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二百六十章 商業奇才

殷元發現自己的妹妹居然是個算賬很厲害的人,而且很準確。這不得不說也是一賬很難得的技能,有些人一輩子都算不清楚細賬。

殷嬌和盤托出,原來她和殷令威兩個人今天下午的時候跑到了長安城外去,而且帶他們去的是殷簡。這三個人去城外,是因為殷元最近新建的工坊已經開始搭建了。隻是試驗,還一直在繼續。

事情大都是芳桃在做,殷元基本沒有管。但是實際上的規劃,殷元心裏特別有數。

殷嬌和殷簡、殷令威三個人到了城外,看了工坊之後,殷令威和殷簡兩個人看了個一頭霧水,總是對如何製糖感興趣。可是殷嬌不一樣,她想知道的是能夠賺多少錢回來。

殷嬌問了在城外的蔣文清,對大概工坊的生產能力有了一個了解,然後根據買進粗糖的價格、工錢、售價等基本上進行了一個測算。她還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大規模生產之後殷元肯定會降價,不過她大概能夠猜出來殷元給自己留利潤的空間到底有多大。這樣算下來,他發現小小工坊,已經能夠頂的上一整座的食舍了。

賣糖和開飯館是不一樣的,開飯館是接待客人,充其量把飯菜送到長安的人家,這就是頂了天了。可是糖不一樣,市場絕不僅限於長安,如果貨源充足,殷元的糖能夠走遍整個的大唐,甚至是番邦。

殷嬌最後艱難的得出了一個結論,一旦殷元擴產,到時候殷家日進鬥金,自己就算是再怎麽敗家都敗不完。

回來的時候殷嬌還有點煩,因為她現在可是管著殷元金庫鑰匙的人,這以後金庫一定會越來越大,到時候管理起來可就麻煩了。是的,她感覺到自己責任重大。

殷元聽了她的計算過程,拍了拍手道:“這樣的年紀能夠算清楚這麽大的一筆賬,那實在是很難得的。我敢斷言,這個小丫頭日後能做大生意。因為她能夠快去的平衡一樁生意是賠是賺,到時候在生意場上能夠搶占先機。我看,以後就不要上學了,我這裏還有些術算的本事和掙錢的心得,教給她就是了,以後帶我們殷家走向富可敵國吧!”

老夫人聽了之後也不得不感慨,這個丫頭離開自己的時候還是個隻知道玩的野丫頭。結果到了殷元這裏,雖然是越來越像個野丫頭,但是這本事實在是漲了不少。

殷元從來不覺得女孩子就應該衝著嫁人什麽的去學習賢良淑德,或者是為了培養點氣質去學琴棋書畫。女孩子,也可以學一些真正能夠在外麵用的上的本事而不是在家裏的本事。所以,他經常會教給殷嬌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甚至有時候府裏來了朋友,也不讓殷嬌回避。所以,殷嬌這樣一個本來如同一張白紙的人很快就學了個七七八八,殷元覺得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老夫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殷嬌在殷簡得罪蜀王李恪那天表現出來的氣度,完全不怕蜀王,但是首先就罵了殷簡,處理的十分大方,儼然救場行家。

在殷元看來,殷嬌就算是有些和平常孩子不一樣的地方那也是無妨,畢竟是自己這個大唐頭號怪人的妹妹。但是,在別人眼裏看來,殷嬌的確是有些驚世駭俗。

最近,殷令名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在講解的時候,殷嬌總是會有一些很奇怪的想法,有時候和自己意見相左,但是說出來竟也挑不出毛病來。殷令名不明白為什麽,隻是覺得這個孩子。有點古怪。

殷嬌很雀躍的笑道:“好啊,那明天我就不去上學可,我要跟著芳桃嫂嫂一起去做生意。我看這件事大有可為,就這麽定了。”

殷元冷笑道:“哼,我給你一根杆你還真的敢往上爬。明天你給我老老實實的去上學,至於我剛才誇獎你的事情,其實是騙你的。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做每一項生意朝廷都是要征收稅款的,這一筆賬,你沒有算在裏麵。”

殷嬌一愣道:“原來如此,但是隻要你價格稍微上升一些,還是什麽就都有了。這樣的糖隻有我們家有,是別無分號的東西,就算是漲點價,要買的人還是會買,根本就不會有什麽顧慮,買不起的人,那本來就不是我們該想的。”

殷元覺得這丫頭實在是精明的很,人才不能浪費。但是她現在年紀還小,他不想讓她去碰生意。所以,還是讓她乖乖的先學點文化,以免以後被人看輕了。

老夫人慍怒道:“胡說八道,你一個姑娘家的怎麽能做這種事情。不能市儈,要琴棋書畫皆通,以後我殷家的女兒嫁出去,也要讓人看得起才行。”

殷元有點讚同的點頭道:“祖母說的是,這小丫頭現在越來越膽子大了。今天的行為,應該算是逃學,應該處罰。”

老夫人一聽要處罰,卻又有點不願意的回護道:“算了吧,她也是初犯,以後她要是還敢這樣,那時候你再處罰他也不遲。”

殷元見自己今天確實教訓不了這丫頭,於是道:“聽祖母的就是了。”

殷嬌逃過一劫,鬆了口氣道:“祖母,我們去歇息吧,別讓我二哥站在這裏,趕緊回去吧!”

殷元居然被人下了逐客令,而且是在自己家裏被自己的妹妹下了逐客令,於是無奈的離開了。出來之後,他卻麵帶笑容,在他看來,殷嬌完全是個可造之材呀!自己的家人有這樣的本事,他實在是沒有不高興的理由。

李大亮提出以工代賑,可是在朝堂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因為,他本不該提的,提了就說明大唐有人需要賑濟。

朝堂上的人,有很多在費心費神和粉飾太平之間會果斷的選擇後者。但是李大亮偏偏就不是這麽個人,他非得告訴李世民,大唐還有無數的難民,關中還有無數人無以果腹。

殷元全是看出來了,真正能辦事而且願意幫李大亮這個忙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可是他真的要做成這件事,那實在是複雜的很。

就拿關中窮人來說,餓著肚子的人雖然多,但是也許這個村三個,那個村兩個。如果有一個大工程需要上萬的人,那就需要將各處餓著肚子的人聚攏起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不會耽誤種地。所以,就算是餓著肚子,未必真的能夠做到不耽誤農業生產而且賑濟了受苦的人。

要仔細的把這件事辦了,需要很多人配合,各州府的官員更是要打出十二分精神。到時候事情是不是能夠控製,那恐怕還是另外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