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水下惡戰
龍鷹一個空翻,落往船尾,雙腳觸處,為邊緣位置。
此刻他必須下決定,擇而噬之,在借水遁的五個突騎施高手裏,選哪一個倒黴的?
對方落水的共六人,五人為目標中的突騎施高手,一人為北幫在西京熟悉水性和環境的人員,負起導引之責,否則人生路不熟的突騎施高手,將變成在水裏亂撞亂闖的“瞎子”,不知該逃往何處去。
以常理推斷,若他們是田上淵於河曲之戰時從河套接回來的,他們在中土的日子,不過三個月的光景。
出身大漠的高手,大多不熟水性,縱然加盟北幫,立即進修水裏的功夫,然因時日尚淺,未成氣候,在水底各方麵的能力,均大打折扣。
龍鷹現時找尋的,是五人裏水性最不濟的那一個。
念頭一閃,掌握目標。
彈射!
龍鷹竭盡全力,斜衝往上,越過十七、八丈的距離,又滑翔多二丈許,方彎往水去。投點剛好將敵方六人,分中切斷。
離水麵尚有半丈的位置時,龍鷹左右開弓,積蓄至頂峰的兩球魔氣,脫拳而出,直衝水裏去。
“砰!砰!”
兩股水柱彈空而上,拳勁硬在水裏撞出陷進去的渦旋,聲勢駭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主動權操持在龍鷹手裏,敵人一是硬擋,一是硬挨。換過在陸上,不可能出現如此一邊倒的情況。突變忽然臨頭,欠缺如龍鷹般知感能力的敵人,整體實力雖比龍鷹強大,卻受水的限製而隻能各自為戰,散沙一盤,予龍鷹逐個擊破的良機。
然高手確為高手,於龍鷹出拳之際,已有所覺,自然而然往兩邊散開,豈知正中龍鷹下懷,方便他“擇肥而噬”的戰略。
敵船那邊,傳來連串勁氣交擊之音,顯示宇文朔和田上淵動上手,也表示田上淵難以分身幹涉。
整個行動巧妙之處,是逼突騎施高手借水遁離。
換過在陸上,即使實力足夠,要殺其中之一,或可辦到,但來個生擒活捉,絕不可能。五個突騎施高手,均屬頂尖級數,與同為突騎施人的參師禪所差無幾。想想直至今天,龍鷹多次與參師禪交手,仍沒法取他性命,更勿說活捉,便知今次的任務多麽艱巨。
若僅是龍鷹一人,又在不利對方的水底,對活捉其一,仍無把握,幸好有符太來個前後夾攻,可憑他的“血手”立此奇功。
水麵現出劇烈波**。
龍鷹觸水的刹那,竟然還能憑側滾煞止斜插入水的勢頭,落往另一邊去,避過一敵在水裏斬劃過來的水刺。若落勢不變,水刺將劈掃他耳鼓的部位。
龍鷹沒入水裏。
揮刺者該為其他五人的導引,六人裏他最熟水性,水內功夫了得,最接近龍鷹,故可及時應變,反擊龍鷹。
其他五敵,三人散往兩旁,看樣子便曉得他們慌惶失措,不但沒法掌握情況,還亂了方寸,不知該逃往何處去,更怕龍鷹隻是先鋒,尚有接踵而至的敵人。
另兩敵情況迥異。
一人正拚命般的升往水麵,因硬架了龍鷹其中一拳,震得他血氣翻騰、眼冒金星,再沒法運轉閉氣下的內息,急需冒出水麵換氣,一時失去了戰鬥的能力。
另一人剛好相反,雖能及時封擋龍鷹的拳勁,卻被魔氣送往近二丈深的河床底去,翻滾不休,冒出大量氣泡,不知硬吞了多少口河水。
水刺搠胸而來。
三個沒受傷的突騎施高手,竟不開溜,從其位置朝龍鷹圍過來,擊拳、劈掌、出指,雖受水阻,用不上陸上一半的勁道,兼之無著力處,殺傷力大減,可是三人配合北幫諳熟水性的夥伴,對龍鷹形成威脅。
如在地麵,龍鷹唯一應付的辦法,是避開去,以免敵人可成合圍之勢,但在水裏,卻有完全不同的應付之法。
魔氣爆發,同一時間,龍鷹陀螺般急速旋動。
暗湧激流,於眨眼間被炮製出來,以龍鷹為中心,往四方八麵擴散,影響的是六敵的每一個人,便宜至極。既化去對方攻來的水刺和氣勁,還衝得圍上來的敵人往外**開去。
同一時間,龍鷹下旋往河床。
愈往下,水壓愈大,對方愈難展開手腳,利用水內的特殊環境,龍鷹玩敵於股掌上。
往上冒升者的頭剛探出水麵,大口急速喘息,一時失去了戰力。
往下沉者觸底後彈上來,仍在翻騰不休,比冒上水麵者遠有不如。龍鷹對這家夥特別照顧,正因在六人裏,此人水性最不濟事。
持水刺的高手毫不氣餒,頭朝往龍鷹,先弓起身體,猛一伸展,如箭矢般不住落往河底的龍鷹直撞過來,今次他有備而來,龍鷹再難重施故技,以暗湧將他推開去。
此人同時揮手,示意其他人往西岸逃遁。
龍鷹停止旋動,心中對此敵手生出敬意,此人肯定是田上淵的得力手下,忠心耿耿的親信,明白不可讓突騎施高手有任何閃失,故奮不顧身的來纏自己。而此君確武功高明,水底功夫尤為了得,龍鷹自問要擺脫他,不是可輕易辦到。
以水底功夫言之,此人實在他龍鷹之上。幸而,符太離他們的水底戰場,已不到三丈,且辨認出誰是“肥羊”。
龍鷹腳尖撐在河床處,斜衝而上,迎向拿水刺的北幫高手。
快迎上水刺高手的當兒,那人竟在水下來個翻騰,改變勢子,往落難的“肥羊”射去,令龍鷹撲空。
龍鷹立即心生異樣。
須知龍鷹的魔種靈覺,遠超一般高手,特別在水的環境內,一切被水連結起來,沒可能覺察不到對方的變化,然事實如此,他確掌握不到對方的“醉翁之意”。
由於水刺高手離落難者不到丈半,肯定可趕在符太之前對其施以援手。符小子的水底“血手”加“橫念”固然厲害至極,但以水底功夫論,卻為新丁,得三門峽和河套兩趟經驗,遠及不上龍鷹,嫩無可嫩,給對方憑諳熟水性,成功救人離開的可能性頗大。
此時,五個突騎施高手,四人竭盡所能,以他們能達到的速度,朝西遊去,曾冒上水麵換氣的高手,明顯落後,該未從龍鷹在水麵攻擊水下的創傷恢複過來,離龍鷹約二丈遠,距離不住拉開。
落難的“肥羊”穩定下來,觸底後朝上彈升,情況一如另一受創高手,因不能運作內息,須浮出水麵換氣,順便將誤灌的河水嗆出來,以恢複部分戰力和逃走的力氣,否則便是“遇溺”。
危機同時出現。
田上淵正從他那艘賊船潛遊趕來,落後符太約五丈許,速度在符太之上。
正如田上淵沒法纏死他們四人,宇文朔亦沒法逼田上淵留在船上。
以田上淵之能,即使換過龍鷹,仍自問沒法在船上的環境裏纏死如他般的不世高手,何況船上敵方高手如雲,老田隻要將宇文朔逼在一個足夠的距離外,可命手下大群從艙口蜂擁而出,狂攻宇文朔和幹舜,自己則抽身退走,趕來救人。
田上淵比任何人清楚,五個突騎施高手絕不可見光,深明其中的輕重緩急,故此不顧一切的趕來。
如果龍鷹一方的目的純為殺人,此刻龍鷹可和符太夾擊水刺高手和落難者,前者或仍可憑超卓的水底技藝開溜,落難者肯定沒命。但要活捉落難者,勢不能下重手,水刺高手拖延得少許時間,挨至田上淵趕來,情況將變成另一回事。
何況龍鷹尚有兩個憂慮。
第一個憂慮,是水刺高手見勢不妙時,來個殺人滅口。此想法肯定非過慮,因龍鷹感應到水刺高手心內的殺機。
追隨田上淵者,像練元、郎征等,莫不是窮凶極惡之輩,殘忍好殺,物以類聚的道理也。這類人不念情義,當發覺事不可為,絕不犧牲自己,而是犧牲別人。
另一憂慮,是怕符太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一旦與田上淵對上,來個至死方休。
諸般念頭,閃過腦海。
刻不容緩下,龍鷹於刹那之間,完成三個動作。
右掌下劈,擊往離他雙腳約半丈的河床實地。
左掌上托,推動一股水流激湧,衝往追在隊尾,離他三丈許遠受創未愈的突騎施高手。此招表麵看似一擊,卻是將魔氣分為三截,一股追一股的攻敵而去,暗含妙著。
最後的動作就是嚐試在水裏,向遊近至離他二丈許處的符小子,傳出重要訊息。
他未曾試過在水裏發聲,以前在三門峽或河套的河水裏,憑的是“借木傳氣”,靠的是雙方間近乎心意相通的默契。
今趟的情況複雜多了,除了須著符小子配合他的應變之計外,還要打動他,免掉符小子受不住**,去與田上淵進行後果難料的生死戰。小不忍,亂大謀。那時龍鷹隻有放棄計劃,掉轉頭去助符小子,徒令田上淵能從劣勢下,毫無損失的全身而退。
龍鷹驟然改向,升高不到二尺,口吐魔氣,於水裏形成大氣泡,朝符太以束音成線,喝出真言道:“殺人滅口,護我!”
氣泡升走時,聲音以波動的形式,震**河水,往符太投去。
再升三尺,符太收到訊息,往他望來,見他改變去勢,目標明顯為逃在四人隊尾的突騎施高手,心領神會,兩手發力,箭矢般往他投來。
龍鷹放下心頭大石。
最能打動符太的,是“護我”兩字,“殺人滅口”,道盡可能出現的新形勢。
動之以情,服之以理。
對方若有壯士斷腕之心,即使有突騎施高手人質落入龍鷹之手,對方仍可毫不顧忌的來奪人或滅口,人質將反成負累,龍鷹便急需符太的“護我”,否則功虧一簣。
盲的也看出水刺高手非善男信女,有他助全速趕來的田上淵,二對二下,人質肯定沒命。故此符太必須放過水刺高手和落難者,趕去和龍鷹會合,趁田上淵未追上來前,往碼頭區撤走。
一旦立足實地,何懼田上淵?
“砰!”
成為新目標的突騎施高手,非常了得,雖受創於前,刻下又亡命逃走,仍感應到龍鷹的遠程攻擊,竟懂來個水內跟頭,雙掌疾推,封擋與水結合的魔氣。
水柱往兩邊泄瀉,那人不晃半下,夷然無損,且遊刃有餘。可是來不及慶幸下,另一狂湧殺至,登時著了道兒。
換過在陸上,突騎施高手不可能不濟至此,竟沒察覺龍鷹的攻擊一浪疊一浪,分作三重,然在水內,卻受水的波**影響了察敵的能耐。
“砰!”
目標高手倉促應變下,二度封擋。
論戰略,龍鷹的首擊為下駟,對的是目標高手全力以赴的上駟。第二擊為上駟,對的是對方倉忙應變的下駟,即使兩人旗鼓相當,吃虧的隻可能是突騎施高手,何況對方受創在先,實力又差龍鷹一截,立吃大虧。
差些兒噴血下,那人給衝得往後疾彈,整個人給送出水麵,拋上離水麵逾丈的半空。
第三擊的中駟接踵而至,化為衝出水麵的狂猛水柱,朝被拋離河麵的倒黴高手撞上去。
他倒黴在變成了龍鷹的新目標,其命運落入龍鷹之手,不論三個遠去的族人、水刺高手,又或田上淵,均遠水難救近火。
龍鷹繼續朝其落點斜升上去,離他最近的,是趕來“護他”的符小子,離他不到二丈。
仍在空中的目標高手,身不由己地在空中翻滾,失去三度出手封擋的能力,隻能憑護體真氣,硬挨龍鷹的水招。
“嘩啦”一聲。
水柱命中他的背脊,幾將他的護體真氣粉碎,不過他確功力深厚,噴出一口鮮血後,乘機來個翻騰,借力投往三丈外的水麵,望能逸出險境,是一等一的高明反應。
他們早前對田上淵實力見底的想法,流於武斷,實情為田上淵的北幫內,臥虎藏龍,這五個突騎施高手屬特殊情況,乃新來的外援。可是像眼前的水刺高手,又或龍鷹於大運河的揚、楚河段上,費九牛二虎之力方殺得死的雙斧手,雖名不見經傳,然均可歸入一流高手之林,一對一下與龍鷹仍非無一拚之力,配合夥伴可予龍鷹威脅。
但是,論戰術,比之龍鷹這位用兵如神、軍事才能冠絕天下的名帥,則是差遠了。
龍鷹是故意讓他逃得更遠,令水刺高手和田上淵難施援手。
新目標仍在水麵上方翻騰之際,水刺高手已與本為“肥羊”的落難者,升上水麵,水刺高手目睹著龍鷹的新目標投往西北遠方,還以為他脫困,忙領著完成換氣的被救夥伴,朝西遊去。
此時田上淵追至離符太後左方三丈許的位置,在水裏見龍鷹迅似遊魚的朝新目標的落點潛泳過去,心知不妙,也不知他如何發力,忽然加速,先往下潛,直至河床,然後貼著河床,往新目標落點飆刺而去。
一切盡在龍鷹的計算裏。
新目標去勢已盡,投往水麵。
龍鷹最接近其落點,當目標高手落水的刹那,他離對方將不到一丈,乃最佳的攻擊位置。
此招是從練元處學來。
當日他從下沉的走舸投往運河,意圖追殺練元,差些為練元所乘,便學曉人在落水的一刻,既反撞又包容的水,能將入水者的感官、感覺,一下子全部沒收,令人出現感覺的“中斷”。當時若非龍鷹能在水麵上察覺水底的動靜,給練元利用此“中斷”狙擊突襲,肯定吃大虧,但亦絕不好過。
現在,龍鷹就是趁目標入水時的“中斷”,一舉製敵,否則讓田上淵及時趕來,今次的行動,勢告泡湯。
“砰!”
突騎施高手掉進水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