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四百二十四章 抄襲的詩做

李恪一番話完全出乎李泰的預料,他在心裏暗自思忖,莫非這蜀王是瘋了麽,他怎麽今天這麽直白。

李恪看著他,冷笑了一聲道:“我一回來就聽說你特別多出息,工部的事情,太子殿下有時候不能解決的時候,你能夠解決。而且你還經常規勸那些功勳子弟,重用世家名流,那可真是賢名滿天下呀!就是這功勳子弟這一計用的有點臭,畢竟他們在朝野中還沒有什麽話語權,他們的老子卻都是幾十年摸爬滾打,搞不好你纏的越緊,人家就越是敬而遠之。”

但凡當時能有人把這個道理給李泰講透了,他也不至於幹出這種蠢事來。拉攏老臣這種事,本來就不能擺明了幹,他以為像李恪一樣,和殷元、李震、程處默之流相交的話,也能夠和他們的老子打好關係。但是效果的確是如同李恪所說,那些人馬上覺得李泰另有居心,幾乎要繞著李泰走了,根本就沒給李泰什麽機會。

李泰對於李恪的不禮貌十分的生氣,但是好像沒什麽辦法。說吧,現在李恪比自己還能說,說不贏的。要是論打架那就更扯淡了,他這一身肥肉,如何比得上李恪自幼文武雙全。

李泰隻好訕笑道:“三哥說笑了,在下隻是一時糊塗罷了,現在也是深自悔之,之後做人做事,還請三哥多多指教啊!”

李恪冷笑道:“別跟我嬉皮笑臉的玩什麽高級黑,你以為我不知道,你跑到宮裏跟父皇哭哭啼啼的說。倘若為大唐江山而獲罪,你願意與我們同罪。你什麽意思,父皇問你我們有沒有錯,你的辯解是你願意跟我們同罪。你這是要幫我們認罪嘛,你憑什麽,是我告訴你,你能代我認罪嗎?”

殷元說,李泰是個高級黑,李恪以前不太理解這句話,現在算是明白了。這小子,還真是有一套啊,不知道真相的,說不定還會被他感動了呢!

李恪完全不吃自己的這一套,李泰也很無奈呀!這李恪現在也是成了精了,而且膽子完全是上了一個檔次。李泰平時嘴皮子本事很厲害的,但是也接不下來了,看來這上過戰場的人,確實是有點剛啊!

正說話時,李承乾的車駕也到了。李恪起身去迎接,李泰坐在那裏道:“幹什麽去,你去迎接他幹嘛,大家都是來湊熱鬧的,你圖個啥?”

李恪回頭瞥了他一眼道:“我聽說就算是農夫家裏生了一大堆兒子,他們也知道尊敬自己的大哥。”說完,李恪馬上就去迎接李承乾了。

誰知道李承乾下車之後,緊接著李世民就鑽了出來。

李恪吃了一驚,趕緊向李世民行禮。李世民看了看他道:“你回京,還管別人學生成親的事啊?”

李恪道:“這個,我和懷素親如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

李承乾在一旁笑道:“父皇,三弟與懷素交往深厚,這也不算是多管了。”

李世民沒想到李承乾居然向李恪說好話,這才意識到,李恪確實從很久之前就不和兄弟們爭什麽了。而且他不僅孝敬楊妃,而且還孝敬皇後。這個孩子,忠孝悌義都做到了。

李世民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就是有一點讓朕生氣,這種熱鬧事,你怎麽竟然不讓朕也來瞧瞧。朕乃一國之君,雖國事繁忙,但是有些事還是要看一看的。這個蔣文清是殷懷素的學生,真聽說他兄長就有大才,更聽說他的才學在他兄長之上。這樣的人,朕如果不來看看的話,就算是再過幾年,我看有可能還在殷家,替殷懷素倒騰一堆沒用的玩意兒。”

不得不說李世民挖牆腳還是比較高明的,拿出國之大義來,誰敢不服。就算是殷元到時候找不到自己的學生,那也算是為國為民。

說話間,李世民踏進王珪家裏,突然一看,那李泰端坐在那裏,兩條腿來回的晃悠,好不愜意。

雖然李泰平時聽話得很,但是李世民卻並不允許他這麽二。

李恪也算是一番好意,咳嗽了一聲道:“四弟,還不快點拜見父皇。”

李泰吃了一驚,剛想起來,卻壓的椅子直挺挺的摔倒在地上,艱難的爬起來道:“父皇,兒臣知錯了。”

李世民見他摔了一跤,也不忍心再罵他,於是道:“恪兒,是不是等那個薛仁貴回來了,你就讓他去魏王府呆一段時間,看著魏王習武,就算是不瘦下來一些,也免得從椅子上都能摔倒。”

李恪道:“父皇吩咐就是了。”

他李泰府裏的,都是自己的心腹,要是讓薛仁貴去了,那取代誰呢。他李泰平素的作風,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人,要是薛仁貴去了,那一個外人呆在那裏,好像很不是個事啊!

於是李泰道:“兒臣自知並非習武之人,不敢耽誤國之大將。若是習武,府中一武士便可,何必讓為國征戰的大將,在我的府上蹉跎時光。”

李世民覺得這個話很有道理,五十點頭道:“好,那就依你,但你以後一定要勤加練習武藝。”

李泰畢恭畢敬的回答,然後請李世民坐下。

王珪再次出現,終於發現了不速之客裏麵的李世民,心裏誠惶誠恐,自知這也並非是完全衝著殷元的麵子來的。很可能李世民就是想看看,士族把女兒看得像金子一樣寶貴,如今在兩個白身中間,是如何選擇自己的夫婿的。

世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沒有來由的,士族被李世民不喜歡這種事,跟世家的臭架子也是分不開的。人家畢竟已經得了天下了,難道你還覺得你別人家高貴。這種思想,基本上屬於自取滅亡。

李世民笑道:“看來今天大家都是對這爭婚的事情無比的好奇呀,朕也與民同樂,這就開始吧。朕想看看,殷氏的子弟和殷氏的門人,到底如何龍爭虎鬥。”

王珪主持,讓兩個人近前來,每人做一首詩,這就是先前說好的,要比文。

殷簡拿起筆來馬上就開始寫,但是蔣文清則相當的淡定。先是咬著毛筆沉思,沉思了一會之後,在紙上不知道寫了什麽,然後又撕掉,再寫一張。最後,居然是他蔣文清先停了筆。

王珪很是尷尬,他情知蔣文清要輸,但還是接了過來,先呈給李世民看。

李世民看了看第一張殷簡寫的一首詩,然後默默地放下,實在是稀鬆平常,不想多看。一張要從這麽稀鬆平常的東西裏麵分出個勝負,居然還挺為難的。

這時,李世民眼睛落在第二頁上,馬上就傻眼了。盯著那張紙,揉了揉眼睛之後才確定,自己真的沒有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