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七百一十章 相約去工廠

李恪的麵子在殷元這裏實在是威力太大,殷元還讓人給他準備了點吃的,殷家還沒到吃飯的時候,殷元就帶著他去吃飯了。

李愔吃著殷元給的飯,喝了一口酒道:“鄖國公,我兄長,他好嗎?”

殷元道:“你們兄弟難道沒有通信,你竟然不知道嗎?”

李愔無奈道:“他總是在信中教導我,從來不說他自己的事情。我這個兄長一直都這樣,管別人的時候一套一套的,他自己的事情,有時候就是不太上心。”

殷元道:“他現在很好,像他這種人,隻要有事情可以做,他就會過得很不錯的。吳王,他是個有抱負的人。”

李愔有點沉默,往嘴裏塞了幾口雞蛋,然後道:“他,最喜歡吃這個。”

殷元無奈道:“行了,你總是記著你兄長,心裏惦念,嘴上叫的也親切。可是,你自己幹的這點事,光給你哥添麻煩。你以為,像你這種頑劣成性的家夥,早晚自取滅亡,誰會有心思來費勁的對付你呢!如今,吳王的風頭,確實是有點大。隻不過,要找他的茬,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早就活成了人精了,所以倒黴的就是他有你這麽個不聽話的弟弟。”

李愔倒是沒這麽想過,聽了之後覺得卻很有道理,畢竟,自己是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構成威脅的。不用別人陷害,那身上找點麻煩,就是個時間問題。之所以遭人誣陷,就是因為別人很著急,著急在李恪立功的時候,給李恪找麻煩。

殷元不得不立馬給李恪寫封信了,李愔的事情,李恪必須得按兵不動,不能插手,不然容易壞事。不過,殷元這也是為了萬無一失。首先李恪自己就不是個糊塗蛋,什麽事能幹,什麽事不能幹,他分的很清楚。

殷元把李愔送走,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李姝走出來,無不擔憂的道:“夫君,這蜀王,可是個惹禍的家夥,你還是小心為好。”

殷元點了點頭道:“李愔是個什麽貨色,別人都看得比他自己清楚。我隻是在感慨,這家夥雖然有點不可救藥,但是對他的兄長還是很不錯的。吳王,看來還是個好兄長啊!”

李姝點頭道:“家父也說過,吳王風華絕代,縱然不說是出身,大唐的無數人才,鮮少有人能夠與他爭鋒。隻是,他是個苦命人,家父這麽說,我卻不知道他的意思。”

殷元道:“因為,吳王成為不了一代明君,也成不了名臣。”

李姝道:“哦,這是為什麽?”

殷元道:“因為,陛下從來沒想過讓他成為儲君,可是他的鋒芒太盛,作為臣子依然可以縱橫,可是他出自皇家,那就不行了。”

李姝道:“所以,河間王晚年突然好色成性,江夏郡王成了貪得無厭?”

殷元回頭看了看她道:“你很聰明啊,這都讓你看出來了。我看,夫人你是人在家中坐,天下事盡在心中啊!”

頭一回被殷元這麽誇獎,李姝還有點不好意思,笑道:“哪裏哪裏,夫君過譽了。”

殷元看了看李姝身後的外套拿著個包裹,於是好奇道:“你這是幹嘛去?”

李姝道:“家母說是懷了胎,她有話要跟我說,所以讓我去一趟。索性,我就去住一晚,明天再回來。”

殷元笑道:“好,挺好的。你就去取取經,把咱們的孩子好好的養一養。”

李姝笑道:“這才什麽時候,還不到那麽緊張的時候呢!”

殷元道:“多聽她們的,但是別全聽。我就聽說這富人有一種毛病,就是懷胎的時候一動不動的養胎,到時候臨盆的時候因為運動不足,該生產的時候生不下來。”

李姝吃了一驚道:“還有這種事?”

殷元道:“你看,你又不相信我。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問孫道長啊!”

李姝道:“哦,那我得去問問,現在有孫道長這個活神仙在,還發什麽愁呢!”

說起孫思邈,這家夥的醫學院,也該有點建樹了吧。但是,偏偏這家夥的要求特別高,就是覺得沒有人能夠畢業,還得練,還得學。結果,醫學院那邊倒是變成了長安一個很熱鬧的地方,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但是就是沒辦法遍地開花。要是不能遍地開花,殷元還搞這麽大場子幹嘛呢,花錢可不少呢!

殷元想讓孫思邈擴大規模招生,但是孫思邈一句“要不你來管”就把殷元給頂回來了。可以說,孫思邈現在有時候在對付殷元這件事上。毫無風度可言。

殷元決定明天順便去一下,但是工坊要先去的,這件事不能夠耽誤。

殷元第二天帶了兩輛馬車,一輛是自己的,另一輛是給武媚娘的。

到了宮門口,武媚娘居然早就在等著了,顯得殷元一點也不積極,也缺乏紳士風度。

殷元下了車笑道:“武才人,請上馬車吧!”

武媚娘背著個包裹,看了看殷元的馬車道:“我聽說,鄖國公有一輛四個輪子的大馬車,車輪都是用皮革層層包裹的。行動起來迅捷如風,而且十分的平穩,就算是在車頂上放一碗水,都不會撒出來。”

殷元笑道:“您不用懷疑,一定是以訛傳訛的謠言罷了。沒有那麽神,而且那是當時給文德皇後準備的,我要是再用,那就有點不合適了。”

武媚娘點了點頭道:“你倒是對文德皇後,很有孝心啊!”

殷元道:“那當然了,她母儀天下,我生平最敬佩的女人,就是她了。”

上了馬車,武媚娘發現,殷家的馬車的確是沒有別的那麽晃的厲害。宮裏也有幾輛經由殷元而來的馬車,但是都在那些王爺公主或者貴人的手裏,別人卻沒有這個機會了。

宮廷,就是個勾心鬥角的地方。武媚娘入宮至今,對於宮裏的事情已經很了解了。可以說,她也是勾心鬥角的人之一了,因為,好像隻有往上爬,才能更好的在宮廷裏麵混下去。

到了殷家的作坊,武媚娘倒也是輕車熟路,她來了好幾次了,但是沒有殷元在,她始終覺得,這些人不太聽自己的話。她是個很霸道的人,這樣的感覺讓她感到很不痛快。

殷元,在她眼裏始終是和別人不太一樣。從那年在長安街上相遇,到如今這樣的場麵,中間已經隔得好像越來越遠了。可是,殷元,始終是很多人的心裏,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殷元走在武媚娘的身後,從一進去就帶著兩個看門的兄妹,說說笑笑的。人都會變,這兩個兄妹,也不再是髒兮兮的像乞丐一樣了,而且,他們倆充當門吏,每天接觸貨物上的字,還有調動貨物的憑證,已經開始慢慢的識字了。

正因為人會變,殷元已經不知道,武媚娘和當年的那個丫頭相比,到底發生了多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