、屠奉三和宋悲風,於覆舟山東麵林木區的邊緣處,觀察敵方陣地的情況。
覆舟山北臨玄武湖,東接富貴山,與鍾山形斷而脈連,山形若倒置之船,乃建康城北麵最重要的屏障。
覆舟山東坡和其東麵一帶,燈火遍野,顯示敵人的主力,部署於覆舟山之東,以應付從江乘方向來的敵人,隻從其陣勢,已知桓謙中計了。
劉裕輕鬆地笑道:“我敢保證楚軍半夜驚醒過來後,沒有合過眼。”
屠奉三冷哼道:“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現在桓謙兵布覆舟山之東,顯是料敵錯誤,此戰必敗無疑。”
宋悲風道:“這也難以責怪桓謙,首先是他沒想過我們敢在激戰之後,竟會連夜推進,還以為我們犯上躁急冒進、急於求勝的兵家大忌,豈知我們從東而來的所謂大軍,隻是虛張聲勢。其次是吳甫之和皇甫敷的水陸部隊,全被我們打垮,建康楚軍的水師,又集中到石頭城,把建康下遊的製江權拱手相讓,致令我們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潛至覆舟山之西,從背後突襲桓謙。”
燕飛不解道:“桓玄何不把兵力集中建康,倚城一戰,那麽鹿死誰手,尚未可料。”
劉裕從容道:“問題出在建康高門的取向。淑莊的忽然離開、桓玄弒兄的傳言、桓玄的稱帝,動搖了高門大族對桓玄的支持。桓玄不是不想憑城力抗,但卻害怕建康高門臨陣倒戈,令他重蹈攻打建康時的情況,故希望能借覆舟山的地勢,硬拒我們於城外。更希望我們在陸路受阻下,冒險從水路攻打建康,那樣駐於石頭城的船隊,便可發揮順流勝逆流的戰術,把我們打個落花流水。桓玄!你錯啦!”
此時魏詠之來到眾人身旁,報告道:“東陵的敵人,正在城內整裝待發,照我的估計,他們會在天明後出城,來覆舟山與敵人的主力軍會合。”
劉裕沉著地問道:“從東陵到這裏來,要花多少時間呢?”
魏詠之答道:“即使是先鋒騎隊,也須小半個時辰。”
屠奉三欣然道:“那時桓謙早完蛋了。”
劉裕又問道:“敵方主力軍情況如何?”
魏詠之道:“敵人的主力部隊約一萬八千人,結的是背山陣,以步兵為主,組成五個相互間有距離,但又能互相掩護的方陣,因其處於地勢險阨處,如我們從東麵進攻,確實輸麵較大。幸好現在我們於東麵的五千部隊,作用隻在牽製敵人。”
又道:“我們的兄弟,已依統領之令,把旌旗遍插覆舟山周圍各處山頭,現時敵人看不真切,但天明時,保證敵人會大吃一驚,心誌被奪。”
劉裕仰望天空,道:“是時候了!”
魏詠之領命而去。
劉裕表麵冷靜從容,事實上他心中正翻起滔天的浪潮。
苦候多年的一刻終於來臨,覆舟山之戰將會把他和桓玄之間的形勢徹底扭轉過來,從此桓玄將會被逼處絕對的下風,直至兵敗人亡。
對於眼前一戰,他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不但因他戰略得宜,令桓玄內外交困,更因北府兵乃天下最精銳悍勇的部隊,當北府兵在連戰皆勝的優勢下,士氣登上巔峰,天下根本沒有一支部隊能攖其鋒銳。
劉裕清楚明白自己在北府兵心中,活脫脫是另一個謝玄的化身,沒有一個人不深信,他劉裕正帶領他們踏上勝利的大道。
如一切順利,午後時分他便可以踏足建康,而他第一個要去的地方,不是代表南方皇權的台城,而是朱雀橋旁烏衣巷內的謝家大宅,想到這裏,劉裕心頭更是一陣激動。
“咚!咚!咚!”
戰鼓聲響。
覆舟山西麵己方陣地,傳來一下接一下直敲進人心的戰鼓聲,此為劉毅知會他開始行動的訊號。
當戰鼓轉急轉密,他們的八千騎兵會兵分三路,一路直撲敵人後背,另兩路繞襲敵人左右後翼。
鼓聲會把蹄音掩蓋。
桓玄派兵守覆舟山,實為不智之舉。自晉室南渡,覆舟山成為皇家藥圃,也是晉帝遊樂的地方,開辟了多條可供馬兒馳騁的山道。也因此他們全騎兵的隊伍,可以把騎兵的優點,發揮至極。
此時親兵牽來戰馬,劉裕心中浮現王淡真淒美的花容,正是她盛裝被送往江陵的神態模樣。
劉裕生出奇異的感覺,後方雖然有千軍萬馬,天地卻隻剩下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個是桓玄。
劉裕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波**的情緒,踏鐙上馬。
巴陵。太守府。
高彥來到正在大堂伏桌書寫的卓狂生一旁坐下,訝道:“你昨夜沒有睡過嗎?”
卓狂生停筆道:“正如姚猛那小子說的,長期養成的習慣很難改變,我們夜窩族過慣了日夜顛倒的生活,在非常時期,隻好勉強改變,現在情勢弛緩下來,一切回複‘正常’,當然!我是說我們夜窩族的‘正常’生活。”
高彥猶有餘憤地道:“提起姚猛那小子便令老子我心中有氣,這麽好的女子,竟要錯過。”
卓狂生邊把毛筆放進筆洗裏清理,邊道:“我卻認為小猛今次做對了。當小裕平定南方,我們則救回千千主婢,邊荒集將進入它的黃金時期,至少有十至二十年的盛世。在一段長時間內,南北兩方都無暇去管邊荒集,且因荒人與南北兩大勢力,我是指小裕和拓跋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們不論如何,都會給我們荒人留點情麵。想想吧!隻看在小飛分上,誰敢來動我們荒人?”
高彥皺眉道:“這和小猛的事有什麽關係呢?”
卓狂生把筆擱在筆架上,悠然抱胸道:“當然大有關係,如果小猛入贅左家,留在南方,不但錯過了邊荒集最巔峰的歲月,還要對新生活做出天翻地覆的適應,試問他怎快樂得起來?俗語有雲,慣做乞兒懶做官,小猛正是這種人。告訴我,今後你有什麽打算?”
高彥道:“現在是否言之過早呢?一天未幹掉桓玄,為老聶和老郝報仇,我們恐怕仍難抽身。”
卓狂生微笑道:“當我們進占巴陵,便注定了桓玄敗亡的命運。告訴我,桓玄會是我們小裕的對手嗎?桓玄能否守得住建康?隻看老手和老程能駕‘奇兵號’直抵兩湖,便曉得桓玄時日無多。縱然桓玄能逃返老家江陵,也無法應付一場兩道戰線的戰爭。”
高彥為之啞口無言。
卓狂生得意地道:“所以我剛問你的事,不但非是言之尚早,且是迫在眉睫。一旦建康落入小裕手中,我們便要決定去留。”
高彥苦笑道:“我當然希望能立即和你們趕回邊荒集去,參與拯救千千和小詩的行動,說到底她們之所以會到邊荒集去,我也要負上責任,可是……”
卓狂生諒解道:“自家兄弟,我怎會不明白你?你和老程都該留下來,因為這是形勢的需要。小白雁既然不可以離開,你當然要留下來陪她,對嗎?保證沒有人敢說你半句閑話。”
高彥道:“那你準備何時離開呢?”
卓狂生答道:“我和小猛商量過,今晚便走。”
高彥愕然道:“你竟不等建康被小裕攻下的消息傳來便要走嗎?”
卓狂生道:“如此會太遲了。小飛返回邊荒集之日,便是邊荒集大軍起程之時。橫豎這裏再用不著我們,更何況有你高彥小子在,還要我們來幹什麽?”
高彥無奈地道:“幹掉桓玄後,我和小白雁會立即趕回邊荒集,看看能否出點力。”
卓狂生緩緩站起,撚須微笑道:“桓玄仍有退路,要斬下他的臭頭不會這般容易。你回去時,說不定可趕上千千在鍾樓的公開表演,然後拉大隊到重建後的第一樓喝祝捷酒。”
接著雙目射出憧憬的神色,油然道:“那也是我這本天書最後的一個章節,希望有個大圓滿的結局吧!”
桓玄帶頭策馬馳出台城,後麵跟著數以百計的親兵。
不久前,他才威風八麵、躊躇滿誌的馳進皇城。豈知帝位尚未坐熱,已要倉皇逃難。
直到這刻,他仍不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
噩耗從覆舟山傳回來,今早黎明時分,北府兵強攻覆舟山己軍陣地,不到半個時辰,守軍便告崩潰,桓謙當場戰死,將士四散逃亡,劉裕大軍可在任何一刻直撲建康。
桓玄策馬禦道,隻見兩旁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大街小巷杳無人蹤,眼前景象,令他心生寒意。
若這是老家江陵,保證所有人跑出來協助守城,絕不會有人躲起來,這個想法令他感到愈快離開愈好,隻有在江陵,他才會感到安全。
正要右轉往石頭城的方向,驀地前方一女子攔在路中,張開雙臂。
桓玄一看嚇了一跳,連忙勒馬,後方緊隨的兩千親衛,跟著慌忙收韁。
桓玄直衝至女子身前十步許處方停下來,整個騎隊就那麽停在那女子前方,情景詭異非常。
桓玄從馬背上俯視女子,大訝道:“你在幹什麽?”
此女正是任青媞,她緩緩放下雙臂,笑意盈盈地道:“聖上要到哪裏去呢?”
換了是別人攔路,桓玄肯定揮鞭便打;又換過是任何人問這句充滿諷刺意味的話,桓玄必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偏是任青媞俏立長街之中,美目淒迷,身段優美,玉容更散發著前所未有的詭異豔光,桓玄卻是沒法生她的氣。
親衛來到他左右,手全按到兵器上,防任青媞忽然發難。
桓玄忘情地瞧著任青媞,心中奇怪為何在此等時刻,自己竟會留神她的美麗。此女多了他以前從未在她身上發現的某種氣質,但是什麽氣質,他卻難以具體描述出來,隻覺得非常引人,且動人心弦。
她攔著去路,是否想追隨自己呢?若有此女侍寢,確可稍微彌補被逼逃離建康的失落。想到這裏,連桓玄都感到自己於此等時刻起色心,是有點過分,但卻沒法壓抑心中的渴望。
桓玄無意識地以馬鞭指指天空,暗歎一口氣,道:“北府兵隨時殺至,朕要走了!”
任青媞從容道:“聖上在建康尚有五千戰士,均為荊州舊部,人人肯為聖上效死命,又有戰船七十餘艘,可倚仗的是天下最堅固的城市,如能拚死固守,非是沒有勝望。隻要能穩守數天,待西麵援軍源源而至,大有可能扭轉敗局。現今聖上說走便走,不戰而退,把京師拱手相讓,豈為明智之舉?”
桓玄不耐煩地道:“軍國大事,豈是你婦道人家能知之?隻要我返回江陵,重整陣腳,便可卷土重來,藉處於上遊之利,立於不敗之地,先前的情況並沒有改變過來。不要再說廢話,你肯否隨我一道走?”
任青媞現出一個高深莫測的詭異笑容,淡淡道:“一錯豈容再錯?聖上竟以為一切可以恢複先前的樣子,卻忘記了在所有人心中,聖上已被劉裕打敗了,還要急急如喪家之犬般逃離京師,溜返老家江陵,這算哪門子的君王呢?”
桓玄勃然大怒,揚起馬鞭便向任青媞兜頭照臉的揮打,左右親衛也都祭出兵器。
任青媞格格嬌笑,以一個曼妙的姿態伸出春蔥般的玉指,點在鞭梢處,來勢凶猛的馬鞭立呈波浪的形狀,去勢全消。
馬上的桓玄雄軀劇震時,任青媞已衣袂飄飄地借勢後撤,還傳話回來道:“殺你的權利可要留給另一個人哩!我來送聖上一程,是要告訴聖上我是多麽地看不起你。祝聖上一路順風。”
桓玄看著任青媞遠去的優美倩影,氣得差點想不顧一切的追上去把她殺掉,但當然隻止於在腦袋裏想想。保命要緊,桓玄大喝一聲,似要盡泄心頭的悲憤,然後領著親隨,轉入橫街,朝石頭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平城。
楚無暇來到倚窗而立的拓跋珪身後,從後抱著他的腰,嬌軀緊貼在他背上,溫柔地道:“族主在想什麽呢?為何近日族主總像滿懷心事的樣子呢?”
拓跋珪歎一口氣,沒有答她。
楚無暇道:“族主肩上的擔子太沉重了!”
拓跋珪冷然道:“誰的肩上沒有重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當老天爺挑中了你,你推都推不掉。如果我承受不住壓力,撒手不管,眼前便是亡國滅族的厄運。要我拓跋珪卑躬屈膝當別人的奴才,是我絕不會做的事。”
楚無暇道:“奴家從未見過族主真正開心快樂的樣子,族主嚐過無憂無慮的滋味嗎?”
拓跋珪雙目射出緬懷的神色,悠然神往地道:“我當然曾經有過快樂的日子,那是和燕飛一起度過的。我們一起去打架,一起去偷柔然鬼的馬,一起去冒險,那些日子真爽,既驚險又好玩,充滿了笑聲和歡樂,天不怕地不怕,從不去想明天。”
楚無暇輕輕道:“所以燕飛一直是族主最要好的兄弟。”
拓跋珪大生感觸地道:“自從燕飛的娘傷重去世後,他就變了,變得沉默起來,鬱鬱寡歡,我開始不了解他,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亦出現分歧。我和他在邊荒集重遇後,覺得他變得開朗了,而我和他的距離卻似更遠。但不論如何改變,他始終是我最好的兄弟和知己。如果失去了他,我會感到孤獨。”
楚無暇沉默下來。
拓跋珪忽然道:“是否仍剩下一顆寧心丹呢?”
楚無暇抗議地道:“族主……”
拓跋珪打斷她道:“不要說廢話,我清楚你想說什麽。快把寧心丹拿來。”
楚無暇抱得他更緊了,用盡了力氣,幽幽道:“有無暇陪你還不夠嗎?”
拓跋珪淡然道:“這是非常時期,我必須保持最巔峰的狀態,不容有失。”
接著雙目精光電閃,沉聲道:“為了徹底擊垮慕容垂,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