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一章 前塵往事

龍鷹終見著李隆基,隻不過說不到十句話,相王又使人召了他去。

李隆基保證盡快回來後,龍鷹獨自一人在屋內等待,此時有侍臣捧來晚膳,不致餓著肚子。膳後開著無聊玩起“魔道糾纏”的新發現,愈玩愈入味,愈得心應手。

“魔道糾纏”之所以有別小三合,是隻雲份量可控時的小注“至陰無極”已可觸發“小三合”的效應,且是發生在對手的經脈內,威力如何,須試過方知。當然也是一種損耗,但該遠及不上必須全力施展,毫無保留時,“小三合”最重。

到給李隆基驚醒時,恢複正常意識,不由嚇了一跳。我的娘,原本熱鬧的掖庭宮竟到了夜闌人靜之時。

龍鷹駭然道:“現在是什麽時候?”

一臉歉意的李隆基道:“沒想過一去便難以脫身,現在是二更時分,範爺今晚在這裏過夜如何,太晚哩!”

龍鷹心忖陌生地方怎及花落小築睡慣床鋪好。正要拒絕,李隆基道:“聖上明天早朝後要見你,聖上似有點心事。”

龍鷹終於答應。

李隆基道:“我會遣兩個年輕宮娥來伺候範爺沐浴就寢。”

龍鷹道:“萬萬不可,我愛獨自一個人。”

又問道:“事情進展如何?”

李隆基興奮地道:“今晚為起草第一份國策書,大概沒得覺睡。故此我現在策略是有空便睡,可睡多久睡多久。”

龍鷹問道:“你和姚崇的關係怎麽樣?”

李隆基道:“可以‘酒逢知己三杯少’來形容。”

接著沉吟片刻,沉聲道:“我有個很奇怪的感覺,姚崇像不住地考較我,稱我的斤兩。”

龍鷹大奇道:“此事確非常奇怪,教人沒法想得通,他理該是初不認識你。”

李隆基頭痛地道:“我的腦袋很難想國策書以外的其他事。唉!我必須去工作哩!明天見。”

龍鷹一覺醒來,天已大白。

心想自己真幸福,別人去趕早朝,他卻可以抱著被子,在榻上享受不願起來的動人感覺。

吃早點時,高力士到。

高力士道:“臨淄王愈來愈顯出真命天子之威,言談間不怒而威,舉手投足均具懾人魅力,真古怪,以前他並不是這個樣子。”

龍鷹道:“這叫一到運來便化龍,現在他的腦子裏滿是大唐的未來,有諸內自然形於外。”

高力士佩服道:“範爺厲害,連這類本虛無縹緲的事,竟可說出一番教人信服的道理來。”

龍鷹道:“珠鏡殿情況如何?”

高力士道:“娘娘盛怒難下,人人受苦,動輒得咎也。不過有一事頗為異常,昨天午後,娘娘強闖皇上寢宮,逗留約小半個時辰,由於所有人均被她逐離,故沒人曉得發生過什麽事,隻知離時娘娘鐵青著臉,返珠鏡後還掌摑了幾個可憐的宮娥侍臣。然而,宗楚客來訪,與娘娘密謀近一個時辰,娘娘便安靜下來,對下人還和顏悅色的,幾疑忽變成另一個人。”

龍鷹道:“因宗楚客向她展示了美好的未來。”

高力士苦笑道:“那就是我們的噩夢。”

龍鷹道:“如我先前所言,一天老田未歸,對方無法對皇上下手,在那之前九卜女將消失個無影無蹤。”

高力士道:“有範爺為我們做主,小子可晚晚安眠。”

龍鷹笑道:“你尚有睡覺的時間嗎?臨淄王昨夜捱了個通宵達旦。”

高力士道:“這是有能者為之,無能者睡大覺。”

龍鷹道:“我肯定是無能者,昨夜不知睡得多麽好。”

兩人同時大笑。

龍鷹問道:“皇上因何要見我?”

高力士道:“昨天見過娘娘後,皇上沉默得怕人,他一向隨和,少有這般滿懷心事似的。或許他需要範爺另一錦囊妙計。”

龍鷹苦笑道:“何來這麽多錦囊妙計,皇上有否透露和娘娘說過什麽?”

高力士道:“沒人敢問他。”

龍鷹心忖這個當然,誰會問當今天子。

高力士道:“皇上隻向我說一句話,就是要見你。”

龍鷹歎道:“想不承認自己是皇上的另一個武三思也不成。”

高力士怨求道:“請範爺告訴小子,皇上究竟和娘娘說過什麽?”

龍鷹皺眉道:“皇上不一定告訴我。”

高力士道:“一定與娘娘有關。”

龍鷹起立道:“想曉得嗎?立即啟程。”

馬車駛出掖庭宮。

龍鷹和高力士在車廂內繼續交談。

高力士問道:“有可能罷免宗楚客嗎?”

龍鷹道:“須在做好一切部署之後,現時對方占據壓倒性的優勢,我們表麵上似有右羽林軍和飛騎禦衛在手,卻為假象,一旦有事,本身先四分五裂,還如何打硬仗。”

高力士道:“部署須多久?”

龍鷹道:“沒一年半載怎成,現在隻希望能延至安樂大婚之時。我們有三個月的時間。”

又歎道:“台勒虛雲不會容我們罷免宗楚客,等於去除了亂源,對他們來說,大唐皇朝愈亂愈好。”

接著道:“宗楚客亦不容我們罷免他,此刻他是全力備戰,做好一切全力應付最壞情況的準備。故此,罷免宗楚客一事絕對碰不得,將我們得來不易的大好形勢於一夕間斷送。譬若打仗,取得戰果後不是冒率進擊,而是鞏固戰果,把優勢不住擴大。”

想起九野望龍鷹心生寒意,老宗老田手下臥虎藏龍,慣於征戰的強手不知有多少,城衛方麵該安排了很多他們的人,一旦發動,隻要能賺開皇城、皇宮、禁苑各大門禁,**,本身情況並不明朗的右羽林軍和飛騎禦衛如何招架。

故此迫虎跳牆,等同自盡。

高力士頹然道:“明日哩!”

鱗德殿。

禦書房。

李顯精神尚算不錯,不過雙目紅腫,似在昨夜哭過一場,又或睡不安寢。

看了龍鷹好一陣子後,李顯雙目射出緬懷神芒,道:“母皇其實對朕相當不錯,後來關係發展得這麽惡劣,說到底仍是為了娘娘。”

龍鷹隻有點頭同意的份兒,事實上當然,李顯的認知,代表著他一世糊塗。

李顯顯然並不要求在這事上說什麽,續道:“可是朕從未醒覺。有一次,母皇明言哪一天我休了娘娘,便哪一天將皇位禪讓給朕,朕仍沒聽入耳。”

此事武曌曾親口向龍鷹說過,忘掉久矣,此刻給李顯勾起回憶。

李顯因何和他說起這些前塵往事。

李顯搖搖龍首,不勝唏噓地道:“當年在洛陽,重潤等忽然服毒自盡,人人都說是母皇迫死他們,又迫朕反擊母皇,朕並不同意,偏是娘娘又哭又罵的,令朕無計可施,終於在神龍出事了。當朕在上陽宮見到臥病的母皇,朕心裏不知多麽後悔,朕是如何不孝。”

說到這裏,一雙龍目紅起來。

李顯歎道:“我看到堅定不移站在母皇病榻旁的龍鷹,朕不知多麽希望站在那個位置的是朕,母皇的兒子,而非別人。”

龍鷹怎猜都猜不到李顯其時由此離奇的想法,而自己擁有的正是李顯欠缺的,那就是勇氣。

李顯借著怒哼一聲,人亦恢複了活力,雙目生芒,道:“聖神皇帝早決定了傳位予朕,絕非二張此等男不男、女不女的卑劣之徒,神龍事件根本是多此一舉,徒讓朕負上不孝不義之名,還未能送母皇至陵寢。”

這個心態早為龍鷹明白,故此後來對五王毫不念情,若非胖公公勸阻,極可能親自下令宰掉他們。

李顯朝龍鷹瞧來,從回憶裏返回現實,眼神逐漸聚焦,沉聲道:“輕舟提出‘殺雞儆猴’之計,並請朕以母皇為榜樣,那天瞧著龍鷹天神般守在母皇之旁的情景活過來,此或許是朕最後一個機會可守母皇傳予朕的皇業。”

我的娘!

李顯今回難徹底地醒覺,曉得皇權危如累卵,受到惡後權臣的嚴重威脅,而在諸般因果裏,燕欽融的上書和慘死,肯定生出關鍵性的作用,李顯差些為此崩潰,被龍鷹以‘天竺神咒’從鬼門關硬扯回來。

曾徘徊於鬼門關外者,肯定與未試過時不同,會想到平時絕不去想的東西。

李顯道:“大朝時,朕不住想著母皇在上陽宮病榻上的情景,曆曆在目。”

又道:“而朕還是在旁捍衛她的龍鷹。”

龍鷹衷心地道:“皇上辦到了,聖神皇帝在天之靈必為皇上大感欣慰。”

心忖“天竺神咒”的另一作用,就是給李顯開竅,令他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

李顯長長籲出一口氣,該是對他龍心內絕對信而不疑的龍鷹說出來的話,這個十足,整個人輕鬆起來,龍顏生輝,點點頭,一時沒說話。

龍鷹不敢打斷他的思路。

李顯一吐埋藏深心底多年的話,是宣泄,也是對自己不孝不義的補贖。當年他被硬架上馬到玄武門去,既是缺乏勇氣,更大的原因是並不情願。

於“神龍政變”,李顯的感覺就是被韋後和亞王擺布了。

李顯道:“將重俊梟首以祭武大相是娘娘下的命令,不到朕幹涉,卻由朕背負惡名。”

龍鷹大感錯愕,原來竟誤會了李顯,亦沒想過李顯對此耿耿於懷,至今難以釋然。同時可見韋後此毒婦的睚眥必報,連李重俊的屍首也不放過。

當時惡後權相該有殺相王之心,遂把相王軟禁起來。不過任他們以天作膽,仍不敢公然下令處決相王,而是以卑鄙手段製造出畏罪自盡的假局。效洞玄子故智,由九卜女以銷魂術迷相王心智,隻是給龍鷹及時破解了。

李顯的懦弱無能、昏庸、好逸惡勞,造就了惡後權臣的奪位野心,宗楚客不用說,活脫脫是另一個呂不韋,實力以他最雄厚,高手如雲,人才眾多,其以田上淵控製北方江湖之策,更是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武三思見獵心喜,否則李重潤等何用橫死?不過遷都長安後,韋後在宗楚客支持下,大批起用外戚,令武三思感到危機,曉得須好好保住李顯,而李顯則成為他唯一的救命草。

歸根究底,禍源正是貪得無厭、渴望成為第二個女帝的韋後,為求目的,泯滅了人性,更休說什麽夫妻之情。

李顯問道:“重俊是給他們迫得走投無路,不得不起兵作反,是嗎?”

龍鷹心忖李顯竟忽然變得這般精明,訝道:“皇上是從何而得知?”

李顯歎道:“皇弟和皇妹都是這麽說,還趁機殺他們,隻是失敗了。”

龍鷹心想這下可好看了,李顯的醒覺是全方位的,與以前的模模糊糊截然不同,會帶來什麽後果?

難怪自己指出殺武三思者為田上淵,李顯沒半點懷疑,因是鞏固他已有的想法。

事實上,韋宗集團的奪權之計是成功的,隻是千算萬算,仍算不到有台勒虛雲和他龍鷹在暗裏算計他們,總是功虧一簣,此毫厘之差,種下了韋宗集團的敗因。

李顯現出個沉痛的表情,道:“昨天大朝回來,朕心力交瘁,返寢宮休息。尚未醒來,娘娘來了。一如既往般大吵大鬧,令朕想起神龍之變前的情況。當時娘娘騙朕隻是為誅二張,沒說過和母皇作對。若朕曉得最後演變為此,朕決不答應。”

龍鷹暗歎,說到底,李顯就是拗不過惡妻。接著的可想而知,李顯壓根不曉得下麵的人所進行的事,他隻是任人擺布的傀儡。若不是龍鷹及時趕至,逆轉局勢,天才曉得最後是怎樣的一番情況。

女帝的和平禪讓,大致上保持了各方勢力的平衡,過渡往新朝。

李顯陷進昨天韋後硬闖寢宮的回憶裏,垂首喃喃道:“朕問娘娘,問她說夠了嗎?”

這句話,龍鷹幾乎沒法想象。是因李顯向韋後說出來,可猜到韋後當時的錯愕,不相信李顯敢這般和她說話。

李顯平靜地道:“她靜了下來!”

目光投往龍鷹,神采重現,一字一字地緩緩道:“朕對娘娘說,這是朕對她最後一次的好言相勸。如她從此安分守己,朕保證她享盡宮廷的榮華富貴,否則休怪朕對她無情。接著令她返珠鏡殿去好好自省,沒朕召喚,再不準到麟德殿來。”

龍鷹整片頭皮在發著麻。

李顯等若和韋後正式決裂,亦等於將權力從韋後手上奪回來,由此刻開始,除非韋後肯安分守己,但那是絕不可能的。韋後剩下的隻有一條路,就是下手害死李顯。

李顯沉聲道:“她的臉色變得很難看,還想撐下去,被朕大聲喝止,還要力士進來送她走。”

接著長長籲了一口氣,滿足地道:“說過這番話,朕的心舒服了。”

龍鷹說不出話來。

高力士恭候禦書房門外。

他先指示侍臣、宮娥入宮伺候李顯,然後與龍鷹沿遊廊走。

高力士苦笑道:“小子雖然非常想聽,時間卻不容許,長公主和相王等著和範爺說話。”

龍鷹失聲道:“什麽?”

高力士道:“他們來謁見皇上,等了好一陣子,遂改為先見你,後見皇上。範爺該明白是怎麽一回事。”

李顯能否堅持下去,成為新政成敗的因素。凡可獲知這方麵的情況,李旦和太平決不放過。

龍鷹大感頭痛,哪些可告訴他們,哪些不可以,拿捏上非常困難。

問道:“我在禦書房逗留了多久?”

高力士答道:“足有大半個時辰,皇上久未試過和任何人談這麽久。”

又道:“範爺請往這邊走。”

全文完,2017年4月5日,黃易大師因病去世,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