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十二章 風雨飄搖

龍鷹坐到胖公公旁,馬車駛離尚藥局,後者笑道:“你現在明白當官當得不夠大的苦味兒哩,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有大的苦,小有小的苦,為官豈是容易?”

龍鷹點頭同意,以前他貴為國賓,地位超然,不受宮城諸般規矩和潛規則限製。道:“怎會這麽巧?”

胖公公道:“今早自你離開上陽宮的一刻,我的宮城網做出最後一次啟動運作,無微不至的監察你的動靜、其他人對你的反應,就算在東宮內,除在後院之外,其他地方亦瞞不過公公的耳目。可以告訴你的是,沒有人對你的身份起疑心。”

龍鷹一怔道:“最後一次?”

胖公公道:“你可知明空已批準了狄仁傑和婁師德的請辭,此事尚未傳開,將是繼李顯回朝後,最轟動的大事。”

龍鷹不解道:“與公公有何關聯?”

胖公公朝後舒服的挨著,歎道:“明空有退意了!”

又別過頭來,向在發怔的龍鷹道:“自入唐宮後,她尚是首次心萌退念,若以她一貫的作風,昨夜已血洗東宮,沒這般做,是給你說服了。今早她親自下令,將相王李旦的五個兒子調配各地,表麵看是依慣例的一般性安排,沒人看破將李隆基調往幽州當總管,是其中最關鍵性的一著,不但隱含讓郭元振保護李隆基的意圖,還可讓他親自體會邊疆的險惡形勢。躲在神都,哪能感受到塞外的情況?”

龍鷹心忖,武曌畢竟是武曌,看似隨意的一著,已為李隆基的將來鋪出康莊大道,隻有與郭元振般國家中流砥柱的邊防大將建立密切的關係,才可將影響力深播大周軍方的各階層。

胖公公又道:“正因她有退意,方肯讓狄仁傑和婁師德告老還鄉,因為不論形勢如何發展,狄仁傑和婁師德始終會站在她的一方。”

狄仁傑和婁師德分別為文官和武將兩方麵的泰山北鬥,人人以他們馬首是瞻,一日有兩人在朝,仍是由他們當家做主。

龍鷹苦惱地道:“可是聖上答應過,會給我五年時間對付默啜和小可汗。”

胖公公道:“你太低估明空的威權,朝內軍方有點分量者,皆是由她一手提拔,要他們因李顯而與明空直接衝突,是絕無可能。況且你像忘了你的聖上是誰,在宮廷的特殊形勢下,誰敢殺入仙居院,誰便不能活著出來,除非有你站在李顯的一方。嘿!差點忘記告訴你一件有趣的事。今早明空分別接見了李旦的幾個兒子,醉翁之意當然在李隆基,私下問了李隆基一個問題。”

龍鷹好奇心大起,道:“當然是問他對將來有何打算,借此以表明小弟說的非是空口白話,而是有她在後麵全力支持,借以安定李隆基左搖右擺的未來皇帝之心。哈!”

胖公公瞪他一眼道:“你的心情好多哩!變得談笑風生。明空的問題大致如此,你猜李隆基這小子如何回答?”

龍鷹痛苦地道:“快到東宮了,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嗎?”

胖公公道:“李隆基答了三句,就是‘先發製人’、‘英才治國’、‘開源節流’。”

龍鷹拍腿讚道:“隆基小子確有一套,老子沒有看錯他,難怪聖上肯買賬。”

胖公公道:“該說差點肯買賬。明空接著問他,若說開源節流,一向是她的國策,還有什麽事可以做的?”

龍鷹為李隆基為難,道:“可以怎樣答她呢?”

胖公公道:“問得好,答得更妙,否則李隆基怎有赴幽州當大官的機會?這小子直言道,一是複田勸農,二是大興水利,三是裁汰僧尼。四是儉自我始。前兩項是繼續明空的政策,後兩項擺明是撥亂反正。虧這小子夠膽量直言無忌。”

龍鷹擔心地道:“聖上聽後心裏會不舒服。”

胖公公道:“你太小覷明空了,她像太宗李世民般肯納諫,故此大周朝名臣輩出,隻要不觸及她的皇位,萬事有得商量。”

龍鷹心中欣慰,未來頓然充滿希望,道:“公公仍未答小子先前的問題。”

胖公公心花怒放的探手摟緊他肩頭,道:“邪帝因何變得如此蠢鈍?明空和公公並肩作戰了大半輩子,不用說話已洞悉對方心意。我之所以曉得今天在貞觀殿內發生的所有事情,皆因和你的聖上詳談了整個時辰,安排好一切。明天兩個小子回來後,後天天未亮我們便下揚州,沿大江往巴蜀,再登高原,公公現在最想看的,是高原上壯麗的星空,其他事再不放在心上。”

馬車進入東宮,門衛肅立致敬,不敢阻延片刻。

胖公公湊在他耳邊道:“現在公公說的話,至關重要。王神醫這幾年來,因治好奚王李智機之子致醫名大噪,各國紛來要人,遂奉皇命四處出差,自有於闐王、龜茲王諸般人等為你圓謊,公公已為你安排妥當,給人查亦不怕。今次你從龜茲回來,屁股未坐暖,便受聖上之命去為抱恙的狄仁傑診治,所以你若再公然到國老府去,不會惹人懷疑。吐蕃之主亦因你的醫名,到大周來要人,所以王神醫後天會隨我們一起離開神都,我已告知李顯此事,他亦無可奈何。忘了告訴你一件事,李顯最怕的人非是韋婆娘,而是他的皇母,不敢哼半聲。”

又歎道:“想不到明空竟肯容忍韋婆娘,可想而知她退隱的決心是多麽堅決。”

馬車經重光殿東麵的車馬道,深進宮內去。

龍鷹記起武曌的話,問道:“聖上說她的二兒子李賢是被韋妃害死的,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胖公公道:“隻是止於懷疑,李賢的問題,出於誤信宮內謠言,指他非是出自明空,而是由明空的姐姐韓國夫人所生。公公比任何人更清楚,高宗確曾與韓國夫人私通,但李賢卻千真萬確是明空的親生兒。而謠言的源頭,極可能來自韋婆娘,是她要扳倒李賢,好讓夫君李顯名正言順成為皇太子。李賢因此變得疑神疑鬼,瘋瘋癲癲,最後因密謀不軌被外放,再被武承嗣派人收拾了,表麵當然是畏罪自盡。到哩!有機會再說這方麵的事情。”

武曌是皇帝,即使李顯登基取而代之,本身仍是皇太後的身份,可如何退隱呢?

離開東宮後,他腦海裏盤旋著這個問題。胖公公送他到繁花殿後,原車離開,多問句也不成。

龍鷹進入繁花殿時,武三思正和李顯夫婦在玩雙陸,玩得興高采烈。

“雙陸”是棋子類博戲,流行於三國時的曹魏,至唐代成為宮廷權貴喜愛的遊戲。雙陸盤是以木製的,棋子為棒錘形,喚做“馬”,全局分左右兩方,每方十二路,分前六梁與後六梁。玩時,用二枚骰子擲出點數行馬,最多可出二馬,又可打下對方的馬,落下的子可再上盤,最終以出盡馬者為勝。

見到武三思,便恨不得把他痛打一頓,當然隻能在腦袋轉轉。幸好李顯對自己的身體比遊戲關切,韋妃亦對龍鷹另眼相看,武三思則一意籠絡他這個尚藥局的新貴,三人不約而同終止遊戲,好讓龍鷹著手為李顯療治。忙足一個時辰後,在廬陵王和韋妃依依不舍下,龍鷹搬出胖公公教他說的一套話,必須去為狄仁傑治病,方能脫身。

抵國老府後,狄仁傑在書齋見他。

龍鷹一五一十地將剛過去半夜一天的事詳告狄仁傑,最後道:“壞消息是武三思確極得廬陵王和韋妃寵信,妲瑪則成功融入了廬陵王的家族裏去。好消息是聖上接受了小婿對李隆基的看法,還親見李隆基,向他問難。”

狄仁傑神色平靜地點頭道:“老夫早從今天午後聖上頒下來人事任命的詔令,看出玄虛。”

又歎道:“五年?宮廷從此多事了。”

龍鷹道:“聽胖公公說,李顯畏母如虎,韋妃則是明眼人都看出她是有野心的毒婦,可以幹出什麽事來呢?”

狄仁傑歎道:“告訴我,如你、我和胖公公均離開神都,聖上還可以倚仗何人?”

龍鷹啞口無言。

廬陵王回朝前,朝廷有三股勢力,分別為以狄仁傑為首擁護中宗複辟的朝臣、以武承嗣和武三思為首的武氏子弟,及以張氏兄弟為核心的派係,後兩股勢力有女帝在背後撐腰,依附的朝臣亦是如蟻附羶,人多勢眾。

可是廬陵王回朝當太子,前兩股勢力因而結合為一,關係雖然曖昧不明,但李顯已成為兩者間的橋梁,將他們統一到東宮的大旗下。張氏兄弟頓然變得勢孤力弱。

狄仁傑感慨地道:“現在我們不論說什麽,是不會有人相信的。今早老夫和柬之談過,他已被中宗成功回來的事衝昏了頭,滿腦子複興大唐正統的計劃,更不放武三思在眼內,認為他隻是跳梁小醜,難成大事。時機來時,會將整個武氏家族連根拔起。”

所謂時機,指的該是女帝百年歸老後的事。

龍鷹問道:“韋氏呢?”

狄仁傑苦笑道:“妲瑪的方法奏效了,韋妃親口答應張柬之,她隻會做好本分,絕不幹預朝政。”

龍鷹道:“張老竟肯相信嗎?”

狄仁傑道:“他認為韋妃因當皇後時受到慘痛的教訓,再不敢犯相同的錯誤。”

又道:“人就是這麽奇怪,精明老到如柬之者,也受製於主觀願望,而失去客觀處事的能力。唉!我們實在低估了武三思的能耐,在如今的形勢裏,他最能發揮其長處。張氏兄弟曾多次想到東宮拜訪李顯,雖然有太平公主在中間穿針引線,仍為李顯拒絕。鷹爺認為他們會如何應對呢?”

龍鷹慘然道:“如果他們曉得小子在神都,肯定來向我投訴。”

狄仁傑搖頭道:“不!他們隻會向聖上哭訴。”

龍鷹發起呆來。

張氏兄弟劣行累累,縱容族人敗壞朝政,武曌像對以前的薛懷義般,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讓他們勢力坐大,依附者眾。不過他們的實力始終缺乏根基,對神都軍方沒有影響力,與武氏不同者,是武家子弟因武曌的安排,占據著幾個神都軍係的關鍵位置,掌有兵權。

不看僧麵看佛麵,兩人始終是武曌最鍾愛的男寵,李顯這樣對兩人不假辭色,肯定觸怒現時一心以和為貴的女帝,早晚會因此出事。

張氏兄弟亦非善男信女,會做出垂死掙紮,最可慮者,是他們與法明的關係。

法明唯一害怕的人,隻有武曌。

龍鷹問道:“嶽丈何時回鄉?”

狄仁傑道:“太子登基大典後的第二天,我立即離開。”

目光投往窗外的黑夜,臉上露出回憶的神情,道:“五十年前,當我還是河南汴州小小一個參軍之際,遇上閻立本以河南道黜陟使的身份,來考核地方的官吏。你可知他是誰?”

龍鷹點頭表示聽過。

閻立德和閻立本兄弟是唐代的繪畫和建築大家,從宮殿、陵墓的設計到繪畫,無所不精。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宮淩煙閣掛的二十四名建國功臣的肖像畫,正是出自閻立本的妙筆。

狄仁傑沉浸在古遠的往事裏,以帶著唏噓的語調道:“他曾對我說,被他凝視而不動容者,我狄仁傑是他平生所遇中的第一個人。到現在,我仍記得他那雙似能洞穿銅牆鐵壁的眼神。”

接著深深的注視龍鷹道:“老夫在這裏首次見鷹爺時,心裏想著的是同一句話。”

龍鷹道:“小婿怎敢和嶽丈相比?”

狄仁傑沉吟片刻,道:“讓仙兒遠離險地是好事,老夫唯一放不下的,隻有她。”

龍鷹道:“嶽丈放心,隻要抽得出時間,小婿會偕她回鄉見嶽丈。”

狄仁傑道:“你以為還可以有空閑的日子嗎?一切以大局為重,希望你的計劃行得通,除老天之外,沒有人能幫你的忙。”

龍鷹忍不住問道:“當情況緊急,在千呼萬喚下,國老願意複出嗎?”

狄仁傑歎道:“你太小覷武三思和韋妃了,老夫再沒有這樣的機會。”說畢這兩句話後,現出心力交瘁的神色。

龍鷹是首次看到他這種神情,道:“嶽丈保重身體。”

狄仁傑道:“我確有點累,你也不宜久留,更不要去見仙兒,後天你們又可以在一起了。”

龍鷹離位下跪,叩三個響頭後才離去。

甫離國老府大門,走不到十多步,一個人在後方趕上來,與他並肩而行。笑道:“康老怪好!”

龍鷹歎道:“半夜三更遇上閻皇駕到,肯定不是吉兆。”

法明化身為一個普通行商,這類人在神都走幾步就可碰上一個,不會惹人注目。悠然道:“去見嶽父嗎?”

龍鷹也不知該當他是朋友還是敵人,道:“閻皇是明知故問,你怎曉得我回來的?”

法明道:“告訴你是湊巧碰上,你相信嗎?”

龍鷹道:“不要耍老子了,當然不信。”

法明道:“世事正是這般離奇,不瞞老怪你,你的仙子在揚州便被我的人盯上,故能一直密切留意她的行蹤,在她船抵神都時,發覺有人下船,還由胖公公親自接走,報上本閻皇,還不曉得是你回來了嗎?以你的性格,會將妲瑪的事盡告我們的大師姐,而以大師姐的性格,定會血洗東宮。本閻皇又是不甘寂寞的人,立即從山上趕下來,在宮外安心靜候,一有什麽風吹草動,立即進去殺人放火,否則我閻皇兩字,豈非給白叫了?”

龍鷹苦笑道:“你這麽一副惟恐天下不亂的態度,教小弟擔心得要命。”

法明道:“康老怪的膽子到哪裏去了?你的煩惱,本閻皇比你更明白。你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嗎?本閻皇則有一法提供,保證切實可行,萬無一失,事後絕不會有人懷疑到本王和邪帝身上,隻會遍天下的去追殺方閻皇和康老怪。”

龍鷹沒好氣道:“你若清楚妲瑪的來龍去脈,便知要在東宮這麽一個地方,去殺如妲瑪般的高手,是絕難辦到的。”

兩人來到洛水南岸,寒風呼嘯。

法明輕描淡寫地道:“為何舍易取難呢?”

忽然間,龍鷹掌握到法明的刺殺對象,立告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