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六章 無縫接合

煙霧障目下,當龍鷹翻離馬背,投往敵圍之外,後方的敵人一時間掌握不到他的位置,而前方的敵人,大部分均弄不楚這邊發生何事,注意力集中往朝大寨不住推進的大唐軍,故此出現首尾不相顧的形勢,趁此狼軍未能全麵動員對付自己的一刻,稍瞬即逝的時機,乍現眼前。

有兩條活路可走。

第一條活路是朝無定河闖,此路最易走,幾是十拿九穩,卻失去對敵寨的影響力,隻能依賴郭元振能否在莫賀達幹回師前,先一步攻下敵寨。

另一條路九死一生,就是殺往東寨門,打開,迎接郭元振的大軍。

龍鷹倏忽間狠下決定,往前傾斜。

彈射!

刹那間他人矛合一地在敵騎間穿行達三丈,方遇上阻礙,該戰士壓根兒不曉得發生了什麽事,已給龍鷹的矛挑離馬背,往旁拋墜,落往對方人馬密集之處,立即惹起人墜馬跳的混亂。

任魔種如何厲害,然人力始終有限,在這個處處敵人,如汪洋大海的“人海”裏,一旦成眾兵之的,敵人又個個精通武技,無所不用其極的來圍攻他一人,能挨十多個照麵後才力盡,已非常了得。

遙想當年,在龜茲城北被突厥大軍突襲,又非一個人孤軍作戰,衝殺一陣子立告後力不繼,全賴“飛天神遁”救命,憑掩敵眼目的策略逸出重圍。

可是這裏雖同為平野之地,卻是在敵寨內,東寨三麵柵牆,箭樓環繞,乃困獸之地。有利於他的是煙霧漫寨,對方視野不清,兼郭元振的大唐邊防軍不住逼來,形成龐大的壓力,使能征慣戰的突厥狼軍,失去平常的冷靜和清醒,令這邊的前線,成為混亂易於萌芽茁壯的區域。

成敗將決定於未來的半刻鍾內。

落在馬背上,四周的“戰友”眼前一花的,換為龍鷹,穿的是大家類近的戰甲,雖感有異,一時仍未能掌握眼前變異,龍鷹已催騎朝東寨門方向衝刺,在呼吸間借“人馬如一”的絕技,令戰馬提速至極限。

有空子便鑽,沒空子硬撞開擋路的人馬,另一手拿起掛在馬側的長矛,兩矛左右開弓,橫掃直打,又以矛尖輕刺敵騎的馬股,所到處,人翻馬跳。吃痛的戰馬,不論載人或變為空騎,朝兩邊驚嘶奔竄,不到二十丈,亂勢朝龍鷹經過的軌跡漣漪般擴散,波及方圓五十丈的地域。

突然而來的狂亂,使敵人陷進茫無頭緒、無處可著力的惡劣形勢裏。

從海流兔河追來的知情者,被己方人馬阻擋,拒之於後方。

忽然間,龍鷹離東寨門在六十丈內,已一陣力竭,兩枝長矛,於前方左右疾刺而來,角度刁鑽,勁道十足。

龍鷹自問仍有格擋之力,但第三矛肯定可送他再一次下地府,兩手一揮,手上兩矛給拋往高空。

同時側身翻離馬背,滾到地上去。

被馬蹄踐體前,龍鷹兩手按地,彈上半空,時間掌握至毫厘不差,雙腳點在戰士後方馬股的位置,心叫“對不起”,腳尖發勁彈射,斜衝上煙霧彌漫的深處,暫避遭分屍之禍。

敵方戰號聲起,有節奏、富變化,似可憑號角聲,傳遞複雜的訊息。

龍鷹心呼不妙,曉得對方現時主持大寨的主將,弄清楚發生何事後,指揮進退,一邊守穩東線,另一邊變陣對付他這個混進來的內奸。

果然,敵人如潮水般退開,分往東寨牆和海流兔河方向撤去,空隙迅速擴大,若龍鷹返回地麵,勢無所遁形。

幸而龍鷹彈射的方向經過計算,是深謀遠慮後采取的行動。

事實上,他一路勢如破竹地硬闖到目前的位置,盡量往已起火焚燒靠北寨牆的營地接近,今次的彈射,落點離營地約三十多步的距離,也是濃煙滾滾的避難勝地。

在那裏取得喘息的空間、珍貴回氣的機會,他可重新出發,靠北寨牆殺往東寨門,雖仍要過敵方最強大馬陣的一關,但比起在形勢分明下,任敵圍攻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升往最高點,回落之前,他掌握到大寨外的最新發展。

一半憑眼所見點點火炬光的位置,另一半憑直覺感應。

莫賀達幹開始回師,論應變,屬當機立斷,不敢遲疑,隻恨事前毫無準備,又在整整一天的攻城戰後,傷員眾多,能在大寨出事個多時辰後動員,成績優越,但在與郭元振枕兵以待,見第一輪煙花訊號後立即行動,是難相比的兩回事。

依龍鷹估計,一刻鍾內,郭元振的擋箭車、橋車、撞車將可進入東寨東線八座箭樓射程的範圍內。

若要與郭元振的攻寨軍天衣無縫的接合,裏應外攻,他尚餘一刻鍾,兩盞熱茶的光景。

龍鷹踏足地麵。

吆喝聲起,以百計的勁箭,密集似雨點般往他的位置灑過來。

龍鷹暗呼糟糕,知敵方有特級高手主持,不受煙霧火屑影響,他從空降下,立被對方察覺掌握。

龍鷹無奈再展彈射,投往火光熊熊的敵營內去。

尚未著地,龍鷹心叫不妙。

破風聲由東寨門的方向傳來,敵人正朝他的位置窮追不舍,人數在十個之上,剩瞧他們反應,知不但是高手,且是一等一的強手。

同一時間,號音變化,人馬調動聲響起來,退往海流兔河的狼軍,移前對著火營地展開包圍,截斷他南麵的去路。

他還有另一發現,是避難的一組百多個營帳,全為空帳,不但沒人,內裏更空空如也,是裝出來惑敵的幌子。

狼軍反應的迅捷,對付他的手段,均在他意料之外,主持的大將更是指揮若定,每個決定,果斷準確,將龍鷹逼入絕地。

這樣的一個狼軍部隊,人數盡管隻得二千至三千人,肯定可守穩東寨,直至莫賀達幹的援軍抵達。

忽然間,能否及時破寨,關鍵又回到龍鷹身上,而他卻是自身難保。

營地濃煙滾滾,看似嚇人,但火勢波及的隻二十多個空帳,燒掉帳篷便完蛋,現在更是強弩之末,時日無多。

龍鷹對西寨的破壞,頗為徹底,可是因隔著海流兔河,東寨夷然無損,頂多給龍鷹燒掉二十多個空帳。剛才他竭盡全力突圍逃到這裏來,殺傷狼軍近百人,隻像對一個湖投下激起浪花的石塊,湖麵轉瞬恢複平靜,且能井然有序展開追殺,務要拔起他這條禍根,本有利於他的形勢給扭轉過來,變為他在掙紮求存,再難對敵人生出影響力,遑論左右大局。

如不能逆轉眼前局麵,今夜的行動,極可能功虧一簣,勞而無功。

“砰!”

龍鷹掉在兩個焚燒空帳之間的空地,沒入煙火彌漫的災場。

箭矢穿過火屑濃煙,由北寨牆高處疾射而來,雖非箭箭準確,可是當十多枝箭均朝某一位置發射,組成的箭網,使人生出變成活靶的可怕感覺。

龍鷹卻不驚反喜,兩手按地,貼著地麵移前三丈,避過殺身之禍,展開靈應,掌握形勢,好作出正確的判斷。

沒想過的,東寨的寨牆,不像西寨牆隻是一排木柵,而是雙重木柵結構,具備“城牆”的規模,大幅加強寨牆的防禦力,戰士可登上牆頭,以矢石反擊攻寨的敵人。

狼軍如何在短短數天內,築起這般規模的東寨,非是他深究的時候,曉得的是寨牆提供了他在此刻唯一通往東寨門的通路,牆頭將限製敵人對他的圍剿,再無深陷重圍、力戰而死之憂。

前方火屑飛濺,濃煙裏隱見幢幢人影,來追殺他的敵方高手,最接近的離他不到五丈。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龍鷹從外呼吸轉為內呼吸,恢複大半的魔氣貫注全身,往靠北寨牆一方在猛烈燃燒的空帳橫滾進去。

對方既是高手,不會蠢得一窩惡蜂般簇擁攻來,而會布成羅網,撒網捕魚的往他逼近,封死他的前路,隻要有一個人纏上他,等於觸碰撒來捕捉他的網,網收緊時,就是他難逃劫數之時。

目下焚燒著的營帳,相等於當年應付參師禪等大群高手追擊他的密林,分別在今次他體能消耗極巨,遠不像其時的養精蓄銳,且受時間約束,如不能和郭元振的攻城軍“無縫接合”,攻寨軍銳氣受挫,更難一舉克敵。到莫賀達幹的援軍抵達,即使是疲師,亦力足以退攻寨軍。

對狼軍的耐力和韌性,不可低估,周遭的情況,是最佳示範。

“砰!”

著火的營帳碎裂爆濺,火星、火屑朝四外彈開,一時間,方圓十多丈的地方,盡被波及,八丈外的北寨牆亦難置身劫外,驚呼、吆喝四起。

火花噴上三丈上的空際。

這樣全身魔氣爆發的招數,是龍鷹破天荒首度嚐試,效果超乎預期,然大發魔威後,已無以為繼,憑餘力竄往北寨牆,在漫營火星的掩護下,避過東麵圍搜他的敵人,直至抵著北寨牆。

現時唯一希望,就是重演像在洛陽皇城校場之戰般,魔氣耗盡後,忽然“死而複生”,再次“入世為人”,充盈生機,貫滿精氣。否則他將死第三次,而這趟肯定被分屍,斬開來變作幾截的屍身,能否自動重新組合,惟老天爺清楚。

彈上天上的火屑如雨般灑下來,好景不長,下完火雨後,他勢告暴露行藏。

前方破風聲此起彼落,敵人失去他的位置,來回搜索。

上方牆頭吆喝頻起,守這邊牆頭的十多個戰士,正聚精會神,監察濃煙滾滾的營地,沒想過龍鷹膽子這麽大,竟躲到無處可藏身的寨牆腳。

北寨牆高隻丈二,這是合理的,木雖是從無定河外的山區伐得,但這一帶沒有高大的樹木,能築起丈二高的寨牆,非常難得。

龍鷹兩腿發軟,站立不穩,挨著寨牆滑坐地上。

心呼完蛋,變化來了。

首先腦袋一片空白,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到這裏來幹什麽,然後全身似化作無數往上騰升的小微粒,下一刻,一股莫以名之的力量,從無到有,在神魂至深處滋生、擴展,忽然間,體內魔氣澎湃,令他感到宣泄的必要。

吆喝聲在頭頂上響起來,接著弓弦張動,兩枝勁箭從上方疾射而下。

前方喊喝連聲,搜索他的高手被牆頭發現龍鷹的守衛驚動,全往這邊趕來。

龍鷹看也不看,舉手接著兩箭,沒停頓的反手回擲,目標不是射箭的兩個箭手,而是兩箭手旁正張弓射箭的同夥。

慘呼聲起,箭尚未離弦,兩人麵門中箭,往後仰跌,命斃牆頭。

另外從左右上方射來的箭,射在空處,龍鷹早貼著寨牆朝上升去,探手抓著兩把疾劈而下的馬刀,收為己有後,翻上牆頭。

寨牆往東、西延展,二、三丈外已沒入煙霧裏,若如貫通人間和幽冥的秘徑。

龍鷹敢肯定,這邊發生的事,除附近守牆的戰士和搜殺他的高手等當局者外,其他全為不知情的局外人。

形勢變得有利。

當然!

至為關鍵的,是他恢複原氣。

兩刀閃電劈出,刀刀貫滿魔氣,以攻代守。

搶上來的十多個狼軍,不是給削斷槍、矛等長兵器,就是血肉橫飛的東拋西擲,其中兩人更墜往牆外去。

龍鷹一個旋轉,來到寬隻五尺的牆頭中央,右手刀脫手擲出,從寨牆下趕上來的高手,剛現出半身,眼看登上牆頭的刹那,馬刀貫胸而入,撞力改變了他的勢子,連刀帶屍的往後拋墜。

龍鷹心忖遇上老子是你的不幸。

他曾借一道石橋,大破法明座下四大弟子的圍攻,還趁機占了三真妙子的便宜,使她對自己一直念念不忘。

要殺剛給他宰掉的高手,於正常情況下,不是兩招三式可以解決,可是利用牆頭特殊的環境,不費吹灰之力便收拾了,可見這道“牆頭活路”,對他可起的效用。

轉瞬間,龍鷹沿牆頭朝東推進三十多步,起步之初,確擋者披靡,刀法開展下,攔截者紛紛飲恨,十多息間撂倒對方二十多人。可是!當趕來的高手不住加入,牆衛又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地從兩邊牆頭趕來,龍鷹不但多處受創,體力更飛快消耗,如未能改變情況,該不可能多支持半刻鍾,慘被打回原形。

東寨門外車輪磨地、馬蹄、戰鼓的聲音,已像在耳邊響著,攻寨戰迫在眉睫之前,龍鷹“無縫接合”的壯舉,急不容緩。

龍鷹旋飛一匝,馬刀撗掃,逼開四周敵人,忽然後背朝東南方傾斜,又於兵刀再攻上來前,斜射而上,離開牆頭,沒入密布上空的煙霧去。

雖有人跳牆追去,但誰都曉得再一次失去敵人的方位。

龍鷹施盡解數,為的就是搶到牆頭先前的位置,令他可以憑看家本領彈射,淩空抵達接近東寨門最有利的位置。

成敗係於以快製慢,在守寨軍猝不及防下,開寨門迎接郭元振的攻寨軍,且隻有一次嚐試的機會,錯過就是米已成炊。

龍鷹的目標,是位於東寨門左方四座箭樓裏,從大門數過來的第二座,從那裏到東寨門,隻須另一次彈射。

龍鷹一個翻騰,從頭下腳上變為腳著地,尚未觸及台頂左右腳急撐,箭台上的四個箭手驚見有敵從迷漫的天空降臨,已來不及反應。

兩人給他撐得拋下箭樓,另兩人在刀光打閃裏,濺血倒地。

龍鷹取得立足點,再施彈射,越過二十五丈的距離,落往東寨門前。

一看下,大叫謝天謝地。

無縫接合,終抵是成是敗的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