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五百零六章 教李治行孝道

最終,李治眼睜睜的看著李世民親自搬走了自己的椅子,而且還在過門檻的時候笑眯眯的幫忙搬了。

等李世民離開之後,李治坐在門檻上,被冷風吹的瑟瑟發抖,嘴裏不停的碎碎念,吐槽著不公平的世道。

在李治腹誹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種椅子的好處,坐在上麵可以躺,而且還特別有趣味性。躺椅他也搞來了幾把,但是放在那裏實在是不莊重,想坐穩的話,後背又沒什麽可以靠。但是,現在這把椅子完美的解決了所有的顧慮。

李世民坐在上麵,高興的道:“王德呀,快給朕把那珍藏的茶葉泡上。”

李世民喝了茶之後,直呼過癮,心想一定要給皇後弄一個來。但是他不準備去殷元那裏要,準備等李治的新椅子到了之後,再去拿。

過了兩天,李世民帶著長孫皇後來了,這次李治學乖了,讓人在外麵望風,他們一來就立刻裝作好好學習的樣子。

長孫皇後跟李世民走進來,笑道:“雉奴多認真啊,你還說他在玩耍,我看你實在編排他。”

李世民道:“我沒事編排自己的兒子幹嘛,他現在是滑不留手啊,就算是你抓住了他在玩,他都有一大堆的理由等著你。再說了,讀書再認真,還能聽不見你我說話嗎?”

李治一愣,心道這戲過了,立刻放下書本相迎。

李世民走了過來,看了看桌上的硬筆,拿起來寫了幾個字道:“這,莫非就是殷懷素用來寫奏疏,糊弄朕的東西?”

李治皺眉道:“你看朕是不是傻,連毛筆寫出來的字都不認識。他的字,本來就不好看,突然好看起來,朕自然要好好看看,結果細看之下,落筆之間、墨色濃淡極為一致,絕不是毛筆所寫。你好的不學,現在倒是學著他來糊弄了!”

李治道:“若是能利於書寫,比毛筆快,那也未必不可取。再說了,這筆書寫小楷更加方便,不是更加省紙張麽!”

李世民指著他對長孫皇後道:“看,他是不是借口特別多。”

這時候,小兕子跑了進來,握著李治脖子上的頸枕,直接摘下來掛在自己脖子上。

李治瞪著她,但是她卻毫不理會,跑到李治的椅子上,立刻開始手扶桌子,緩緩的轉圈。

李世民打量這把椅子才發現,這把椅子居然跟之前的有不一樣,後背更加大氣上檔次,而且前麵還有腳踏,看起來,坐在上麵又舒服了不少。

李世民道:“上次說你玩物喪誌,今天看來你是沒有長記性啊!這才幾天,你就又弄了一把椅子來,你既然這麽不長記性,那朕就再沒收一次。往後,你也寫玩物,朕都會給你沒收了。”

李治麵色發苦,既然椅子都沒了,小玩意兒就不在乎了,從小兕子脖子上摘下頸枕送給李世民道:“兒臣獻上一物,可使父皇在椅子上小憩隻用,緩解疲乏,對保護頸部十分有效。”

李世民剛剛接過來,準備誇獎兩句。結果,小兕子立刻跑過來,抓住頸枕道:“我不管,這是我的。”

李世民頓時翻臉,冷冷道:“哼,跟自己的妹妹搶東西,真是有出息。”說著,把頸枕還給了小兕子。

李治的椅子又沒了,他還是笑眯眯的送了出去,第二天在長孫皇後的寢宮裏麵,看到了自己的椅子。

李治內心奔潰了,於是跑出去找殷元,哭訴自己的遭遇。

殷元聽了之後,莞爾一笑道:“無妨,說你是玩物喪誌也好,修身養性也罷!總之,東西最後到了陛下和皇後的手裏,就已經說明了一件事。”

李治好奇道:“哦,什麽事?”

殷元道:“很簡單,那就是他們其實很喜歡這椅子。”

李治點了點頭道:“好像是這個道理,可是這有什麽用呢!他們越是喜歡,就我越會打劫。”

殷元笑道:“父母拿了兒子的東西,怎麽能說是打劫呢,隻能說是做兒子的孝敬。可是,你好像在不孝的邊界來回試探啊!試問,陛下和皇後娘娘,哪一個像是好意思開口求人的人呢,但是你又不肯主動獻上,這不就讓陛下隻能另辟蹊徑了麽!這也就是你年幼,所以才用了這種看起來荒唐的辦法。你想想蜀王在京城的時候,什麽時候少了對宮裏的孝敬呢!”

李治一愣,低著殷元道:“難道說,竟然真的是我錯了?”

殷元笑道:“當然是你錯了,難道你認為是陛下錯了不成?”

李治道:“那,先生覺得我應該怎麽做?”

殷元道:“什麽都別帶回去,明天到宮門口等著,我讓人送幾把椅子進宮去,你去送給陛下和皇後。記得,到時候就說椅子新做出來,工藝還不夠熟悉,更不足以配得上天下父母之仁威。所以,你明天看到的椅子,一定是雕龍畫鳳,極盡奢華的。”

李治一愣道:“哦,你的意思是,你有更好的?”

殷元笑道:“百姓家的孩子,都知道好吃的先獻給父母、兄長。你要是明天先給自己搬走,到時候我這條主意到底會有什麽樣的效果,實在是不敢保證。”

李治點了點頭道:“嗯,先說的很有道理,這個喚做欲擒故縱。明天,我一定給該送的人都送了,讓你再圖謀自己的。”

殷元道:“天下間的人都愛慕名聲,但是太過貪圖名聲的人卻被人不喜歡。沽名釣譽是用來貶低人的,但是我卻覺得名可用之的時候,不必放棄不用。仁孝之名,對於一個立足在皇室之中的皇子來說,實在是可以一用的東西。所以,你不需要太沽名釣譽,但是孝敬父母的事情,卻可以做的光明正大,自然會有人看得見。”

李治很好奇殷元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因為以前殷元從來沒有跟自己說過這些話。今天雖然是第一次說,但是李治覺得也有很大的道理。

李治狐疑的看了看殷元,殷元明白了他的心思,於是笑道:“你不用猜了,我和你三哥蜀王,就是用這樣的手段,讓他在幾年之間穩住自己在朝堂中地位的。我想,宮廷內外一定有不少人覺得蜀王裝模作樣。但是孝順這種事情,是不能因為別人的非議就停止的。隻要能夠堅持,那後麵非議他的人,也就沒什麽興致了再非議你了。”

李治道:“是因為一個人堅持做的事情,便不再是裝模作樣了嗎?”

殷元笑道:“你為了好一點的名聲裝模作樣一輩子,那到底是裝模作樣呢,還是用崇高的道德約束自己呢?”

李治會心道:“所以,目的無大錯即可,如何行事卻要終身堅持本色麽!”

殷元一愣,點頭道:“也可以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