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五百五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談話

佃戶還好說,這個部曲那就是生生死死都要管的人,殷元也沒辦法,他幾年的幾次封賞,讓他的部曲還增加了一些。說實在的,兩年的糧食,恐怕到了災年還很緊張。但是,殷元不主張這麽做,他主張讓大家都富起來,自己握有餘糧才最重要。

崔氏認為殷元的想法太天真,而且她還認為錢沒了都是小事,糧食沒了要命。所以,他們倆幾次扯皮之後,決定殷家的糧倉,隻存兩年的糧食。

方鯉咂舌道:“兩年這麽多糧食,這也太多了吧!”

殷元笑道:“所以你想想,災年的時候那些自己說自己沒有糧食的富人,是不是胡說八道?”

方鯉點了點頭道:“那肯定是胡說八道。”

崔氏道:“你別聽懷素胡說,他這個人想法和別人不一樣的。他不喜歡存糧,每年的夏糧比較多,秋糧入了殷家糧倉的並不多,大部分都留給了他們。而且,他還特別喜歡讓別人種一些別的東西,養一個家畜,然後賣給他。”

方鯉道:“這可能是因為他覺得,佃戶和部曲要是有了餘糧,自己會省心一些吧!”

崔氏道:“所以,很多人都對他千恩萬謝的,有時候逢年過節,很多人都想送禮來,所以他逢年過節從來不敢回來。”

方鯉點了點頭道:“夫人,您應該為自己教育了這樣的一個兒子而感到驕傲。”

崔氏笑道:“一直都是。”

殷家道:“那是,都是我娘教的好。要不是我娘去買地,結果買了一塊荒地的話,我怎麽會有機會建一座工坊。如果不是有那塊地的底子,我光是買別人的地,就能夠窮死,畢竟,誰都會坐地起價的。”

崔氏還是認識什麽是荒地,什麽是良田的。但是她沒辦法,因為那塊地是崔氏的產業,故意坑她的。當年殷元式微,巴結娘家的人都成了習慣了。現在想一想,能夠保住家業並且讓家業擴大到今天這樣,算是殷元的功勞。

方鯉要去看看殷家的部曲和佃戶,殷元就帶著他去了。

殷家莊戶幾乎都聚居在一起,在地勢平坦的地方,看起來整整齊齊的兩排房子,從殷家的莊園開始,看起來像一個城鎮一樣,就是規模小一些。

莊戶上的人這個時候還在忙乎著翻地,所以,隻有一這孩子在到處亂跑。這裏,推開門就是鄰居家的大門,孩子很容易聚在一起。

殷元和這裏的孩子實在是熟悉,出門的時候早就有所準備,拿了一些點心和糖果,不一會就分完了。崔氏喜歡孩子,所以每次出城都要準備很多東西,所以殷元倒也有機會做順水人情。

方鯉見這裏的房子幾乎都如出一轍,於是道:“這些新建的房子和以前我來的時候差別很大,難道你們家的莊戶,現在都這麽有錢了嗎?”

殷元笑道:“當然沒有,隻不過房子我可以幫他們建。他們可以搬過來住,但是有一件事不能馬虎,就是別跑到別人家去種地,還住著我的房子。其實,修建這些房子並不貴,他們以前的房子拆下來,能用的還是用上,用不上的就算了。”

方鯉道:“不,你一定會花很多錢。”

殷元道:“但是很值得,他們是一群很好的人。雖然窮,但是知恩圖報,所以,他們會更努力的種地,種出來的糧食,就算是比別人少收一成,也不會比別人少。這個賬,其實很多人都能算的清楚,就是很少有人願意這麽做罷了。”

方鯉道:“不錯,你做事的確很有一套。雖然房子不大,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很可能就是幾代人的家產了。”

殷元搖頭道:“不好吧,幾代人之後,該怎麽住人啊!我殷家的莊戶,一定會越來越富有,以後要住更大更好的房子。難道你對我就這麽沒有信心麽?”

方鯉覺得殷元現在越來越嘴碎,還說是自己喜歡跟他找茬吵架,他自己在這方麵,也好不到哪去。

兩人走進田間地頭,卻見殷家的莊戶,似乎根本就不缺牲口,富人一般都有牛,甚至有人不隻有一頭,就算是窮人,也會有一頭驢子什麽的。這樣看起來,殷家的人種地確實效率挺高。

方鯉覺得殷家莊子變化太大了,驚歎道:“你就應該去勸課農桑,我覺得你能讓大唐每一個人豐衣足食。”

殷元笑道:“這不正好就是我努力的事業麽!不過是在哪裏,我都會去做。你看我在少府監,改善百工技巧,難道就不是為了百姓豐衣足食麽!就像他們用的犁,改進之後效率高了,自然可以有時間去做別的,而不是每天在家裏守著一畝三分地,累死累活還沒有好收成。”

方鯉道:“這就是不得其法,但是天底下並不是沒一個做官的能夠像你這樣注重技藝,總是一本正經的照本宣科,誤國誤民。”

殷元點頭道:“不錯,你這個女人有前途,現在終於知道你殷哥的厲害了。以後,你會更加佩服我的,說不定哪天大唐就沒有饑寒了,那時候你我一定要記得給我唱個征服。”

方鯉皺眉道:“唱什麽?”

殷元笑道:“沒什麽,我說你像洛神賦裏說的仙子,就是甄宓。”

一個人的名字自然是不會用來唱的,但是殷元都開始胡扯了,那鐵定是問不出來了,方鯉也不再追問他了。但是殷元的心裏卻在不停的回響征服的旋律,想著有一天方鯉能給自己唱個征服,那該多好。

殷元因為要上早朝的緣故,所以沒有留宿,回了長安城,而方鯉卻被崔氏留了一晚。

到了晚上,崔氏和方鯉吃過飯,喝茶的時候。崔氏突然道:“方娘子,你這次來京城,還走嗎?”

方鯉一愣道:“當然要走,我一直是個四海為家的人,不會再長安久住的。”

方鯉認為,崔氏一定覺得自己待在長安對殷元不好。

崔氏道:“還是多待一陣子吧,懷素總是會一個人在書房裏畫扇,已經堆滿了一屋子。有時間你去看看吧,他把所有的才情都賦於了相思。”

方鯉一愣道:“可是,有些事情,我們早就已經無力改變了。”

崔氏苦笑道:“那都是為了這個家,說到底是這個家拖累了他。懷素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在陛下明裏暗裏試探的時候,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一件不允許改變的事情。所以,為了殷家他必須應了,搭進去一生,也隻能這麽忍了。”

方鯉點頭道:“我明白他的苦衷,但是,既定的事情,何必去回憶那些酸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