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48章 商賈雲集

進入祁縣會館大廳時,渠源銳大哥渠良萬已是迎了上來,滿麵笑容地道:“四弟,你回來了?”渠源銳點了點頭,眼見一向傲慢的大哥如此,他不由心中產生了一股快意。

而這段時間裏,渠源銳可說是在渠家說話的聲音都大了很多,不論是父親,還是大哥,二哥,三哥,都是對他笑臉相迎,讓渠源銳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感覺。

前些時間裏,在聽說五寨堡大豐收後,渠良萬立時趕到了五寨堡內,這幾天,他可說是磨在了祁縣會館內,一定要渠源銳給他三萬石糧,還要頗為優惠的價格,念在是自己大哥的份上,加上老父也送來了一封信,渠源銳今天決定給渠良萬一批糧,價格也相對便宜些。

二人坐定後,德叔送上了茶,渠良萬又陪笑地道:“四弟,你看,大哥前幾天和你說的關於糧食的事?”渠源銳緩緩地喝了口茶,道:“大哥,你知道現在五寨堡商賈眾多,大家都想要糧,小弟也沒辦法,最多隻能擠給你三萬石糧了。”

渠良萬聽了渠源銳前麵的話,還有些臉色不好看,以為渠源銳要拒絕自己的請求,沒想到急轉直下,渠源銳竟給了自己三萬石糧,他不由滿麵笑容,站了起來,親熱地過去摟著渠源銳的肩膀道:“四弟,你對大哥真好,大哥不會忘了你的。

渠源銳道:“我們是兄弟嘛,小弟不幫你,誰幫你呢?”正在這時。

德叔走過來,看了渠良萬一眼,道:“四少爺,外麵又有幾個客人要見你,您看?”渠良萬眼中閃過一絲嫉妒之色,隨即滿麵笑容地道:“四弟有事就忙吧,不過不要忘了你答應的事,大哥還有事,就先走了。”

說著他笑嗬嗬地告辭了。

渠源銳站了起來,長伸了個懶腰。

歎了口氣:“忙啊,真忙啊。”

確實,這段時間內,五寨堡內除了黃來福外,就數渠源銳渠掌櫃最忙了,每天,他都要會見無數的商人,除了原來商定合作地一些商家,如平遙的李家。

介休的侯家,萬榮的潘家,陽城的楊家外,還有一些小商人,也是經常地找上門來。

今年大明各處年景不好。

糧少人多,各地糧食更是顯得供不應求,在一片慘淡中,五寨堡這個暴出大豐收的新大糧源就顯得特別注目。

特別是聽聞千戶大人將近30萬石糧都賣於了渠源銳後,堡內的商人們更是瘋狂了,這麽多糧,如果自己能從中搶一點,那獲利就非常豐厚了。

眼下糧食可說是個好東西。

需求是有多少要多少。

不說別的,單是九邊各個軍鎮,對這糧食的需求就是個無底洞。

五寨堡這幾十萬石糧,無論運到哪個軍鎮中,都不會冒起多大浪花,再來一百萬石,各地也決對輕鬆吃下。

特別是五寨堡靠近各邊鎮衛所。

從這裏買糧運糧後。

路途便捷,比起從漢中。

晉中,甚至江南等地運糧,可節省成本多少?因此,這些天中,來大東街祁縣會館拜訪的人流可說是絡繹不絕。

而對於眼前地情形,原本在堡內開設分店的那些李家,侯家,潘家等大商賈們,他們家族中原本來的初衷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新冒出的糧源,對五寨堡原來這樣一個小軍堡並不是報有多大的期望,但現在五寨堡的表現真是出於他們的意料,他們家族中已經有人商定,是否將五寨堡作為以後自家重點經營的大糧源之一。

不說渠源銳在價格上,貨源分成上與各個商人扯皮。

當然,商人們都是精明的,他們不會花費過多地時間在這方麵上。

很快的,渠源銳就和各個行商牙商們商定了一係列的買賣事宜。

沒過多久,載著五寨堡的糧食的車馬便開始向各個州縣邊鎮販運。

近九月份時,五寨堡內更是商賈雲集,各地糧商米商紛紛前來五寨堡,或坐莊五寨堡,或從渠源銳那分購糧米,再販至各地。

一時間,五寨堡成為了晉北地一個新興米市,販夫商客糴而轉賣他地者,絡繹於道。

當然,各個商賈將糧米從渠源銳那分購後,由於要積米盛糧,自然是這堆盛糧食的各色塌房與庫房是所需不少,而這庫棧自然是建在五寨堡內才是最安全,畢竟這是防守相對嚴密的軍堡,有駐軍數百,而且千戶大人那一千餘威武的新旗軍一看就讓人有安全感。

不過堡內除了營房外,這各處大多是五寨堡軍戶們的房子,要建塌房與庫房,隻能與軍戶們商議了。

因此,這些時間內,各商賈們向軍戶們買房租房的人很多,讓許多房子地點好的軍戶們大大地發了筆財。

房子買租來後,各商賈們又大力興建各色庫房。

特別是大東街這一帶,街道寬,路麵好,所處地帶又繁華,因此,這一帶的房屋,更是商賈們關注地重點地帶。

事實上,從六、七月份開始,在看到五寨堡有大豐收地跡象後,一些精明的商家就開始在大東街及娘娘廟街一帶大力開設店鋪,店鋪後又建立塌房庫房。

他們先是經營其它貨品,在五寨堡確定大豐收後,他們立時改為經營糧油米麵。

現在,大東街及娘娘廟街一帶,沿著祁縣會館,向兩旁輻射,這一圈的地方,已經飛快地形成了牙行24戶,其中糧行就占了18戶,其它散戶米鋪不計其數,主要以小麥、大豆、食鹽,米麵等大宗原糧交易為主。

每天這些米商們在糧行內進出不斷,加上他們身旁不停忙碌著的夥計們,在這裏形成了一個頗大的糧米交易中心。

而從五寨堡大東街這個糧米交易中心出發,出堡後。

北可至偏關,老營堡,八角所。

西可至河曲,保德。

南可至岢嵐州。

東可至神池,寧武等地,如果還要走得遠,東北可至大同鎮,西北可至榆林鎮,糧米銷量龐大。

當然,不是每個商賈都是經營米麵地。

一些精明的西商們,看到商機,紛紛掮貨攜銀到這裏做生意。

他們帶來了各種貨物,如五寨堡沒有地棉花、食鹽、布匹、茶葉、煤炭等物。

他們或是撈一把就走,或是長期設店經營,置地建房,定居繁衍。

商賈們地紛紛到來,讓五寨堡市麵更顯繁華。

這些天,堡內的各條街上。

不斷有各種布莊,藥店,餐館,日用地油糖雜貨等店鋪開業,近九月份時。

每天都是鞭炮聲不斷。

而五寨堡越來越熱鬧,裏麵商人雲集,也吸引了許多各地的流民,還有五寨堡外的民戶們進五寨堡務工,各個糧行米鋪都需要大把的夥計,而這些夥計,總不可能都自己帶來吧,還不是要在五寨堡當地招聘?很快。

在堡內等待黃來福招募明年屯丁的堡內流民們。

或是來五寨堡尋找機會地民戶們,紛紛被各商家所雇傭。

由於商家們需要的人手眾多,隻要肯幹活,就會有工作,一時間,五寨堡內幾乎找不到一個閑著的人。

這也吸引了更多的各鄉堡,村堡的人前來五寨堡尋找機會。

五寨堡大豐收。

對於糧食的存貯。

這點上,是黃來福關心的問題。

這天,他就領著何副千戶,江百戶,楊百戶,劉百戶,王啟年等一幹人巡視五寨堡內的軍貯糧倉。

這軍貯糧倉也是由五寨堡倉副使黃如鎮看管。

五寨堡各個農場中的糧食大豐收後,暫時先放在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地倉稟中,然後,將小麥經由專門的人員挑選分類,進行雜質處理後,再慢慢運進五寨堡內的糧倉內儲存,這樣,更顯得安全些。

不過由於糧食太多,也出現一個問題,就是五寨堡原來的軍貯糧倉不夠用了,需要再建幾個軍貯糧倉。

從16號開始,五寨堡內便開始大力興建各種新的軍貯糧倉來。

今天,黃來福來巡視,主要就是關心這個問題。

在屯丁們地努力下,各個新增糧倉的新建,還是快速的。

不過黃來福又發現另一個問題。

就是糧倉內關於各種蟲害的問題。

蟲害,向來是各個糧倉的大敵,一般來說,此時沒什麽辦法,隻能針對麥蛾等蛾類害蟲**產卵時喜爬上糧麵的習性,用竹掃帚撲殺了。

不過這種方法太慢,黃來福想起自己電腦中一個農業小知識,有一些後世關於民間防治蟲害的土辦法。

就是先在麥穀上麵鋪兩層幹淨紙,把紙貼近容器四壁,然後把幹燥草木灰,石灰等適量混合堆滿紙麵上,再加蓋封閉,該法可使麥穀儲存半年以上不變質,不生蟲。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一些大口瓶裏裝上白酒,瓶口用紗布紮緊,放在打掃幹淨的儲糧容器地底部,把曬幹揚淨地麥穀裝進去,封蓋後即可防蟲。

.黃來福把這二種方法說了,黃如鎮忙仔細地記了下來。

黃來福吩咐黃如鎮仔細看管糧倉,然後又帶著何副千戶,王啟年一幹人,往堡外而去。

走在五寨堡的街上,眼見市井繁華,商賈雲集,將一個小小的五寨堡擠得滿滿的,各人都很高興,黃來福當然也是如此。

眼前的這一切,也證明了他的觀點,隻要農業發展了,交換的物品和原料多了,商業自然興盛,農業,才是一切地基礎啊。

經過大東街時,眼見這裏糧行雲集,米商們進進出出,黃來福敏銳地發現,由於五寨堡糧行地興旺,還帶動了其它一些副產業的發展,比如說以加工為主地碾米鋪坊。

有殼的小麥自然不能吃,小麥要脫殼,要加工成米麵,就需要椿米。

以前五寨堡軍戶們的椿米過程,黃來福也有偶爾看到過,嗎呀,那簡直是太累了。

具體椿米方法就是,找一個石臼,用手舉一根木棍。

木棍一頭是鐵片牙齒,一頭是石製,將麥子置於石臼內,一下一下舂,累個半死,才能將麥糠分離,多少搞些米麵吃。

而這些商賈們來五寨堡後,也多少帶來了一些“先進的科技文化”,碾坊就是一個,到目前為止。

五寨堡內已經出現了五家碾坊,共同由一些糧行合資開辦。

這些碾坊所在的房屋較為寬大,裏麵設置一個碾池,碾池上麵再置一石滾,將一頭牛蒙上眼睛,沿著碾池無休止地拖著石滾轉動,石滾壓碾麥子後,就完成了加工。

這牛拉碾坊當然比人工椿米來得方便快捷多了,不過黃來福卻想起了後世地椿米水車。

這種水車,黃來福小時候在老家就見過,是利用溪流帶動水車椿米,並不算什麽高科技。

這種椿米水車,自然又比牛拉碾坊好多了。

反正五寨堡水資源豐富。

正好可以在清漣河邊大建椿米水車。

黃來福盤算著回去查看電腦,是否電腦中有這種水車的圖紙。

有的話,就吩咐劉總旗他們製作出來。

當然,牛拉碾坊椿好米後,此時米糠還是混在一起的,是不能吃的。

米糠要分離,一般此時的北方,是用一種揚穀法。

就是將米粒拋入空中。

最好是在有大風時。

這樣,糠秕被風吹走,而籽粒落到地上。

或者是采用簸箕法,找一個簸箕,隨著手腕有節奏的抖動,就能把糠秕與重的米粒分開。

而對這種繁累的方法,黃來福看到時。

不由搖頭。

他記得後世有一種車,俗名叫旋轉式風扇車的。

可以很輕鬆地將糠秕分離,一天最少能加工米糠17桶。

一直到公元18世紀初,西方才從我國學去這種車。

重要地是,這種車,在公元前2世紀時,在我國就已經使用,最初還是在北方發明的,用於除去小麥和小米的殼。

幾個世紀後傳到了南方,但是在北方,卻因為各種原因,這種農具被人遺忘了。

許多農民重新使用傳統的揚穀法,簸穀法和篩穀法。

黃來福以前是沒注意,現在想起來了,自然這種車的製作方麵,他也要回去查看一看。

北方有吃麵的習慣,米、糠分離後,需要將米磨成麵粉。

一般來說,碾坊內都有石磨,石磨用花崗石製成,同樣的,還是牽來牛,或是驢,蒙上眼睛,讓它們沿著石磨無休止地轉圈,經石磨磨壓後,就得到了麵粉。

對於黃來福來說,這種磨麵也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後世有一種水力磨坊,或許可以建造出來使有。

這水力磨坊使用方便,除了磨麵外,還可以榨油,或用來搗鼓羊毛,或用來打鐵磨刀,或用來碾壓樹皮或是碾壓皮革,甚至製火藥碾硝石等,大大地節省人力。

對於黃來福這種“高科技”的愛好者來說,有水力磨坊可以用,他就不用使用人力或是畜力磨坊。

出堡後,黃來福又去巡視了五寨堡各個畜場。

五寨堡各個農場已經取得了大豐收,眼下,讓黃來福關心的就是,各大畜場和一些經濟作物,能獲得多大地收成。

五寨堡的田地中,大部分都是種植春小麥,除此之外,一些田地,還有一些農場的田間地頭,還種上了大豆,紫花苜蓿和蕪菁等物。

早在七月底的時候,紫花苜蓿和蕪菁等物就開始收獲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些作物調配成地飼料優良,對五寨堡的豬養等養殖業產生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各種家畜的繁殖率和育肥率。

而看眼下各處大豆已經到了完熟期,子葉將全部脫落,莖粒色澤,豆粒飽圓,等進入九月份後,應該就可以開始收獲了。

黃來福盤算到時這些大豆可以作些什麽。

嗯,首先,這些大豆秸稈是很好的飼料,可以用來喂羊喂豬等。

還有,大豆可以用來作豆腐,再作各種豆製品加工,如豆漿、豆腐皮、腐竹、豆腐、豆幹、百葉、豆芽等,既可供食用,又可以榨油。

還可做各種發酵製品,如豆豉、豆汁、黃醬及各種腐乳,豆瓣醬等,經濟前景看好。

還有,豆腐渣還可以喂豬。

說起豬,看過各個畜場,年初養的小豬仔二千頭,現在都長大了,進入九月份,看來就可以大規模地殺了。

嗯,到時這些豬肉怎麽處理呢?除了罐頭外,象各種臘肉、熏肉、火腿、還有西式的培根等,或許都可以做了。

還有年初養的雞鴨等,現在也長大了,很多雞鴨還開始下蛋了。

現在地大明,蛋類可不好保鮮,這麽多蛋怎麽辦,嗯,雞蛋就製成鹽蛋,鴨蛋做成皮蛋,就可以長期保存了。

除了自己各吃外,還可以向外銷售。

還有馬蹄坡圈羊場地兩千隻羊也長大了,相關的羊絨製物,也可以開始作了。

看來,等進入9月份後,相關的一些農副產業加工工廠,可以開始興建了,這些農副產業,可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格局。

又是一條大財源。

黃來福心中意氣風發,隻覺得無物不可賺錢,就是看到眼前田地中的麥秸稈,黃來福也是心想,這麥秸稈除了可以用來作燃料外,切碎燃燒還田也是不錯。

再不成,用來喂牛也行。

五寨堡牛少,就喂羊吧。

再不成,就用麥秸生產食用的花菇,或是用來漚製沼氣也不錯。

好象在後世,花菇就是五寨堡的經濟主柱產業。

而看著眼前地一切,黃來福身後地王啟年,錢氏,何副千戶,江百戶等人同樣也是神情迷醉,何副千戶向黃來福恭喜,看著眼前的景象,黃來福哈哈大笑道:“老何啊,這隻是剛開始,以後我們地生活,隻會越來越好。”

各人都是笑了起來,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笑過之後,對黃來福來說,他還要回堡內忙於練兵編伍之事,而到了九月份後,他將會更忙。

何副千戶等人會輕鬆一些,不過各人不知道的是,此次五寨堡的大豐收,在傳到大明腹地和京城後,會引起了多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