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為人知的布局

李恪對於殷元出餿主意的本事表示歎服,這殷令威還是個孩子,給他出這種禍水東引的主意,也不怕那天殷令威變壞了什麽的。

殷令威居然也很認真的道:“真的可以嗎?”

李恪趕緊道:“當然不行,男子漢大丈夫要敢作敢當。他是聖人,也不能隨意呀,況且他那麽喜歡替天下學子著想,怎麽好意思自己帶頭搞破壞。你就在這裏好好的幹,過幾年年紀大了,讓懷素給你謀個出路,不像靠門蔭就去做狀元。到時候他就算是記得你,他隻好說你識大體,曉大義,難道還能自己揭自己的短嗎?”

殷令威點頭道:“哦,原來如此。看來,陛下雅量啊!”

殷元道:“雅量不雅量的,他也是聖人啊!他要是惦記上你,你不損失點什麽那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你還知道人家的短,這更不行啊!我估摸著,這個場子陛下一定要找回來,就看什麽機會了。”

殷令威又擔憂起來了,於是道:“啊,那嚴重嗎?”

殷元笑道:“不嚴重,頂多也就是不給飯吃,要你的錢,打你板子,找你的錯誤之類的,我可是經曆過的。”

殷令威驚呼道:“啊,聖人果真如此?”

李恪覺得殷元有點過分,於是道:“沒什麽,這些事情他都經曆過,他不是活的還越來越好了麽!你做事嚴肅,陛下就喜歡你這樣的人。”

殷元道:“對,他就喜歡你這樣的人,硬碰硬,容易找著機會,一下就把你的把柄攥在手裏。”

李恪歎了一口氣,不等殷元繼續煽風點火,向殷元道:“你也是夠了,自己家的兄弟,你能不能不要總是嚇唬。”

聽了李恪的話,殷令威終於意識到坑人這種事情有時候和親疏遠近無關,主要看人品。這不,自家兄長在這裏準備嚇唬自己,別人卻維護自己。

殷令威遠離殷元,現在李恪身邊道:“兄長,你真是,連弟都騙。”

殷元無奈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道:“我可告訴你,他是聖人的兒子,這輩子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替聖人揚名立萬。所以,你覺得他能說出來什麽關於聖人的實話嗎?”

李恪不得不承認,殷元為了嚇唬小孩真的很能下血本,連這種話都好意思說得出來。不過,這話明顯是很有力量的,剛才相信李恪的殷令威,已經開始動搖了。

殷元覺得此時此刻恰到好處,能讓殷令威忐忑一陣子,所以拉著李恪離開,讓殷令威自己好好的思考去。

李恪對於殷元的這種行為表示深惡痛絕,幾乎已經算是不講義氣了。想想殷令名他們要是知道殷元幹出這種好事來,心裏到底該有多想罵人。

恐怕殷令威都沒想到,他的舉動已經給李世民留下了一個殷家的人都頭鐵而且詭計多端的印象。畢竟,少年人的舉動,還是很能夠代表一個家庭的家風的。

書館的開業,直接搶了很多人的生意,殷元仿佛一個商人的嘴臉,開始侵吞長安的書籍市場。

以前的時候,書籍價格高昂,所以市場容量也沒太多辦法擴大。但是殷元一開始就低於市場價一成進行銷售,立刻引起了一場轟動,但是新書的價格依然比舊書要高,窮人能買得起的比較少。可是這一成,卻引來了很多書商的興趣。

殷元無意損害商人的利益,所以推出兩種方式,一種是旱澇保收,事先不結算,等到書籍銷售之後,自己從中抽取利潤。這樣,價格的波動,始終由雙方共同承擔。可這樣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殷家抽取的利潤,對於生意人來說少了一些風險,但也同時會少很多的利潤。

這個時候,很少有人知道殷元到底有多少的書籍可以買,但是可以肯定,大部分的書籍已經離開了長安,殷元的資本,並不怎麽雄厚。

知道內情的人,八成是官商勾結,毫無意外,因為隻有朝中的少部分人才知道,殷元的書籍產量和運送出京的量。這個量,是報給李世民的,中途難免有人知道。

而官商勾結,殷元是一定要打擊的,尤其是他的兵鋒所指,一定不能便宜了他們。

大概沒有人會想到,殷元在書籍出京至少,從李恪的治下,一批幾乎同等的書籍,從交通更加便利的安陸出發,運往那些和京城出發的商隊同樣的目的地。

殷元這個主意,由來已久,既然是做,就不要虎頭蛇尾,用點卑鄙的手段,他覺得那也是被逼出來的,不怪自己才對。

始作俑者之一的李恪坐在殷元的對麵,舉著一個鎏金的玻璃杯,裏麵隻有一口茶水,他已經捏在手裏很久了。

坐在這種露天的,高高在上的地方,那架勢一定要擺好,擺出個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來。雖然是兩個男人,也不例外。

殷元嗑瓜子,瓜子皮隨意的吐在地上,這看起來就和人家李恪有了鮮明的對比。

殷元終於忍不住道:“你夠了沒,我的茶都讓你喝成了涼水了。你要是喝就續水,不喝就算了。”

李恪連忙道:“喝。”

殷元把續了水,然後倒滿了茶,倒得就差沒翻過來了,然後道:“來,拿起來,繼續把玩,繼續裝。”

李恪笑道:“不要這麽有怨念嘛,你看,我跟你在一塊,是不是更能讓年輕女子側目呢?”

殷元道:“那可不一定,程處默在的時候,回頭率也高,一嗓子出去,整條大街都得回頭看看。”

李恪也不和他計較,看了看地上的瓜子皮道:“你這就有點過分了,人家鄭娘子邀請咱們倆,你不能太無禮吧!”

殷元笑而不語,手伸進兜裏,又掏出一把瓜子來。大唐的人,胸襟裏麵是一個大兜的,恐怕也隻有他殷元了。所以,一旦他胸口鼓鼓囊囊的,一定裏麵有東西。

李恪這樣的人,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外形的,所以自然不肯這麽做。

關於鄭麗婉這個事,殷元一直都說不上喜歡,但是人家連帖子都送了,不來好像又不太好的樣子。

所以,殷元和李恪就來到了長安東門附近,這裏的酒肆已經初具規模,胡姬也有不少,倒是能領略一番異域風情。

李恪耳朵裏聽著有人在議論長安的書館,於是道:“你半車書半車木雕版出京,現在卻沒什麽人看破你的計謀,我看,是不是到了漲價的時候了。”

殷元搖頭道:“不成,不能低估人家的消息傳遞能力。你要是此處降價,京城之外很快就能受到影響,到時候京城之外的收獲就要小很多。所以,要動就一起動,不給別人留下機會。不過,你那裏的書上路比較早,所以很快就能下手了。年前,我能給他們送一份大禮。”