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反撲(一)
第三十三章 反撲(一)
葉玉曉到達楚漢之後,立即就開始對楚漢市公交集團的資產進行評估,同時,有意投資楚漢公交行業的香港奧法集團的相關人員也到達了香港,雙方開始進行談判,楚漢市公交集團的改組已經輪廓初現。
楚漢市公交集團的改組方案和有意投資這個行業的香港奧法集團的到來見諸報端之後,氣氛一下就變得有些微妙了。
嚴大強是坐臥不安,對於幾年前民營公交的整改,實際上留下來的這幾家,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沒有背景或者背景不夠的小公司,實際就是被他們幾家吞並了,這樣的結果,隻是嚴大強想要的一個初步結果,市公交集團效益不好,是市裏的一個包袱,嚴大強心裏一直盯著這個龐然大物,一直等待著機會來到的時候來個蛇吞象,這絕非不可能,但是曾思濤這次可是真狠啊,完全是斬草除根,根本就沒打算留一點機會。三年過去了,被放入市場的公交經營權將被收回。嚴大強覺得自己像畫了個圈,回到原點。不,應該是一次極大的倒退,嚴大強心裏很清楚,退出之後,想要進入,那肯定是比登天還要難,首先必須得保證有競爭的資格。
嚴大強默默的想著這些年的經曆,他本來隻是一個在機電廠有些搗蛋的開廠車的搗蛋司機,在工廠裏不是個安分的角『色』,下班就是和一幫哥們兄弟吃飯喝酒,打架鬥毆。
但是企業很快就不景氣,他這個搗蛋的工人很快就第一批下崗了。
下崗了,總是要吃飯的,這時候,他利用自己父母手裏的一點錢,把廠裏要處理的廠車買了下來,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雖然他的車幾乎已經快到報廢,而且還沒有線路牌,但是他的生意卻是出奇的好,因為他跑的線路的其他車,都被他和他的兄弟夥打怕了,根本就不敢和他搶奪客源,他這個客車生意興隆,並且什麽費用也不用交,就是這輛黑車,卻是讓他挖到了第一桶金。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客運市場掙錢還是很不錯的,有了錢,他也終於將他那輛破車給換掉了,然後又陸續投入了幾輛車,組建了大強公司,但是他的企業在楚漢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他很快就盯上了一些客運個體戶,他就強迫別人掛靠在他公司名下,這樣公司的事實他們每個人都花了數十萬元購買了客運車輛和營運牌照。嚴大強要求他們必須把車輛和一切營運牌照交給大強公司,大強公司每年要收取他們高額的掛靠費。不服,不服那就打到他們不得不服為止。
他深信領袖的一句話:槍杆子裏出政權,在運輸行業,那就是拳頭才能出效益。
這僅僅是第一步,光靠拳頭還是不行,線路可以說是一個客運公司的**,像他這樣的小公司,想要得到線路那可是千難萬難,於是他就打起了掛靠在他名下的這些車的主意,他們每個月都向嚴大強交納一定的管理費。他的公司主動提出要給這些掛靠的個體客運戶更換新車,新車的價錢要比市場價便宜很多。但前提是要把原來的舊車簽一個報廢合同才可以更換新車。
就這樣,這些車主全都把自己的車連同一切營運權利交給了他的公司,得到這些東西之後,他卻突然賴賬了,不承認這事了,這些人當然是不甘心的,可是當初他就沒有給這些人留下任何文字的東西,這些人就是去法院告也贏不了,這些人跑到他公司討說法,他應對的本法就是叫兩大車,下車都按著那些車主打,那些個體經營戶從來沒見過那種陣勢,有一個打得非常慘,一個腦袋全部,全臉打青的了。從此之後,這些人再也不敢怎麽樣了。於是這些人的營運線路順利的到了他手裏。
他賺了錢,幾乎都用於擴大自己的規模,但是新上的車很難有合法的手續,還沒有合法的線路手續,與其他公司正常營運的人員發生糾紛就成了家常便飯,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雖然打架是勝多負少,但是這也極大的影響了他生意的開展,影響他賺錢,還有被執法部門逮住倆還要罰款。車輛沒有合法的身份總是攪得他不得安寧,這個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一招,那就是他在原來單位上班時的一件事啟發了他。
當初公司要求他們下崗的時候,公司的員工對於安置不滿,於是組織大家去上訪,結果事情得到圓滿的解決。
他很清楚現在官員們的心思,現在這些當官的最怕出現這樣群體『性』的事件,一般這樣的事情,『政府』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想到可以利用和對方的衝突來大做文章。為使擅自開通營的線路能獲得營運手續,他決定到市『政府』上訪,將事情鬧大,迫使『政府』出麵解決。
於是在一次被競爭對手砸車之後,他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組織上百人到市『政府』集體上訪,打出橫幅、高呼口號,這驚動了市裏的領導,問題也很快得到解決,他嚐到了這樣的甜頭,後來也屢試不爽,這讓他也獲得了很多之前根本就不敢想的利益。
靠著這樣的方式,嚴大強迅速兼並了許多的客運個體戶,拿下楚漢市近一百條線路的運營權,成了楚漢市有些名氣的公司了。
嚴大強也從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弱肉強食,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特別是在運輸行業,從業者都是文化不高的大老粗,誰的拳頭大,就意味著誰有更多的機會,但是這些手段在原始積累階段可以用,事業邁上新台階後,這些方法也不是萬能的了。
隨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有一定的規模和實力了,光靠打打殺殺已經是不能解決問題了,有錢了,也就意味著他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了,這些年的經曆告訴他,有些事情必須有關係網才好辦事,有一個官方或者半官方的身份才還辦事,才更能有機會讓企業更上層樓。這些年他和區運管所甚至市運管局還有分管信訪工作的一些領導是不打不相識,在這些人身上,他也舍得投入,當然這裏麵的回報也是異常的豐厚。
這些年走過來,嚴大強也有了很多的感悟,暴力、金錢、權力,隻有這三位一體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在這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他利用給相關的領導幹部好處,迅速建立了自己的關係網,這些人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什麽部門的人都有,並且他也靠著拿出的一小部分錢捐款,也為自己弄了同業公會的副會長、市政協委員等頭銜,為自己營運、獲利打開方便之門。於是他在楚漢,不管哪個單位哪個部門,比如說的運管所,運管局,交委,市信訪辦那些都吃得開……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大好局麵下,他開創的基業就要止步於此嗎?嚴大強也在認真的想著,曾思濤這個市長在市裏是不大受歡迎的,這一點他不但從『政府』的那些哥們那裏了解到,在是政協會議上他也是親身體會到。這個處處把“民生”掛在嘴邊的市長,真不知道這麽做是把他自己『逼』上絕路嗎?這地頭蛇就是那麽好欺負的嗎?
在座談會之後,在嚴大強組織的一次民營公交企業共商對策之後,嚴大強等人也拿出了一些措施,他們首先也想到了媒體,所以也通過自己的渠道搞定了一家國家級的經濟媒體駐楚漢的記者,在這份關於楚漢市“民營公交探索之路”的文章裏,提出了推進市場化推進改革是曆史發展的『潮』流,在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規範整頓進行完善,希望從輿論上能夠占據一個製高點,但是由於九字頭車在市民中的觀感實在是太差,加上剛剛出了大事故,這聲音在楚漢眾多的反對聲中顯得微不足道。
幾個人在這上麵的打算是落空了,當然同時他們還在相應的進行著其他的一些準備。
幾個人在市裏都各自有各自的渠道,都能在一些領導那裏說上話,隻是幾個人心裏都清楚,民營公交剛剛出了大事故,這個時候是人人喊打,領導們也不敢不顧洶湧的民意。對有關領導的公關工作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要做主導這次回購民營公交的曾思濤和王二全的工作,但是曾思濤和王二全態度很是“親切”,不過在回購的問題上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
嚴大強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雖然『政府』方麵正式的回購方案還沒有出台,但是經過第一次雙方的接觸之後,『政府』方麵也是進一步加大了做工作的力度,特別是『政府』也采取了很毒辣的一招,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前交車的民營企業,可以按一輛公交車運營權置換一輛出租車運營權的方式,並按照每台公交車經營權給予三分之一台出租車經營權的比例進行獎勵。之後退出的,仍然可以“一換一”,但沒有獎勵。”
這一招似平淡無奇,但是對於民營公司,特別是幾個不像他那樣雄心勃勃的想在公交係統這個大蛋糕上占得更大的份額的老板來說,這樣的獎勵也是有足夠的誘『惑』力的,其他幾個老板都有自己的出租車公司,出租車的利潤實際上也不比公交車少多少。嚴大強能夠感到幾個老板的心裏變化,雖然現在幾個人也還是和『政府』叫得很凶,但是實際上態度遠沒有他們表麵那麽堅決,他們這麽使勁的吆喝,不過是希望在和『政府』談判時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政府』的措施得當,這幾個家夥是靠不住的。
市裏就是這麽簡單的一招,就很有可能分化瓦解他們這個脆弱的聯盟,同時市裏雖然也表示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但是嚴大強心裏清楚,『政府』發話了,事情定下來之後,實際就是命令,事關『政府』的權威,如果他獨自去挑戰『政府』的權威,那是以卵擊石,那怕他身後有人。
但是現在的線路班車競爭實在太激烈了,想要新增加難度太大,如果能夠在公交係統有大的斬獲,那公司立馬就會突破眼下的瓶頸。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可以說他也是費勁了心思的,能夠進入公交係統,是通過他千辛萬苦打拚才贏得的,他可不想公司就這麽失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這樣下去,他的公司肯定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萎縮,甚至被淘汰,他的心裏是很不甘的……
嚴大強清楚,他必須要抓緊時間,趁著還有其他其他幾個人一起的時候,還不是孤家寡人的情況下、在政策出台之前竭盡全力,要阻止這個動議流產。這件事層級太低的領導根本就幫不上忙。即使是幫得上忙,這些人肯定也是不會出麵的。
既然其他幾個人靠不住,那最終還是得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所以他必須得放手一搏,對付『政府』,使用暴力是不行的,但是是不是還是可以利用上訪事件?
群體『性』的上訪還不如群體『性』的事件更給市裏帶來的壓力大,是製造群體『性』事件還是上訪?還有是不是可以讓來投資的香港企業知難而退?……
嚴大強點起一支煙,此刻他需要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而在作出這樣的決定之前,他也需要聽聽自己在『政府』部門的幾個鐵哥們的意見,得到的反饋讓他終於下定了決心,他要展示一下,地頭蛇是這麽一個樣子……
市公安局副局長溫新民最近的心情可不怎麽好,在七一公交車事故之後,他知道曾思濤對、王二全對他在工作上的不大配合是很不滿,有心要把他這個副局長兼交管局挪開,這一點他心知肚明。他已經聽到了確切的消息,市委以及組織部門似乎正在研究他的調動問題,這讓溫新民心裏十分的鬱悶。
在市公安局裏,他這個分管交警這一片的副局長,雖然在局領導裏是排名末座,但是這個副局長卻是比其他一些冷門的局長還要吃香,聽說他有可能調任司法局著副局長,他心裏也是老大的不樂意。
溫新民心裏想著,自己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可以說是劉達雷的知遇之恩,他在年輕的時候,隻是一個在市食品公司殺豬的一個屠夫,雖然在那個食品極度匱乏的年代,這個職業其實是一份肥差,但是高中畢業的他對這樣的工作是一點也不樂意,可他沒有辦法,他總得吃飯,欣雖然心不甘情不願,還是隻有接了父親的班,上世紀80年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所在的安林區公安係統招人,於是他便跑去報名,沒想到一考就考上了,這樣他成了安林區公安分局擔任普通民警,由於工作出『色』,此後升任秘書科長、派出所所長;後又被任命為安林區公安分局副局長,分管交警支隊、經文保科等部門的工作。他善於學習、肯鑽研,工作業務能力強,多次立功,也正是因為踏實能幹,他得到了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劉達雷的賞識,在和劉達雷的交往中,兩人『性』格相投,很快關係就變得親密起來密切。
沒兩年,溫新民坐上了安林區公安分局局長位子,並擔任安林區常委兼政法委書記。不久,劉達雷又把他調到市局任副局長。
劉達雷可以說是對他有知遇之恩,溫新民也感到了這樣的苗頭不大對頭。所以也跑到劉達雷那裏去探探風聲,想聽聽劉達雷的意見。大家一起共進退。
“劉局,市裏領導現在對我們交管這一塊是指手畫腳,這工作該如何開展啊。”
“新民,你這說法可不好,交管局難道不是市裏的下屬部門嗎?市裏的領導指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得把工作做得更好……新民啊,市裏的情況你也是很清楚的,你我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有多少人想著把我們幹下去,好取而代之。得多長個心眼,多想想怎麽做,要不啊,你好好安排一下工作,出去休息休息?”
劉達雷對於有人想動溫新民也是充滿著警惕,宋克強拿他沒辦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公安局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副局長不說,市局各處,還有下麵各分局,絕大部分都是他的人。這是他和宋克強能抗衡的最重要的砝碼,宋克強要是趁機砍掉它的左膀右臂,那他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對方現在拿溫新民說事,給他施加壓力,給市裏的其他主要領導施加壓力,他也必須要有所表示,讓對方不敢輕舉妄動。民營公交企業的那些人,他是很清楚那些人是什麽角『色』。絕不會就這麽輕易就會認輸的。
溫新民一聽,劉達雷這話就明白了——那就是製造障礙,讓曾思濤等人明白,要想動,這市裏的很多東西就會『亂』套,溫新民點點頭:“劉局,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
溫新民在和劉達雷又一個簡單的交流之後,在接下來的一些事情上他也和曾思濤和王二全別起了苗頭,在很多事情上明的是配合,暗中卻是拖後腿。特別是在民營公交公司有些異常的情況,他也是裝著不知道,默認著這樣的態勢發展,在得到下麵的人暗示最近要有事情發生的之後,溫新民離開楚漢,前往其他發達城市“考察學習”。
民營公交公司“毫無征兆”的就開始了他們的行動。在八月初,九字頭公交沿線的市民一大早發現,等了半天也沒有看見以往開得飛快的九字頭車,最早的一班車的時間早過去了,第二班的時間也早過去了,急著趕時間的市民紛紛開始攔出租車,原本生意比較淡的早間,出租車生意一時間是火爆異常,一直到了八點,路上還是沒有看到九字頭車的車影,等急了的市民們都紛紛打電話詢問怎麽一回事。
很快他們得到了消息:九字頭車集體不幹了。他們今天或許隻有步行出行了,這讓等人的人罵翻了天。罵完那些讓他們又恨又無可奈何的九字頭車,不管這九字頭如何如何,他們要出行,還是離不開那玩意,又罵起了市『政府』。
實際上曾思濤對此是早就有所準備的,在市民們得到消息之前的一個小時,曾思濤也得到了九字頭公交車停運的消息。
公交車、長途車,出租車罷運,曾思濤前世見識得實在是太多了,這是民營公交公司為了表達他們不想退出公交市場這一塊而向『政府』施壓,但是曾思濤對於這一點是早有準備。市局雖然是覺得這次民營公交公司的停運是非常突然,但是曾思濤還有一個很靈通的消息渠道,金沙區分局的副局長相守誌,在幾天前就已經告訴他,民營公交公司可能要停運,相守誌這樣的棋子此時充分的發揮了作用,讓曾思濤有了足夠的時間進一步采取措施進行應對。
曾思濤在等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即趕到了市公交集團,並在公交集團召開了有幾家國有公司參加的現場會,責成早有所準備的公交集團以及公交集團公司立即啟用早又準備的備用車輛和在各條線路抽調出來的車輛支援九字頭所在的線路,並且在這樣的線路上每車配備了一名警察和兩名全副武裝的武警,確保這些運營人員和乘客的安全。
金沙區公安局有相守誌,他已經通知相守誌要堅守在崗位上,要準備應付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至於武警部隊,也在同一時間接到了上級的指令,在派出一些車輛在這些線路進行巡邏之外,留守的大部隊也做好了一些應急的準備。
至於市公安局,宋克強接到通知之後,也已經到達市公安局親自坐鎮指揮,以應付可能出現的情況。
一邊的分管交通的副市長王二全低聲問道:“思濤市長,這是不是小題大做了一點?會不會讓市民們產生其他的一些想法?”
曾思濤嗬嗬一笑:“還是防患於未然的好,這也是保障他們的安全出行,同時,既然我們讓這些駕駛員和售票員去,也得要替他們的安全著想,市裏發生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少了。”
如果不配備必要的警力,曾思濤不用想也知道,這些車上了九字頭的這些線路是個什麽樣子,阻撓車輛這些車行駛是肯定的,甚至是打砸車倆,毆打駕乘人員也不是沒有可能,其目的就是要在全市造成極大的恐慌和混『亂』,好達到他們預期的目的。
在八點半左右,臨時替補的這些線路的車輛就已經開始上路了。同時市交通電台,市經濟電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著民營公交公司停運的消息,告訴廣大的市民,市裏已經緊急啟動了交通經預案,會馬上抽調車輛填補這些線路,但是發車的密度肯定會比以往要小一些,會對大家的出行造成一定的不便,但是整體上可以保證市民們的出行,安撫著市民的同時,也是在隱隱的警告某些人,不要『亂』動。
但是顯然有些人是沒那麽想,在替補車輛剛剛行駛上九字頭原來的線路上的時候,乘客們爭先恐後的搶著上車的時候,一群人攔在了車的前麵,並開始恐嚇車上的司機,但是就在這時候,一輛巡邏的武警的車馬上趕到了,這些人才一哄而散。其他車的遭遇也差不多,有些人也裝乘客,想製造混『亂』,但是看見車的前麵一個警察,後麵兩個武警,折騰了一下就乖乖的不敢再動了。
嚴大強此時也沒有呆在公司,他選擇了呆在醫院裏,雖然他不是領導,但是也學著領導生病一回,外麵的消息,很快就反饋到他這裏來了。
嚴大強沒想到,市裏的動作竟然這麽迅速就做出了應對方案,『政府』的效率什麽時候這麽高了?
當他得知每輛車上還配有警察和武警的時候,不少警車和武警的車輛也在這些線路上巡邏,他知道市裏是早有周全的準備,做了充分的預案,簡直是嚴防死守,他的這一招恐怕是起不到什麽作用的了。去上訪,這恐怕也早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看來是市裏也是謀劃已久啊。市裏如此周密,他安排的人想要再去惹是生非,恐怕也很難得逞。
這個曾思濤,還真是他媽的難纏!嚴大強心裏罵了一句,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了一口口水,看見護士用一種鄙夷的眼光看過來,他惡狠狠的看著那小護士,點起了一支煙,嚇得小護士趕緊出了他的病房。
躺在在病房裏,嚴大強覺得渾身都不對勁,說不得起身在病房裏轉悠著,難道這件事就這麽算了?……
同一時間,在市公安局的指揮中心,宋克強和劉達雷兩人都坐在指揮中心,觀察著市區的交通情況,九字頭車所在線路上發生的事情,指揮大廳完全可以了解得到,兩個人的心境各不相同。
劉達雷是根本沒想到這些民營公交的突然襲擊在曾思濤宋克強等人是早有準備,並且準備得是相當的充分。
看到大屏幕上切出的九字頭公交車路線上,一些人準備鬧事的畫麵時,劉達雷也沒話找話:“這些民營公司的人也太不像話了。幸虧市裏準備充分啊。”
劉達雷看了宋克強一眼說道。
宋克強點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是啊,幸虧應對及時,不然要出大事情啊。市局在這方麵一定要加強啊,到時候再出現這樣的事情,那就嚴重了……”
劉達雷知道宋克強是趁此打擊自己,心裏雖然不痛快,但是還是不痛不癢的說著:“恩,是啊,是啊,一定要加強這方麵的工作……”
兩人人話不投機,說了幾句就沒有了下文了。
資生堂在公交集團呆了沒多久就回到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解決民營公交停運的事情。
來參會的除了“因病”不能出席的嚴大強之外,還有幾家也都是以各種理由,老板都沒有親自到場,大多數的老板還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都到了市『政府』的會議室。
曾思濤在會議一開始,就向幾個來參加會議的老板問起,為什麽會出現停運的情況,老板們的理由大同小異,理由無外乎是虧損嚴重,企業拿不出來錢,發不出工資,沒有辦法再支撐下去了,所以司機和售票員不幹了,才會有今天的事情發生。代表嚴大強出席的人理由也差不多。
這幾個敢於來開會的老板,曾思濤在會上一開始就說道:“各位公司的老板,看來我們市『政府』是替你們做了一件好事,也是及時雨啊,在你們無以為繼的時候,市裏願意把裏麵的公司收購回來,也算是解決了你們的大難題了吧。如果你們實在揭不開鍋,市裏也可以考慮,先期支付你們一部分資金,用於解決燃眉之急。這部分資金就在今後扣除……,當然你們能夠籌措到更好,你們既然已經到了這樣山窮水盡的程度,市裏相關的回購措施已經通過剛剛的市長辦公會議的研究,明天正式對外公布,現在可以提前讓你們了解內容,你們放心,市裏不會因為你們陷入困境就改變條件。在這裏我再講一講,市裏要回購公交係統的緣由,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市民。是為了……”
曾思濤在會上的講話雖然是很溫和,但是表達的意思是非常強硬的,市裏出台的回購方案這幾乎就是最後的決定了,再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了。曾思濤又把市裏回購民營公交的理由陳述了一番之後,話音一轉,談到了出租車的問題上:“在這裏我想講一講一個題外話,就是關於出租車的問題,市裏已經決定用出租車替換你們的公交車,作為出租車這個行業來講,潛力非常巨大,這一點我想你們比我更清楚,隨著城市的發展,出租車的需求也是會越來越大,市裏還會逐步的根據實際的發展需要投放一些出租車的指標,這是你們發展和擴大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我們楚漢市的出租車公司是規模小數量多,這是我們楚漢出租車公司的一個基本現狀,這是既不利於管理,也不利於為廣大市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的,出租車行業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市裏支持和培植壯大一些比較大的出租車公司擴大的規模,充分釋發大型出租車企業‘主力軍’、‘風向標’的品牌效應,市裏是支持出租車公司要做大做強。”
民營公交的這些老板沒想到曾思濤會趁著這事直接把事情給定了下來,並且還使用出來一個殺手鐧,那就是出租車市場,特別是有幾個以出租車為主體經營的民營企業,此時心裏也是迅速的思考著,曾思濤提出了要壯大出租車公司,這話裏暗含的意思意味著市裏可能用行政手段對市裏的出租車公司進行整合,那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極好的大魚吃小魚的機會。即使吃不到小魚,但是市裏在出租車指標的分配上也更會傾向於他們這樣成規模的出租車公司,很明顯,這得看今天的表現了……
何況,『政府』要收回公交,和『政府』對抗是沒有市民好果子吃的——即便是身後有人,幾個人看了看市裏出台的文件,覺得基本還是符合預期,再頂下去可能就會適得其反了。
曾思濤一掃眾人繼續說道:“我們市裏所能你們做的已經是竭盡所能的為你們著想了,我想你們作為企業,也應該做點什麽吧,我隻有一個要求,在過渡期間,管好你們的員工,這是你們企業經營者的一個基本的職責,還有一個,在這段時間你各家公司能不能保持保持規範、正常的運營,有困難的提出來,市裏也會充分的理解各位的難處,市裏會考慮其他替代方案。”
“曾市長,剛剛聽完曾市長關於城市公交的分析,我也是深有觸動,為了市民們的方便,我代表我們友邦公司讚同市裏的回購方案,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一定配合市『政府』的工作,堅決按照曾市長的指示辦。”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由老板參會的民營公交企業在會上幾乎都表達了同樣的意向,連代表老板來開會的人也不得不表示,一定會將會議精神帶給自己的老板。不管是曾思濤等『政府』方麵的人,還是這些民營公交企業似乎都忘記了“發不出工資”這事,誰也沒有提”發不出工資”這事……
曾思濤知道民營公交企業的聯盟就此宣告終結,這些民營公交企業隻要有一家帶頭,那接下來其他的,在這樣的帶動或者壓力之下,也不得不跟著同意,這回購的事情終於邁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但是這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出現市民情況,現在還一時難以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