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深山惡狼
秦嶺上高澗流泉,草木繁茂,最奇特是高山上的湖,使人馳想著不知在若幹年前,當冰川消退後在冰鬥槽穀內集水而成的奇妙過程。
愈往上走,氣溫愈冷,風疾雲湧,青鬆宛如飄浮在雲海之內。
由於偏離原本路線不知多少裏,這時其實早迷了路。不過在重創敵人之後,心情興奮,更怕敵人後援追來,不得不倉促入山,抱著隻要越過秦嶺,便可抵達楚境的心情,到時再作打算。
黃昏前左攀右轉,在一個霧氣濃重的低穀紮營。
人人換上禦寒皮裘,努力工作,眾鐵衛有些劈樹生火,一些取出草料喂飼馬兒。紀嫣然兩女負責為烏達換藥。
烏達醒轉過來,知已脫離險境,高興和感動得掉下淚來,心情大為好轉。
荊善和烏舒兩人打了一頭山鹿回來,興奮地報告在穀外發現溫泉,更添歡騰熱烈的氣氛。
紀嫣然和趙致連待一刻的耐性都沒有,命令荊善、烏光兩人抬起烏達,扯著項少龍往最大的溫泉進發。
出了穀口,眼前豁然開朗。無數山峰聳峙對立,植物依地勢垂直分帶,一道泉水由穀口流過,熱氣騰升,他們逆流而上,不到二百步便在老鬆環抱間發現一個闊約半丈的大溫泉池,深十餘尺,有如山中仙界,瑰麗迷人。
溫泉由紫黑色的花崗岩孔中涓涓流出,看得眾人心懷大暢。
“噯喲!”趙致猛地縮回探入泉水裏的手,嬌嗔道:“這麽熱!怎能洗澡啊!”
烏舒恭敬地道:“讓小人回去拿桶子來,隻要取水上來,待一會兒水冷了,便可使用。”
紀嫣然一臉惋惜道:“若不把整個人浸在池內,會大失情趣哩!”
項少龍笑道:“才女和致致請放心,我們隻是走錯方向,若往下走,泉水必另有結聚之處,由於暴露在空氣中久了,所以溫度該會適合得多。”
兩女心情登時好了起來,帶頭往下流尋去,朝低處走近五百多步,攀過幾堆分布有致的大石,一個翠綠色的大潭仿似一麵天然寶鏡般嵌在一個石台上,四周林木深深,潭水清澈,熱氣大減。
兩女一聲歡呼,探手湖水,發覺項少龍所料不差,果然是人體能忍受的溫度,差點便要立即躍進潭水去。
烏光等兩人放下烏達,兩女為他脫掉上衣,取溫潭之水為他洗濯傷口。
項少龍見烏達的傷口痊愈了七、八成,心懷大放,道:“隻要小達退了燒,該很快複原。”
烏達被熱水衝洗傷口,舒服得呻吟道:“兩位夫人,小人想整個浸到潭內去行嗎?”
紀嫣然俏臉微紅地站起來,向荊善等兩人道:“聽到你們兄弟的要求嗎?還不來伺候他。”
兩個小子應命而至,為他脫掉衣服時,項少龍和兩女移到潭子另一邊的高崖處,悠然坐下,欣賞廣闊壯麗的山景。
泉水下流處,是個深達百丈的峽穀,懸崖峭壁對峙兩旁,鬆柏則矗立於峭壁之巔,在昏暗的夕照餘暉中,陣陣霧氣在峰巒間飄搖,景色之美,令人心迷神醉。
兩女在左右緊挽項少龍臂膀,一時說不出話來。
看了一會兒後,項少龍道:“嫣然曾到過楚國,對楚國的曆史熟悉嗎?”
紀嫣然橫他既嗔且媚的一眼,沒有說話,項少龍正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說錯什麽時,趙致解圍道:“夫君大人竟敢懷疑嫣然姊胸中所學,該被痛打一頓。”
背後傳來烏達舒服得直沁心脾的呻吟聲,項少龍轉頭看去,赫然發覺包括荊善和烏光兩人在內,都赤條條浸浴潭內,還向他揮手表示個中快慰的情況,啞然失笑道:“好娘子紀才女請原諒為夫口不擇言,請問楚國有何輝煌的曆史呢?現今的國勢又如何?”
紀嫣然這才回嗔作喜,以她清甜的聲音道:“楚國確曾強極一時,幾乎霸占了南方所有富饒的土地。”接著眼中射出惘然之色,不知是否想起自己亡故了的國家,因為越國最後正是給強楚吞並的。
項少龍俯頭過去吻她臉蛋,愛憐地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往者已矣!嫣然不要想那麽多了。”
紀嫣然和趙致同時動容。
項少龍又知自己盜用“後人”的創作,苦笑長歎。
紀嫣然讚歎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寓意深遠,使人低回感慨,誰可比夫君大人說得更深切呢?”
趙致意亂情迷道:“夫君坐對夕陽,出口成章,致致愛煞你了。”
項少龍心叫慚愧,岔開話題道:“嫣然還未說出眼下楚國的形勢哩!”
紀嫣然美目淒迷,遙觀夕照,像夢遊般囈語道:“楚懷王末年,秦用商鞅變法致強,其連橫兼並政策節節勝利,楚的合縱抗秦卻是著著失敗。丹陽、藍田二役,均為秦大敗,最沉重的打擊是失掉漢中和商於六百裏之地,而魏則趁機攻打楚鄰的鄭國,至此楚國把整個國策改變過來,此後有得有失,夫君大人要知道其中細節嗎?”
她的描述精簡扼要,項少龍雖不知丹陽、藍田,又或漢中和商於在什麽地方,亦可猜出個大概。點頭道:“橫豎那三個小子怎也不肯這麽快爬上來,我們便當是閑聊好了。”
趙致不知道烏光和荊善都進了潭水,忍不住別頭望去,一看下俏臉飛紅回過頭來。
項少龍暗忖若窺看的是趙雅或善柔,定不會像她般害羞,說不定還會調笑兩句,不由念起兩人,心中火熱。
紀嫣然道:“楚懷王受騙到秦,困苦而死,楚國自此一蹶不振。頃襄王登位後,再無力往東北擴張,像以前般不斷蠶食土地,轉而開拓西南,派大將莊蹻循沅江入滇,出且蘭,克夜郎,建立起一群受楚統治的諸侯國。就是靠滇地的支援,楚人續向西南擴展,占領巴、蜀兩國大片土地,勢力直達大江兩岸。”
項少龍這才有點明白為何楚人屢次在諸國抗秦一事上臨陣退縮,皆因無暇北顧。
趙致奇道:“對楚人該是好事,為何嫣然姊卻說他們有得亦有失呢?”
紀嫣然道:“國土大增,固是好事,卻須有強大的軍力做支援,楚人為秦人所迫,先後三次遷都。像秦人占領巫、黔兩郡後,莊蹻等楚貴族各自稱王,滇、夜郎、岷山、且蘭、笮等侯國互不統屬,頃襄王雖曾向秦反攻,奪回江旁十五邑以為郡,仍然處於捱打的局麵。所以現今考烈王被迫納州於秦以求和,不但失去了一半國土,還須向東南遷都巨陽。此後雖再滅魯國,但對著秦兵時仍是頻頻失利,地方勢力又大盛,隻得再往東南移都壽春,青陽以西之地盡入大秦之手,現在隻能苟延殘喘。因此每當李園向我說及他振興楚國的計劃,我半句都聽不入耳。”
趙致道:“李園真糊塗,茫不知嫣然姊最不喜歡楚人。”
紀嫣然道:“也不可以這麽說,雖說有亡國之恨,但這數百年來一直是強國吞並小國的曆史,若以滅國多少論,楚人大可稱冠,統一東南半壁江山,在中原文化上影響最為廣闊深遠,亡我越國後,影響力更沿大江擴展到下遊以至淮、泗、南海等地。”
頓了頓續道:“中原沒有任何一國的文化比楚人更多姿多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楚人吞並幾十個國家和部族,透過通婚把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在政治上卻成為負擔,現今各國之中,以楚國的地方勢力最是強大,很多時考烈王也不能說做就做,楚國在抗秦一事上反複搖擺,背後實有說不出來的苦衷。”
這叫與嬌一夕話,勝讀十年書。項少龍的思域立時擴大至整個在這時代仍不存在的“中國”去。想到將來小盤的秦始皇把這麽多不同的國家、文化、民族和人才統一在他旗幟之下,頓感天遙地闊,頗有因自己一手造就秦始皇出來那睥睨天下、波瀾壯闊的感覺。
獵獵聲中,荊善等三人浴罷,為他們點起火把,以紅光代替昏黑的天色。
兩女歡叫著跳起來。
烏達像脫胎換骨般容光煥發,已能在攙扶下離去,看得項少龍嘖嘖稱奇。現在這溫水潭成為他們私有的天地,看著兩女寬衣解帶,項少龍立時燃起愛火,隨她們投進火熱的潭水內去。
攀高折低,上坡下坡。
在秦嶺趕近五天路後,眾人才真的知道迷了路。
秦嶺雖仍是峰峰成景,景景稱奇,但他們已失去欣賞的心情,尤其晚上野狼嗥叫聲忽近忽遠,就像無時無刻不在旁窺伺,更使他們睡不安寧。
唯一的好事是烏達逐漸康複過來,可以自己走路,大大減輕實質和心理上的負擔。
項少龍本身有豐富的行軍經驗,曉得認準了日月星辰,朝著東南方而去,才心頭稍定。知道橫越秦嶺之日,應是抵達楚境某處之時。
再經過兩日行程,跌死兩匹戰馬後,地勢始往下延伸,氣候溫暖起來,也見不到使人心寒體冷的原始冰川。鬆樹亦再不積雪,使他們心情轉佳。
這晚他們找了個靠山的台地紮營,吃過晚膳,除值夜的人外,其他人躲進營裏去。
山中無事,項少龍放開心情,和兩女更是如魚得水,毫不寂寞。
紀嫣然與項少龍獨處時雖是浪漫多情,但在項少龍與其他妻婢前卻非常矜持,更不要說同室歡好。
可眼前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更由於與趙致再無隔閡,亦把自己開放了來接受帳幕裏的現實,教項少龍享盡豔福。
當他們相擁而眠時,趙致道:“今晚的狼群為何叫得特別厲害呢?”
項少龍側耳細聽,發覺狼嗥的聲音集中在東南方的低坡處,雖感奇怪,但若要他離開溫暖的被窩、動人的嬌妻和帳幕,卻是絕不會幹的事。
遂笑道:“或許是因知道有長著最嫩滑嬌肉的兩位可口佳人快要離開它們,所以特別舉行一個歡送會吧!”
兩女趁機撒嬌,在被窩裏扭作一團,個中情景,實不可與外人道。
就在不可開交之時,狼嗥聲中,忽傳來有人喝叫的聲音,混亂之極。
項少龍跳將起來,囑兩女留在營中,匆匆趕了出去。
兩女非是不想跟去,隻恨仍是疲軟無力,唯有乖乖留下。
項少龍撲出帳外時,全體人均到了帳外候命,項少龍吩咐其他人留下看守營地,點著火把,與荊善、荊奇、烏光、烏言著和烏舒五名最得力的手下,朝人聲來處趕去。
攀過一座山頭,眾人手持弩箭,走下長坡,狼嗥狽號的聲音清楚起來,使他們知道狼群正在對某一目標物展開圍攻。
尚未抵達長達三十丈的坡底,十多條狼嗅到他們的氣味,掉頭往他們撲來。
它們全速飛撲,像十多道電火般朝他們衝至,白森森的牙齒,反映著火光的螢綠色眼睛,看得他們毛骨悚然。
六枝弩箭射出,六頭野狼於慘嘶聲中倒跌回坡底的幽穀去,仍有近十頭惡狼蠻不畏死往他們衝來。
時間再不容許他們裝上弩箭,人人抽出佩劍,向狼群照頭照臉劈去。
鮮血激濺,野狼慘號。
那些野狼靈動之極,幸好六人個個身手高強,重要部位更有護甲保護,但仍感窮於應付。
項少龍剛斬殺一頭野狼,另一頭狼已由側離地竄起,往他咽喉噬去。
項少龍大喝一聲,右腳撐出,正中惡狼胸口,豈知惡狼竟低頭咬在他靴子上,幸好回劍劃中惡狼雙目,惡狼慘嘶跌退,靴上已多了兩個齒印,可知狼牙如何鋒利。
荊善和荊奇兩人狩獵慣了,最是了得,不但絲毫不懼,還大喝衝前,劍揮腳踢,藉著斜坡居高壓下之勢,加上霍霍揮舞的火把,把其他新加入搶上來的惡狼硬趕回去。
烏光一聲悶哼,給一頭由側撲來的惡狼衝倒地上,這小子一向自恃力大,使出狠性,硬把整隻惡狼拋飛往斜坡旁,撞在一堆亂石處,但手臂衣衫盡裂,鮮血流下。
項少龍一腳踢翻另一頭想撲噬烏光的惡狼時,十多頭狼已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了。
環目一看,除荊善外,無一人不或多或少被咬傷、抓傷,禁不住心中駭然,想不到這些野狼如此悍狠厲害。
狼嗥聲明顯減少,坡底隱隱傳來呼叫聲。
眾人想不到會在深山窮穀遇到別的人,好奇心和同情心大起下,不顧惡狼的凶悍,結成陣勢,搭上弩箭,趕下坡去。
坡下地勢平坦,四麵環山,近百條餓狼聚在東端,不斷要往石坡上衝去。
坡頂隱見火光,但卻接近柴盡火滅的地步。由於藏在暗影裏,隻聽到人聲,卻不見人影。
餓狼見有人趕至,戒備地散開去,幾頭衝來的都給弩箭射倒。
今天眾人學乖了,一邊以火把驅趕狼群,一邊裝上新弩箭,連珠發射。
惡狼一隻接一隻倒下,當荊善和荊奇兩人帶頭來到矮石坡底時,狼群散往遠處,不敢靠近。
荊善等卻殺出癮頭,不住追逐射殺,大大出了先前那口惡氣。
項少龍知狼群怯了,放下心來,往上大叫道:“上麵是何方朋友,有人受傷嗎?”
一個人影現身坡頂,抱拳道:“多謝各位壯士援手之恩,我們有三人被狼咬傷,幸均無生命之險,隻要再取枯枝生起火堆,當可捱至天明。”
項少龍聽他措辭得體,但卻似是有難言之隱,又或對他們生出提防之心,所以沒有邀他們上去見麵,亦不見怪,大聲道:“既是如此,我們負責把狼群趕走,讓兄台可以下來取樹枝生火。”
向眾人打個招呼,繼續趕殺狼群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